中学教育自主化的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docx
《中学教育自主化的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自主化的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自主化的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报告
2011-03-0918:
43:
42| 分类:
班主任工作策略|字号 订阅
本文引用自王立华《“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报告》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是临沂八中课题组承担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自2001年立项(立项编号:
105ZG4)以来,课题组进行了四年的艰苦卓绝地实验与研究。
“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
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
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水平、文明修养等较高的综合素养在当地引起了良好反响,当地的媒体均给予了足够关注。
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教师的班级建设能力得以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走在了同校教师的前列。
因此,历时四年多的课题研究实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
这一课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科学反映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水平是较高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之所以提出“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选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各国国民创造力的竞争。
一个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关键在于创新。
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那样: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加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2、开展创新性教育管理,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肯定几十年来教改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亦应认识到,现行的教育实践毕竟还受到传统教育体制不足的负面影响,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尝试,做出新的探索。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以人为本”——出发点是人,归宿也应是人,教育的管理方式自然也应该是不例外,应当以教师、学生的自主化管理为主。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却往往只过多地强调了管理的严格规范与整齐划一,从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因而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换言之,即忽视了对“人”的关注与重视,从而使得教育管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活力。
当学校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对教师的管理不仅是宏观的指导而成为具体地过于细致地领导时,当教师没有多少班级管理的自主权时,特别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教师没有多少自主管理意识时,“千人一面”“千班一面”的管理僵局就是必然结果了。
当学生的成长空间被教育管理者貌似神圣的管理“统一”的限制,当学生的成长空间被于社会发展而言几近无用的书本知识填充,当学生的成长要求被强制取消,他们如何发展自己的心智和性情?
更遑论什么创新发展。
要改变上述状态,必须超出和突破教育管理特殊论的框架,从高一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理念,重新全面认识教育管理,构建新的管理观——解放教育管理:
解放教育管理者,解放学生,实施自主化管理,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改变临沂八中薄弱现状的现实呼唤
临沂八中原为临沂运输公司子弟学校。
迫于学校招生数量急剧下降的办学压力,为了保住学校,临沂运输公司于1995年将临沂运输公司子弟学校转交给了地方,更名为临沂八中。
地方接手以后,一直到1998年才开始正式全面改造这所学校,调入年轻教师,维修校舍等等,这所学校才开始慢慢走上正规发展之路。
在这一前提下,临沂八中的生源质量是相当差的,临沂各驻城中学招生结束后,那些未被录取的学生才来八中就读。
生源质量差,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学校急需扭转这种局面,以求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生源薄弱,既需要学校的这一层面的集体提升,但更需要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努力!
只有每一个学生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并慢慢提升自己,才可能彻底改观学校的面貌。
学校的实际,成了“自主化班级管理”课题诞生的现实呼唤。
(二)课题的可行性
1、实验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从1998 年9月起,我们构思并进行了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的探索,在我校 98 级6个班进行了第一轮实验。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收效:
初步形成了两套自主化班级管理体系;各实验班班级管理秩序井井有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业成绩同步提高;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照班、相同档次的其它学校同年级的学生相比,明显居于前列;由于学生的潜能得以“全面释放”,特长发展尤其明显。
临沂市兰山区2000年班级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在临沂八中召开,推广了我校的自主化班级管理经验。
我们的实践先后得到山东有线电视台、《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临沂电视台、《临沂日报》、《沂蒙生活报》、临沂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的多次关注。
其中,《沂蒙教育》以长达3万余字的篇幅(长篇通讯题为《还教育以生命活力 ——临沂八中开展自主化班级管理改革实验的报告》)。
部分实验老师的实验总结已发表于《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教育参考》、《江西教育科研》、《创新教育》、《中小学管理》、《教育探索》等报刊。
因此,本课题是在实验取得了阶段成果的前提下,参照了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思想,结合当今教改实际、我校实际,重新补充、修订提出来的,实验有取得成功的良好研究基础。
2、课题组全体成员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满腔的工作热情,以及良好的师德风尚,有着扎实的班级管理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愿意为课题组付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多次派实验教师到北京、西安、潍坊等地考察、学习,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这都为此项实验的成功提供了最基本的人力资源。
3、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提供保证。
由全国知名的教改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组成的课题领导组,为实验的进行提供理论和技术上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为课题实验的必要经费开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实验符合新形势的需要,顺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回归的潮流。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潜在的自我发展要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自主化的班级管理实验就是要把人的这种潜能激发出来,形成他们的意志和品质,让人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个体,也就达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特别是此项实验适应中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仿的成长特征。
这一时期的他们,身体迅速发育,精力旺盛,又活泼好动。
从心理上看,他们的求知欲旺盛,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喜欢亲自探索,对感性的、形象的、新鲜的东西易于接受。
这一研究尤其体现了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的呼声,高扬人文精神,顺应了教改发展的潮流。
5、实验有研究的必要性
现行的班级管理,过分注重教育的短期效应,没有把“人”今后的素质、个性与特长发展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会创新的人,传统的教育管理捆绑过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导致了教师至高无上,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平等性、民主性。
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思维框架套学生的思维,硬把学生向我们主观制定的教育管理目标上“生拖死拽”,对于生命的成长规律关注不够,大大限制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
现行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着按“一个脑袋”办事的现象(“一个脑袋”即“校长脑袋”,极少数学校“一个脑袋”也可能是“政教主任的脑袋”):
班级管理工作由校长出“点子”,在班主任会议上布置,政教处检查,然后由校长再出点子,再布置,再检查的管理格局。
这种格局,按一个人的意志来办事,难免有失偏颇,而一旦有了工作方向上的失误,再从下向上纠正,补救班级管理工作的失误是很不容易的,花大力气不一定有收效。
更何况,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重的单位,很可能这些错误的方向一定时期内都得不到纠正、补救。
这种格局带来的集权,还容易造成学校政教主任的“无所事事”,他只管发布命令,检查落实情况,然后汇报给校长,别的他什么也不用“操心”,失去了他作为政教工作者的作用。
这种集权格局,是校长从班主任手中夺权才形成的:
把班主任手中应有的班级管理创新权夺过来,不相信班主任,不尊重班主任,没有主观能动性的班主任,在这样不能体现“人本”精神的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环境里,也就不可能有创新性的班级管理策略的实施,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而本实验就是力图克服这些弊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有其研究的必要性。
6、教改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已给了我们启迪。
众所周知,教改几十年来,卓然而成大家者,无一不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为探索目标的,魏书生、李镇西等诸多教育改革专家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像魏书生老师提出的那样,“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
也就是说,班级管理的运行,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班级管理,不应该出现没人管的事,也不能有不管事的人。
如此角色分明的自主管理,使班集体的每一位成员都成了管理者,同时又都是自觉的监督者,每位同学在平等地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的同时,自己身上的不足也便体现了出来。
这样富有责任感的主体性教育,必然会让每位学生都能真正的认识自我,找回自我,实现自我,乃至最终超越自我,使学生一步步成长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意义上的“人”。
综上所述,课题组认为,本实验课题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必要性,可申请立项。
二、对课题研究的基本认识
(一)研究目标
1、目标概述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
2、目标分解
(1)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理论及操作规程。
(2)构建起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
(二)研究内容
1、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结构形式及评价机制研究
(1)结构形式研究
“纵横建制,职能并举;双线管理,网络健全;团队带头,组织引导;专项承包,责任具体;合作竞争,自我加压;自我分析,追求卓越”为基本框架,学生全员、全程、全域参与的自主化管理。
(2)评价机制
①建立班级计划制定、规定制定体系
②建立检查监督体系
③建立反馈体系
2、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基本操作模式
⑴、“自主化班主任管理”基本操作模式
①校长:
放班级管理权给班主任,总的目标上“管”,而对具体的管理方式则不“管”,改革现行教育实践中对班主任的管理“统”的过死的机制。
放管理班主任的权给政教主任,不搞“越位”,改革政教管理“集权”于校长的僵局。
②政教主任:
根据学校班级管理的一级目标,建立制定班级管理工作的二级目标体系;放权给班主任以各种方式、策略落实班级管理的目标。
③以班主任名字命名班级。
(2)发展型班主任培养机制
①兴趣调查:
建立班主任的人选资源库
②科学测评:
确定班主任的人选资格
③上岗培训:
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准
④制定目标:
明确班主任的发展方向
⑤形成机制:
提供班主任的成长保障
⑥营造环境:
确保班主任的健康发展
⑦及时肯定:
提高班主任的成长速度
(2)评价管理研究
①创新、特色管理评价标准
②班主任工作监督检查体系
③自主管理班级创新的表彰奖励细则
3、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程序研究
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阶段名称
学生准备自主
学生初等自主
学生充分自主
学生综合自主
教师的
指导、辅导
教师辅导、指导学生,师生制定成长目标。
教师建立辅导、指导体系,有选择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放手不撒手,学生居于发展的主体地位。
教师指导跟上,学生创新发展。
4、教师自主管理班级的基本工作程序研究
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阶段名称
教师准备自主
教师初等自主
教师充分自主
教师综合自主
教师的
管理、培训
学校有关部门培训实验教师。
学校建立辅导、指导体系,有选择地放手让教师自主管理班级。
学校放手不撒手,教师居于班级管理的主导地位
学校指导跟上,教师创新管理。
(三)研究原则
1、唯一性原则
班级管理对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具有生命意义的,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而且,这种生命经历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正是从这一高度上讲,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转变自己的角色,给自己重新定位,在实施班级管理创新时,围绕着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的成长,想方设法自觉地从事好每一项教育活动,使每一项教育活动都能使学生得到生命意义上的升华。
2、激励性原则
现代教育管理观认为,班级管理的作用不是选拔、分等、限制和淘汰,而是激励和改善,激励学生并改善和优化班级管理的过程以促进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班级管理自主化的激励和改善功能要体现在其管理对学生成长创新的规范、指导和制约作用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特点提出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尽量让学生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保护、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3、主体性原则
一是要充分尊重教师、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管理主体地位和学生的成长主体地位,要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表现教师和学生自己的才能,发展各自的个性,从而调动他们成长为融经师和人师于一体的良师、创新性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让班级管理焕发出生命色彩,充满成长的活力。
班级管理自主化符合人的生命成长规律,给了教师和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力,让他们体会到了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得到尊重的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4、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特色管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自主化班级管理要营造有利于个性不断发展的土壤,要把学生的成长发展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过程,这个整体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复杂性、和谐性、有序性,要科学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偏差。
5、实践性原则
班级管理自主化要注重教师、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必须让管理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教师、学生在生活中自我锻造,自我体验,从而成为一个富有崇高的德性和人性的现代人。
特别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而教师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堵窟窿,而应当是细致地疏导。
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通过组织大量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锻炼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升华与完善。
(四)研究方法
1、前测
选取实验班级。
在临沂八中2001级进行实验。
对学生进行必要规范的测试、测评后,根据随机抽样原理,确定等额学生,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
其中2001级 7 班为实验班级,另外2001级1班、2001级3班、2001级5班三个班为对照班级。
在有可比性的前提下,本校和同等档次的兄弟学校的不搞实验的同年级班也可以作为对照班。
2、确定实验教师
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师由业务水平、教龄、学历相当的教师担任。
3、以2001级7个实验班学生为研究主体,采用理论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总结法。
(1)理论研究法:
“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第一阶段、第四阶段)
(2)个案研究法:
“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3)行动研究法:
“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4)文献法:
“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第四阶段)
(5)总结法:
“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第四阶段)
4、相关变量的控制。
控制无关变量,较科学地测定因变量。
对自变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主体、管理原则等方面。
(1)主要无关变量控制
①加强对实验教师的控制。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师(含班主任)业务水平相当,专业培训学习、师德素养的考察等内容控制同时进行。
②加强对实验对象的控制。
前测后,尽量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当。
③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严格控制。
教材、学时设置一致;自然教育环境相似;严格禁止教师互通实验信息,控制师生在校时间、作业量,严禁加班加点。
④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控制,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家自学合理、科学。
(2)因变量
①科学制定班级管理短期效果与班级管理终极效果的评定体系
②科学认定学生素质
认定依据:
各阶段测试、学习习惯的养成、特长测评、集体活动表现、各类获奖证明、中考成绩。
(3)自变量
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实验班班主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发展的内动力,促进教师、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②实验教师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提高自主管理的功效。
③落实实验班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地位。
④处理好领导与实验教师、实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师生成长关系。
5、后测。
评价本课题研究目标达成情况。
三、课题研究工作进程
“自主化班级管理”这一研究课题2001年被确立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后,在省、市、区各级教育科学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课题组全体实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预期规划,逐步推进实验与研究。
(一)准备阶段:
2001年7月--2001年9月(王立华、刘书君负责)
1、会议研讨,明确实验内容
(1)“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内涵的界定
(2)进行可行性分析
(3)限定课题研究的范围
(4)确定实验周期。
进行第二轮实验:
总结、深化、推广的阶段(2001年7月——2005年7月)。
(第一轮实验为点面结合的初步探索阶段:
1998年9月——2001年7月,一轮实验已结束,取得了一定成绩。
)
(5)确定实验方法
(6)据有关部门文件、教育思想及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实验目标
2、成立实验机构,拟定实验管理条理
3、申请科研经费
4、制定出实验具体的操作方案
5、培训实验教师,使其掌握实验的基本内容、要求、思路,把握具体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
(二)实验探索阶段:
2001年9月--2003年9月(王立华、孙伯忠负责)
1、实验组依照实验方案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探索合作规律。
2、加强与实验点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有计划地组织实验教师探讨,提高实验实效。
3、随机请专家来校指导。
4、做好实验统计,定时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借鉴得失,完善研究。
(1)实验统计:
当地统一考试成绩数据对比;实验方案、实验计划、各种总结、实验报告、管理报告、经费使用数据、实验论文、各种获奖证书复印件、交流材料等相关研究资料的建档。
(2)与对照班比较
在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师业务水平相当,学生素质相当,学时设置一致,自然教育环境相似的前提下对照:
学生的特长发展、考试成绩等综合素质。
(三)总结深化阶段:
2003年9月--2004年9月(王立华、唐月爱负责)
1、总结前段实验情况,进一步提高实验效益。
实验教师认真总结经验,形成论文或总结报告,以交流、提高。
2、召开实验汇报现场会,请专家指导后,由实验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实验成果,逐步在全校推广实验。
3、请专家来校指导,使实验更加规范、科学。
4、结合总结情况和专家的指导,继续进行实验。
(四)鉴定推广阶段:
2004年6月--2005 年7月(王立华负责)
1、每位实验教师总结实验的推进情况,形成文字,上升为理论,形成理论、操作模式、经验等实验成果。
2、领导组、课题组写出学校的整体实验报告,工作报告。
3、召开实验成果汇报会。
展示实验成果,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实验给予鉴定、验收。
确定使用通讯鉴定的方式。
4、宣传推广实验成果。
四、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一)专家、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成了搞好课题研究的有效推动力
1、在课题实验的准备阶段和实施初期,课题组既建立、健全了课题组的组织机构。
(1)聘请省市教科所的专家、领导组成课题推进的“顾问组”和“指导组”;
(2)由学校主要领导组成了“领导组”,以为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本课题作为省重大课题的预选课题,省市区校各级主观部门管理、指导规范、有序,有良好的管理和理论保证。
3、校领导给予课题组一定的人事选择权,优秀的实验教师进入了实验行列,并保证实验教师不随便调动,在实验期内保持稳定。
4、学校专门为课题组准备了办公室一间,作为课题常规研究活动的主阵地。
5、学校在重点对实验教师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校本培训的同时,还派出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观摩活动。
(二)组织管理制度的建构和落实
在课题研究正式推进后,课题组制定了“课题实验管理办法”、“课题实验工作指南”,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验工作指导管理制度。
1、目标考核制度。
我校将实验教师的实验工作的具体成效纳入年度教师工作考核指标,并与教师个人评职评优挂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实验教师的奖励力度,激励人人参与教育科研。
2、课题组成员例会制度。
为加强对课题开展过程的管理力度,我们每个月都要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通报各自的研究进展,讨论分析个案,总结经验得失,由校课题组针对各实验教师的具体情况提出指导建议,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
3、学习制度。
我们还编印了《教育发展论坛》这一学习读物,给课题组成员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并要求实验教师自学,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4、资料归档制度。
课题研究开展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建立了资料归档制度,对实验开展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积累大量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图片资料,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为课题的结题验收和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可借鉴的、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
(三)经费结算
学校一贯重视教科研开展,主动为实验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特别是外出学习、购置实验资料等费用全部报销,提供了有利发展的机会。
从2001年以来,学校已经为课题研究支出了将近3万元。
1、设备费用
学校给课题组配备微机设备一套,价值5300元;购买档案橱一个,价值410元。
2、外出学习、与会费用
课题组成员出外参加学习、会议的费用学校全部报销解决,已近19000元。
3、实验过程费用
实验过程中,课题实验所需要的光盘刻录、购买文件袋、参考书搜集、订阅《创新教育》杂志等费用全部解决,累计已达6000多元。
五、课题实施的初步成果及社会效应
通过四年多的研究和探索,“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在临沂市、山东省颇具影响,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社会反映好,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四年多的实验探索过程中,该课题积累了大量的文字、表格、照片、音像资料,积累了很多相对成熟的经验。
在扎实厚重的实践基础上,该课题也及时地进行了理论升华,形成了一些理论成果。
《教育的生命意蕴》《自主教育:
个体创新发展的最佳选择》等大量的阶段研究成果分别在《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现代教育报》等报刊发表。
《“一线四化”班级管理策略》《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还被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编辑的《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
该课题组还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