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0974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docx

高考《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资料汇编

 

专题一价格

一、考点分析: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外汇和汇率、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二、主干知识

知识板块

突出重点

联系热点

发散思维

物价、CPI、PPI、房价

1、如何稳定物价?

抑制CPI上涨?

(结合“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供求;企业的技术、管理、经营;国家的宏观调控—---三大手段。

2、为什么稳定物价?

抑制CPI上涨?

(或意义)(①经济:

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生产的影响、市场的弱点与缺陷、市场秩序、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

政治:

国体、公民、政府)(要:

对症下药)

三、考点知识联系:

1、货币、纸币、价格、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关系:

2、汇率与经济全球化、消费、生产、经济发展的关系:

3、价格、消费、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

4、稳物价:

影响价格的因素

稳定物价的措施

 

 

 

 

 

 

 

四、考题分析:

▲已考题再练:

考点一:

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1.(2008宁夏文综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B.120亿元C.130亿元D.132亿元

2.(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

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

考点二:

信用工具、外汇与汇率

3.(2008宁夏文综15)2005年7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8.21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8.11人民币元。

此后,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截至2008年4月,人民币累计升值约为16%。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2009海南卷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

5.5。

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

4.95B.1:

5C.1:

5.6D.1:

6.05

考点三:

替代品互补品

5.(2011高考安徽卷2)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

时期内的价格走势。

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

量发生反向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07宁夏1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

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点四:

价格与供求

7.(2011高考广东卷24)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

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

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

变动关系的是

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8.2011高考山东卷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A.①→③→④B.②→①→③C.①→②→④D.②→④→③

五、热点探究:

1、物价

预测1材料一:

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了93.41倍,但从1985年到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却增长了814倍,成为世界上货币供应量最大国家。

充裕的流动性资金在遭遇房地产调控之后,不断寻求投机品种,出现“大蒜”、“绿豆”等产品暴涨现象。

2010年,我国的CPI从年初的1.5%连续闯关,一路仰冲。

材料二:

2010年8月以来,美元超发形成的贬值撬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我国大多数省市上调了劳动力最低工资标准,国家连续几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材料三:

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政府采取措施平抑物价,调控立竿见影,尤其是前期游资介入炒作的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相当明显。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2010年我国CPI一路仰冲的原因。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稳定物价的必要性。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可以采取哪些调控手段促使CPI回落。

(4)将“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哪些道理?

(5)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实施“菜篮子”工程既“找市场”又“找市长”的正确性。

2、CPI和PPI

预测2、(8分)阅读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我国CPI和PPI变动情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注:

CPI即消费品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者物价指数(亦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宿的风险。

(1)简要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分)

(2)分析图中CPI和PPI变动的影响。

(6分)

 

预测3、材料一: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CPI指数月度走势图图1

注:

C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省物价局价格监测网显示,食品类价格仍是领涨主力。

2011年8月份我省市场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在月监测的176种商品价格中,价格上升的52种,占监测品种的29.5%。

其中肉蛋价格延续涨势。

材料二: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情况图2

注: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图3

为了有效遏制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40号文件,出台了16条举措稳物价,抑通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4分)物价持续上涨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6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所采取的举措进行分析说明。

(8分)

 

3、房价:

命题视角: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1.在我国,哪些因素在拉动房产价格的不断上升?

(1)价值决定价格。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房地产成本增加。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旧城、旧村改造,城市新就业劳动力的增加导致购房需求不断增加;人们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上升,导致房价上涨。

(3)其他因素的影响。

住房贷款利率的下调;一些房产商人为的炒作;人们“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等。

2.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哪些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1)有利于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减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符合“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保障城市居民的住房权利,改善人居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面对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局面,在购房问题上应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坚持适度消费、求实消费。

作为购房族,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当前的房价水平。

(2)坚持理性消费,要合理购房,反对盲从、攀比。

明确购房是为了满足生存消费,还是为了满足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

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4.为什么党和政府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力度?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住有所居。

(3)是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4)只有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 5.从哲学上看,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政策。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政府灵活调整政策。

(3)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针对性的运用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

(4)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着眼于整体,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

(5)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预测4材料:

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

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二是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

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

三是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落实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落实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加大交易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机构炒买炒卖、哄抬房价等行为。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对遏制房价飞涨提出针对性建议。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政府进行楼市调控的依据和意义。

(4)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进行楼市调控的依据和意义?

(5)说明新一轮楼市调控新政与最近几年楼市调控政策不同的哲学依据?

(6)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说明“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的”的正确性。

预测5、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

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材料二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采取十条措施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一、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二、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三、严格限制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

四、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住房消费和房地产。

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

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的监管。

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

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东营徐杰

材料三中国人对“房”总

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

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什么道理?

(6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国家是如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14分)

 

(3)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12分)

 

参考答案

ACCBADBD

预测1

(1)①供求影响价格,自然灾害、从众等消费心理影响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

②价值决定价格,劳动力、生产资料等生产成本增加;流通环节层层到手加价、运输成本增加。

③经济全球化影响,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殃及我国。

④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⑤游资恶意炒作、市场投机商疯狂炒作加大了供需矛盾和价格波动幅度。

⑥农民的“菜园子”越种越小。

大量菜地被大规模开发,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

⑦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国家宏观调控不及时,市场监管不力。

(2)

(3)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②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③发展生产,重视“菜园子”,保障供给,

④完善补贴制度。

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

⑤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依法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行为。

⑥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力。

⑦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

(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将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是由当前的客观经济形势决定的。

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将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必将对抑制物价过快增长,保障民生起到积极作用。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将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

③正确的价值观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将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所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利于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5)①单纯的市场调节存在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因此,应该“找市长”,即政府要对物价进行宏观调控,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②市场能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要“找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把“有形手”和“无形手”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预测2

(1)2008年1月到2009年8月,我国CPI和PPI持续下行到负值,经济发展出现衰退的迹象;而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CPI和PPI持续开始保持上涨趋势,经济发展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

(2)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CPI持续下行,短期来看利于人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长期则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CPI持续上涨,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②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

PPI长期走低,甚至是负值,会压缩企业的合理盈利空间

,导致企业生产和经营困难,不利于生产发展,最终影响消费。

但是PPI涨幅过大则会推升CPI形成通胀趋势。

预测3

(1)2010年10—2011年8月我国CPI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较大2分)较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分)

负面影响:

物价上涨较快,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必然增加支出,增加生活成本,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生活负担。

物价持续上涨使老百姓财富缩水。

②物价的持续上涨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利润空间缩小,企业经营困难;有些企业甚至故意提价,引发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通胀压力更大,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预测4

(1)①价值决定价格。

房地产建设成本增加。

土地财政、腐败酿生的高地价助推高房价。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使住房需快于供给增长,住房供求矛盾突出。

③通胀预期下投机性需求加大。

投机性需求是这一轮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④资金流动性充裕。

国内新增贷款和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快。

境外热钱流入房地产领域。

⑤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措施不力。

住房保障机制不健全。

(2)----既发挥市场的机制,又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

①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调控:

用利率、税收杠杆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强市场监管,对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

 实行区行政首长负责制。

②增加住房供应量,调节供求关系。

增加土地有效供应,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用住房供应。

③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使中低收入群众有房可买、可租。

④引导消费者理性购房,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的商品房;强化舆论引导,除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3)房地产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政府必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过高房价不仅影响生活人民质量,而且还影响到其他内需的拉动。

调控房价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减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4)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应当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体现了政府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经济职能,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④在当下,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大问题,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调控房价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遏制腐败、实现社会公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5)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房地产调控政策做到了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不同时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应随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政策重心由增加供应转移到抑制需求,同时,对不同的购房情况给于不同的贷款政策。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房地产调控政策应随不同时期情况而调整。

⑤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同时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在调控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

(6)①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研究,掌握房地产市场的运动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房价是可以控制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政府制定政策,应当遵循经济规律,更好地利用经济规律促进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的解决。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

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调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房价。

预测5

 

(3)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且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家

国伦理”使中国人把家、房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在住房消费上有着强烈的愿望。

(4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中国人独有的“家国伦理”对家更加看重,更愿意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不愿意租房。

(4分)

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当代中国人对于“家国伦理”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在住房问题上要做到理性消费,避免成为“房奴”。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