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105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docx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姓名:

0000000

班级、学号:

00000000000000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会计

指导教师:

0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9-03-01

完成时间:

2009-11-01

2009年11月01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4

正文……………………………………………………………5-13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4

答辩过程记录表…………………………………………………15

 

课题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一、课题(论文)提纲

1.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

2.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探析

2.1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原因

2.2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原因

2.3会计信息失真的其它原因

3.会计信息失真的完善对策及建议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2)改革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4)加大有关会计法则的培训与执法力度

(5)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

(6)强化完善会计审计监督体系

4.结论

二、内容摘要

会计信息是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资源。

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重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问题成因,并提出了从完善监督,加强管理,法规约束等方面,来制定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及建议,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参考文献

[1]韦文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5(3):

70-72.

[2]葛宝生.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对策探析[A].2006.

[3]马费成.信息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李萍,朱光应.会计信息失真的理性分析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

[5]于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张杰明.会计信息的质量[J].会计时空出版社,2001.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00000

中文摘要:

会计信息是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资源。

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重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问题成因,并提出了从完善监督,加强管理,法规约束等方面,来制定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及建议,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问题;完善对策

0.引言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所包括的内容要真实可靠,每一项会计信息都应当如实反映已经发生的过去事项,预计将会发生的未来事项,其实质是要求会计信息同会计所反映的对象在数量(余额)和时间上保持一致,它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如实表达性、可验证性和客观公正性。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存在,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从2001年我国的“银广夏”到2002年美国的“安然事件”,会计信息失真就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在相继引爆,会计信息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寻求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关对策。

1.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

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广泛不高,在2000年度对159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的有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

然而,这巨大的信息失真大都源于弄虚作假,出自会计人员之手。

如今会计信息造假已不局限于企业和某些职能部门,以“独立、客观、公正”为生存之道的中介机构也身陷其中。

国家审计署2001年组织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令人担忧。

在检查中,共抽查了上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并对21份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调查,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71.43亿元,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

近年来,证券市场上接二连三出现的“红光实业案”、“琼民源案”等无不暴露出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造假问题。

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不仅直接侵害国家利益,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导致宏观经济决策信息紊乱,而且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甚至动摇了广大群众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2.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探析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也有其它因素,下面就此分别予以剖析:

2.1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原因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它适应经济环境而产生,又伴随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等环境变化而变化。

会计环境决定着会计人员的行为举止,制约着会计工作的各项成果。

会计环境对会计活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存在对虚假信息的需求。

(1)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要政绩。

为了在自己的任期内显现“政绩”,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热衷于搞浮夸,通过对企业实行效益目标、扭亏增盈考核等形式来给企业下达效益指标。

当企业完不成目标任务时,又有意识地引导企业虚报利润、隐瞒亏损。

此即流行的所谓“市长利润”、“县长利润”。

(2)企业领导要成果。

与上述第一种成因相对应,企业的当期经营成果经常与企业领导者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

当企业或遇到困难、或经营不善、或出于某种需要而经济效益不理想时,弄虚作假既迎合了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意愿,领导者自己也得到了所谓“目标管理奖”、“超额分成奖”等,并由此得以提拔升迁,可谓名利双收。

(3)企业要形象。

非亏损企业,尤其是兴旺发展企业的“良好”形象能使企业多方受益:

其一,与业务单位打交道时,可在客户心目中留下良好形象;其二,有利于争取国家项目、银行贷款及其他企业的贷款担保;其三,有利于多吸引外资、壮大自身实力。

(4)上市要条件。

证券市场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企业一旦上市即可融来巨额资金,即使濒临倒闭也能起死回生。

然而,上市不仅要求条件高,而且又指标有限,所以,企业为了争取上市、政府为了利用上市救活更多企业,一个硬性搭配去重组,一个虽不情愿得收下,于是乎,条件不够只好造假。

(5)会计师事务所要效益。

由于我国会计行业僧多粥少、恶性竞争严重,加之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下产生的总经理等同于董事会、股东会的畸形治理结构,及其由此导致的“我聘用会计师来审计我”的畸形审计市场关系,注册会计师造假以满足企业要求,也就是必然的了。

2.2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原因

会计活动是由会计行为主体(会计人员)、行为客体(单位经济活动)和行为标准(会计规范)三个要素所构成,与会计活动有关的各种不当因素构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原因。

(1)有关规章制度和法律不健全、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和修改着有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已经有了《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等一系列的法律、条例和规章,但相对于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而言,仍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之处。

有些概念的判定标准模糊、含混不清,时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有些还有不少可选择性,导致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情况难有具体界定标准。

如某些违规事件虽被查出,却因缺乏明确的制裁依据而无法处理,加重了会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降低了有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2)企业经营活动变化频繁,适用法规差别过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变化以及企业的改制、转轨、变型,传统的经营业务逐渐减少,新的业务不断开拓,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乃至于跨国经营日益扩大,企业经营活动变化频繁,而这些不同经营内容所适用的财务规定差别甚大,客观上对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乘之机。

(3)现行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从企业内部看,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使企业的领导者有了相当广泛的权利,从而也为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开了方便之门。

由于财会人员作为企业成员之一,其任免、晋级、聘用等切身利益均由领导决定,企业的领导者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利,迫使财会人员按自己的意图制造假账,财会人员虽可向上级反映,但大多数情况是不了了之。

财会人员在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只能偏向企业利益;在坚持原则与俯首听命之间,只能选择俯首听命。

所以说,企业领导者权利的过于集中与监督不力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4)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混乱。

在会计工作中,有时信息本身并无不当和错误之处,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混乱,企业实有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与账面数字相差较大甚至已不存在,造成账实不符。

这种情况在不少企业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5)财会人员的素质不高。

可以说,所有会计信息失真都与财会人员有关。

例如,我国审计部署在审计38个中央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时,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

其中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通过多报人员,虚列项目,重复申报等方式,虚报多领预算资金4.9亿元。

可见,这些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理论水平低,对法规政策理解不透,编造假账,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这也是我们会计基础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具体表现。

2.3会计信息失真的其它原因

上面所述无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都是人为干扰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实际上,由于会计核算本身的客观局限性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主要表现在:

(1)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如物价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等,都会对价值运动的流量、流向发生影响。

而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加之会计本身是反应性的,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时滞”现象,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市场越是不稳,竞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度就越大。

(2)会计确认计量的假定和估计性。

在会计核算中,存在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有时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方法。

如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预计残值、折旧率的确定,以及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收发材料的计价、费用跨期分配和成本结转等,都只能是近似的结果。

因而,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精确地与客观价值运动相符合。

(3)对未来事项认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未来事项由于受现在和未来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变化总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

虽然人们努力探讨各种预测方法,试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但只要我们将会计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其准确性很多都是不怎么可靠的。

从理论上来说,实际结果同预测结果出现差异也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其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治理的主要对象。

3.会计信息失真的完善对策及建议

近几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性关注,为了提高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制定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财税政策的变化,规范会计工作的“两则”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在一定程序上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

这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几方面入手。

此外,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

  

(2)改革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加速实行主要会计的委派制,做到委派的主管会计全面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监督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其个人利益与所在工作企业的经济利益分离,也就是不能在所在工作企业取得任何报酬。

由此,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公正地反映。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其次,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第三,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使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第四,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第五,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第六,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4)加大有关会计法规的培训与执法力度

一是要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会计法规、财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组织的培训,使经营者自觉地依法经营,真实提供会计信息。

二是要持续不断地开展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是对会计做假账的直接责任者要绳之以法。

(5)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

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条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

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信誉才起作用。

因此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

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

一是着力打造信用政府。

二是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三是增强诚信教育。

还有,国家可推行诚信保险制度,这样就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险公司为了自己不受利益损失,必然加大对投保公司的监督,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监督,降低监管成本。

(6)强化完善会计审计监督体系

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晚,相关政策不配套,因而在前进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职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多,职龄内人数不足,缺少必要的风险基金;有的事务所单纯追求收入,忽视执业质量,甚至出具虚假报告;由于组织机构部门化,收入按比例上缴,成为主管部门搞福利、发奖金的重要经济来源,因而严重损害社会中介组织的形象和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公正的地位等等。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我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把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提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高度。

因此,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进事务所体制改革,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及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并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监督,使社会会计监督机构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

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会计监督机制对会计审查的结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其作用,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严肃性。

4.结论

由于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公司制度缺陷及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成本低等原因,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生命,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所需,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要解决好当前普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从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提会计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

[1]韦文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5(3).70-72.

[2]葛宝生.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对策探析[A].2006.

[3]马费成.信息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李萍,朱光应.会计信息失真的理性分析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

[5]于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张杰明.会计信息的质量[J].会计时空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