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861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M25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PM25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PM25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PM25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PM25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M25实验报告.docx

《PM25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M25实验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M25实验报告.docx

PM25实验报告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实验一、实验目的

1、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

2、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二、实验内容

1、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评价因子:

pm2.5/pm10)三、实验步骤

1、测定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2、选择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选择现状评价方法(内梅罗污染指数);

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四、实验结果

1、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

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内梅罗型:

iimax:

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iiave:

参与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

取平均值得:

ia1=ca1/s01=0.621;ia2=ca2/s02=0.650iaave=0.636;iamax=0.650ia=0.643

ib1=cb1/s01=0.633;ib2=cb2/s02=0.662ibave=0.647;ibmax=0.662ib=0.655

ic1=cc1/s01=0.422;ic2=cc2/s02=0.441icave=0.432;icmax=0.441ic=0.437

id1=cd1/s01=0.624;id2=cd2/s02=0.652idave=0.638;idmax=0.652id=0.645

ie1=ce1/s01=0.604;ie2=ce2/s02=0.632ieave=0.618;iemax=0.632ie=0.625

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现状监测评价中,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校区的5个大气评价因子评价所得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1。

如表,表明大气环境质量分级属清洁。

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对于烟尘:

可改进锅炉房的燃烧设备、道路及时洒水。

使燃料(主要是煤)充分燃烧,或使用另类清洁能源(太阳、风能、氢气)来减少污染。

对于地面扬尘:

主要地面干燥(由于地面因学校扩建而烟尘多且干),另外一些固体垃圾的随意丢弃也是一部分原,可以提高师生素质,爱护环境。

所以抑制场面扬尘可以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吸收效率,还可以定时洒水,保持地面清洁。

篇二:

实验三+++大气pm2.5的测量

实验三环境大气pm2.5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器的原理,熟悉大气采样器的使用.

二、概述

了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是制定环境大气颗粒物浓度控制措施的关键,也是空气质量评估与人体呼吸健康影响的先决条件。

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是根据其

不同的空气动力学直径,采用设计的

惯性碰撞器收集得到(图1)。

从喷嘴

来的载有颗粒的气流,直接喷向撞击

板,使气流发生改向折转。

若颗粒的

密度相同,由于颗粒大小(粒径)存

在差异,其运动时的惯性也存在差异。

当气流改向时,较大的颗粒由于惯性

大,能越过气流流线的轨迹而冲撞在

撞击板上。

而粒径较小的颗粒由于惯

性小,仍能随气流该项运动而进入第

二级冲击器。

第二级冲击器设计成较

第一级具有更小的喷嘴直径,进而增

加了气流的速度,也就增加了颗粒的

惯性。

因此,一部分粒径较小的颗粒,

又在第二级被捕集下来,如此一级一级地分离下来,最后那些太小而不能在最后一级被捕集的颗粒,则由冲击器末端的过滤膜捕集。

冲击器根据需要可设计成4级、8级、12级等,冲击器喷咀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喷嘴数可为单一喷嘴或多喷嘴。

本实验采用的是武汉天虹仪器仪表公司生产的tsp-pm10-pm2.5撞击器,自上而下可分别采集10-100?

m、5-10?

m、2.5-5?

m和?

2.5?

m的颗粒,采样泵流速控制在100l/min。

?

2.5?

m(pm2.5)颗粒收集在最末端,滤膜直径88mm,其它粒级颗粒收集在75mm直径的滤膜上。

三、实验内容

1、滤膜安装

将75mm和88mm(一组样品有3张75mm和1张88mm滤膜)的玻璃纤维滤膜置于马弗炉于450?

c下焙烧4h以上,处于滤膜中可能的杂质。

待滤膜冷却后,放在电子天平(精度0.0001g及以上)旁平衡30min后进行称重,每张滤膜连续称重3次。

如读数差值超过0.0001g,需要重新称重。

空白滤膜称重完成后置于一次性塑料培养皿(滤膜盒)中保存。

tsp-pm10-pm2.5串联采样头如下

接通电将每一级撞击板拧开,安装不同规格的滤膜,其中q75型号(滤膜直径75mm)的滤膜安装于标注pm10和pm2.5字样的切割头上(注:

滤膜中间有开孔,需与撞击板吻合,压平整,且滤膜的毛面朝上),q88型号(直径88mm)的滤膜,安装于最下一层(注:

注意密封圈与滤膜托之间刚好吻合,且滤膜毛面朝上)

滤膜安装完毕,将采样头一次拧紧。

注:

因为螺纹的螺距有严格要求,请将上下两层对齐后在拧紧,以免错位造成吻合不好。

2、开机

将按照好滤膜的采样头与采样器的入口螺母拧紧,压实,避免漏气(有密封圈,如有损坏,请电告联系人),然后按下仪器的红色按钮,面板显示00:

00字样(开机正常)

3、设置采样条件

按下仪器面板“采时”按钮,数字显示格式为12:

00,前面两位表示小时,后面两位表示分钟。

左边第一个数字会闪动,可以用面板上的“移位”键移动光标至不同位置,再根据“递增”和“递减”按钮调整数字至所需要设定的采样小时数,一般设定为22:

00小时

设置好采样时间后,再摁“设置”键,面板显示“00:

50”,为仪器默认的5分钟开机延迟时间,即开机设定好采样时间后,仪器会在5分钟后自动开始采样。

一般情况下,为节省等待时间,可以再摁“移位”键,将光标移至“5”位置,摁“递减”按钮将“5”为“0”。

此时,仪器开始启动,可以用手在仪器出口位置感觉有风吹出。

4、数据查询

采样过程中或采样结束,可以摁“查询”键进行采样数据查询,如温度,体积,流量等。

采样结束后,摁“查询“直到“累积体积“和“标况体积”的显示灯出现,记录采样的累积体积和标况体积。

5、样品收集

一次采样结束,记录采样体积和采样时间,将采样头取下,带回实验室,拧开采样头,将滤膜用镊子取下放回原来的滤膜盒中,并用胶带纸将滤膜盒的上、下盖贴牢,以免滤膜盒开裂,样品损坏或丢失

6、样品编号与记录

采样时间定为每日的早上8点开始(可以提前或滞后1小时),每次采样时间为22小时,代表一天的平均值。

tsp-pm10的滤膜为最上层,编号为q75-***

pm10-pm5的滤膜为第二层,编号为q75-***

pm5-pm2.5的滤膜为第三层,编号为q75-***

pm2.5的滤膜为最下层,编号为:

q88-***

采样后按照采样时间、地点分别进行样品编号,同时备注采样体积和天气情况,如:

篇三:

pm2.5空气污染文档

pm2.5是啥意思?

2012-07-1817:

13aaaaaa_339|分类:

学习帮助|浏览106180次

提问者采纳

2012-07-1817:

14

一、简介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

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等。

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

二、来源

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4.41×10^6吨,人为源每天约0.3×10^6吨。

二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6×10^6吨,人为源每天约0.37×10^6吨。

就总量来说,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约各占一半。

颗粒物大部分是天然源产生的,但局部地区,如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工矿区,人为源产生的数量可能较多。

从18世纪末期开始,煤的用量不断增多。

20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交通迅猛发展,人口益发集中,城市更加扩大,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人为原因造成的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

三、分类

对颗粒物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按尘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可分为飘尘和降尘。

习惯上分为:

尘粒:

较粗的颗粒,粒径大于75微米。

粉尘:

粒径为1~75微米的颗粒,一般是由工业生产上的破碎和运转作业所产生。

亚微粉尘:

粒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

炱:

燃烧、升华、冷凝等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雾尘:

工业生产中的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化学反应和液体喷雾所形成的液

滴。

粒径一般小于10微米。

由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而成的液雾也称霾。

烟:

由固体微粒和液滴所组成的非均匀系,包括雾尘和炱,粒径为0.01~1微米。

化学烟雾:

分为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两种。

硫酸烟雾是二氧化硫或其他硫化物、未燃烧的煤尘和高浓度的雾尘混合后起化学作用所产生,也称伦敦型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所形成,光化学烟雾也称洛杉矶型烟雾。

煤烟:

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粒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粒径为0.01~1微米。

煤尘:

烟道气所带出的未燃烧煤粒。

粉尘由于粒径不同,在重力作用下,沉降特性也不同,如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可以长期飘浮在空中,称为飘尘,其中10~0.25微米的又称为云尘,小于0.1微米的称为浮尘。

而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则能较快地沉降,因此称为降尘。

四、组成

颗粒物的组成十分复杂,而且变动很大。

大致可分为三类:

有机成分、水溶性成分和水不溶性成分,后两类主要是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含量可高达50%(重量),其中大部分是不溶于苯、结构复杂的有机碳化合物。

可溶于苯的有机物通常只占10%以下,其中包括脂肪烃、芳烃、多环芳烃和醇、酮、酸、脂等。

有一些多环芳烃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如苯并(a)芘等。

可溶于水的成分主要有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等,其中硫酸盐含量可高达10%左右。

颗粒物中不溶于水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地壳,它能反映土壤中成土母质的特征,主要由硅、铝、铁、钙、镁、钠、钾等元素的氧化物组成。

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约占10~40%,此外还有多种微量和痕量的金属元素,有些对人体有害,如汞、铅、镉等。

五、危害

1.环境危害

颗粒物中1微米以下的微粒沉降速度慢,在大气中存留时间久,在大气动力作用下能够吹送到很远的地方。

所以颗粒物的污染往往波及很大区域,甚至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粒径在0.1~1微米的颗粒物,与可见光的波长相近,对可见光有很强的散射作用。

这是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化学转化生成的硫酸和硝酸微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颗粒物落在植物叶子上影响植物生长,落在建筑物和衣服上能起沾污和腐蚀作用。

大气中大量的颗粒物,干扰太阳和地面的辐射,从而对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影响。

2.人体危害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人体呼吸道部位就越深,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粒径在3.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能被吸入人的支气管和肺泡中并沉积下来,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

而其中pm2.5(可入肺颗粒物)由于粒径过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

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2012年6月,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望个别驻华使馆停止发在中国境内的pm2.5数据。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篇四:

pm2.5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pm2.5监测实施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1.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高、区域性大气复合型污染严重。

再者我国区域性人为排放的大气颗粒物不断增加,尤其是细颗粒物增加有关。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进入肺部的颗粒物。

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尤其是当前出现的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雾霾天气。

2.调查对象:

中国当前pm2.5现状调查

3.调查时间:

2013.10.24—10.27

4.调查范围:

中国部分污染地区

5.调查方式:

上网阅读文献、图书馆第一中文阅览室查找资料

6.调查人员分组及任务分配:

(1)资料收集与总结:

刘斌斌、张丹、张波、李婉星、李萌、沈碧瑶、陈建会

(2)资料收集与ppt制作:

张梦利、李雅静

(3)编写调查报告:

张丹、沈碧瑶

二、调查内容

1、中国pm2.5监测历程

(1)进入2010年以前,我国对pm2.5的监测是零散的、间断的,

得到的结果也是局域性的,只有进行系统的、大规模的研究,才能对我国pm2.5的污染状况有清楚的认识,这对制定相应的标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011年后,全国pm2.5监测实施工作进展缓慢。

a.2011年1月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于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20个国内评价城市普遍未开展细颗粒物监测。

b.目前,pm2.5的监测尚无国际标准,中国使用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在1982年发布实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基础上,于1996年修订后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

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在环保部近期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pm2.5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但开始作为各地指标的参考值。

c.2011年11月,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并收紧了pm10浓度限值等,这是中国首次将pm2.5纳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增加了环境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因子。

d.在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环保大会上,当时是公布了全国pm2.5监测

的“三步走”战略:

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保护模范城市来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333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2016年1月1日,将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届时全国各地都将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2、2013年我国pm2.5监测实施现状

今年是处于第二阶段监测实施的过程中。

尽管在今年三月有关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就已经出台了,但目前,全国各地仍存在进度不平衡的问题,环保部的数据就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共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已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监测。

而113个环保城市中,大部分已经完成pm2.5监测设备招投标程序,大同、阳泉、桂林、柳州等部分城市已提前完成监测设备安装任务,正开展试运行;但目前也有少数城市到现在都还尚未进行pm2.5监测设备招标工作,整个监测工作进度缓慢。

3、我国pm2.5监测网络布局现状

2012年2月我国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将pm2.5纳入了空气质量必测项目,同年4月环保部调整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组成名单,将监测网络覆盖到我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调整后的监测网络有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1436个监测点位组成。

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的要求,至2016年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内的所

有监测点位将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届时我国pm2.5监测点位将达到1436个,监测点位总数将达到全球第一。

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单位国土面积pm2.5监测点位数目略高于美国,低于英国和日本;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单位人口pm2.5监测点位数量仍低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

我国从2007年开始布置开展灰霾长期监测,选取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深圳、广州、苏州、宁波、南京等9个已有监测工作基础和监测能力的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开展灰霾试点监测工作。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实验室建成后,也加入了该试点监测工作。

三、结论

虽然目前已有成熟的pm2.5监测技术,并且我国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展了包括pm2.5在内的城市空气质量试点监测工作,但由于在全国统一开展pm2.5监测涉及仪器设备购置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财政资金的支持等大量系统的准备工作和能力建设工作,因此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监测工作还有一定难度,需要逐步推开。

篇五:

pm2.5报告

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2012年9月9日,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心表示,新版空气质量发布平台2012年年1月1日上线。

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表示2012年10月起北京有望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新评价体系。

pm2.5是什么形状:

在120倍的显微镜下看到了pm2.5颗粒的全貌。

pm2.5,或者叫细粒子,放到显微镜底下,能看见颗粒物有不同的形状,有发亮的、像晶体一样的颗粒物;也有像沙漠里石头一样的颗粒物;还有一些比较均匀、比较细微的颗粒物。

甚至我们看见有的像沙丘或者像干旱的土地。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pm2.5都是一个样,实际上显微镜下能看见各种形状、大小的细粒子。

pm2.5来源:

pm2.5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有一次形成的颗粒物,还有很多由气体转化而来二次粒子。

两者虽然都有危害,二次粒子才是pm2.5家族中的“终极杀手”。

一般来说,产生pm2.5的三个主要来源,包括电厂烟囱等固定污染源排放、机动车尾气及建筑工地扬尘。

从这些污染源中排放出来的固体颗粒物就叫做一次粒子。

而工业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硫酸盐或者硝酸盐,在一定气候条件比如湿度和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就会附着到空气微小的灰尘和水汽当中,形成了直径也小于2.5微米的二次粒子。

pm2.5又叫可入肺颗粒,(颗粒)进入人的肺泡,对身体会有危害。

而二次粒子不仅是颗粒物的问题,还有化学成分在里面,对人的损伤更大。

性状危害:

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颗粒2

pm2.5报告安徽理工大学11级弹药工程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对老年人的心梗、心绞痛或心血管

通过滤膜,颗粒物被收集在滤膜上。

在工作时空心锥形管是处于往复振荡的状态,它的振荡频率会随着滤膜上收集的颗粒物的质量变化发生变化,仪器通过准确测量频率的变化得到采集到的颗粒物质量,然后根据收集这些颗粒物时采集的样品体积计算得出样品的浓度。

β射线法:

beta射线仪则是利用beta射线衰减的原理,环境空气由采样泵吸入采样管,经过滤膜后排出,颗粒物沉淀在滤膜上,当β射线通过沉积着颗粒物的滤膜时,beta射线的能量衰减,通过对衰减量的测定便可计算出颗粒物的浓度。

颗粒物样品气体,在样品动态加热系统中,样品气体的相对湿度被调整到35%以下,样品进入仪器主机后颗粒物被收集在可以自动更换的滤膜上。

在仪器中滤膜的两侧分别设置了beta射线源和beta射线检测器。

随着样品采集的进行,在滤膜上收集的颗粒物越来越多,颗粒物质量也随之增加,此时beta射线检测器检测到的beta射线强度会相应地减弱。

由于beta射线检测器的输出信号能直接反应颗粒物的质量变化,仪器通过分析beta射线检测器的颗粒物质的量数值,结合相同时段内采集的样品体积,最终得出采样时段的颗粒物浓度。

配置有,膜动态测量系统后,仪器能准确测量在这个过程中挥发掉的颗粒物,使最终报告数据得到有效补偿,理接近于直实值。

世界卫生组织pm2.5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

针对发展中国家,卫组织也制订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准则值,其中第一阶段为最宽的限值,新标准的pm2.5与该限值统一,而pm10此前的标准宽于第一阶段目标值,新标准也将其提高,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一阶段限值一致。

我国的pm2.5国家安全合格标准:

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

4

pm2.5报告安徽理工大学11级弹药工程世界部分国家pm2.5统计表国家/组织who准则值who过渡期目标-1who过渡期目标-2who过渡期目标-3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年平均1035251581519253524小时平均25755037.5253535无75备注2005年发布2003年发布,非强制准则2006年12月17日生效2009年9月9日发布2010年1月1日发布目标值拟于2016年实施(征求意见中)中国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