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245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docx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

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分类模拟题3

一、单项选择题

问题:

1.家长许诺:

如果孩子考第一名,奖励孩子一台平板电脑,这诱发了孩子学习的______动机。

A.生理性

B.外在

C.内在

D.近景性

答案:

B[解析]动机从来源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在学校教育中,有多种多样的外部条件,可以吸引、激励、诱发学生,成为促进他们积极活动的动力源泉,如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竞争的奖励等;同样,也有各种各样的外部条件,可以起到抑制、约束和限制不良行为表现的作用,如教师的批评、学校的处分、竞争的失败等。

这种由外部力量和外部环境(即诱因)激发而来的动机,称为外在动机。

问题:

2.小学生对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会有助于其更加熟练地掌握加减运算,这种学习迁移属于______。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逆迁移

答案:

C[解析]顺向迁移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乘法运算的学习一般是在加减运算之后,所以这是一种逆向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

从“有助于”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正迁移。

问题:

3.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可用______来解释。

A.强化理论

B.归因理论

C.动机理论

D.迁移理论

答案:

D[解析]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在心理机制,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的经验结构中去,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问题:

4.具有最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______。

A.最新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事例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D.学科大纲结构

答案:

C[解析]概括程度越高的材料越有利于迁移的发生,而概念和原理就是高度概括的材料。

问题:

5.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迁移理论是______。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内化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

B[解析]相同要素说,也称为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要素。

问题:

6.小明所在班级成立了足球队。

在学校足球联赛的比赛过程中,小明所在球队与一班战平,认为对手与自己实力相当;与二班比赛时败北,认为自己实力不济。

这种归因现象称为______。

A.共变原理

B.动机原理

C.首因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

A[解析]一场比赛取胜或失利之后,做内在归因还是外在归因,除了双方的胜负之外,还取决于第三者的情形。

当成绩与别人的一致或共变时,我们倾向于做外在归因;当成绩与别人的不一致(缺乏共变)时,我们倾向于做内在归因。

这种现象称为共变原理。

小明所在球队对两场比赛结果的归因结论,属于共变原理。

问题:

7.学过电子琴的人,再学弹钢琴就会比较容易,这种迁移类型是______。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逆向迁移

D.负迁移

答案:

A[解析]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叫横向迁移。

电子琴和钢琴是处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学习,故二者产生的迁移是水平迁移。

问题:

8.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11+3×7=?

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______影响表现。

A.定势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水平迁移

答案:

A[解析]定势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

促进和阻碍。

此题属于定势的阻碍作用。

问题:

9.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A.一般迁移

B.水平迁移

C.垂直迁移

D.具体迁移

答案:

D[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由eye和ball的学习到eyeball的学习就是经验要素重新组合获得的一种新的学习结果,属于具体迁移。

问题:

10.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小强分析方程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特点,制定了上课听讲、课后适当练习的学习计划。

小强的做法属于学习策略特征中的______。

A.主动性

B.有效性

C.过程性

D.程序性

答案:

A[解析]学习策略特征中的主动性表现为,在学习时,学习者先要分析学习任务和自己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

对于较新的学习任务,学习者总是在有意识、有目的地思考着学习过程的计划。

只有对于反复使用的策略才能达到自动化的水平。

问题:

11.一个学生用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发音始终不准确,这是学习的______。

A.正向迁移

B.负向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

B[解析]负向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负向迁移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以及知识的正确掌握。

问题:

12.儿童在知道“橘子”“苹果”“水蜜桃”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概念,这种学习是______。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答案:

A[解析]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问题:

13.______是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是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

A.程序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道德性知识

答案:

C[解析]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即是一种回答“怎么办”的知识。

问题:

14.“时间就是生命”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分类体系中属于______。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答案:

A[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问题:

15.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______的过程。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答案:

B[解析]所谓理解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对问题进行分类、画图表、画路线图等表征问题是理解问题的过程。

问题:

16.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______。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

B[解析]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题干中教师的做法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是模象直观。

问题:

17.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菠菜”“韭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______。

A.下位学习

B.相关类属

C.派生类属

D.上位学习

答案:

D[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问题:

18.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习8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______次。

A.8

B.10

C.12

D.15

答案:

C[解析]一般说来,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果也最好。

学生实际学习单词的次数为12次。

问题:

19.儿童先背诵乘法口诀,然后学习乘法计算,在计算时还要边念口诀边计算。

这说明______。

A.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

B.程序性知识常常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

C.程序性知识常常是创造的基础

D.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程序性知识的深化

答案:

A[解析]“儿童先背诵乘法口诀”是学习陈述性知识,“然后学习乘法计算,在计算时还要边念口诀边计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

A项符合题目要求。

问题:

20.让儿童先去玩能体现数学概念的具体游戏,然后再接触完全符号化的概念。

这是______。

A.外显学习

B.内隐学习

C.程序性学习

D.技能学习

答案:

B[解析]内隐学习指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

问题:

21.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______。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答案:

D[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正是指先后学习内容之间的干扰。

问题:

22.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的根本标准是__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

D[解析]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的根本标准。

问题:

23.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A.认识

B.情感

C.行为倾向

D.信念

答案:

B[解析]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和关键,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问题:

24.品德必须以______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出______,产生道德情感和______

A.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

B.道德伦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

C.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判断

D.道德伦理、道德行为、道德判断

答案:

A[解析]品德是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问题:

25.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是______。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答案:

B[解析]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

此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

问题:

26.皮亚杰认为,______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7

B.8

C.9

D.10

答案:

D[解析]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问题:

27.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______。

A.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答案:

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问题:

28.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海因茨偷药会被警察抓起来,所以他不应该偷药。

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______。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

A[解析]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其中,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

小明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而认为不该偷药,说明其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问题:

29.王小二拿同学的文具盒,被同学发现后告诉了老师,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

“王小二,你这是第几次拿别人的东西了?

”王小二低着头回答:

“第九次了。

”“你为什么不改呢?

”“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下列哪方面入手对王小二进行教育?

__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

C[解析]道德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内外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题干中王小二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表明已有道德认识,教师接下来应从道德意志入手对其进行教育。

问题:

30.“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属于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______阶段。

A.前道德

B.他律道德

C.自律或合作道德

D.公正道德

答案:

C[解析]自律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处于这一阶段中的儿童一般都会形成这样的概念:

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问题:

31.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______。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C.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答案:

C[解析]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处在服从与惩罚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只依据行为结果来判断对错,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问题:

32.学生在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后,会感到进步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A.高原现象

B.习得性无助现象

C.生理极限现象

D.及时反馈现象

答案:

A[解析]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

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这种“高原现象”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胜枚举。

问题:

33.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都属于______技能。

A.心智

B.操作

C.普通

D.特殊

答案:

B[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

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都属于操作技能。

问题:

34.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______。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答案:

B[解析]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问题:

35.______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A.思维

B.反应

C.语言

D.理解

答案:

A[解析]智力技能是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因此,思维的速度和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问题:

36.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方式是______。

A.操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答案:

B[解析]智力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认知活动方式。

问题:

37.小贝通过设置学习目标、自我控制、复查等方式来促进学习。

他使用的学习策略是______。

A.组织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认知策略

答案:

C[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问题:

38.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______。

A.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B.学生在考试中先做简单题目

C.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时间

D.学生测试结束后检查自己的答案

答案:

A[解析]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

问题:

39.在记圆周率时,教师编了顺口溜“山顶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来帮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法是______。

A.形象联想记忆法

B.谐音联想记忆法

C.首字连词法

D.机械记忆法

答案:

B[解析]谐音联想记忆法是一种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材料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问题:

40.下列不属于学习策略中精细加工策略的是______。

A.记忆术

B.提问

C.做笔记

D.列提纲

答案:

D[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

主要方法有类比法、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列提纲是组织策略的方法。

问题:

41.下列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______。

A.合理复习

B.位置记忆

C.亲自参与

D.学业求助

答案:

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问题:

42.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这属于______。

A.定势

B.功能固着

C.缺乏生活经验

D.粗心大意

答案:

B[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典型的功能固着。

问题:

43.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这是一种______现象消极作用的表现。

A.发散思维

B.定势

C.逻辑思维

D.启发

答案:

B[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重复性地背乘法口诀表使人的思维形成定势,因此在问题顺序发生改变时,人们一时间往往反应不过来。

问题:

44.在创造性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以下不属于“头脑风暴”的一项是______。

A.百家争鸣

B.自由辩论

C.抢答

D.统一讨论意见

答案:

D[解析]头脑风暴法又称为集体讨论法,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产生大量主意。

百家争鸣、自由辩论和抢答均属于“头脑风暴”。

问题:

45.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子问题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______。

A.逆向工作

B.简化计划

C.手段-目的分析

D.算法

答案:

C[解析]手段-目的分析是指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问题或目标分解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二、判断题

问题: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答案:

A[解析]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问题:

2.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也可以说是主要任务。

答案:

B[解析]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也可以说是主要任务。

问题: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答案:

A[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对全体学生,主要是针对正常学生。

问题:

4.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答案:

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并提出心理健康者需满足十项标准:

①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地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满足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问题: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是心理辅导最基本的条件。

答案:

B[解析]尊重与理解学生是心理辅导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与理解学生的权利和选择。

问题: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答案:

B[解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问题:

7.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

答案:

A[解析]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