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939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

《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必背知识点.docx

必修2必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识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自然增长

1.历程: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注意:

①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

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较大。

②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自然增长率越大,增长速度越快。

只要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数就在增加。

3.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

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等

经济基础

经济发达程度、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自然灾害

上层建筑

文化教育水平、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等

根本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依据: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从数值上区分人口增长的模式目前高低界值大约是:

出生率的界值是2%,死亡率的界值1.5%,自然增长率的界值1.0%。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传统型”

(2)“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历史阶段

原因

高高低模式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差。

高低高模式

工业化初期

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低低低模式

新技术革命时期

现代科学知识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改变。

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比较

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金字塔变瘦变长

底部收缩,上部空宽,金字塔已变形

人口增长特点

青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

青少年儿童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出生率长期下降,死亡率上升,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趋势

注:

一般扩张型对应发展中国家“高—低—高”模式,静止型、收缩型对应发达国家“低—低—低”模式。

三、人口合理容量的几个概念

1、环境承载力:

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人口容量:

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木桶效应),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容量取决于最小环境承载力的资源

3、人口合理容量:

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最合理、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四、人口迁移

1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原因有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2人口迁移的判断:

空间位移(行政区至少县级变化);变更居住地(住房、户口);时间限度(一般为一年)

3人口迁移的类型:

①按迁移空间范围分-----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②按迁移方向分---目前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由农村迁往城市。

五、地域文化与人口

1.婚俗文化与人口出生率:

1初婚年龄与人口

发达国家:

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人口出生率低

发展中国家:

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人口出生率高

2婚姻稳定程度

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会导致出生率降低

2.宗教与人口出生率

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因此形成较高的出生率

3.中国文化与人口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

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一城市区位因素

1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位置(绝对区位);更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相对区位)。

2城市的区位因素、具体影响、原因

影响因素

城市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

地形

世界大城市多在平原,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平原地形平坦,有利农耕、交通、城镇建设

气候

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沿海地带,热带较凉爽的高原上及山区的河谷盆地

气温适度,降水适中

河流

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口、河运起点与终点、曲流处、河心岛

河流有供水、运输和军事防卫等功能,

自然资源

分布或靠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在矿产地便于发展采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

如:

钢铁城--鞍山、攀枝花、包头,石油城---大庆、玉门、阿伯丁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城市靠近公路、铁路干线或濒临海洋、临近海港

是客货流必经之地和对外联系的便捷地带,经商、发展经济条件优越,交通是近代城市的优选区位如:

株洲、郑州、石家庄

政治、军事、宗教

宗教中心、军事要塞、边境口岸和政治中心

为举行宗教活动、完成军事任务或分散大城市职能而形成。

如拉萨、巴西利亚。

科技、

旅游

大学分布区、科技中心及旅游胜地

以科技、旅游业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属新因素如:

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

2、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主要城市功能区: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主要功能区的比较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中心商务区(CBD)特点: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配套设施缺乏,环境较差。

3、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

(3)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城市等级

城市作用

城市数目

城市距离

服务范围

智能种类

服务功能

三城市化

1、城市化-----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

(农村人口增长快,剩余劳动力多,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

(城市工业发达,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

人口转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6、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及特点

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发展结果

发达国家

早(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①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出现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②出现城市群③注重营造高水平人居环境

发展中国家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mislead误导misledmisled低(不到40%)

hit打hithit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①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生态破坏

arise出现arosearisen②出现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

may可以might×

ride骑roderidden

spoil破坏spoilt/spoiledspoilt/spoiled

broadcast播放broadcastbroadcast

may可以might×

 

burn燃烧burnt/burnedburnt/burned

send送/寄sentsent

 

8、中国的城市化: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4、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因素

表现

原因

气候

改变了下垫面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城市风)

高强度和持续的经济活动

水文

水洗紊乱;河道富营养化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城市内涝)

环境

城区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遭受干扰和破坏

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

地形

趋于平坦

五、城市环境问题

1、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低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多,社会秩序混乱等。

2、措施:

建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等。

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

一、农业

1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农业由农、林、牧、副、渔五大部门组成,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

农业是第一产业,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越高,经济水平一般较低。

2农业的类型:

①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按投入状况分----粗放型农业、密集型农业。

②农业地域类型分-------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游牧业,混合型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迁移农业等。

③例如:

衡阳市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按生产对象分是--种植业,按产品用途分是--自给型农业,按投入状况分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3、

主要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农业区位因素思维模式图

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的主导、限制因素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如东南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酸性土壤,适合种植油茶树,茶叶,柑橘

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订单农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商品粮基地;收购指导价高,单产低的地方也可种植;收购指导价低,单产高的地方才可种植;税收、补贴政策。

科学技术

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过影响其它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度;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

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如北美单产高,非洲单产低

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可使农作物全年播种、全年收获;智能机器人从事农业生产

工业城市的发展

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4、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区位

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

市场需求量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如我国90年代初苹果种植

交通条件和

保鲜、冷藏技术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例如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照优势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广东、四川等省大量调运蔬菜;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荷兰、丹麦、新西兰等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热量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

(3)改革开放政策,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政策、市场因素);

(4)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5)城郊的乳畜业、园艺业、蔬菜种植(市场因素);

(6)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技术因素)

6、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自然区位因素比较稳定但可改造。

(1)培育良种--------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

(2)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改善热量

(3)缓坡修梯田-----改造地形

(4)喷灌和滴灌技术-----改造水分

7.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确定具体位置--仔细审题--分清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发展变化因素

9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类型

案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作物

主要特点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亚洲季风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水稻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中部平原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和新疆的国营农场。

小麦玉米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二、工业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

特点

有代表性的工业部门

厂址选择要求

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甜菜或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面包厂、饮料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等

接近能源供应地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玩具厂、制伞、制鞋等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精密仪表、生物制药等

接近高等教育

和科技发达地区

2、工业与地理环境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

①原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交通运输的影响逐渐增强;②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③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产业转移

①原因——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的差异及各因素的发展变化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发达国家→东亚、拉丁美洲---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目前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③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原因

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劳动密集型产业

传统工业区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

5、工业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

——纵向联系:

某工业产品经多道工序生产出来,各工厂分别完成该产品某道工序——集聚型生产协作(如布匹的生产过程)

——横向联系:

某产品生产由许多零部件生产厂家组成,这些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家联系——分散型生产协作(如汽车的生产过程)

6、工业集聚

1概念: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集聚。

2作用:

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3意义: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4集聚的两种情况:

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三交通

交通运输与聚落——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1)交通运输影响聚落的空间形态

地区

聚落形态

形成原因

北方

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

地形平坦开阔,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

多呈带状分布,沿河道、铁路、公路分布

河网密度较大,地形破碎;沿河道、铁路、公路用水和交通方便。

(2)交通运输与城市布局

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河、沿湖、沿海发展起来的。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设城一般规律

铁路、公路的建设,使城镇多沿着铁路线、公路线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交通运输的衰落也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变迁(如扬州)

(3)交通运输与商业

地形状况

交通

居民点、商店分布特点

商店密度大小

山区

地势起伏

多沿河谷和山间谷地布局,线路弯曲、稀少,方式单一

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

平原

地势平坦

运输的线路较多,平坦宽直,运输方式复杂

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文明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

环境问题不严重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环境趋于恶化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

后工业化时期

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①.概念:

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②.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A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各类国家都享有发展的权利,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B公平的观念:

代际公平、地区公平、物种公平

C环境的观念: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极力追求的基本目标

D权利的观念:

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④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标

四、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特征:

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

结果:

形成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资源和环境的危机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特征:

低投入、低耗能、低污染、高产出

结果:

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及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注:

清洁生产就是不产生废弃物的生产吗?

【提示】 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排出。

只是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控制和治理,由终端处理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处理,从而尽可能少地产生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