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0507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docx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附答案

高一化学(下)原电池电解池练习

一、单选题

1.把A、B、C、D4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B>C>D   B.A>C>D>BC.C>A>B>D     D.B>A>C>D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在铜牌表面电镀一层银。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后,Ag+向阳极移动

B.银片与电源负极相连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可表示为Ag++e-

Ag

D.当电镀一段时间后,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

3.若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即构成甲烷燃料电池。

已知通入甲烷的一极,其电极反应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入甲烷的一极为正极

B.通入氧气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

C.该电池总反应为

D.该电池在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4.电解100mL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的质量最大的是(  )

A.含0.10mol/LAg+的溶液

B.含0.20mol/LZn2+的溶液

C.含0.20mol/LCu2+的溶液

D.含0.20mol/LPb2+的溶液

5.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6.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

B.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

C.在海轮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

D.在地下输油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7.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均为Cu,则()

A.电流方向:

电极IV→A→电极IB.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II逐渐溶解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

8.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9.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

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0.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

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11.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

氧化性

)()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为: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12.如图所示,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极是电源负极,Y极是电源正极

B.a极上的电极反应是2Cl--2e-=Cl2↑

C.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b极上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Pt极上有6.4gCu析出

13.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14.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装置

现象

a、d处试纸变蓝;b处现象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

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A.a、d处:

B.b处:

C.c处发生了反应: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15.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

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二、多选题

16.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下列对该项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总反应式是:

2C4H10+13O2

8CO2+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e-

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C4H10+26e-+13O2-

4CO2+5H2O

17.以锌片和铜片为电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2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溶解了1mol,铜片上析出1mol氢气

B.两电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的质量相等

C.锌片溶解了1g,铜片上析出1g氢气

D.锌片溶解了1mol,H2SO4消耗了1mol

18.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

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反应生成

的物质的量

B.

表示反应生成

的物质的量

C.

表示反应生成

的物质的量

D.

表示反应生成

的物质的量

19.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

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20.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2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通电5min后,铜电极的质量增加2.16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中X极为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极。

2.溶液pH的变化情况: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通电5min后,B装置中共收集224mL(标准状况下)气体,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该装置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22.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放电时,正极发生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放电时,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3.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Zn(s)+Cu2+(aq)=Zn2+(aq)+Cu(s)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电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

2.铜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_(填写电极材料,下同)极流向__________极.

4.盐桥中的Cl-向__________极移动;若将盐桥撤掉,则电流计的指针将__________偏转.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

C>D;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则金属活动性:

A>C;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金属活动性:

D>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D>B,B项正确。

2.答案:

C

解析:

铜牌上镀银,银片为阳极,Ag+向阴极移动,阴极反应为Ag++e-

Ag。

由于实验中镀层不可能非常均匀致密,所以将电源反接,阳极上Cu、Ag均会溶解,铜牌不可能恢复如初.

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甲烷燃料电池。

在电池中甲烷为可燃性气体,被氧化,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

氧气被还原,通氧气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

电池总反应为

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故选C。

4.答案:

C

解析:

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可知,电解时A、C项溶液中Ag+、Cu2+比H+先放电,而C、D项溶液中则是H+先放电,故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A项溶液中有0.01molAg析出,B项溶液中有0.005molZn析出,C项溶液中有0.02molCu析出,D项溶液中有0.005molPb析出,则析出金属的质量最大的是C项。

5.答案:

C

解析:

"-"接线柱放电时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项正确。

6.答案:

C

解析:

A、B中形成的原电池都是铁作负极,加速铁的腐蚀;D中铸铁管作阳极,加速铁的腐蚀;C中锌比铁活泼,铁作正极,铁受到保护.

7.答案:

A

解析:

由图示分析出图中I为原电池的负极,IV为电解池的阴极,电子流向为I→A→IV,电流由IV→A→I,A正确。

Al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电极II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电极上有Cu生成,C错误。

电极III的电极反应为

D项错误。

8.答案:

D

解析:

加入CuSO4溶液发生了Fe+Cu2+=Fe2++Cu.如果杠杆为绝缘体,因为不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铜在铁球上析出,此时铁球变重,A端高、B端低;如果杠杆为导体,则构成了原电池,此时铜在铜球上析出,故铜球变重,A端低、B端高,D项符合题意。

9.答案:

B

解析:

处理过程中,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为Ag,致使该过程中银器质量减小,A错;该过程是在溶液中进行,

会发生双水解,所以总方程式应为

C错;黑色褪去是由于Ag2S转化为Ag,D错。

10.答案:

A

解析:

K闭合后,Zn电极作负极,铜电极作正极构成原电池,使得a为阴极,b为阳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

B项,电子只在电极与导线上流动,不会进入电解质溶液,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错误;C项,甲池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不变,错误;D项,b为阳极,

放电,使得b附近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错误。

11.答案:

D

解析:

镍精炼时,粗镍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由于Zn、Fe还原性大于镍,所以阳极同时还发生:

Cu、Pt还原性小于镍,所以不反应,故A错误,D正确。

纯镍作阴极,电解质溶液需含有

由于

氧化性大于

所以阴极反应有

故B、C错误。

12.答案:

B

解析:

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所以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a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则Y为电源负极,X为电源正极,Pt为阳极,Cu为阴极,a为阳极,b为阴极,A项错误,B项正确;2CuSO4+2H2O

2Cu+O2↑+2H2SO4,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变小,C项错误;Pt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不会有Cu析出,D项错误。

13.答案:

B

解析:

该装置为电解池。

H2O在正(阳)极区放电,生成O2和H+,中间隔室中的阴离子

通过cd膜移向正(阳)极,故正(阳)极区得到H2SO4,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时生成0.25molO2,正(阳)极区溶液pH减小,H2O在负(阴)极区放电,生成OH-和H2,负(阴)极区溶液pH增大,A、C、D项错误。

H2O在负(阴)极区放电生成H2和OH-中间隔室中的阳离子通过ab膜移向负(阴)极,故负(阴)极区可得到NaOH,而正(阳)极区可得到H2SO4,故B项正确;

14.答案:

B

解析:

根据实验一的实验现象可判断出c为阳极,d为阴极,a、d处的电极反应均为

,c处的电极反应为

,由于

的颜色较浅,短时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b处变红”,说明有

生成,则发生了电极反应

;“局部褪色”说明在该电极上

放电生成了

,电极反应为

实验二中每个铜珠的左为阳极,右侧为阴极,其中铜或的左侧铜放电变成铜离子,铜离子移动6到m处,在m处放电变成铜析出。

15.答案:

A

解析: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故A错误;B.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生成的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故B正确;C.铜为正极,被保护起来了,故C正确;D.此过程中电子从负极Fe移向正极Cu,故D正确;故选A。

16.答案:

BC

解析:

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项错误;燃料电池的反应本质一般是燃料的燃烧反应,B项正确;通入空气的一极为正极,C项正确;通入丁烷的为负极,D项错误。

17.答案:

AD

解析:

Zn、Cu作电极,以H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通过2mol电子时,溶解1molZn,同时铜电极上产生1molH2,消耗1molH2SO4.

18.答案:

BC

解析:

装置中发生的电解反应为

当转移4

电子时,生成

都是2

生成

为1

消耗

为2

所以B、C项错误.

19.答案:

B

解析: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20.答案:

AC

解析:

A、电解氯化铜时,阳极放氯气,阴极生成金属铜,加氯化铜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A正确;

B、电解氢氧化钠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所以应加水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B错误;

C、电解氯化钠时,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所以应加氯化氢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C正确;

D、电解硫酸铜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金属铜,所以应加氧化铜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D错误.

故选AC.

21.答案:

1.负;2.增大;减小;不变;3.0.025mol·L-1

解析:

1.三个装置是串联的电解池。

质量增加的铜电极是阴极,电解AgNO3溶液时,Ag+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Ag,则银电极是阳极,故Y极是电源的正极,X极是电源的负极。

2.电解KCl溶液生成KOH,溶液的pH增大;电解CuSO4溶液生成H2SO4,溶液的pH减小;电解AgNO3溶液,银为阳极,不断溶解,Ag+的浓度基本不变,溶液的pH不变。

3.通电5min后,C中析出0.02molAg,电路中通过0.02mol电子。

B装置中共收集0.01mol气体,若该气体全为氧气,则电路中需通过0.04mol电子,与事实不符.因此,B装置中的电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电解CuSO4溶液生成O2,然后实质是电解水,生成O2和H2,即B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和H2的混合物.设电解CuSO4溶液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x,电解H2O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y,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2y,则4x+4y=0.02mol(电子守恒),x+3y=0.01mol,解得x=y=0.0025mol,所以n(CuSO4)=2×0.0025mol=0.005mol,c(CuSO4)=0.005mol÷0.2L=0.025mol·L-1。

22.答案:

1.Zn;  Zn+2OH--2e-

Zn(OH)2

2.还原; 

;  正

3.

;  减弱

解析:

放电时,电池的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式为Zn+2OH--2e-

Zn(OH)2,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

+3e-+4H2O

Fe(OH)3+5OH-,则正极附近生成了OH-,溶液的碱性增强。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3+5OH--3e-

+4H2O,该过程消耗了OH-,导致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23.答案:

1.Zn;CuCl2溶液

2.正;Cu2++2e-=Cu;Zn-2e-=Zn2+

3.Zn;Cu;4.Zn;不

解析:

在该原电池装置中Zn作负极,Cu作正极.盐桥中的Cl-向Zn极移动,阳离子(K+)向正极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