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4219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1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docx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考研整理笔记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编语文课程论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1.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也是其基本特点。

就一般情

况而言,语文在作为工具使用过程中,已渗入了人文内容,语文在发挥工具的功能时,也在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由于语文表达的含蓄和注重内涵,注重内心感悟和整体把握,注重“物我合一”,体现了把

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的特质。

(2)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

1体现为语文课程特性的语言文字在其他课程中有广泛运用,使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和范围扩大了;

2其他课程的名词术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其他科目说明性的逻辑的语言,会以其准确、简练的特点给学生运用语言以有力的帮助。

2.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分别包含什么内容?

工具性:

语文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群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

单就学校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作为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无处不体现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语文课程从来都根植于人文精神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之中。

它处处在展示人性,形成人化的情境。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

一、语文课程的功能

“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

(一)知识传递功能。

①文字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②社会知识

(二)能力培养功能。

①读、写、口语交际能力②综合性活动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

①情感教育功能②态度教育功能③价值观教育功能

(四)文化教育功能。

①文化知识教育②文化熏陶

(五)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

(六)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

(七)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

二、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它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的基础。

第二章语文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第一节语文课程的理念

语文课程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构建应用性与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

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

语文能力:

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能顺利完成某种语文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语文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是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双向交流的能力。

语文能力的结构由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组成。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区别---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具有一定规则的完整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

现象,是一种交际工具,而言语是人们对语文符号系统的掌握和运用的过

程,及其运用成果。

语言是社会性的,而言语是个人性的;语言是潜在性的,而言语是显在性的;语言是重规则的,而言语是重运用的。

联系---语言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都须从言语中汲取新的要素不断发展。

言语也离不开语言,任何个体只有借助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由此接受别人言语活动的影响。

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

语文审美教育:

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换言之,即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

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

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育目标):

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

它客观反应语文教育规律,预示着语文教育发展方向,是语文学科编选教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程序及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检验和评价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一)意义:

1对于学生:

是学习的指南。

2对于教师:

是教师施教的依据。

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具有先行的前提的意义。

3对于语文教材编写者:

为语文教材的设计,确定了内容区域、难易程度以及前后教学阶段的继承关系,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层次和内部关系勾画出了蓝图。

也是检验和评价语文教材的重要标准。

4对于学校和社会:

是家长、学校和社会评价教学质量的准绳。

(二)依据:

1.社会需要

2.客观条件

3.主观认识

4.历史经验和外国经验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1积累?

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

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

领悟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应用?

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

5发现?

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

⑴基础性:

1基础性是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

2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基础走向提高;

3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现在走向未来。

⑵全面性:

1面向全体学生;

2全面提高学生。

⑶多元性:

1语文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导致目标的的多元化;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倡导,导致思维的多元化。

⑷综合性:

1工具性目标和人文性目标的协调一致;

2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训练的协调一致。

⑸实践性:

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

2普通高中语文“课标”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和注重应用。

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

第一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

1、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

狭义的概念仅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来源。

2、分类

1)根据来源,可分为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2)根据功能,可分为素材性语文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语文课程资源素材性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直接作用于语文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语文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的那些资源。

条件性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那些间接作用于语文课程的资源,它们并不是学生语文学习和掌握的直接对象,但却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和掌握的效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条件。

3)根据呈现方式,可分为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文本性语文课程资源、活动性语文课程资源和媒体性语文课程资源

4)根据存在方式,可分为显性语文课程资源和隐性语文课程资源

二、语文课程的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1)学习筛子:

即课程资源与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2)语文筛子:

即课程资源要与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相适应,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充实而有序,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3)教育筛子:

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体现社会发展需要。

2、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

①优先性原则,②适应性原则,③和谐性原则

3、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的策略:

1)信息捕捉;2)价值辨识;3)资

源利用:

读取、链接、重组。

第二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领域:

1)学校资源:

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

2)社区资源

3)家庭资源

4)自然资源

5)网络资源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1.从问题角度看

(1)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识;

(2)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

(3)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

2.从课题角度看,

(1)可以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他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

(2)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

(3)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3.从学习情境看,

(1)可以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

(2)可以到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

(3)可以到校园社区中获取语文学习资源,

(4)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

制约课程资源开发的因素:

1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

2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

3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

4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

1角色体验,深入社区生活②专题活

1请家长参与教学②请家长参与活动

1网上探秘,变有限为无限②网上交

流,变个人空间为群体交互式立体空间

第二编语文教材论

第一章语文教材总论

第一节语文教材的价值和类型

一、语文教材的价值

1.语文教材:

特指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学需要而编写或制作的用于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材料,专指语文教科书,泛指一切对人们的语言行为可以产生影响的口头的、书面的语言材料。

2.语文教材的价值:

1)对学生的价值。

1是启迪学生思考、发展智慧的早期渠道;

2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依据;

3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工具;

4是学生接受价值观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媒体;

5是学生获得各种知识信息,特别是语文知识信息的基本源泉;

6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铺路基石

2)对教师的价值。

1是教师扩展知识的基础;

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凭借;

3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

3)对编写者的价值。

1是编写者发表学术见解、发展学术派别的一个阵地;

2是体现编写者自己的知识、思想和文字水平的一个客体;

3是对编写者把科学知识体系变为教学体系的能力的一种考验。

4)对出版者的价值。

出版语文教材能为出版社赢得社会声誉与商业利益<

5)对国家的价值。

1是体现国家方针政策的有力手段;

2是培育青少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未来人才的有效工具。

二、语文教材的类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