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0967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docx

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评述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年回眸

第一篇:

生态文明:

永续发展的中国探索

开栏的话

十年砥砺,十年奋进。

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一系列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相继提出并逐步落实,有的已收到明显实效,有的正不断拓展深化。

从今天起,本报“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栏推出“十年回眸·重大战略”系列述评,从新世纪新阶段的特点出发,展示各项重大战略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揭示辉煌背后的制度优势、不竭动力,凝聚起共同奋斗、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

一段文明的零落成泥,有多少是自然之力的游戏?

一段文明的风雨飘摇,有多少是自食苦果的悲歌?

工业革命烘焙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极点,却让生态环境付出惨重代价。

一次次对大自然的索取之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留下了太多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印记。

这样的教训,中国也曾有过,并已深深记取:

传统工业文明的局限,无法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更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宿。

几十年思索、十年探求,中国有了自己的破局抉择:

建设生态文明。

“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铿锵之辞,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用10年运笔:

10年间,“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推进两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全面确立;

1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

10年间,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在这片土地如火如荼,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在这个国度稳步推进。

从此,“生态文明”构成了定位中国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谈及的“两型社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生态文明的概念也许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样有价值。

”对于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意义,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如此评述。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所架起的坐标,早已超越中华大地,在全球视野中树起一座风向标,在历史长河里化为一座里程碑。

这是一次反思,对既有文明的是非功过客观审视。

这是一次超越,对西方国家的发展悖论重大突破。

这是一次抉择,对中国社会的何去何从确立方向。

这是一次回应,对人民群众的一枝一叶充分关情。

10年,不过人类历史的一瞬。

但生态文明的中国运笔,即使一瞬,也浓墨重彩。

(二)

时间有重量吗?

时间本无重量,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因我们顺势有为、逆势前行、乘势而上的不懈努力,因我们这一份化解资源供需矛盾的精彩“中国答卷”,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但“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资源难以支撑、发展难以为继。

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万众一心、步步前行。

这10年的重量,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担当上。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了12.9%;而“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感慨地说:

“这10年,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猛,能源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能源国际互利合作成绩斐然。

这10年的重量,在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的力度上。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欣慰地说:

“10年来,我们坚持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不放松,在支撑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红线没有动,秩序没有乱。

这10年的重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上。

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党的十八大代表、山西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农民余晓兰,20年如一日在荒山上植树播绿,把万余亩荒山变成绿色林地,成为保护环境的典型。

10年征程不寻常,10年分量沉甸甸。

能交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中国答卷”,靠的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指针”的力量。

这力量,来自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

这力量,来自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厚度;

这力量,来自于淘汰落后产能、升级产业结构的实践深度;

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力量,驱动中国巨轮驶向一个光荣的梦想旅程。

(三)

时间有色彩吗?

时间本无色彩,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我们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创新的积极探索,因我们努力探索一条不牺牲环境也照样发展的独特“中国道路”,让这段时间有了绚烂的色彩。

世纪之交,环境的恶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

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众望所归、层层落实。

这10年的色彩,是涂抹在大地上的绿色。

全国森林面积由23.9亿亩增加到29.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20.3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自豪地说:

“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和生态治理成效最为明显的国家。

这10年的色彩,是描绘在水系里的碧色。

2002年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

党的十八大代表、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

“过去10年,我国着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10年的色彩,是喷洒在天空中的蓝色。

2002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2011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

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一线工人任晓云为首都“美容”16载,他见证了“10多年前,北京一年的蓝天数量只有100多个,而2011年增至286天”的历史。

10年征途不一般,10年色彩亮丽丽。

能走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国道路”,靠的是我们党领导下“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效率。

这效率,体现在“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制度安排中;

这效率,体现在“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的制度导向中;

这效率,体现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7亿多亩林地确权到户”的制度创新中;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领亿万人民合唱一曲动人的绿色赞歌。

(四)

时间有味道吗?

时间本无味道,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理念,因我们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和为贵的人文关怀,因我们这一则全民参与、上下同欲的宝贵“中国经验”,让这段时间有了丰富的味道。

一个文明的建立与成熟,不仅体现在执政理念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它的终极生命力,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身体力行,把高屋建瓴的战略认知熔铸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这10年的味道,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之鲜。

高污染、高耗能的生活观渐渐被扫入历史的角落,低碳生活、绿色理念日益彰显,重塑人们的一言一行,让他们尽情品尝生态生活的鲜美。

许多人懂得了拒绝,拒绝白色污染,拒绝灰霾空气,拒绝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

更多人学会了接纳,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接纳所有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代表、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评价:

“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百姓日常生活行动。

这10年的味道,是践行生态文明过程之咸。

越伟大的事业,越需要艰苦的付出。

为了更加幸福的明天,无数人挥洒着咸咸的汗水。

一位普通农民,与沙共舞40年,在大漠中筑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长城”,书写了荒沙变绿洲的传奇,带领上千人走上了致富路,“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他成了“沙漠大叔”,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石光银。

一位高山瞭望员,坚守深山34年,没能看到两个孩子的出生,没能替老父亲送终,但却准确报告火警近300次,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他成了“森林眼睛”,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余锦柱。

这10年的味道,是共享生态文明成果之甜。

污染的、耗能的选择还在,但越来越少;清洁的、节能的选择更多,且越来越多。

限塑令颁布短短4年,全国每年减少塑料购物袋240亿个以上,相当于节约石油480万吨,约占大庆油田年产量的1/8;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区区3年,5.2亿只节能灯、5000多万台节能空调、460多万辆节能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和解”,如今高悬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贯穿于神州大地的施政理念层面,更加融入在亿万民众的生活方式层面。

三个层面由生态文明穿珠成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就是中国的10年嬗变:

生态文明,从顶层设计萌芽,根系已达每一位居民;两型社会,从政治报告滥觞,潮流已至每一寸土地。

这就是中国的绿色传奇:

一个将“天人合一”化入脊髓的文明,正在由一个“以人为本”的伟大政党改造和创新,缔建人类历史的又一个奇迹、又一幕盛景。

第二篇:

自主创新:

转型发展的中国追求

十年自主创新,十年实力彰显。

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是2001年的近11倍;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从2001年的1000余件增长到2011年的5.8万多件。

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也由2001年的1731件上升到2011年的1.64万件,世界排名从第十位上升至第四位。

“这是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喜成果。

”十八大代表、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说,“专利是体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10年来我国国内、国际专利迅速增加的背后,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人十分欣喜:

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快转变,“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

新征程新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2006年1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迎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求。

”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说,进入新世纪之后,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对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既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到,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产业尽快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链高端迈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可谓抓住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牛鼻子’。

”作为曾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山东省潍坊市市委书记许立全的感受十分深切。

进入新世纪,经济结构不合理、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劳工荒的红灯频频闪烁。

“拼土地、拼资源、拼劳动力成本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开拓增长空间、提高发展质量、掌握主动权、再创新优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6年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同时颁布了2000多名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企业界专家历时3年制定的国家科技发展蓝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规划纲要》明确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我国今后15年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

“纲举才能目张。

‘规划纲要’确立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路线,使国家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在贯彻实施时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代表、江苏省省长助理、科技厅厅长徐南平院士说。

新举措新成果

更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从2002年到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的“四升四降”引人注目: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5倍,专利拥有量增长了10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3,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了88%,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79.5%,氨氮排放量减少了57.6%。

“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决策的结果。

”潍坊市市委书记许立全说,“潍坊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创新潍坊’的奋斗目标,用自主创新这个‘金刚钻’,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潍坊市的“四升四降”,是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十六大以来,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抓住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这个重点,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部署,各部门、各地方各尽其责,多管齐下促调整,不遗余力抓转变——

出台相关激励措施,调动企业的创新动力。

《规划纲要》颁布不久,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就联合出台了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国资委专门出台文件,要求中央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北京、江苏、广东、上海等地纷纷推出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措施,拓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技术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强力推进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央财政预算安排628亿元,加快实施大型飞机等11个民口科技重大专项,加快研发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等面向企业敞开大门,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承担的科技项目越来越多;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国资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联手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企业创新强筋健骨。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企业的创新权益。

国务院把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着力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商务、工商、公安、知识产权等部门连续几年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公平竞争、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

相关部门、有关地方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各部门、各地方加大投入、重点研发,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0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华为、中兴、海尔、联想、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联重工、三一重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

新时期新任务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都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抢占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的制高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更加突显、时间更加紧迫。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强调指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科技体制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早部署、抓紧落实。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之后,对我国科技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说,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科技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影响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王志刚说,《意见》从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完善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以大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弱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其他创新主体的作用,而是强调统筹发展、协同创新。

”江苏省省长助理、科技厅厅长徐南平说,“《意见》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还从加强协同创新、改革科技管理、培养创新人才、完善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措施,从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发挥各创新主体所长、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据王志刚介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强烈反响,《意见》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目前有关部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正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抓紧安排落实。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力强。

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一定能推动实现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新跨越。

第三篇:

市场经济:

跨越发展的中国创举

“东方新神话”;

“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唯一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

在世界眼里,“2002—2012”这一看似普通的历史单元,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什么让中国巨大的发展潜能喷薄而出、财富像泉水般涌流?

是什么让社会主义生命力凸现,重新激活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全新想象?

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认识已成为共识: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了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

昨天,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提供着良好的“体制环境”。

体制环境更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愈益坚实,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

只有回首过去,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

轻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里程碑,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那清晰的“三大步”: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打开。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改革沿着市场取向一步步推进。

20年前,党的十四大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党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改革从此奠定了更明确的方向。

10年前,党的十六大宣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年风云际会,十年风雨兼程。

今天,中国的“体制环境”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正愈益坚实。

市场主体更富活力——过去,国有企业被比作低效、愚笨的“大恐龙”;现在,大多数国企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成为上市公司。

国有企业,分明是腾跃太空的“中国龙”。

“股改上市后,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形似’,还做到了‘神似’,”十八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说,“如今,建行的董事们在讨论一些议案时会争得面红耳赤,表决时有人投弃权票和反对票。

由于董事会不能干预具体经营,我担任董事长8个多月来,没批过一分钱贷款,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市场体系更加发达——过去,连一盒火柴的价格都要国家制定;现在,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

过去,人们不知股票为何物,首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为推销股票,不得不宣布,买他们的股票5年后可以“还本”,每年有5.4%的“利息”;现在,中国股市市值已跃居世界第三,股指的涨落牵动着亿万百姓的神经。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向我们走来。

宏观调控体系更趋成熟——过去,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干预经济;现在,财税、金融等间接调控工具登台亮相,熨平经济波动,助力又好又快。

收入分配和社保体系更为健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从过去的家庭保障和单位保障,跨越到今天的社会保障,百姓的“安全网”越编越结实。

最令人瞩目的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在相互的化学反应中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这两个“不等式”中,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非相互排斥的磁铁南北极;

向市场经济要效率,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从这两个“等式”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像磁铁相吸般紧密结合。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两种优势的叠加、融合,将释放出惊人的制度能量。

这十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正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不是搞“私有化”,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正携手向前。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只讲效率、不讲公平,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不要宏观调控,而是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每一次危机,都是对制度优势的考验。

当国际金融危机黑云压城、世界经济一片肃杀时,中国经济在“看得见的手”的有力托举下,不仅率先回升,而且逆势攀升,四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

外媒感叹:

“‘新版中华经济体制’展现了它强大的应对能力,中国似乎生活在另一个星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