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0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docx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亚洲

  

  、亚洲的地理位置:

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

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

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

(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

中间高,四周低。

  、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

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

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主要河流有:

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

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季风气候的特点:

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

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

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9、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0、亚洲经济差异:

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

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

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

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

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东南亚的范围: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

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10°S——2°N)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

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

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为什么以水稻为主:

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

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努江)、河流特点:

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洲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印度的地理位置:

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

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国,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

印度由于人口过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

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全年高温,雨旱两季。

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

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就形成了旱灾。

  8、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0、俄罗斯自然概况:

①地形:

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②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俄罗期的气候牲: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

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

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

主要矿产有:

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1、四大工业区: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

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

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

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

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2、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

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

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交通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

公路和铁路;货运的两种主要方式:

管道和铁路。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

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汉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却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也就是说中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誉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亚洲、欧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

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分别为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中东犹如世界的交通要冲,古代这是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也还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显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中东还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要经过这里,因此,中东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把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就造成了中东的局势的不稳定。

  2、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64%,产量占30%,出口量占447%),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地理位置:

  ①亚洲的半球位置: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

亚洲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③海陆位置: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地理分区:

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