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docx
《《史记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选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记选读》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二语文《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语文是盐
胡展奋
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
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
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
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
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
“欲作和羹,尔为盐梅。
”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
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
金文有什么语法?
甲骨文有什么语法?
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
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
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
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
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
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
假如不“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语文是盐。
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选自《新民晚报》“夜光杯”2005.7.16)
1.题目“语文是盐”,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里的“盐”,其含义是什么?
(3分)
修辞:
____________。
“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忘恩负义”一词,与文中的一词的意思是一致的。
(2分)
3.“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柳、三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写出人名)(3分)
4.本文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用类比方法说理,请你举出文中的两个例子,并说明它的作用。
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5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共15分)
①1太史公曰:
“先人有言: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后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
小子何敢让焉!
”
②上大夫壶遂曰: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太史公曰:
“余闻董生曰:
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③“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
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知知。
”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释:
(1)壶遂,人名,天文学家。
(2)董生,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子何敢让焉。
让,谦让,退让。
B.诸侯害之。
害,残害,杀害。
C.拨乱世反之正。
拨,治理,整治。
D.《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指,通“旨”,意旨,意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知言之不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其渐久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是故《礼》以节人加之以师旅
D.不得保其社稷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载之(以)空言。
B.(有国者)后有贼而不知。
C.(人臣)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D.(臣子)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8.细读第二段,下面不属于《春秋》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A.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B.拨乱世反之正
C.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D.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9.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概桥,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赞扬了《春秋》的博大精深——深含治国礼义方略,足以警戒世人,足以匡正世弊;也含蓄表达了《史记》的写作目的。
B.本文虽是议论文,但字里行间既洋溢着勇承大业“舍我其谁”的豪迈,又蕴含着臧否善恶是非的爱憎,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
C.本文第三段从反面来论述了《春秋》的重大社会作用。
D.文末用“礼”与“法”对比,从而反衬“礼”更重要。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9分)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
彧年少时,南阳何顒异之,曰:
“王佐才也。
”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
董卓之乱,求出补吏。
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
“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
“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
“吾之子房也。
”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是时,董卓威陵天下,太祖以问彧,彧曰:
“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
”
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
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
布既至,邈乃使刘翊告彧曰:
“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其军食。
”众疑惑.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而兖州诸城皆应布矣.时太祖悉军攻谦,留守兵少,而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惇等曰:
“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
”彧曰:
“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
又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
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曰: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保城,不得樵采。
布乘虚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卫可全,其余非己之有,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
”太祖乃止。
(《三国志·荀彧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 认为:
……异
B.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冲突
C.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控制
D.布乘虚寇暴 侵犯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邈乃使刘翊告彧 今其知乃反不能及
B.座全三城,以待太祖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
C.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D.多留兵则不足用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荀彧少年时,便受到何颙的赏识,被称为有王佐之才。
初平二年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称他为“吾之子房”。
B.张邈、陈宫暗中勾结吕布,并在吕布到达后,派刘翊对荀彧谎称吕布是来助曹操攻打陶谦的,荀彧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作好了防备。
C.郭贡乘曹操征讨陶谦时,带兵数万来到鄄城下,求见荀彧,荀彧没有听从夏侯惇等人的劝阻,与他相见,郭贡见荀彧一点都不畏惧,便带兵离开了。
D.陶谦死后,太祖想先取徐州再平吕布,荀彧引高祖、光武之例陈述自己的看法,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议,放弃了攻徐州、平吕布的计划。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2分)
(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又恐失天下之贤人。
(3分)
(3)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4分)
(4)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共8分)
14.阅读下面三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⑴三首诗议论的角度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三首诗对项羽乌江自刎的做法表达了不同看法,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7+5分)
(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2)谚曰:
“桃李不言,。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李将军列传》)
(3),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大风歌》)
(5),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管仲列传》)
(6)《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_____________”,或称“_____________”,也省称“__________”。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的专名。
《史记》之名大概起于魏晋间。
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
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3000多年的历史,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篇,526500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8分)
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温蠖huò惨怛dá皋陶gāotáo东渐于海jiàn
B.皭jiáo然濯淖nào笃仁dǔ折券quàn弃责
C.韊lán矢缧绁léixiè狱掾yuàn力能扛gāng鼎
D.偻lǚ行郦食其lìshíqí田父fǔ异物间jiàn进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攻城掠地妒贤嫉能运筹帷幄对簿公堂
B.令行禁止与世推移暴虎冯河豪杰蜂起
C.按部就班全神灌注不知稼穑高山仰止
D.搏闻强志忧愁幽思志洁行廉礼贤下士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臣等以死守之
B.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C.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D.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改正朔,易服色
C.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D.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小子何敢让焉
B.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
乃因史记作《春秋》
D.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A.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B.(孔子)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C.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D.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为作也
2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C.对于流氓软件,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远比“亡羊补牢”要实在的多。
D.老师讲的这些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2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卷《清明上河图》是融书画神韵与黄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珍品,具有较强的韧性、抗腐蚀、耐氧化的特点,理论上可以保存万年之久。
B.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每个公民的行为标准。
C.为了对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文明交互影响的血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研究,中央台及时启动了《敦煌》一片的拍摄计划。
D.由冯小刚导演,章子怡、葛优主演的《夜宴》在广州上映,但电影院前门可罗雀,因为观众很难承受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票价。
24。
选项题(任选其中一题)
(1).司马迁为什么要“隐忍苟活”以“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决心,发愤著书?
其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4分)
(2).《孔子世家》中对孔子“厄于陈蔡”的描述很详细,这对刻画孔子形象有什么作用?
(4分)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二语文《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题号
5
6
7
8
9
10
11
1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1.修辞:
____________。
(1分)
“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写出人名)(3分)
4.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3.(12分)
(1)
(2)
(3)
(4)
14.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5.填空(7+5分)
(1);;。
(2)
(3)
(4)
(5)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3000多年的历史,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篇。
24。
选项题(任选其中一题)
(1).司马迁为什么要“隐忍苟活”以“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决心,发愤著书?
其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4分)
(2).《孔子世家》中对孔子“厄于陈蔡”的描述很详细,这对刻画孔子形象有什么作用?
(4分)
《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答案
一、1.修辞:
比喻(暗喻)(1分);“盐”的含义:
语文是“母本性”的,所有的人,所有的知识、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达,它的通用性为所有人服务(从低端到高端的人)(2分)
2.过河拆桥(2分)
3.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分)
4.例一,牙好,胃口才好;例二,对水的认识;例三,厨师用盐调味(答出两个例子即可)(共2分)作用:
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把不易说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2分)
二、5.B6.C7.D8.D9.D
10.B(冲,要冲)
11.D(A“仍”前后分别是“副词”,才“副词”,竟然。
B“以”前后分别是连词,表目的“介词,用”。
C“而”前后分别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D两个“则”都是“连词,那么”)
12.D(“太祖乃止”的意思并不是放弃,而是将先攻打徐州改为行平定吕布)
13.
(1)沛公认为是欺骗他,就采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劝说秦国的大将,用好处引诱他,趁机袭击攻打武关,大败他们。
(2)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
(3)分清嫌疑,判明是非,论定犹豫不决之事,将善惩恶,尊崇贤能,鄙夷不肖。
(4)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失去为父之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
14.
(1)杜牧:
兵家用兵
王安石:
民心向背
李清照:
为人气节
(2)杜牧:
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
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
李清照:
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
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15.
(1)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下自成蹊
(3)但使龙城飞将在
(4)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仓廪实而知礼节
(6)“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公”纪传体通史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130本纪世家表书列传
三、1.C.皋陶gāoyáo东渐于海jiān皭jiào然郦食其lìyìjī
2.B(A“攻城掠地”应为“攻城略地”,C“全神灌注”应为“全神贯注”,D“搏闻强志”应为“博闻强志”)
3.A(B“坚”使动用法C“坑”名词作动词D“显”使动用法)
4.C(A庄重/尊重B轻视,看不起/更换D道歉/辞别)
5.D(A代词/语气助词B表原因/表凭借C就/根据)
6.C(A事业B求学的人D整理,归纳)
7.【参考答案】A(“半斤八两”喻不相上下,常用于贬义)
8.【解析】D(D应是“上百元甚至五六十元”。
)
9.
(1)继承父志;
(2)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腐刑之后身份虽然卑微,但他满腹文才,通过奋斗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
(3)学习孔子写《春秋》(4)明圣盛德。
为了给西汉前的历史作个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