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169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OO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前  言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各项政策措施,警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我省是农大省,气候变化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同时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安全、人体健康等构成威胁。

随着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温室气体排放呈增长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具体目标,结合湖南实际,省人民政府编制了《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省情

  我省位于中国中南部,属内陆省份,光、热、水资源均比较丰富。

我省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原生生态环境较好,但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近年来,全省为应对气候变化,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自然资源条件

  

(一)水热气候条件较好,有益于农林业发展。

  我省属大陆型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富足、冬寒期短、无霜期长,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6-19℃,日平均气温在O℃以下的严寒天数平均每年不到10天,无霜期253—311天,为农林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二)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人均耕地少。

我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北部平原、湖泊密布,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

全省国土总面积为21.18万平方公里,宜农、宜林、宜牧土地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56%、57.4%、30%,其中湘中丘陵区和湘北平原区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的56.7%,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

但是耕地资源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全省人均耕地0.06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且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三)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

  我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拥有湘、资、沅、澧四条河流和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5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539亿立方米,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398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雨水丰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但时空分布不均匀,集中降雨期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造成旱涝灾害频发。

  (四)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6.1%。

有植物物种5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200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1000多种,药用植物800多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66种。

有脊椎动物578种,野生动物83种,天然鱼类160多种。

  (五)矿产资源丰富,但化石能源资源匮乏。

  我省是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已发现各类矿产14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101种,34种矿种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

但缺煤无油,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仅占全国煤炭总含量的0.28%,油气资源均需进口或从省外调入。

可再生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太阳能年总储量约有1.25万亿千瓦,具有可开发价值的风能能源约5678万千瓦,沼气、秸杆等生物质能年总储量折合标准煤3972万吨。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人口较多,城市化快速推进。

  2007年末全省总人口6805.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2%,在全国排第七位。

目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提升阶段,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以年均上升1.53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0.28个百分点,2007年末达到40.45%。

  

(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3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达到9145亿元,人均14405元,居全国第11位。

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长株潭三市,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7.9%,正在打造长株潭“3+5”新型城市群,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工业结构偏重,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6亿元,较上年增长24.3%,其中重化工业的比重高达67.5%,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

工业技术水平与装备相对落后,资源高耗型产业比重大,经济持续增长受到严重制约。

  (四)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我省各种能源生产占全国的比重较低,2007年一次能源自给率约为57%,对外能源依赖性较强。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0796.51万吨,其中煤占71.2%,油品燃料占13.62%,水电占9.89%,其他能源占5.29%。

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对环境、运输能力和安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第一、二、三产业消耗能源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86%、71.69%和12.85%。

钢铁、水泥、电力、石油化工、煤炭开发和洗选、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总能耗的84.75%,占全省总能耗的59.69%。

第三产业能耗比重有所上升,城市居民用能稳步增长。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一)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3亿多吨二氧化碳当量。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根据《中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中有关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范围、方法及排放因子,利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有关活动水平数据,估算得出2007年湖南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75亿吨、甲烷286万吨、氧化亚氮5.11万吨,按照全球增温潜势折算,2007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3.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森林碳汇约0.32亿吨,净排放约3.1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从温室气体排放源看,能源活动约占65%。

  经估算,2007年全省能源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约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4.6%;农业部门排放甲烷约181万吨,排放氧化亚氮约5.11万吨,折算成二氧化碳合计约O.53亿吨,约占15.1%;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源主要包括水泥、钢铁等产品生产,其二氧化碳排放约0.49亿吨,约占14%;城市废弃物甲烷排放量约为105万吨,折算成二氧化碳约O.22亿吨,约占6.3%。

  (三)从温室气体排放趋势来看,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减少,但人均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增加。

  2007年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2.70吨/万元,比2005年3.03吨/万元下降10.9%,比2000年3.96吨/万元下降31.8%。

人均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3.32吨,比2005年2.93吨增长13.3%,比2000年1.31吨增长153.4%。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一)加强机构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我省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

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如《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湖南省发展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关于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通告》、《湖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湖南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湖南省“十一五”节能规划》、《湖南省“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等等。

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为我省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40.7:

40.7:

18.6调整为2007年的17.6:

42.7:

39.7。

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省加速推进湖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和促进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一批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化、信息化,培育和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大大降低了能耗,改善了环境。

万元GDP能耗已由2005年的1.40吨标准煤下降到2008年的1.225吨标准煤,相当于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0万吨。

  (三)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我省充分发挥水电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2007年水电装机已达到930万千瓦,占到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的近一半。

利用“西气东输”契机,扩大天然气的利用,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消费天然气比2006年合计增长77.3%。

大力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建成农村沼气池189.4万个,年生产优质沼气能源90542万立方米。

全省共有太阳能热水器102.26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3万吨。

  (四)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增加森林碳汇。

  自2003年以来,我省实施了退耕还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九大工程,5年间共完成人工造林116万公顷,对453.2万公顷生态公益林实施了有效保护,建设绿色通道1470多公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达到115个,总面积129.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

通过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和洞庭湖区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30%,湘资沅澧四水流入洞庭湖泥沙量减少40.7%。

林业用地1284万公顷,湿地面积560.7万公顷,分别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64%和26.47%。

  

  (五)推进科技创新,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实施了“2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与产业化”、“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等省重大科技专项,加大了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了一批重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此外,我省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目前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CDM项目有121个,其中在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的有41个,项目成功实施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温室气体11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六)加强防灾减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了有关实施细则,防灾减灾逐步规范化、法制化。

积极开展了大江大河、病险水库、洞庭湖等水利工程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制度。

完善了水文站网和预报系统,加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深入开展气候灾害和地质隐患调查,建立了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病虫灾害等灾害的应急预案。

  (七)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2007年人口出生率为11.83‰,自然增长率为4.98‰,分别比1990年降低12.1和11.72个千分点,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省通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少生近3000万人,对缓解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部分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挑战 

  气候观测表明,湖南以气温升高为代表的气候变化已成事实,其产生的影响涉及面广,利弊并存;以不利影响为主。

随着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对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与趋势

  

(一)气温明显升高。

  1961—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升高0.7℃,其中洞庭湖区升温0.9℃;升温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升温幅度达1.1℃。

据预测,未来40年我省气候将进一步增暖,2011—205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与1961—1990年30年平均相比将升高1.3℃。

  

(二)降水量时空分布发生变化。

  春、秋季降水量在减少,夏、冬季降水量增多,导致我省旱季更旱、丰水季节雨水更丰。

据预测,我省2011—2050年平均年降水量与1961—1990年30年平均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增、减变化频繁,最大增、减幅度分别达20%、15%。

  (三)极端气象灾害增多。

  洪涝灾害趋多趋强。

1951年以来,全省8次大范围严重洪涝有7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热带气旋对我省的影响加重。

根据热带气旋影响造成的暴雨过程强度排位,20世纪90年代之后有6次过程进入前10位;霾成为我省频次增长最快的灾害性天气。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全省年霾日数波动攀升,屡创新高。

未来40年受气温升高和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影响,我省洪涝、干旱及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将进一步增加、强度增强,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将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对农业的影响。

  一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我省旱洪灾害发生频率增大、强度增强,直接造成农作物产量减产严重。

近10年(1998—2007年),我省因洪涝灾害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较前10年增加6.5万公顷,粮食减产量增加0.9亿公斤;因干旱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较前10年增加29.5万公顷,粮食减产量增加1.8亿公斤;二是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发生改变,气温升高也使作物的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单产下降;三是气候变化使病虫害和动物疫病有新发和加剧趋势。

气温升高,病虫害发育的起点时间提前,一年中害虫繁殖代数增加,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机率增高。

作物受害程度加重,农药使用量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随之也增加。

  

  

(二)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其中气候变化起到了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的作用。

一是气温升高引起湿地蒸发量增加,导致湿地干涸、面积缩小,湿地和物种栖息地“岛屿化”和“片段化"程度加重;二是降水变化引起河流径流量变化,导致湖泊蓄水量变化,局部水体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三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使湿地生态系统遭遇干旱、洪水、冰冻等灾害的困扰加大,湿地物种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由于降水变率加大,洪涝和干旱灾害出现的频率增加,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加大,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特别是枯水季节,水温升高,促进河流中细菌和微生物繁殖,导致水质下降,从而威胁城市饮用水源安全。

  (四)对交通和旅游业的影响。

  一是交通安全隐患增大。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影响交通安全的强降水日数、雾霾日数在增多,冰雪天气强度在加重。

二是水毁灾害增多。

仅2007年全省公路因暴雨引发的水毁损失就达4.94亿元。

三是提高旅游业成本,增大旅游业风险。

因交通、旅游基础设施非正常损毁几率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遭受人身伤害的可能性增加。

  (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是气温升高延长了有利于血吸虫病传播的时间,洪涝灾害增多为血吸虫病的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血吸虫病在我省呈上升趋势。

二是夏季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加大、强度增强,导致因中暑、心脑血管病、胃肠道疾病等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增加。

  三、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现有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尽管逐步进行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经济增长一直以来依赖高强度的资源投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9.2%,能耗较高的重工业比重高达67.5%,工业重型化趋势明显。

目前我省经济基础仍然较薄弱,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工业适度重型化仍将不可避免,同时伴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能源消费还将进一步增加。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走低碳发展道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重工业结构,提高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因此我省既面临强烈的发展需求,又需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应对气候变化是我省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对能源消费结构提出了挑战。

  受能源资源的制约,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完全依靠从外部调入。

尽管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利用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较低,不可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目前全省水电的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70%,水电开发受多种因素制约潜力有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刚刚起步。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仍将难以根本性改变。

应对气候变化对我省调整能源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对科技开发能力提出了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适应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走低碳发展道路,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目前我省人才和科技储备基础仍需加强,能源开发、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全国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重点行业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装备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一些重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因此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开发能力迫在眉睫。

  (四)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挑战。

  我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相对不足。

要降低气候变化对我省农业的不利影响,必须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等抗逆品种,加强防灾抗灾、稳产增产措施的实施与技术研究。

为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农业领域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

  (五)对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

  未来气候变化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需要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方位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目前,我省已经初步建立了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体系,但技术水平较低,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有限,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较为薄弱,制约了我省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监测、预警及影响评估等综合性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第三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大力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建设和谐湖南,实现科学跨越与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

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保障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提升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贡献。

  二、原则

  

(一)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应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湖南,着眼全球,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

   

  

(二)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方面要优化结构,节约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努力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充分发挥适应和减缓行动的协同效应。

  (三)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只有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统一部署,整体推进,才能使这些政策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节能技术、碳吸收技术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开发、引进和利用,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广泛参与、共同行动的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行动。

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

企业应发挥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的主体作用,公众应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建立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生活方式。

  

  三、目标:

  总体目标是: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较大增强。

  

(一)到2010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有所下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到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所提高。

具体指标为:

全省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1.4吨标准煤下降到1.12吨标准煤,下降20%,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新增水电装机80万千瓦,新增户用沼气池150万个,畜禽养殖大中型沼气工程5000处,动工建设一座核电站,做好2—3个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70%以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6.4%,森林蓄积量达到4亿立方米;建设高标准农田33.3万公顷,改造中低产农田66.7万公顷,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80%以上;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00立方米以内,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O.48,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65%,达到设计标准除涝面积50万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森林面积比重达到40%,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6.1%;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

  

(二)到2015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0年有所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提高。

具体指标为:

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有所下降;新能源(不含水电,含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达到20%以上,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

  第四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任务

  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抓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强本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两方面的工作,确保实现本方案提出的目标。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和任务

  

(一)加快产业升级,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整体推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农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部门要分解落实任务,抓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打造专业化基地,培育核心企业,着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环保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争取“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年均增长11%,到201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41.5%,高新技术产业对增长的贡献率达15%以上。

  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增长。

新上重化工项目的能耗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或国际先进水平,抓紧出台限制新建高耗能项目的具体措施,严把土地、信贷两道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

建立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与当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

认真落实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高耗能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