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334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docx

湿邪的辩证却湿剂

湿邪的辩证却湿剂

湿邪的辩证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

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为什么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风行全国?

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很多人的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中,人体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

然而,有湿呢?

那就有点难办了,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着这个敌人特别狡猾,更难对付。

湿是无孔不入的。

湿邪伤人时从来不孤军作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

为什么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更重,寒邪伤人更狠。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那天,有热有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时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有病之人的体内,肯定是顽固的湿邪在作祟;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简便的方式,还是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不便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

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静了。

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就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的黏腻性让大便停留在肠内,久而久之,粪毒入血,百病蜂起。

再者,还可以根据大便的颜色来判断。

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

“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畅通”,说真的,现在像如此健康的大便还真不多见,多是青色的、绿色的,而且成形的也少。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便颜色成为深绿色的呢?

首先是吃肉吃得太多,加上现代人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

为什么成形的大便很少呢?

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现在反以肉食为主食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不舒服,荤素搭配极不合理,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

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问题。

疾病就是这么恶心伤神,它包藏在人体的皮囊之内,我们看不见,西医拉开这个皮囊,能看见它的部分,中医则通过观察外在的能看到的东西归纳出体内邪气的情形。

如果你每天早上7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缠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自己体内湿气很重。

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

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温床。

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是我们养生祛病的首要任务。

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身心就会光明灿烂。

 

凡能散寒胜湿、祛风利利湿、宣通经络、清化湿热、宣通三焦、利水通淋、分清别浊、蠲化痰饮、通阳利水之剂,均称为却湿剂。

  湿为六淫之一,凡治湿邪,须分外湿、内湿,外湿引动内湿常因季节而异:

深秋严冬,湿必兼寒,寒湿伤表,治须散寒胜湿,羌活胜湿汤最为对证;寒湿着于下焦,而为脚气肿满,鸡鸣散散寒驱湿,不难取效;太阳犯本,水蓄膀胱,五苓散通阳化气,水寒自去矣;寒邪直入少阴,邪从热化,水热互结,真阴耗伤者,猪苓汤育阴泻热利水,于病机最为相契;春时气暖多风,湿必兼风,风湿相搏,头痛身重微寒恶风,骨节疼烦,小便不利,宜五苓加羌活汤,辛淡开泄;若风湿化热,郁蒸经络,四肢走痛,忽上忽下,口干舌燥,苔黄白相兼,则须桂羚宣痹汤,宣通经络;初夏梅雨季节,雨水充沛,天气转热,湿与温合,而为湿热,湿温,湿热伤表,薛氏豆卷藿香荷叶汤;若胃热移肺,呕吐不止者,苏叶黄连汤;湿热初入气分,尚未混合,治之尚易,湿重于热者,三仁汤、藿朴夏苓汤二方,量其轻重而用焉;热重于湿者,苍术白虎汤,已入清热剂中。

湿热混合,湿中有热,热中有湿,最难分解,若湿热逗留三焦气分,汗出热退,继而复热,胸痞泛恶,苔黄白相兼者,黄芩滑石汤、清热渗湿汤,合宜而用;若湿热郁阻脾胃,王氏连朴饮最为合拍;若湿热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则须甘露消毒丹方,辛苦芳淡,上下分消;夏至以后,火土司令,暑必挟湿,暑湿相搏,湿重而暑微者,恶寒发热,身重胸痞者,顾氏藿朴胃苓汤;若暑重而湿微者,当于祛暑剂中求法矣;夏秋之秋,最多霍乱、虐、痢,若因湿遏热伏,触冒秽浊而病吐泻交作者,藿香左金汤乃正治之法;治疟诸剂辑入和解剂中,治痢之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则辑入双解、清热剂中矣;外感湿邪,治三大法如此。

内伤之湿,由醇酒醪醴,乳酪水浆,瓜果生冷,饮啖无度,戕伤脾土,脾虚不运,湿从内生,困阻中州,宜平胃散、醉香玉屑丸、不换金正气散、缩脾饮等方,相机而用;若脾虚不运,聚痰成饮者,须以温药化之,苍桂术甘汤;若平时将息失宜,心神过用,伤及肾阴,小便白浊,萆薢分清饮,分清别浊,最为对证;肥甘过用,酿成湿热,下注膀胱而成热淋,宜八正散、崔氏瞿麦汤、火府丹、普济石苇散、小便饮子、童便四草汤等方,清热通淋;若湿从火化,炼液成石,而成砂、石诸淋,须从石苇散、五淋散、海金砂散、神效琥珀散等方,随证选取;若湿从寒化,淹没真阳,关门不利,聚水而成肿者,宜实脾饮、禹余粮丸等方,量其轻重而用;若水肿势尚轻微,只须五皮饮、茯苓导水汤、黄芪防己汤方,崇土以制水。

又有妇怀娠,足踝漫肿,甚则动则喘促者,千金鲤鱼汤、全生白术散、香附散、天仙藤散等方,合宜而用;若寒湿留而不去,邪客经络,宜羌活行痹汤、二活蠲痹汤等方,消息用之;若病久留而不去,宜丸剂缓图,大活络丹、活络丹、妊娠四造丸等,徐图功效;若湿热流入关节,则须二妙丸、三妙丸等方,清热利湿;若痹证化燥,气血耗伤者,三痹汤;损及肝肾精血者,史国公汤、虎骨汤;若风湿深入血络,骨节肿胀生变者,叶氏养荣活络汤。

却湿诸剂,大要若此,临证最因机治法,随机应变焉。

  第一节宣散湿浊剂

  羌活胜湿汤

  (散风胜湿法)

  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羌活独活酒洗藁本酒洗防风各一钱炙甘草五分川芎二分,酒洗蔓荆子三分,碎生姜三片

  ×咀,清水二杯,煎至一杯,去滓,食后温服,缓取微似汗。

  【主治】治风湿上冲头痛,项似拔,腰似折。

或一身尽痛,不能转侧,恶寒微热,脉浮者。

  【方论选萃】

  明·吴昆:

外伤于湿,一身尽痛者,此方主之。

脾胃虚弱,湿从内生者,二陈、平胃之类主之;水停于膈,湿盛濡泻者,六一、五苓之类主之;水渗皮肤,肢肿黄胀者,五皮、茵陈之类主之。

今湿流关节,非上件所宜矣。

经曰:

风胜湿。

故用羌、防、藁、独、芎、蔓诸风药以治之。

以风药而治湿,如卑湿之地,风行其上,不终日而湿去矣。

又曰:

无窍不入,惟风为能。

故见关节之病,非风药不可。

用甘草者,以风药悍燥,用以调之,此之谓有制之兵也(《医方考》)。

  清·汪讱庵:

此足太阳药也。

经曰:

风能胜湿。

羌、独、防、藁、芎、蔓,皆风药也。

湿气在表,六者辛温升散,又皆解表之药,使湿从汗出,则诸邪散矣。

若水湿在里,则当用行水渗泄之剂(《医方集解》)。

  清·张石顽:

此治头项之湿,故用羌、防、芎、藁一派风药,以祛上盛之邪。

然热虽上浮,湿本下著,所以复用独活透达少阴之经。

其妙用尤在缓取微似之汗,故剂中加用甘草,以缓诸药辛散之性,则湿著之邪,亦得从之缓去,无藉大开汗孔,急驱风邪之法,使肌腠馁弱无力,湿邪因之内缩,但风去而湿不去也。

其有腰以下重,寒湿之邪留于阴分也,本方加防己以逐湿,必兼生附以行经;或见身重腰沉沉然,湿热之邪遍于阳分也,本方加苍术以燥湿,必兼黄柏以清热,非洞达长沙术附、桂附、栀子柏皮等方,不能效用其法(《张氏医通》)。

  清·喻嘉言:

按湿上甚而热,汗之则易,下之则难,故当变其常法而为表散,此方得之(《医门法律》)。

  清·顾松园:

此升阳散湿之剂,凡湿从外受者,无论在上在下,俱以此方随证加减治之。

按《金匮》云:

“太阳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

”言太阳病则必有发热恶风之候,湿留关节则痛,阳郁不伸则烦,脉不沉细,则非有外风与之相搏,故只名中湿,亦名湿痹者,谓湿邪痹闭其身中之阳气也。

治宜此方,微汗以通其阳(《医镜》)。

  【按语】

  经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

以风胜者为行痹,湿胜者为着痹,寒胜者为痛痹。

此方治头痛项强,腰痛一身尽痛,不能转侧,恶寒微热脉浮者,则为风湿入络,行痹走注无定也无疑矣。

经曰“风能胜湿”,故取羌、独、防风、蒿本、蔓荆、川芎诸风药,辛以散之。

犹地面泛潮,凉风乍起,倏忽干燥之例也。

  鸡鸣散

  (流湿润燥、泄浊舒筋法)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五钱

  ×咀,清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去滓。

再入清水二碗煎滓,取一小碗。

两次药汁相和,置床头,次日五更,分三、五服,皆冷服之。

冬日略温服,服后用于物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服之。

至天明,大便当下黑粪水,早饭时痛住肿消。

食饭宜少迟。

  【主治】治脚气疼痛,及风湿流注,足痛筋脉浮者。

  【方论选萃】

  清·王晋三:

经以脚气名厥,汉名缓风,宋、齐后始名脚气。

按前贤论,皆由风寒暑湿乘虚袭于三阴经,宜急为重剂以治之。

《外台》疗脚气,惟唐侍中方为最验。

至明,周文采《医方选要》鸡鸣散,药品相同,惟多桔梗一味,取义于五更服,故曰鸡鸣散。

紫苏色赤气香,通行气血,专散风毒,同生姜则去寒,同木瓜则收湿,佐以桔梗开上焦之气,广皮开中焦之气,妙在吴茱萸泄降下逆,更妙在槟榔沉重性坠,诸药直达下焦,开之、散之、泄之、收之,俾毒邪不得上壅入腹冲心而成危侯。

鸡鸣时服者,从阳注于阴也。

服药须冷者,从阴以解邪也。

东垣分南北二方治法,各随其所胜者而偏调之,证相宜者而倍用之,是亦发前人之未发,在园机者斟酌变通,斯为善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陈修园;寒湿之气着于下焦而不去,故用生姜、吴茱萸以驱寒,橘红、槟榔以除湿。

然驱寒除湿之药颇多,而数品皆以气胜,加以紫苏为血中之气药,辛香扑鼻,更助其气,气盛则行速,取着者行之之义也。

又佐以木瓜之酸、桔梗之苦。

经云酸苦涌泄为阴。

俾寒湿之气,得大气之药,从微汗而解之;解之而不能尽者,更从大便以泄之,战则必胜之意也。

其服于鸡鸣时奈何?

一取其腹空,则药力专行;一取其阳盛,则阳药得气也。

其必冷服奈何?

以湿为阴邪,冷汁亦为阴属,以阴从阴,混为一家,先诱之而后攻之也(《时方歌括》)。

  李畴人:

脚气之病,乃胃有湿痰积饮,肝胆之气不能升化而郁塞,下走三阴之络,致足肚胫中胀痛,故名脚气。

南方地卑多湿,常有之。

以紫苏、桔梗、陈皮开肺快气,槟榔、茱萸温肝降逆,下气最速,木瓜和肝通经,生姜温肺胃,下气化痰。

此方乃疏肺金而制肝木,下气化气泄湿,温肝温胃而降逆者也。

此病每甚于日暮阴盛之时,故于五更服之,趁阳升阴未逆之际,则药力行而胀痛除也(《医方概要》)。

  【近代验证】

  例一张圣德治咳喘案(选自《镇江市中医院》1985.6)

  吴某某,男,51岁,工人。

1978年12月23日初诊。

患者原有脚湿气之患,近来两脚瘙痒,湿水顿失,咳喘上气不能平卧接踵而至,双下肢浮肿,苔根滑腻,脉结代。

脉证和参,乃湿毒上攻,心肺受戕,心阳被阻,肺失肃降。

治当降逆祛湿,益气护心,鸡鸣散加味:

  苏叶10克吴萸2克槟榔10克桔梗5克生姜3片生紫苑15克代赭石(先煎)太子参各30克陈皮6克赤猪苓各12克车前子30克(包)

  水煎冷服。

  五剂药后,两足趾湿水淫淫,瘙痒又现,咳喘得平,下肢浮肿亦消,苔薄,脉濡细。

效不更方,续进五剂。

一年后随访,咳喘未见发作。

  例二张圣德治腹痛案(选自《镇江市中医院》1985.6)

  张某某,男,67岁,退休工人。

  1984年5月28日初诊。

患者向有象皮肿,两脚湿水浸淫,余无他苦。

一旦湿水消除,则头痒或腹痛。

刻诊两足干烙已两旬,脐腹隐痛阵作,苔薄腻,脉弦,曾进归芍六君、良附丸罔效。

症属湿浊上犯,脾气受戕。

治宜泄湿降浊,宣通气滞,予鸡鸣散加味:

  槟榔、陈皮、木瓜、苏叶各10克吴萸3克桔梗5克生姜2片茅术6克黄柏10克生苡仁15克怀牛膝10克

  水煎冷服。

  药服一剂,复见足流湿水,腹痛随之而愈,遂以前方三剂续服,以资巩固疗效。

  【按语】

  此治脚气之方也。

脚气汉时名曰缓风。

盖因其由风寒暑湿之邪,乘虚袭入三阴脉络致病。

方中紫苏、生姜、桔梗、陈皮,皆辛散风药,取其流湿润燥之用耳。

吴萸、木瓜、槟榔,《圣济总录》名吴茱萸汤,《世医得效方》名木瓜茱萸汤,治脚气入腹,因闷欲死,腹胀喘急。

则三药为之脚气之要药也。

考本草槟榔味辛姓温,入足阳明气分,达膜原而散疫邪,消痰癖,除水胀,疗瘴疟;吴萸味辛苦性热,入足厥阴肝经血分,疏肝燥脾,温中下气,治厥阴头痛,呕逆吞酸,脚气水肿;木瓜味酸涩姓温,入足太阴,足厥阴血分,理脾伐肝,疗暑湿,治脚气冲气,兼治转筋。

  豆卷藿香荷叶汤

  (辛宣芳淡法)

  清·薛生白《湿热病篇》

  大豆卷四钱藿香叶二钱鲜荷叶一角苍术皮三钱茯苓皮四钱桔梗一钱五分滑石四钱通草一钱

  【主治】湿热证,阳湿伤表,恶寒发热汗出,身重关节疼痛者。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

此条阳湿伤表,故用药即从三焦分泄,不专解表,因其有汗也。

故不恶寒者,便去苍术皮。

阴湿伤表,无汗,用发表药;阳湿伤表,有汗,用解肌。

暗合仲景麻黄、桂枝之意,宜究心焉(《王旭高医书六种》)。

  【按语】

  薛生白《湿热病篇》治阴湿伤表,湿遏卫分,证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等证,用藿香、香薷、羌活等性温气香之品,宣泄卫阳,祛风胜湿;此治阳湿伤表,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痛,不为汗解,但取气香味辛之味,轻宣上焦,复入甘淡之品,驱湿下行,乃上下分消之法。

自古寒温异途,治不同法,临证之际,最宜界划清楚。

  苏叶黄连汤

  (苦辛通降法)

  清·薛生白《湿热病篇》

  苏叶三、四分川连二、三分

  两味煎汤,×下即止。

  【主治】肺胃不和,胃热移肺,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

  【方论选萃】

  清·薛生白:

肺胃不和,最易致呕。

盖胃热移热,肺不受邪,还归于胃。

必用川连以清湿热;苏叶以通肺胃,投之立愈者,以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也。

分数轻者,以轻剂恰治上焦三病耳。

  清·王孟英:

此方药止二味,分不及钱,不但治上焦宜小剂,而轻药竟可以愈重病,所谓轻可去0实也……盖气贵流通,而邪气挠之,则周行窒滞,失其清虚灵动之机,反觉实矣。

惟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消,而窒滞者自通,设投重药,不但已过病所,病不能去,而无病之地,先遭戕伐……川连不但治湿热,乃苦以降胃火之上冲。

苏叶味甘辛而气芳香,通降顺气,独擅其长,然性温散,故虽与黄连并驾,尚减用分许而节制之,可谓方成知约约矣……余用以治胎前恶阻甚妙。

  晚近·潘澄濂:

《内经》谓: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方中黄连清湿热,苦以降上冲之火;佐以苏叶,甘辛芳香,通降顺气。

配伍甚精,实为治热性病呕吐之要方。

与生姜、吴萸祛寒止呕,大相径庭。

  神术散

  宋·杨惔《杨氏家藏方》

  苍术五两,米泔浸一宿、切、焙蒿本去土香白芷细辛去叶、土羌活去芦川芎甘草炙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葱三寸,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如觉伤风鼻塞,只用葱、茶调下。

  【主治】治四时温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

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并皆治之。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

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少阳川芎,太阳羌活、蒿本,阳明白芷,各走一经,祛风发汗而胜湿。

加姜、葱者,助其散;用甘草者,缓其中也。

  清·张石顽:

风能胜湿,苍术专主木邪乘土,故能治内外诸邪;风木之邪内干土脏,故用羌、藁、芷、辛等风药,兼川芎以引入血分,甘草以调和胃气,胃气散布有权,泄利下血自止。

盖汗即血之液,夺其汗则血中之湿热邪气悉从外泄,而无内滞之患矣(《张氏医通》)。

  【按语】

  此治风寒外薄,湿浊中阻法也。

蒿本、细辛祛太阳少阴之寒;羌活、川芎、白芷散太阳、少阳、阳明之风;苍术苦温化湿。

向体湿盛而又外感风寒,头痛骨楚,发热无汗,舌苔白腻者宜之。

  第二节温化寒湿剂

  平胃散

  (苦辛温燥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五斤,去粗皮、米泔浸二日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三十两,炒

  有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主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胸胁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嗳气吞酸。

  【方论选萃】

  明·吴昆:

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此方主之。

此湿土太过之证,经曰敦阜是也。

苍术味甘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厚朴味温而苦,温则益脾,苦则燥湿,故二物可以平敦阜之土。

陈皮能泄气,甘草能健脾,气泄则无湿郁之患,脾强则有制湿之能,一补一泄,又用药之则也。

是方也,惟湿土太过者能用之,若脾土不足及老弱、阴虚之人,皆非所宜也(《医方考》)。

  明·张景岳:

夫所谓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此东垣为胃强邪实者设。

故其性味从辛从燥从苦,而能消能散,惟有滞有湿有积者宜之。

今见方家每以此为常服健牌之剂,动辄用之,而不察可否,其误甚矣(《景岳全书》)。

  清·柯韵伯:

《内经》以土运太过曰敦阜,其病腹满;不及曰卑监,其病留满痞塞。

张仲景制三承气汤,调胃土之敦阜;李东垣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监也。

培其卑者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谓,犹温胆汤用凉剂而使之温,非用温之谓。

后之注《本草》者,曰敦阜之土,宜苍术以平之;卑监之土,宜白术以培之。

若以湿土为敦阜,将以燥土为卑监耶!

不审敦阜、卑监之义,因不知平胃之理矣。

二术苦甘,皆燥湿健脾之用,脾燥则不滞,所以能健运而得其平。

第二术白者柔而缓,苍者猛而悍。

此取其长于发汗,迅于除湿,故以苍术为君耳。

不得以白补、赤泻之说,为二术拘也。

厚朴色赤苦温,能助少火以生气,故以为佐;湿因于气之不行,气行则愈,故更以陈皮佐之。

甘先入脾,脾得补而健运,故以炙甘草为使。

名曰平胃,实调脾承气之剂欤。

夫洁古取《金匮》之枳术汤以为丸,枳实之峻,重于厚朴,且无甘草以和之,虽倍白术,而消伐过于此方。

昧者以术为补,为当久服,不思枳实为峻而不宜多,特未之思耳(《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

苍术辛烈燥湿而强脾,厚朴苦温除湿而散满,陈皮辛温利气而行痰,甘草中州主药,能补能和,蜜炙为使。

泄中有补,务令湿土底于和平也(《医方集解》)。

  清·费伯雄:

人非脾胃无以养生,饮食不节,病即随之。

多食辛辣则火生,多食生冷则寒生,多食浓厚则痰湿俱生。

于是为积聚,为胀满,为泻痢,种种俱见。

平胃散乃治脾胃之圣剂,利湿化痞,消胀和中,兼治时疫瘴气,燥而不烈,故为消导之首方(《医方论》)。

  清·张秉成:

用苍术辛温燥湿,辟恶强脾,可散可宣者,为化湿之正药。

厚朴苦温,除湿而散满;陈皮辛温,理气而行痰,以佐苍术之不及。

但物不可太过,过刚则折,当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故以甘草中州之药,能补能和者赞辅之,使湿去而土不伤,致于和平也(《成方便读》)。

  清·王孟英:

柯氏此论,虽已超越前贤,而义犹未畅也。

三承气汤,调胃土之敦阜韪矣。

若卑监者,乃脾德有惭,土不胜湿,健运失职,阳气不升,非胃病也。

夫脾字从卑,原为阴土,其性恶湿,燥补相宜,既知脾湿去而不滞,脾得补而健运。

则是方也,乃调脾土之卑监,而名曰平胃者,以脾气健而升,则胃自平而降耳。

本非削平之调也(《霍乱论》)。

  明·李士材:

湿土太过,谓之敦阜。

肾挟肝邪,侮所不胜,土不能制,留于中焦,故痞膈也。

岚雾之毒,水土之症,阳明虚者受之。

苍术干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故以为君;厚朴苦温,温能益脾,苦可下气,故以为臣;佐以陈皮之辛,正下行之例之令;和以炙草之甘,为向导之兵。

湿气分消,敦阜以平,所以有平胃之名也(《删补颐生微论》)。

  【近代验证】

  例一刘云鹏治闭经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付某某,女,38岁,已婚。

  初诊:

1985年6月20日。

  主诉:

17岁初潮,周期为25天,经期3至4天。

1983年曾经闭经五个月,末次月经1985年1月4日,至今未潮,白带多。

妇科检查未见异常。

  诊查:

患者近一年多来,经常胃疼,现感胃脘胀痛连及背部,喜暖喜按,胸闷纳差,嘈杂泛酸,恶心欲呕,倦怠肢软,二便尚可。

舌暗红,苔灰黄,脉软弦(76/分)。

  辨证:

证属湿热中阻,气滞血瘀。

  治法:

治宜燥湿清热,理气行血。

方用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味。

  处方:

苍术9克厚朴9克陈皮9克甘草3克神曲9克炒麦芽9克山楂炭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煅瓦楞30克毕澄茄9克五剂。

  二诊:

7月10日。

胃痛明显好转,纳食渐增;已于7月1日来潮,量少色暗;小腹略痛,4天净,但仍感头昏腰胀痛,舌暗红,苔黄,脉沉弦缓(84次/分)。

  守方加乌药9克,续进药五剂。

  三诊:

8月7日。

此次月经于8月2日来潮,量较少,色暗,一天净,小腹不痛,腰痛,胃脘偶有轻度胀痛。

舌红苔黄,脉沉弦(74次/分)。

仍守前法化裁五剂。

  随访:

月经正常,仅感轻度胃胀。

  例二赖良蒲验案(选自《蒲园医案》)。

  患者刘某某,男,28岁,萍乡人。

  症状:

1949年冬,身目发黄,胸满腹胀,口渴饮冷,喉中作腥气,四肢倦怠,小便短赤。

脉象滑实,舌干苔黄。

  诊断:

脾湿积久,郁热发黄。

  疗法:

主以运脾祛湿,清热退疸法。

用平胃散合茵陈栀子柏皮汤治之。

  苍术三钱厚朴二钱陈皮二钱茵陈五钱栀子三钱郁金二钱黄柏一钱腹皮三钱甘草一钱合欢皮三钱水煎服。

  六剂,颇合病机,改投栀子柏皮汤。

  黄柏二钱栀子仁二钱苡仁五钱连翘三钱赤茯苓四钱苍术三钱葛根三钱神曲三钱水煎服。

  四剂,黄疸尽退,兼证皆平,再予六君子汤加木香、鸡内金以善后。

  党参二钱白术三钱茯苓四钱法半夏二钱陈皮二钱木香一钱鸡内金三钱炙甘草一钱水煎服。

六剂而愈。

  【按语】

  脾之与胃,以膜相连,相为表里。

脾属己土,喜燥而恶湿;胃属戊土,恶燥而喜润。

昔贤有“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之论,其渊源在此也。

贪杯善饮,咨食生冷、厚味炙煿,则湿自内生,困顿脾阳,失其升运之职,以为痞满腹胀,呕吐泻利,纳钝泛恶等证。

则苦温化湿,正其所宜也。

东垣此方,取苍术甘苦辛芳,运脾燥湿;厚朴苦辛而温,下气化湿,除痞消胀;陈皮苦辛泄降,疏理气机;使以甘草,虑苍术、厚朴之温燥太过焉。

  附方一

  香砂平胃散

  清·吴谦《医宗金鉴》

  苍术(米泔水浸,炒)陈皮厚朴(姜炒)甘草(炙)缩砂(研)香附(醋炒)南山楂神曲(炒)麦芽(炒)枳壳(麸白芍(炒)

  生姜为引,水煎服

  【主治】伤食腹痛。

  附方二

  加味平胃散

  明·龚居中《寿世保元》

  苍术米泔水浸,炒陈皮香附炒枳壳炒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