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0270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XX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学情分析

今年所担任的六年级

(2)班的学生,共有37学生人。

这个班级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了今年六年级,是个师生都相互了解的班级,是个很有凝聚力的班级。

经过前五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或是留守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管理,培养兴趣,争取这部分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

新学期中,一方面要加强“双基”训练,一方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为新修订的教材,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

教材以主题为标准划分单元,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共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题是“物质的变化”,本单元由《蜡烛的变化》《铁钉生锈》《制作汽水》《化学家的研究》组成。

第一课总体认识物质变化的种类。

第二课具体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第三课以自制汽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第四课从科学家分工的角度,介绍化学家研究物质的学问,加深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第二单元,主题是“遗传与变异”,本单元由《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组成。

前两课与第三课是外部现象和内部原因之间的关系。

前两课讲述遗传和变异的发生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第三课讲述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基因,它决定着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

第三单元,主题是“化石的奥秘”,本单元由《消失的恐龙》《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用化石作证据》三课组成,采用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设计思路,不断扩展对化石奥秘探索的范围。

第一课《消失的恐龙》,要了解消失了的物种,必须研究化石。

第二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是在第一课基础上的深入与拓展。

第三课《用化石作证据》在第二课基础上扩大了对化石奥秘的探索范围。

第四单元,主题是“探索宇宙”,本单元由《太阳系大家族》《观察星空》《冲出地球》《探索宇宙》四课组成,这四课的编排呈递进关系,引导学生一步步对宇宙空间展开探索。

四个次级主题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恒星和太阳系的行星入手,逐步拓宽认识范围,发展到观察星座和探索宇宙空间,介绍人类在探索宇宙空间进程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这四课的内容在逻辑上逐步扩展并环环相扣,均关注了科学史的渗透,又各具特色。

第五单元,主题是“科技改变生活”,本单元由四个次级主题组成:

《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人造肥料和现代农业》《钢筋混凝土和现代建筑业》和《电动机和现代工业》,这四个次级主题为总分关系,第一课概述很多技术产品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三、四课分别从农业、工业和建筑业这三个方面叙述重要的发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教学目标

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工程实践活动的专项学习,学习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带领学生一起回忆做过的所有专项学习活动,归纳工程师设计开发或改进产品时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

第二部分,提出“自制一艘能在80厘米的航道上最快到达终点的蒸汽船”的任务,通过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最终向同伴展示交流。

 

1.能够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描述两类变化的特征。

2.能够借助控制变量实验,归纳铁钉生锈的条件,解释防锈的道理。

3.学会制作汽水,能够分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类变化,意识到人类生产生活可以利用物质变化。

4.利用观察、调查、统计的方法,发现并归纳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基于证据,对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5.了解科学家对遗传和变异的秘密的研究,感受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意义,反思现代基因技术带给人类的影响。

6.能运用从化石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分析灭绝生物和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7.能够运用化石作为支持某些科学假说的证据。

8.认识太阳系和星座的有关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星座和北极星,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9.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典型事件,能够体会人类冲出地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探索太空的巨大作用。

10.通过资料检索、模拟制作、制作知识卡片、对比实验、栽培种植、阅读调查等活动,体会非自然状态下的农业生产、钢筋混凝土、电动机的特点和作用,体会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11.动手动脑,设计合理方案,制作出满足需求的蒸汽船并向同伴展示交流。

12.能够明确工程任务,在实践中经历工程活动的完整过程,重点领会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四个要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物质变化的分类,观察物质变化时产生的现象,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了解科学家对遗传变异的秘密的研究,利用观察调查统计的方法,发现并归

纳生物体的遗传变异现象,并基于证据对生物体遗传变异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3.了解化石的特点及作用,并能够运用从化石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分析灭绝生

物和某些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4.认识太阳系和星座的有关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星座和北极星,知道太阳系、

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5.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典型事件,能够体会人类冲出地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

牺牲,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探索太空的巨大作用。

6.通过资料检索、模拟制作、制作知识卡片、对比实验、栽培种植、阅读调查

等活动,体会非自然状态下的农业生产、钢筋混凝土、电动机的特点和作用,体会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7.能够明确工程任务,在实践中经历工程活动的完整过程,重点领会前期研究、

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展示交流四个要素的基本方法。

教学措施

1.教师要加强自身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学科课依然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纵。

4.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5.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从课堂延伸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单元

课题

课时

1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l.蜡烛的变化

7

2

2.铁钉生锈

3

3.制作汽水

4

4.化学家的研究

5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5.生物的遗传

5

6

6.生物的变异

7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8

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

8.消失的恐龙

5

9

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10

10.用化石作证据

11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11.太阳系大家族

6

12

12.观察星空

13

13.冲出地球

14

14.探索宇宙

15

第五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

15.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6

16

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

17

17.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

18

18.电动机与现代工业

19

专项 像工程师那样

2

20

总复习

3

 

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

1.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相貌特征的是()。

A.下颌中央有沟B.声音尖细C.双眼皮

2.()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的新品种。

A.

B.

C.

3.()形成与地球公转有关。

A.昼夜B.四季C.彩虹D.潮汐

4.()上的宇航员在探索太空的飞行过程中全部牺牲。

A.“挑战者号”航天飞机B.“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C.“神舟6号”宇宙飞船D.“和平号”国际空间站

5.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天河的是()。

A.太阳系B.银河系C.水星

6.下列现象中,是气体溶解在液体里的是()。

A.食盐溶解在水里B.酒精溶解在水里C.汽水

7.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

8.下列变化过程可逆的是()。

A.做汽水B.醋中加入小苏打C.水泥中加入少量水

9.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A.小麦磨成面粉B.水结成冰C.木材燃烧

10.下列做法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

A.陶土烧成瓷碗B.用煤来取暖

C.给车胎充气D.点燃火柴

11.下面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煎蛋B.火柴燃烧C.捏制橡皮泥

12.下列情况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A.

B.

C.

D.

13.下面关于铁生锈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14.目前,我们已知太阳系中有()大行星。

A.七B.八C.九

15.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铁锈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颜色是红褐色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D.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16.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B.地球C.海王星

17.在一次科学课堂上,同学们统计发现,全班45名同学中,有36名同学舌头能卷,9名同学舌头不能卷。

这是()现象。

A.遗传B.变异C.进化

18.一株高大西红柿秧苗种在贫瘠的土壤上长得非常矮小,这种变异属于()。

A.可遗传的变异B.不可遗传的变异

19.下列品种中,属于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来的是()。

A.无籽西瓜B.四叶草C.鲫鱼

20.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效地解决了世界性的饥荒问题,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

B.

C.

21.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的品种是()。

A.无籽西瓜B.太空椒C.三叶草长出四片叶子

2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植物有()。

A.遗传现象B.生殖现象C.进化现象

23.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特征,不仅包括形态结构,还包括()等方面。

A.思维方式、行为方式B.生理特点、行为方式C.生理特点、交际圈

24.下列人体特征属于可遗传的是()。

A.双眼皮、胖瘦、身高B.血型运动习惯C.食物喜好、色盲

25.花猫妈妈生了一只黑猫和三只花猫,则猫爸爸最可能是()。

A.灰猫B.黑猫C.白猫

26.()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A.遗传的变异B.不遗传的变异C.有利的变异

27.小明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是单眼皮,这是()。

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克隆现象

28.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姐妹俩,成长在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后皮肤有黑、白之分;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

引起这两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依次是()。

A.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后者是可遗传的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B.前者是可遗传的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

C.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

29.下列谚语或俗语中,体现遗传的是()。

A.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C.一树之果,有苦有甜。

30.一天朱明跟爸爸到工厂玩耍,看到仓库的铁门生锈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锈也是铁一样的物质;铁生锈是物理变化

B.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物理变化

C.铁锈也是铁一样的物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D.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31.古代生物的脚印化石属于以下化石种类中的()。

A.铸模化石B.遗迹化石C.实体化石

32.“科普”小组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生物科学知识抢答比赛,以下选项应抢答“错”的是()。

A.达尔文认为:

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人工选择一步一步地发展着、进化者

B.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3.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挖掘恐龙化石到复原化石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②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防止磨损

③科学家利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子④化石被还原成一具完整的骨架

A.④③②①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34.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绵羊都是黑色的了。

这就是()。

A.白色B.黑色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

35.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植物是()。

A.人参B.水杉C.珙桐D.银杏

36.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黑色的了。

这就是()。

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以上答案都不对

37.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我国明朝人()。

A.郑和B.万户C.李贽

38.在探索宇宙过程中第一个献出生命的人是()。

A.加加林B.阿姆斯特朗C.杨利伟D.万户

39.下列动植物中,()被称为“活化石”。

①大熊猫②渡渡鸟③金丝猴④银杏树⑤褐马鸡⑥扬子鳄

A.①②④B.①④⑥C.④⑤⑥

40.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白色绵羊急剧减少,这属于()。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

41.___________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达尔文B.哥白尼C.法布尔

42.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是()。

A.沉积岩B.火山岩C.化石

43.有关恐龙的知识都来源于对()的研究。

A.传说B.实物C.化石

44.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A.海王星B.金星C.地球

45.由于白色的羊毛好卖,牧民多选择白羊饲养,而少选择黑羊饲养,从而导致白羊数量增多,黑羊数量减少。

这属于______。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

46.最早的鱼类、最早的哺乳类、最早的两栖类、最早的爬行类按在地层中出现年代由早到晚的次序,依次是()。

A.最早的鱼类→最早的两栖类→最早的爬行类→最早的哺乳类

B.最早的鱼类→最早的爬行类→最早的两栖类→最早的哺乳类

C.最早的哺乳类→最早的爬行类→最早的两栖类→最早的鱼类

47.下列被誉为动物界“活化石”的是()。

A.渡渡鸟B.银杏C.蟑螂

48.对于恐龙化石的修整,科学家在室外的工作是()。

A.清理B.把化石还原成骨架C.除去化石上的沙土

49.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

A.骨骼B.肌肉C.牙齿

50.下面的哪种生物在最古老的地层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化石?

()。

A.爬行动物B.恐龙C.原始鸟D.最早的鱼类

51.被现代科学家称为生物界的活化石是有()。

A.大熊猫B.现代马C.银杏树D.A和C

52.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上有空气,但没有液态的水

B.月球表面日夜温差很大

C.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的引力大

D.月球上的环形山大小都是一样的

53.太阳系中,同地球有些相似的是()。

A.金星B.火星C.海王星

54.太阳是一颗(     )。

A.行星B.卫星C.恒星

55.()的描述是错误的。

A.太阳是恒星B.太阳上没有生命C.太阳围绕地球转

56.观星最适宜的地点是在()。

A.自家阳台上B.热闹的街道上C.空旷的地方

57.四季的形成和()有关。

A.月球的公转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D.月球的自转

58.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的结果。

A.自转B.公转C.交替

59.太阳系中由内向外第五颗行星是(),它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A.金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

60.生活在草原上的藏羚羊,四肢细长有力,奔跑极快,这一特征的形成,按达尔文的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偶然形成。

B.在长期的避敌生存斗争中,经漫长的年代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由定向的变异产生的,跑不快的被淘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

1.B

【详解】

遗传基因是指携带有父母生理特征信息的遗传物质。

我们的相貌受遗传基因的影响。

相貌特征分为脸型、发际、前额、眉、眼、鼻、口、耳、下颌形态、皱纹等方面的不同的特征。

声音尖细不属于相貌特征,所以B符合题意。

2.C

【详解】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

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四叶草属于自然变异。

3.B

【详解】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气温也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因此形成四季的现象。

【点睛】

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出现的不同现象。

4.B

【详解】

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解体,宇航员全部牺牲;2003年10月至2011年11月,中国神舟载人系列飞船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我国未来空间站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奥秘会不断的为人类所揭示。

5.B

【详解】

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它看起来像一条条白茫茫的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根据对银河的认识,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它看起来像一条条白茫茫的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6.C

【详解】

7.A

【详解】

8.A

【详解】

像沙、锯末、铁粉、盐等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例如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从汽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原来的样子。

醋中加入小苏打、水泥中加入少量水后没有办法恢复原来的状态,属于不可逆变化。

【点睛】

本题考查对可逆变化的认识。

9.C

【详解】

物理变化:

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

产生了新的物质。

小麦磨成面粉、水结成冰都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木材燃烧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0.C

【详解】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陶土烧成瓷碗、用煤来取暖,点燃火柴等,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给车胎充气只是改变材料的形状,没有新物质产生。

11.C

【详解】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煎蛋、火柴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捏制橡皮泥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2.C

【详解】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根据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项C铁钉的一半放入自来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生锈条件最充分,最容易生锈。

13.C

【详解】

铁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产生的反应,如果两者同时具备,那就容易生锈。

铁生锈是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物质——锈,锈是红褐色的,磁铁不会吸引铁锈,铁锈不属于金属,也不具导电性。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说法错误;铁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产生的反应。

B铁生锈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锈,说法错误。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说法正确;油漆、电镀等可以是水、氧气与铁隔离开。

14.B

【详解】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15.C

【详解】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不容易生锈,错误;B.铁锈颜色是红褐色,不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错误;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正确;D.铁生锈会生成新物质,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铁锈,要求学生掌握铁锈的特征。

16.A

【详解】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7.B

【详解】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子代和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在一次科学课堂上,同学们统计发现,全班45名同学中,有36名同学舌头能卷,9名同学舌头不能卷。

这是变异现象,所以B符合题意。

18.B

【详解】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一株高大西红柿秧苗种在贫瘠的土壤上长得非常矮小,这是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可遗传变异。

19.A

【详解】

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

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20.B

【详解】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21.C

【详解】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