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927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8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docx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分解

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天体系统的划分

1.宇宙的物质组成:

主要有恒星、星云、星行、卫星、流星体、彗星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星云。

2.天体系统:

宇宙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太阳系:

(1)中心天体:

太阳

(2)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地球公转运动特点与其他行星相似;结构特点与类地行星相似

(2)特殊性:

有生命体存在

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1)充足的水分;

(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与成分;

(3)适宜的光照和温度;(4)安全的宇宙环境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和水循环主要动力。

(3)为人类提供能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活动在各层的分布:

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

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太阳黑子(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

3.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如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⑤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如地震和旱涝灾害

六、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S:

横波

较慢

固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P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和气体

(2)不连续面:

名称

波速变化

莫霍面

此面一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变快

古登堡面

此面一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变慢

(3)划分:

圈层

物态

物质组成

地震波传播

地壳

岩石圈

固态

硅铝层

硅镁层

传播速度至莫霍面横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变快

地幔

上地幔

顶部

铁镁硅酸盐类矿物

传播速度至古登堡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变慢

软流层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软流层以下

地核

外核

液态或熔融状态

铁、镍

内核

固态

①地壳厚度规律:

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厚。

(地壳的平均厚度:

17km。

陆地33km,海洋6km。

②地壳上层硅铝层,不连续,在海洋中缺失,下层硅镁层,连续。

③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100~110km,)其下为软流层。

 

地球自转及其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

示意图

方向

表述一:

自西向东自转

表述二: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周期

(1)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自转3600,23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

(2)昼夜更替周期:

自转360°59′,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

速度

(1)角速度:

除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

自赤道向极点逐渐递减。

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①昼和夜的形成原因: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所以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我们称之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

②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自转。

(2)昼夜交替的周期:

24小时——一个太阳日。

(3)昼夜交替的意义:

使地表气温日较差不会太大,保证生命繁衍。

(4)晨昏线: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运动方向:

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产生地方时:

(1)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产生的差异。

相对来说,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地理位置靠东的地方,时间早;

地理位置靠西的地方,时间晚。

即“东早西晚”。

①同一根经线上,没有东西之分,所以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②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相差1°,地方时相差15分钟。

③地理位置越靠东的地方,地方时的数值越大。

(2)区时与时区:

①时区:

全球一共24时区,每个时区跨15经度。

②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区时

世界时间:

0时区的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

③区时的换算:

相差多少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多少小时。

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

(3)日期分界线:

自然界线:

0:

00所在经线;人为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致沿180°经线(是一条折线)

3.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的偏移

(1)偏移的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

(2)偏移规律: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移。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洋流

三、重难点突破:

(一)晨昏线:

1.晨昏线的判读:

自转法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点的是晨线;为18点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的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的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季节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5)确定昼夜长短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二)地方时计算:

1.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经度差×4分钟)

2.步骤:

“四定”——定时、定向、定差、定值

(三)区时与时区计算:

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

某地经度÷15=商……余数

①余数>7.5°,时区=商+1

②余数<7.5°,时区=商

2.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的方法:

某地时区序数×15°=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

3.区时的计算

(1)公式: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

(2)步骤:

定时区、定时区差、定区时

4.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降落时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

地球公转及其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

方向

表述一:

自西向东

表述二: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

地球公转周期为一个恒星年

速度

近日点:

(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快,

远日点:

(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较慢。

北半球下半年比冬半年长

二、黄赤交角:

1.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转平面和地球自转平面的夹角。

目前的度数23°26′。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南北回归线度数及南北极圈度数的大小(即回归线度数

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极圈度数与回归线互余)黄赤交角等于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左下图)

 

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有规律的往返运动(右上图)

4.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以内可能出现极昼的现象。

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太阳直射点位于某半球回归线上,该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评分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移向某个半球,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另一半球变化相反。

(3)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12-日出时间)×2或(日落时间-12)×2

5.正午太阳高度(H)的时空变化规律

(1)随纬度变化:

同一时刻H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纬线上,H相同,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H相同。

(2)随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移向某地时,该地H变大;反之变小。

8.正午太阳高度(H)的应用

(1)太阳高度(h):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日出时,h为0°;日出以后h增大,正午(地方时为12时),h最大;正午以后h减小;日落时,,h为0°。

(晨昏线上h为0°)

(2)影子的方位和长短变化规律:

物影朝向与太阳(太阳光线)方向相反,而且h越大,物影越短;而且h越小,物影越长。

(3)确定楼间距、楼高:

h:

南楼的楼高H:

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L:

最小楼间距

(4)太阳能热水器:

α=所求点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α=90°—H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变化

一、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分 类

形成过程

典型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凝而成。

花岗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玄武岩、流纹岩

沉积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侵蚀、搬运、沉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页岩、砂岩、

砾岩、石灰岩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片麻岩、板岩

大理岩、石英岩

二、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左上图中字母表示的岩石:

A喷出岩B变质岩C沉积岩D侵入岩。

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分别是:

H外力作用I重熔再生J上升冷凝K、P、Q变质作用N地壳运动

地壳物质循环(右上图):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上升冷凝(A)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外力作用(B),形成沉积岩。

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C),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D),又成为新的岩浆。

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的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

三、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的影响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使地表趋于平缓

内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内力作用是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某种作用占优势。

四、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地壳运动

1.水平运动——褶皱

构造

判断依据

矿藏

工程建设

形态

岩层顺序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间老,两翼新

储油气构造

修地下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间新,两翼老

储水构造,煤、铁

建大坝,修水库

背斜修建地下隧道的优点:

①构造稳定,不易坍塌;②不易积水。

构造

构造地貌

地形

成因

背斜

山地

岩层向上拱起而成山——内力作用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外力作用(侵蚀)

向斜

谷地

岩层向下弯曲而成谷——内力作用

山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地——外力作用(侵蚀)

2.垂直运动——断层

(1)断层的基本特征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压力和张力作用下:

①岩体发生断裂;②沿断裂面发生垂直运动。

(2)断层垂直方向位移与地表形态

构造

岩层运动方向

典型地形

地垒

岩体相对上升

断块山:

泰山、庐山、峨眉山等

地堑

岩体相对下降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3)断层与找地下水、工程选址(水坝、建筑物、隧道)等

断层往往是泉水出露的地方;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易诱发断层活动、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3.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的方向(边界类型)

对地表的影响

举例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形成裂谷和海洋、海岭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板块

碰撞、挤压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高原

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阿尔卑斯山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屿与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

台湾山脉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侵蚀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等

干旱地区

流水侵蚀

冲蚀

长江三峡、瀑布、河流的“V”型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青藏高原水拍云崖、横断山脉山高谷深

湿润、半湿润地区

(地形起伏大、水流急)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如: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

可溶蚀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云贵高原、广西等地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西欧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

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拱桥等地貌

滨海地带

(二)、沉积作用

沉积特征

对地貌的影响及分布地区

流水沉积

沉积物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沉积物颗粒小、比重小的先沉积

山前形成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平原

风力沉积

干燥的内陆形成沙漠、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沉积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垂直分层:

A对流层:

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

从而对流运动显著,产生云、雨、雪等天气(天气复杂)。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因为人类生产、生活在其底部。

赤道地区,对流运动最显著。

对流层最厚,纬度越高,对流层就越薄。

B平流层层:

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上升。

(臭氧吸收紫外线获得能量)从而平流运动为主,以单一的晴朗天气为主,适合飞机飞行。

氟氯烃排放会破坏臭氧层,使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危害人类健康。

C高层大气层:

发生极光、等现象,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选择性吸收:

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绝大多数的可见光可以直接到达地球表面。

2.反射: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无选择性。

(最主要的削弱作用)。

云层越厚,反射的太阳辐射就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

所以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相反,云层越薄,反射的太阳辐射就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所以晴朗的白天气温比多云的白天气温要高。

3.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散射太阳辐射,尤其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散射具有选择性)。

实例:

①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②大雾期间,红绿色交通信号灯仍然很醒目,是因为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③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原理:

先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大部分的地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然后又通过大气逆辐射将能量返还给地面。

人类利用这一原理,发展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

1.如果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即云层越厚,能够吸收的地面辐射就多,返还给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就多,温度就偏高。

反之云层越薄,能够吸收的地面辐射就越少,返还给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所以晴朗的夜晚气温比多云的夜晚气温要低。

从而昼夜温差晴朗>多云。

同理,内陆与沿海相比,水汽少,晴天多,从而昼夜温差:

内陆>沿海。

2.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能够吸收的地面辐射就越多,返还给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就会引起“全球变暖”这一生态环境问题。

(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2)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三)大气受热过程总结:

太阳暖大地(A),大地传大气(B),大气还大地(C)

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

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

对近地面保温作用最重要的环节是大气逆辐射。

(四)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纬度、海拔高度、天气状况(云量多少)等

(1)纬度因素:

——负相关

①正午太阳高度:

一般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②昼夜长短:

一般地,白天时间越长,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2)海拔高度:

——正相关

一般地,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3)天气状况:

(云量多少)——负相关

一般地,海云量越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

(4)坡向:

阳坡强于阴坡;背风坡强于迎风坡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出现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出现在四川盆地。

三、热力环流:

1.形成过程:

(二)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1.海陆风:

白天:

陆地比海洋升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

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形成陆风。

实例:

沿海地区的人们白天感觉比较湿润,夜晚感觉比较干燥。

2.山谷风:

白天:

山坡上的岩石与同海拔的空气相比,升温较快,山坡气流做上升运动,气压低,山谷气流做下沉运动,气压高,暖气流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

山坡上的岩石与同海拔的空气相比,降温较快,山坡气流做下沉运动,气压高,山谷气流做上升运动,气压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实例:

①空气污染,白天较夜晚严重;②夜晚,山谷气流做上升运动,多阴雨天气。

(巴山夜雨)

3.热岛效应

(1)城市中排放的废热多(汽车废气、汽车尾气和家庭炉灶排放的温室气体),所以,城市温度高于郊区,从而形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且无昼夜之分。

(2)近地面风从乡村吹向城市,环流内可布局绿化带,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减温、增湿)和减弱噪音的作用。

但化工厂、飞机场则要布局在环流的外侧,这样对城区造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小。

(3)“雨岛效应”:

城市中,尘埃等凝结核多,且城市上空对流旺盛。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情况与风向:

3.影响风的三个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

气压梯度力

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赤道为零

不影响

使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有关

使风俗减小

与其他两个力作用,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气压带和风带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①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热力因素: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低低气压带

②极锋:

位于南、北纬60°,由盛行西风带形成的暖气团与极地东风带形成的冷气团相遇形成的。

 

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与降水:

气压带、风带

降水量

低气压,气流上升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高气压,气流下沉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风从高纬吹向低纬

2.气压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热力因素

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因素

下沉

炎热干燥

副极低低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因素

上升

温和湿润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极附近

热力因素

下沉

寒冷干燥

3.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

分布

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0~30°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炎热干燥或高温多雨

中纬西风带

30°~60°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和湿润

极地东风带

60°~90°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寒冷干燥

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和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1.北半球: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所切断,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所切断,从而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保留在海洋上。

冬夏季节,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也会随着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的影响。

2.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3.季风环流: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主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7月份)

冬季(1月份)

成因

风向

性质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亚热带、温带季风)

东南季风

暖湿

西北季风

冷干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

(热带季风)

西南季风

暖湿

东北季风

温干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而成。

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的冬季西北季风:

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南移,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气候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规律

热带

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之间

热带

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南北纬20°~30°大陆中部和西岸

热带

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南北纬10°~20°大陆中部和西岸

热带

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北纬10°~25°大陆东岸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地中海

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温带

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北纬35°~50°大陆东岸

温带

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地形阻挡,

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

终年干旱,

夏热冬凉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天气系统:

1.冷暖锋与天气:

冷锋

暖锋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的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