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0410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课时附板书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二、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攒()

蝉蜕()

确凿()菜畦()桑椹()珊瑚(

敛()脑髓()秕谷()宿儒(

人迹罕至()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

【目标展示】

通读课文,初步了解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上学期我们学过“金色年华”单元,看到了贾里的伟人计划的逐步破灭,知道

了沈复的物外之趣和想象之乐,见识了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许

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

童年趣事的。

(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着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26

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

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在这

里读书。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在烦扰的生活中,心情苦闷的时候,为了“在

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写的,鲁迅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

“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

“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离奇和芜杂”的

心情。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

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解题:

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我”

三、整体感知

章主要是以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师展示相关图片,激趣)明确:

空间顺序

默读文本,思考:

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两部分。

第一部分(1---9节)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第二部分(10---24节)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第1小节,概括课文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明确: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设问:

既然是乐园,那么有何乐趣呢(学生速读课文第一部分归纳总结)

有趣的事物——百草园景物、动物

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

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3.思考:

“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启发)

明确:

貌似矛盾,其实是作者用词准确之处。

“似乎”是因为时间已经相隔了七八

年,对下面“确凿”的断定有些犹豫;“确凿”是写作此文时,作者用成人的眼光断

定的。

【归纳总结】

1.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事件。

2.写景、叙事无不流露出对百草园的喜爱怀念之情。

【巩固拓展】

1.给下列景物选择合适的修饰词语

光滑高大碧绿紫红

的菜畦,的石井栏,的桑葚,的皂荚

树。

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确凿”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起是否矛盾为什么?

【预习指导】

1.预习课文描写百草园的部分。

2.背诵课文第二节。

四、板书设计

百草园(从)

空间顺序

三味书屋(到)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受作者百草园生活的无穷乐趣。

二、教学难点:

学习用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写景。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填充

()黄蜂在菜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向云霄

里去了。

2.抽查背诵第二段(3—5人)

【目标展示】

进一步感受作者百草园生活的无穷乐趣。

一、检查导入

复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二、朗读第二段,思考:

1.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从书上划出)

2.这一节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物(春夏秋)

3.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引导学生分析。

如: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用“轻捷”、“窜”表

现了鸟儿的轻灵和童年“我”的羡慕之情。

又如,用“碧绿”形容“菜畦”,用“紫

红”形容“桑椹”,都表现了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词准确生动。

4.本段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思考:

作者写景时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组讨论)

明确:

本段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静到动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

描述。

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

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

5.“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如叫天子。

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

突出了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表现了百草园景色美好,趣味无穷,体现

了作者对百草园——这个童年乐园的热爱之情。

三、默读3—6节,要求学生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美女蛇故事。

思考:

作者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个故事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结局是美女蛇被制服了。

听讲这个故

事,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是儿时的一种乐趣。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更丰富了百草园乐园的情趣。

四、指名朗读课文第7节,划出文中描写捕鸟的一连串动词。

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

性。

(鼓励学生模拟这些动作,深化印象)

明确:

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

拉⋯⋯罩住”一连串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这项活动中写

出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五、提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用哪段话过渡的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

心情

明确:

第九节。

这儿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的排比句,从儿童的角度,以疑

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推测,表现了“我”对百草园

的深刻眷念和被迫离开它时依依惜别的心情。

1.文章通过写百草园中的景、百草园中的事、有关百草园的故事表现百草园的无穷

乐趣。

2.写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顺序,多角度描写。

层次井然。

3.用词用语鲜活而传神。

【巩固拓展】

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写景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从视觉角度写景:

从视听角度写景:

从视味角度写景:

3.试以文通校园景物为素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造句。

【预习指导】

阅读课文思考:

1、我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吗为什么

2、我喜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先生为什么

四、板书设计

有趣的景物(欣赏)

百草园迷人的传说(新奇)欢乐而有趣

捕鸟的乐趣(惊喜)

五、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

感悟鲁迅先生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提问:

你喜欢百草园的生活还是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那位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映像

【目标展示】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感悟鲁迅先生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回顾上两节课内容

二、分析第二部分:

1.阅读(10—12)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与百草园相比三味书屋给人怎样的感觉

明确:

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

“一扇黑油的竹门”,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

“三味书屋”,

下面有“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

这些呆板的陈设给人以单调、

沉闷的感觉。

这种环境正好与百草园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2.默读12—24节,归纳:

课文写了有关“我”读书生活的哪些事

明确:

读书生活片段一:

提问怪哉一虫的事。

读书生活片段二:

到三味书屋的后园里自寻乐趣。

读书生活片段三:

写师生读书的场面。

读书生活片段四:

写学生在先生读书入神时做游戏画画。

3.归纳分析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学习环境:

呆板、沉闷(黑油竹门,匾,画)

学习生活:

枯燥、无味正面描写:

教学内容单调,只读书、习字、对课,并且内容陈腐艰深,脱离儿童实

际;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有打戒尺,罚跪之规定。

侧面描写:

用偷偷“折花、寻蝉蜕、喂蚂蚁、做游戏、画画儿”反衬读书生活的单

调与无味。

4.分析对先生外貌的描写:

我对先生的印象怎样

明确: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先生态度“和蔼”,

且又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因此,“我”对先生的态度“很

恭敬”。

——写出我对先生的敬意,先生是一位宿儒形象。

5.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

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

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

不常用。

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

明确:

①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制度所规定

的。

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

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寿镜吾先生学识渊

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也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落后的教育方式

持保留的态度,因而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

6.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主题(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

对比。

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枯燥学习生活的比照,表

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

若干侧面。

反映了封建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表现了鲁迅

先生愿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归纳总结】

1.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表现文章主题。

2.对比手法的作用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

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

的显得更坏。

【巩固拓展】

1.再读课文中有关对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时的描写,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某

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

2.完成作业纸。

【预习指导】

预习《月迹》要求:

1.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月迹的句子2.结合《早读晚练》了解作者及作品

3.解决文中字词(见《早读晚练》基础识记部分)

四、板书设计

百草园欢乐有趣

对比

三味书屋枯燥无味

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