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088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ocx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各级政府历年都将农业列为工作重心,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农村金融的开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明显,加强和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必然是积极的。

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还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现状,从农村金融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出发,提出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等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

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和现状出发,结合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缺陷和问题,指出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对

企业融资贷款困难,优势产业发展不起来,难以引导和促进当地农户有计划有规律的生产。

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多、小、杂、全,农户自给自足的多品种,多样化生产,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金融市场不完善导致农村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农业的产业优势发展不起来,区域经济没有支柱产业的支撑,农村的现状更加难以改变。

因此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支持和被支持的关系,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快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拓宽投资渠道,有效吸收剩余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活跃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金融产品种类与层次还不够丰富,风险定价等市场功能有待增强,大部分农户的投资渠道单一,储蓄仍是理财首选,股票、证券投资占比不足5%,导致资金外流严重,企业融资困难,难以解决劳动力等问题,农民只有到外地寻求就业,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推动力,农村农户缺乏收入来源,农村吸收剩余资金的能力有限。

劳动力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通过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帮助农村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推动农村企业的发展,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防止农村资金沉淀、逆流,才能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满足多层次农村经济主体资金的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和层次性,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和组织形式都不尽相同,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也表现出较强的多样性。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金融工具与金融组织种类越丰富,金融活动对需求信息的收集、反馈和动态调整就越迅速,对经济的渗透力和促进作用就越强。

因此,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结构比单一形式的金融结构更能够满足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以某县级市为例,目前存在三种层次的经济主体:

一是已经部分形成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化农业组织,基本实现“基地+农户”的增长模式;二是部分仍处于贫困边缘,有待政策扶植的农户;三是以上两者之间大量存在的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农户,该层次的农户处于从小农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之中。

对于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农村资金需求主体,应该以不同的金融结构来满足。

(四)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有效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

据对辽宁省10家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构成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企业成立之初的25%上升至29%,而金融机构贷款逐渐萎缩,由20%下降至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对资金的需求增加,但银行提供的贷款却没有按比例增长,中小企业融资难局面一直难以改善。

而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由12.9%迅速增长到22.4%,利率由6%增长到20%,如果得不到很好控制,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情况还会以此方向变化。

据部分企业主介绍,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不得不采取民间借贷等措施,来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

民间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服务不足,对农村金融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是民间信贷风险性大,无法律保障,有可能干扰农村的正常金融秩序,引发民事纠纷,产生金融诈骗等危害整个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

因此,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势在必行。

2.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金融就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农业生产百废俱兴,社会发展一片繁荣,农民之间的生产互助资金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各种高利贷事件频发。

为了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管理,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支持和鼓励。

截止到1957年,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了全国80%的乡镇。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缓慢,1978年给全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发展。

具体来说,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发展复苏阶段(1978~1984年)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促进多种渠道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央不断颁布新政策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979年2月,对农业银行做了具体的规定,作为对我国农村经济支持的主要力量,并把农业银行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上级机构,并指导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同时,规定了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主要目标的农村金融机构。

这样,农业银行在农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力量。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支持后,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增加,各项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

2.扩大发展阶段(1985~1993年)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之后,我国不断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1986年底将邮政储蓄业务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邮政储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同时,对农村民间信用的管制逐渐放开,允许民间自由借贷,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允许多种投融资发展模式,不断补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

同时,各银行也扩大对了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一些财务公司、保险公司也将触角深向了农村,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良好局面。

3.补充完善阶段(1994~1999年)

在此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地位,形成有条理的农支力量,国务院出台政策逐步将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中脱离出来,有步骤的组建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将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银行。

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初露端倪,四大国有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市场,将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成专门从事与农产品发展相关的政策性银行。

这一阶段,由于国有银行的大面积的撤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发展力量。

4.深化改革阶段(2000年以来)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市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进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深化,从2003年以来,国家不断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要求农村信用社不断明晰产权,确定农支目标。

为弥补农村市场信贷资金支持的不足,党中央于2006年开始对邮政储蓄进行改革,设立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发展城乡经济,创新小额信贷,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信贷品种,形成能够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3.农村金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3.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

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

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

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

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

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

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

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

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

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3.2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融资方式经历了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转变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

毫无疑问,这种融资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然而,由于融资渠道不畅、体制政策方面的原因,在投融资体制深化改革中出现了“两个怪圈”:

一个是民间资本供给充分,但多数资金处于“闲置”或“游离”状态;另一个是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需求欲望强烈,但由于无法获得资金而陷入融资困境。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自己的特点:

(1)中小企业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个人储蓄或亲戚集资。

企业成立后,内源融资占很大比重。

(2)更多的依靠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透支。

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小,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大企业低,不具备发行债券或股票融资的条件,更多的是依靠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

较少的采用直接融资方式如股票、债券、风险投资等方式筹措资金。

(3)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具有数额小、频率高、风险大的特点。

这使融资的单位成本大大提高,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少量的资金需求量将使其融资利率比大规模的资金融资利率平均高出2—4个百分点。

(4)中小企业融资时效性更强。

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当中小企业临时急需资金而又不能立即从外部获得时,轻则错失良机,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甚至直接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

3.3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3.3.1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存在的不足

以辽宁省的中小企业融资为例,融资困难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作为主体的辽宁省中小企业;作为中间客体的辽宁省银行;辽宁省整体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客体,即中小企业和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都共处于一个融资环境之中,两者的行为都受到该融资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分析和解决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了解和改善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至关重要。

针对于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辽宁省对中小企业的主观重视程度差

中小企业作为辽宁省企业整体的一部分,对促进辽宁省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强位弱势”这个全国现在在辽宁更为严重,这首先在人们观念上就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

(2)辽宁省企业及社会整体的信用缺失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在内容上由承诺和兑现两部分构成。

承诺但没有兑现就造成了信用在内容上的不完整,即“信用缺失”。

为了减少信用的缺失,国家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其社会化。

但在辽宁省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也没有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正在使用的辽宁省信用网在功能和服务方面还有很多的局限性,同时存在狭义信用缺失和广义信用缺失。

而这种信用缺失增加了银行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在广义信用缺失条件下,银行通过一般渠道很难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

同时,中小企业在无序的恶性竞争中产生的失信,令银行不敢对其提供资金支持。

(3)辽宁省金融环境尚不完善

一方面,在我国把辽宁省和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辽宁省缺少像上海那样定位明确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