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506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docx

台湾经济何去何从

台灣經濟何去何從?

于宗先93.8.31

1、為什麼討論這個問題?

(1)由誰主導台灣經濟發展的去向?

政府?

企業界?

學術界?

(2)由1950年到1990年台灣經濟發展方向主要由政府主導

1.在1950-1970年台灣經濟以農業為主時代

政府的策略是「以農業培植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

加工出口區的設立,是奠定加工出口業的基礎。

2.從1970-1990年台灣經濟以傳統工業為主時代

(1)資本密集工業的發展

(2)高科技工業的發展

(3)1990以後台灣經濟發展方向主要由企業界主導

(4)為什麼有這種轉變?

基於生存與發展的考慮,企業家必須發展有前途的產業。

政府對產業發展的瞭解已落後企業界,尤其在政黨輪替的國家,政府官員對產業的發展無切膚之感。

2、政府應扮演的角色

(1)維護國家的安全,社會的治安。

(2)應建立優良的投資環境和安適的生活環境。

(3)社會保障制度

(4)環境保護

3、廿一世紀的特質

(1)全球化─不分國內與國外

區域化的形成,WTO的催化

FTA的訂立

大型規模經營的形成─合併、購併、策略聯盟、金控的功能

(2)競爭─各業發展的試金石

1.原材料的競爭─掌握時機,稍縱即失。

2.資本的競爭─公司治理最優良的金融體系才具競爭力

3.人力的競爭─識人、容人、恕人。

4.技術的競爭─核心競爭

5.資訊的競爭─掌握機先為取勝要件

(3)贏取競爭的條件─在短期要掌握比較優勢;在長期要掌握核心優勢。

4、今後企業界的機會與選擇

(1)西進vs.南向問題

(2)本土化vs.國際化問題

(3)國營事業vs.民營企業

(4)代工vs.自創品牌

(5)傳統產業vs.電子產業

(6)政企不分vs.政企分開

5、結論:

由誰決定台灣經濟發展的去向?

台灣經濟何去何從?

于宗先93.8.31

1、為什麼討論這個問題?

談到台灣經濟的何去何從,一定會聯想到誰主導台灣經濟的走向。

生長在台灣的人,一定會說,政府主導台灣經濟的走向,因為過去五十多年以來,我們所體驗到的,或者由四周所觀察到的,政府的功能似乎無限,難免會認定政府主導台灣經濟的走向;可是生長在美國的人,一定會說,工商界主導美國經濟的走向,因為他們所體驗到的,政府的經濟功能有限,無力決定美國經濟的走向。

當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時,不妨從歷史的脈絡去尋找它的答案。

(1)由誰主導台灣經濟發展的走向

回答這個問題,可由台灣經濟發展的階段,判知政府在不同階段,扮演的角色。

在台灣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台灣的企業均為中小企業,而且是傳統的中小企業;至於大企業,尚未出現。

中小企業的發聲,尚未形成輿論,影響不了政府的決策形成;社會上的菁英,大部分從事公務工作。

他們對國內經濟情況有全盤性的瞭解,對國際經濟情況也具備一定程度的常識,故能作出較正確的政策來。

至於學術,他們對政策形成也會產生敲邊鼓的作用。

當台灣經濟發展漸由開發中國家升格為已開發國家,很多中型企業蛻變為大型企業,而他們已有力量雇用教育和技藝程度高的人才為其服務,特別是自新竹科學園區建立以來,吸引許多在國外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他們在園區建立起新興企業,而且也熟悉那些產業較有發展前途。

相對而言,政府主導經濟走向的功能便漸漸式微了。

1.從1950年到1990年,政府主導台灣經濟的走向

我們可將1950年至1990年再細分為兩段:

(1)1950-1970年台灣經濟以農業為主時代

這個時代是由過去演變而來的,在日本佔領台灣以前,絕大部分台灣人民是務農的。

到了日據時代,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下,益增農業的重要性。

台灣光復後的廿年,台灣經濟仍然以農業為主,政府所採取的策略是「以農業培植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

無論歷史背景或社會條件,都可說明政府的主導力量很強。

為了發展農業,政府曾在1950年前後,推動土地改革(包括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和耕者有其田),而且很成功,從而激發了農民的生產力,使糧食供應不虞匱乏。

1960年初,政府公佈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1960年6月,實施「獎勵投資條例」,其對促進工業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對於要獎勵什麼產業,主要取決於政府有關當局的判斷,民間業者多跟隨政府的獎勵政策,去發展他們自已的產業。

在當時所發展的工業,主要為紡織業,成衣業、食品業、製鞋業、製傘業、玩具業等輕工業,而這些輕工業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受到了歡迎。

在這些工業中,有些產品的銷售在全球市場中佔很大的比例,乃被稱為玩具王國、製傘王國等雅號。

當時由農村移出的勞力很多,找不到就業機會,政府乃於1966年建立高雄、台中加工出口區,解決了剩餘勞力的就業問題,創造外匯收入,同時也引進外國的管理經驗。

大體言之,在此階段,所發展的產業係以勞力密集為主。

(2)從1970到1990年台灣經濟以傳統工業為主時代

1970年代上半期,政府即推動十大經濟建設。

在這十大建設中,除了興建基礎設施,以利工業發展外,主要是發展資本密集工業,像中國鋼鐵公司,中國造船公司,以及獎勵民間發展石化工業。

這些企業都是規模大,利用資本多的產業。

其中,有些重工業的發展未令人滿意像造船業。

這些重工業的發展,都是由政府主導的,而民間所發展的,仍然是規模較小,而利用勞力較多的工業。

到了1980年,政府興建新竹科學園區,全力獎勵電子業和資訊業的發展,同時吸引大批的留學生返國創業,經過十多年的經營,新竹科學園區便成了台灣的矽谷。

到1990年,政府將「獎勵投資條例」改為「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使台灣產業結構更上層樓。

行政院設有科技顧問小組,所聘請的顧問多數是聞名世界的科技專家,他們對產業發展趨勢,提供了有用的建議,政府亦不遺餘力地推動技術密集產業的發展。

到了1990年初期,許多受獎勵的科技產業大都開花結果。

使台灣漸漸脫離以勞力密集為特質的產業,提升為以資本或技術密集的產業。

2.1990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方向,主要由企業界主導

到了1980年後半期,大企業興起,其中很多由中型企業蛻變而來的,民間漸漸有了具國際觀的企業家,他們對國際市場的瞭解要較執政官員為多。

他們知道自己該發展什麼產業,以及如何去發展。

同時,企業界所面臨的情勢也與從前不同。

要生存,必須參與競爭,要發展,必須具備戰勝對手的本錢。

為此,他們開始改變策略,調整腳步,爭取壯大、成長的機會。

海外投資,公司購併、合併、策略聯盟便成為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的手段。

我們可以說,自1990年以降,政府主導經濟發展方向,已力有不逮的困境。

(2)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

到1980年代末期,台灣已變成「台灣錢淹腳目」的境界,家庭經濟的富裕,使子女有受更多教育的機會,不少人將子女送出國外進修,學習西方的經營技藝。

同時國內大學也次第大量增加,尤其MBA課程成了很多年輕人偏愛的對象。

於是工商業者的教育水準普遍提高了,而專業知識也大有進步。

至此,工商界的領導階層成了政府政策決定的諮詢對象。

同時到了1990年代,由於勞動生產成本增加,已失去廉價勞工的比較優勢。

當一般中小業者面臨生存問題的挑戰時,部分業者不得不到海外去找尋發展的機會。

他們知道該到何處去發展,也更清楚該發展何種產業,才能立足。

由於利害相關,他們對產業的瞭解勝過政府官員。

譬如說,政府再三鼓勵他們「南向發展」,他們却採取「西進」行動。

事實上,他們瞭解海外投資較政府官員更切實些。

後來証明,凡隨政府「南向」的業者,多鎩羽而歸。

2、政府扮演的角色

在我們討論為何要談「台灣經濟何去何從」之後,我們再談談政府應扮演的角色。

政府對台灣經濟發展仍然很重要,它的重要,不再在於主導台灣經濟該走向何處,而是在下列四方面,應盡的責任。

(1)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

就台灣情況而言,國家安全所牽涉到的就是兩岸關係。

一旦兩岸關係惡化,國家安全就會受到威脅。

在這方面,我們不希望美國會伸手援助而是排除投機取巧的想法,從問題根本去解決兩岸長期和平問題。

至於社會治安,更是政府的責任,為什麼近年來,台灣社會治安一直亮紅燈,應追究其原因,好好解決。

(2)應建立優良的投資環境和安適的生活環境

優良的投資環境和安適的生活環境是吸引國內外商人在台投資最重要的條件。

因為台灣情況較特殊,兩岸關係好壞成為投資決定最敏感的問題,祇要台海局勢動盪不安,一般人都不敢在台灣投資,至於硬體建設,最重要的是水電供應。

如水電供應不足,也會影響設廠生產。

再就是軟體建設,主要為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有關規章,以便利投資為主要考慮。

生活環境與投資環境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治安欠佳,一般人的行動受限制:

像搶劫、殺人、放火經常發生,在業者選擇長期投資的地點時,也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3)社會保障制度

凡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人民生活都比較安適與快樂。

社會保障制度通常包括健保制度、年金制度。

這兩種制度之建立要靠公權力。

在短期內,也許有很多人不適應,但就長期言,這兩種制度卻是安定社會,造福人民的最佳措施。

(4)環境保護

一方面,由於工業的發展,製造了大量的CO2,破壞了臭氧層,引起溫室效應,使生活環境惡化。

過量的水污染,空氣污染,聲音污染等使居住環境無法生活。

同時,濫建、濫墾、濫築、濫植、濫挖、濫殖,使山野無法保持水土,導致土石流,甚至暴洪成災。

這些現象主要是由人為造成的,為了清除這些現象,要靠政府公權力的行使。

今後,主導經濟發展方向的,不必再勞政府的插手,要讓業者自由發展,讓他們選擇在未來該發展什麼產業。

3、廿一世紀的特質

在此要指出的乃廿一世紀的特質是什麼。

我們已進入廿一世紀,這與廿世紀是不同的。

現在我們將其指出,讓大家對這個時代有更深入的瞭解,同時對他們的產業發展也是有幫助。

(1)全球化

廿一世紀將進入全球化世紀。

在這個世紀,貨物與勞務的交流,人力的流動,資本的移轉,技術的轉移等,不再分國籍,任何一種企業,所能利用的資源是全球性的,並不限於本土。

在全球化達到之前,先是區域化的形成,如NAFTA、EU、ASEAN,均已成形,行將形成的區域經濟,尚有ASEAN+3。

這些區域經濟的形成都是為全球化舖路的,儘管有少數團體強烈反對全球化,但大勢已形成。

近年來,又流行FTA的訂立。

為了澈底清除貿易上的障礙,很多國家又相互訂定自由貿易協定。

除此之外,各國企業又開始追求大規模經營,乃採取合併、購併、策略聯盟、金控組合等方式,這對形成區域化是有幫助的。

(2)競爭─各業發展的試金石

廿一世紀也是競爭激烈的世紀。

在上世紀的下半期,國際競爭已經日趨增強,到了這個世紀,由於經濟自由化的奏效,各國政府所設置的交流障礙也逐漸被消除。

同時網絡的流行,益增競爭的激烈。

1.原材料的競爭─掌握時機,稍縱即失。

2.資本的競爭─公司治理最優良的金融體系才具競爭力

3.人力的競爭─識人、容人、恕人。

4.技術的競爭─核心競爭

5.資訊的競爭─掌握機先為取勝要件

(3)贏取競爭的條件

1.在短期內:

掌握比較優勢

2.在長期內:

掌握核心優勢

比較優勢,如廉價勞力是種優勢,但容易為其他國家的企業所取代。

台灣曾享有廉價勞力的比較優勢,此優勢到1980年末期便為東南亞的國家所取代。

當中國大陸採取經改及開放政策以來,由於勞工更便宜,人力又充沛,於是中國大陸享受廉價勞工的比較優勢。

可是時間一長,其他國家的企業也會興起,也會利用更低廉勞力為其比較優勢。

在此期間,要發展核心優勢,即所掌握的優勢是其他國家學不來的,真要想學,要費很長很長的時間。

競爭雖然激烈,並非所有競爭都是「零和賽局」,即有你無我,或有我無你的結局,所謂「非零和賽局」成為企業間追求的圭臬。

利用產品的差別優勢可以達成「利益均霑」的目的。

4、今後企業界的機會與選擇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是在很多機會中作選擇,如選擇正確,便有大展鴻圖的希望,否則,便付諸東流,一事無成。

現在從大處著眼,看看企業怎樣作選擇。

(1)西進vs.南向問題

如果遵從政府的政策,要「南向」不要「西進」。

問題就在於何處有較大的發展機會。

企業界所重視的是:

有無發展機會。

站在政府立場,海外投資要分散風險,「南向」也有發展的機會。

在衡量之下,企業家們選擇了「西進」。

難道企業家傻嗎?

還是政府不務實際?

(2)本土化vs.國際化問題

自195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就是外向經濟,因為台灣地區幅員小,國內資源不足以養活台灣的人口。

在1950年代,不過八百萬人,到2000年便增為二千二百萬人,如不採取對外開放政策,台灣不可能有高度的經濟成長和「台灣錢淹腳目」的富裕情形。

至於本土化,也許在文化上,可以有此主張,但在經濟上,「本土化」是不切實際的主張。

政府的用意是讓企業都留在台灣,不要到海外打拚。

問題是:

它們留在台灣能生存與發展嗎?

民間企業選擇了國際化的路,而不是遵從「本土化」的指示。

(3)國營事業vs.民營企業

在1990年代開始,政府就規劃國營事業民營化工作,並採取了實際行動。

因為國營事業的效率較低,受制法規的層層束縛,無法同民營企業競爭,可是有一些既得利益階層竭力主張保持國營的制度,他們怕失去鐵飯碗,他們怕失去利益輸送的機會,可是國營事業面對全球化的潮流,能從事國際競爭嗎?

因為政府保護政策的盔甲已不存在,也就失去獨佔的特權,當不能獨佔時,祇有參與競爭,這是無可避免的路,為此,民營化不啻為一條可行的路。

(4)代工vs.自創品牌

自台灣進入高科技時代,大家一窩蜂地,將大量的資金投向所謂的高科技業,包括電子業和資訊業。

其實,對於這些產業的發展,我們走了一條捷徑,即代工。

我們按照外國人的訂單,採取OEM和ODM方式生產,生產之後送到外國的企業,好處是無庫存成本的負擔,壞處是無自己的市場,也就是說,完全受制於訂戶。

對於這種生產,行銷方式,已行之十年以上,因為我們具有製程上能提高效率的優點,所以經常有訂單。

短期內,這是一種比較優勢,如果其他國家也有這種本能,我們就會失去此種生產方式的機會。

自創品俾是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大量的廣告,讓需求者瞭解,它也需要時間,讓需求者在使用後,覺得我們的產品確有高明之處。

唯在那種情況,我們的品牌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立足。

自創品牌後,而且還要精益求精,就像日本的照相機一樣,數位化之後,每年都有新型。

(5)傳統產業vs.電子產業

一般人對傳統產業視作一種落後的產業,將電子產業視為明星產業,最進步的產業。

這種誤解影響了政府的政策取向,也影響了傳統產業的進步。

其實,傳統產業主要是民生產業,即衣、食、住、行、育樂等所需要的產業,它之所以落後,乃是因為傳統產業所需要的技術沒有改進,或者改進不大。

如果傳統產業也有新技術,它就不會落後,像日本的食品、意大利的皮鞋、法國的西服,並不因步入知識經濟時代,而失去對消費者的魔力。

儘管其價格貴了些,但消費者仍需要它。

(6)政企不分vs.政企分開

政企不分是近年來台灣相當普遍的事,並不因政黨輪替而有所改變,反而變本加厲。

政企不分,是造成貪污腐敗的漏洞。

尤有甚者,由於政企不分,一部分企業主利用各種關係巴結執政黨,希望由政府的預算中分得一杯羹。

尤其民意代表,利用預算審核權,使政府的工程為己所包辦,使公營金融機構的貸款為己所用。

結果,這種不公不義的作為會造成民怨。

民怨如洪水,一旦決堤,則會造成災難。

政企能否分開,完全看執政者的心態與能力。

凡政治清明,行政效率高的國家,無不使政企分得清清楚楚。

看看新加坡,對我們而言,就是一面明鏡。

 

5、結語

優勝劣敗,適者生存,是企業家牢記的「叢林法則」。

在競爭中,如果不能取勝,就會負債累累,甚至被淘汰出局。

祇有具比較優勢或核心優勢的企業,才能立足於世。

基於利害攸關,企業的決定十分重要,決定正確就有發展餘地;決定錯誤,就一無所有。

因此,在選擇產業時,政府不能代庖,因為政府官員無切膚之痛,自然無法瞭解業者該發展什麼產業。

一國經濟是由所有產業構成的。

業者對要發展的產業有正確的選擇,也就是這個國家對經濟發展有了明確的方向。

政府的職責不再是為業主指路,而是為業者清除發展過程中的障礙,使業者外部成本降至最低,這就是一個好政府所應盡的責任。

參考文獻

1.于宗先、王金利(2003),一隻看得見的手─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聯經出版公司。

2.施建生(主編)(1999),一九八○年代以來台涇濟發展經驗,中華經濟研究院。

3.Tzong-shianYu(2003),ThestoryofTaiwan:

economy,ThegovernmentInformationOffice,ExecutiveYuan,R.O.C.,3rdedi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