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691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docx

第13章等腰三角形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

等腰三角形

【知识梳理】

一、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分类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分为腰和底的等腰三角形和______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相等,且都等于________;

(2)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________.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____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____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为________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概念: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________.

2.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________.

3.判定:

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__________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四、角的平分线

1.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________.

2.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______上,角的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五、含30°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

板块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D).

A.60°B.120°C.60°或150°D.60°或120°

例2、如图,在△ABC中,D在BC上,且AB=AC=BD,∠1=30°,求∠2的度数.

解:

AB=AC=BD,

∴∠B=∠C,∠2=∠3.

设∠2=x°=∠BAD,

∠B=∠C=180°-2x,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2=∠1+∠C,

即x=30°+(180°-2x)

解得x=70°,

则∠2=70°.

例3、已知:

如图,△ABC中,∠ACB=45°,AD⊥BC于D,CF交AD于点F,连接BF并延长交AC于点E,∠BAD=∠FCD.求证:

(1)△ABD≌△CFD;

(2)BE⊥AC.

证明:

(1)∵AD⊥BC,∴∠ADC=∠FDB=90°.

∴AD=CD

∴△ABD≌△CFD

(2)∵△ABD≌△CFD

∴BD=FD.

∵∠FDB=90°,

.

.

∴BE⊥AC.

例4、如右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

求证:

(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

(1)∵AC⊥BC,BD⊥AD      

∴ ∠D=∠C=90°   

在Rt△ACB和Rt△BDA中,AB=BA,AC=BD,  

∴△ACB≌△BDA(HL)    

∴BC=AD;

(2)由△ACB≌ △BDA得∠CAB=∠DBA             

 ∴△OAB是等腰三角形

板块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1、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

AD交CE于H.

(1)求证:

△BCE≌△ACD;

(2)求证:

FH∥BD.

(1)证明:

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E=CD,∠BCA=∠ECD=60°

   ∴∠BCA+∠ACE=∠ECD+∠ACE,即∠BCE=∠ACD

在△BCE和△ACD中

∴△BCE≌△ACD(SAS)

(2)由

(1)知△BCE≌△ACD

则∠CBF=∠CAH,BC=AC

又∵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ACH=180°-∠ACB-∠HCD=60°=∠BCF,

在△BCF和△ACH中

∴△BCF≌△ACH(ASA)

∴CF=CH,

又∵∠FCH=60°

∴△CHF是等边三角形

∴∠FHC=∠HCD=60°,

∴FH∥BD

例2、已知:

如右图,延长△ABC的各边,使得BF=AC,AE=CD=AB,顺次连接D,E,F,得到△DEF为等边

三角形.求证:

(1)△AEF≌△CDE;

(2)△ABC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

(1)∵BF=AC,AB=AE,

∴FA=EC,

∵△DEF是等边三角形,

∴EF=DE,

又∵AE=CD(已知),

∴△AEF≌△CDE(SSS);

(2)由△AEF≌△CDE,得∠FEA=∠EDC,

∵∠BCA=∠EDC+∠DEC=∠FEA+∠DEC=∠DEF,

△DEF是等边三角形,

∴∠DEF=60°,

∴∠BCA=60°,同理可得∠BAC=60°,

∴△ABC中,AB=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板块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

例1、如图所示,∠BAC=105°,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为30°.

 

例2、如右图,△ABC的周长为30cm,把△ABC的边AC对折,使顶点C和点A重合,折痕交BC边于点D,交AC边于点E,连接AD,若AE=4cm,则△ABD的周长是( A )

A.22cmB.20cmC.18cmD.15cm

 

例3、如右图,在Rt△ABC中,∠C=90°,∠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

D,若DE垂直平分AB,求∠B的度数.

 

解:

∵在直角△ABC中,∠C=90°,∠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

∴∠DAE=

 ∠CAB=

(90°-∠B),

∵DE垂直平分AB,

∴AD=BD,

∴∠DAE=∠B,

∴∠DAE=

 ∠CAB=

 (90°-∠B)=∠B,

∴3∠B=90°,

∴∠B=30°.

例4.如图,AD为△ABC的角平分线,AD的中垂线交AB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AC于EF交于点O.

(1)求证:

∠3=∠B;

(2)连接OD,求证:

∠B+∠ODB=180°.

证明:

(1)∵AD为△ABC的角平分线,

∴∠1=∠2,

∵AD的中垂线交AB于点E、BC的延长线于点F,

∴AF=DF,

∴∠4=∠DAF=∠2+∠3,

∵∠4=∠1+∠B,

∴∠3=∠B;

(2)∵EF是AD的中垂线,

∴OA=OD,

∴∠2=∠ODA,

∵∠4=∠DAF,

∴∠3=∠ODF,

∵∠3=∠B,

∴∠ODF=∠B,

∴OD∥AB,

∴∠B+∠ODB=180°.

 

例5、如图,OC是∠AOB的角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交于点D,PE⊥OB交于点E,F是OC上除点P、O外一点,连接DF、EF,则DF与EF的关系如何?

证明你的结论.

解:

DF=EF.

理由如下:

∵OC是∠AOB的角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交于点D,PE⊥OB交于点E,

∴PD=PE,

由HL定理易证△OPD≌△OPE,

∴∠OPD=∠OPE,∴∠DPF=∠EPF.

在△DPF与△EPF中,

∴△DPF≌△EPF,

∴DF=EF.

板块四、含30°的直角三角形

例1、如图,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ED⊥OA,C、D是垂足,连接CD交OE于点F,若∠AOB=60°.

(1)求证:

△OCD是等边三角形;

(2)若EF=5,求线段OE的长.

解:

(1)∵点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ED⊥OA,C、D是垂足,

∴DE=CE,

在Rt△ODE和Rt△OCE中,

∴Rt△ODE≌Rt△OCE(LH)

∴OD=OC,

∵∠AOB=60°,

∴△OCD是等边三角形;

(2)∵△OCD是等边三角形,OF是角平分线,

∴OE⊥DC,

∵∠AOB=60°,

∴∠AOE=∠BOE=30°,

∵∠ODF=60°,ED⊥OA,

∴∠EDF=30°,

∴DE=2EF=10,

∴OE=2DE=20.

例2、如图所示,∠A=60°,CE⊥AB于E,BD⊥AC于D,BD与CE相交于点H,HD=1,HE=2,试求BD和CE的长.

解:

∵BD⊥AC于D,∠A=60°,

∴∠ABD=90°-60°=30°,

在Rt△BEH中,∠HEB=90°,∠EBH=30°.

∴BH=2EH=4.

同理可得,CH=2HD=2,

∴BD=BH+HD=4+1=5.

CE=CH+HE=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