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0462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docx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

玻璃折射率及测量方法

课程论丈

题目:

对玻璃折射率测走方法的探究

班级:

2010级物理学本科班

姓名:

_

学号:

指导老师:

对玻璃折射率测定方法的探究

摘要:

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在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同时,比较不同的方法之间的区别,并将实验结果与真实值比较。

关键词:

玻璃,分光计,顶角,偏向角,折射率。

引言:

运用钠灯灯光或激光照射玻璃,通过观察折射或反射光的性质来确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方法:

(―)最小偏向角法:

1.实验仪器与用具:

分光计,玻璃三棱镜,钠灯。

2.实验原理:

(1)将待测的光学玻璃制成三棱镜,可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其折射率力.测

量原理见图1,光线a代表一束单色平行光,以入射角Z投射到棱镜的曲面上,经棱镜两次折射后以X角从另一面射出来,成为光线仅经棱镜两次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总的变化可用入射光线a和出射光线&延长线的夹角5来表示,&称为偏向角.由图1可知6=(11—12)+(14—1$)=Il+l4—此式表明,对于给定棱镜,其顶角A和折射率厂已定,则偏向角/随入射角N而变,5是久的函数

(2)用微商计算可以证明,当1\=24或时,即入射光线£和出射光

线方对称地“站在”棱镜两旁时,偏向角有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用久表

sm

示.此时,有N=〃2,G4+心/2,故”=o用分光计测出棱镜

・Asm—2

的顶角4和最小偏向角久,由上式可求得棱镜的折射率力.

3.实验内容:

3.1棱镜角的测定

置光源于准直管的狭缝前,将待测棱镜的折射棱对准准直管,由准直管射出的平行光束被棱镜的两个折射面分成两部分。

在棱镜的另外两侧分别找到狭缝像与竖直叉丝重合,分别记录此时分光计的读数岭,%飞,匕,望远镜的两位置所对应的游标读数之差为棱镜角A的两倍。

3.2最小偏向角的测定

(1)将待测棱镜放置在棱镜台上,转动望远镜使能清楚地看见钠光经棱镜折射后形成的黄色谱线。

(2)刻度内盘固定。

缓慢转动载物台,改变入射角,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用望远镜跟踪谱线观察。

(3)当载物台转到某一位置,该谱线不再移动,如继续按原方向转动载物台,可看到谱线反而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偏向角变大。

该谱线偏向角减小的极限位置即为最小偏向角位置。

(4)反复实验,找岀谱线反向移动的确切位置。

固定载物台,微动望远镜,使叉丝中间竖线对准谱线中心,记录此时分光计的读数$匕。

(5)转动载物台,使光线从待测棱镜的另一光学面入射,转动望远镜至对称位置,使光线向另一侧偏转,同上找出对应谱线的极限位置,相应的游标读数为岭和同一游标左右两次数值之差是最小偏向角的2倍,即

讣(険叶松-引)/4

4.实验数据记录

1

36°37'

21637'

27655

9654

2

3635

21636

27655

9654

3

3635

21634

27656'

9655

表2:

最小偏向角

 

f

V2

1

29823

11820

1541

19540'

2

298°23'

118°20'

15°40

19539

3

29824

11821

1543

19540

5.数据处理

5.1玻璃的顶角A

分光计的B类误差=茹=0034

习=363540’

V;=2163540

习=276。

55'20°

K=965420

uA=0040*

uA=0052

=0020'

©=0020a=1(|vi+360-vJ+Ik-KI)

uc=0052

uc=012

uc=0039'

心=0039

=595025’

V,=363540±0052

K=2163540±012"

^=276:

55'20'±0039

V2=965420±0039

 

••"•(A)彳(#)«「(《)+(莘)认2(%)+(#)仏3化)+(务刊「(匕)

=0024

结果报道:

A=1.0444±0.000lmJ

5.2最小偏向角耳

分光计的B类误差:

V,=2982320±00*39

叼=298°2320uA=0020*uc=0039

K=1182020uA=0020uc=0039V,=1182020*±0039*

V2=1953940uA=0020*uc=0039

•••気冷(M+36OT|+

忆一岭|)=38’3920*

匕=195:

3940"±0039

/dd?

ddi・dd9?

dd•>,・•”

•••也”叫賊门的)+(砺皿(X)+(誡)%化)+(證%W)“。

22

结果报道:

%=0.6747±0.000lsd

5.3玻璃折射率no

抽(也)sin(595025:

383920)

2==——

sin$)

2

595025'

sm(——-——)

2

=1.51875

%・(〃)=

丁,▲、zdn

(护")懾

结果报道:

7?

=1.5188±0.0001

(二)调节分光计并用掠入射法测定折射率

1•实验仪器与用具

分光计,玻璃三棱镜,钠光灯

2•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用单色扩展光源照射到顶角为A的玻璃三棱镜的AB面上,以

角i入射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从AC面以角0射出。

根据折射定律

nsin/=77sinnsinr=nsing

式中“和“分别是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

考虑到

=1可得“

一!

—Jsin2/sin2A+(sin/cosA+sin^)2。

由图中可以看sinA

出,对于入射角<90的光线

(如光线1,2,3等)均可进入三棱镜,在AC面出射光线1,2',3'形成的亮场;而入射角/>90的光线无法进入三棱镜

(BC面为非光学面),形成暗场。

明暗分界线对应的是以心90入射(称为掠入射)的光线,此时的出射角最小,称为极限角0。

上式在掠入射的条件下

可简化为1+(竺八+$罕。

只要测出顶角A和极限角0,由上式可求VsinA

出棱镜的折射率1U

3•实验内容3.1测量三棱镜的顶角A

方法同上。

3.2测极限角0

(1)整体移动分光计,使钠光灯大体位于AB的延长线上,将钠光灯作为扩展

光源;

(2)用眼睛在AC面岀射光线方向可找到一个明暗分界线,再将望远镜PP线

对准分界线,记下左右游标读数玉

(3)转动望远镜至AC面的法线位置(止动游标盘),记下两边游标读数

⑷可以求出掠入射时的极限角0詁[何-创+|区-&|],测量三次,求出平均

3.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IU

将顶角和极限角的平均值刁帀代入上式,即"=』+严兰环,可求出棱镜

VsinA

的折射率n。

4•实验数据记录

5.1极限角°

分光计的B类误差:

A・K

=2?

3=()()34

表3:

极限角0

4

2

1

5908

23910

8826

26830'

2

5910

23913

8825'

26827'

3

5909

23912

8823

26826

5•实验数据处理

仇=590900

uA=0034

uc=00048*

^=590900±00048*

瓦=2391140

uA=00052'

uc=00102*

&=2391140'±00102,

瓦=882440

uA=00052

uc=00102

•^=882440±00102*

瓦=2682740

uA=00112"

nc=00119'

6>;=2682740±00119*

0=

+陋-引+网-&|]=|[|590900'-882440-1+

|2391140*-2682740|]

=291550

•••WJ(欝)WG)+(第认迥)+(警)切(&)+(写)认迥)

YoO.cO.昭

=00207

结果报道:

=0.5108±0.0006mJ

5.2玻璃折射率n

hI(cosA+sin0)2_

VsinA

cos595025*+sin291550sin595025"

)2

=1.52129

:

.uc(n)=(—)2uc2(A)+(—)2uc2((p)=0.0006

vdAd(p

结果报道:

〃=1.5213±0・0006

(三)观测布鲁斯特角的同时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仪器与用具

观察布鲁斯特角装置,玻璃三棱镜,氨-氛激光器。

2.实验原理

根据布鲁斯特定律"=tan0,可通过测量布鲁斯特角0来测量玻璃折射率IU

3.实验内容

(1)如图,在起偏器P1后,插入测布鲁斯特角装置,再在P1和装置之间

插入一个带小孔的光屏。

调节玻璃平板,使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重合。

记下初始角件。

(2)一面转动玻璃平板,一面同时转动起偏器Pi,使其透过方向在入

T临皿亦TT扫/巨亦

射面内。

反复调节直到反射光消失为止,此时记下玻璃平板的角度卩2,重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算出布鲁斯特角0=®-%。

4•实验数据记录

72—

%

02

0

5T

2

0

5730

3

()

5&

5•实验数据处理

5.1•玻璃的布鲁斯特角y

读数盘产生的B类误差:

切=琴=03438'

(p\=0uA=0uc=03438%=000土03438

瓦=5730uA=01719uc=03843(p2=57300*±03843'

0=輕一0i=57300

)2Uc(0)+(磐)'uc(関)=05156

结果报道:

0=1.004±0・015m〃

52玻璃的折射率n

n=tan0=1.56968

%•(“)=J(半)昭(0)"05196

Vd(p

结果报道:

77=1.57±0.05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