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164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1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docx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言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自由物品:

无需努力即可获得,数量无限

经济物品:

须付代价方可得到,数量有限

2.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3.资源稀缺的原因:

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富人可以拥有很多资源,但时间稀缺)

4.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5.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机会成本:

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

6.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7.

8.9.10.

11.微观、宏观经济学比较: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居民与厂商)的经济行为。

●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假定:

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基本假定: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且政

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

1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比较:

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客观(只描述不评价)●主观(要作好坏的评价)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总量分析边际增量分析2.内生变量:

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

经济模型外部的因素决定的变量存量:

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如:

国民财富流量:

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如:

国民收入3.局部均衡:

假定市场间不相互发生影响

一般均衡:

将整个经济视为一个整体,市场间相互发生影响静态分析:

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

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的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动态分析:

对经济现象的连续过程进行分析

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标准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

某一特定时期内,(个人、社会需求)2.需求曲线:

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曲线。

3.需求规律: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向的依存关系。

即:

P↑=>D↓;P↓=>D↑

4.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偏好3>消费者的收入4>其他商品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5.需求函数:

Qd=f(P)P=a-bQd

6.需求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既定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7.需求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P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

P201

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

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数量。

2.供给曲线:

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的曲线。

3.供给规律:

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

即:

P↑=>S↑;P↓=>S↓

4.供给规律的例外:

技术发展、规模经营导致成本锐减;劳动力的供给5.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3>生产要素价格4>其他商品价格6>对未来的预期6.供给函数:

Qs

=f(P)

P=a+bQs

7.供给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8.供给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既定时,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P

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

PP

abc第三节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1.弹性:

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大小可用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表示。

E=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Y/Y∆X/X

=

∆Y∆X

∙XY

2.需求的价格弹性: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Ed=

3.弧弹性:

4.点弹性

5.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

|Ed|=0:

完全无弹性价格再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火葬、特效药)|Ed|=∞:

弹性无穷大在既定价格上,需求量无限;一旦高于该价格,需求量为0。

|Ed|=1:

单元弹性需求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变动

∆Qd/

Ed=-

∆P/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Qd/Qd∆P/P

=-

∆Qd∆P

∙PQd

(Qd1+Qd2)(P1+P2)

=-

∆Qd∆P

P1+P2Qd1+Qd2

Ed=lim-

∆P→0

∆Qd/Qd∆P/P

=-

dQddP

PQd

|Ed|<1:

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生活必需品)|Ed|>1:

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奢侈品)

需求弹性的不同形态

完全无弹性弹性无穷大单元弹性缺乏弹性富有弹性

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7.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总收益TR=P∙Q

商品富有需求弹性:

P↓=>TR↑;P↑=>TR↓

商品缺乏需求弹性:

P↑=>TR↑;P↓=>TR↓(贱谷伤农)8.需求的收入弹性: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Em>0:

正常品

Em>1:

奢侈品0

必需品Em<0:

劣等品

9.恩格尔系数:

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率

10.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xy>0:

互替品Py↑=>Qy↓=>Qx↑(互替品)Exy<0:

互补品Py↑=>Qy↓=>Qx↓(互补品)Exy=0:

相互独立商品

Em=

∆Qd/Qd∆I/I

=

∆Qd∆I

IQd

EXY=

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Y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QX/QX∆P/PYY

=∆QS∆P

=

∆QX∆PYP

PYQX

11.供给的价格弹性: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S=

∆QS/QS∆P/P

QS

12.供给弹性的弧弹性公式

(QS1+QS2)∆QS/

∆QSP+P2

1=∙ES=

(P+P2)∆PQS1+QS21

∆P/

2

13.供给弹性的点弹性公式

∆QSPdQSP

ES=lim

∙=∙

QSdPQS∆P→0∆P

14.供给弹性的类别:

Es=0:

完全无弹性价格再怎样变动,供给量都不会变动(土地、文物)Es=∞:

弹性无穷大在既定价格上,供给量无限(商品严重过剩时)Es=1:

单元弹性供给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变动

Es<1:

缺乏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供给曲线与横轴相交)Es>1:

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供给曲线与纵轴相交

供给弹性的不同形态

完全无弹性弹性无穷大单元弹性缺乏弹性富有弹性

15.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生产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成本的变化16.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

需求弹性的运用、收入弹性的运用、交叉弹性的运用、供给弹性的运用

第四节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2.均衡产量:

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

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

P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PPP

PE

E

3.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给不变,需求变动D↑=>P↑;Q↑D↓=>P↓;Q↓4.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不变,供给变动S↑=>P↓;Q↑S↓=>P↑;Q↓

5.供求规律: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6.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支持价格(政府收购)、限制价格(政府限制)税收负担第五节蛛网模型(不学)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1.效用:

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2.基数效用:

可用基数1、2、3„„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

消费若干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效用的加总。

TU=∑Uxi

4.平均效用:

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平均每单位商品或劳务可提供的效用。

AU=TU/X5.边际效用:

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趋于下降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值。

7.消费者均衡——所得分配: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要使购买各种物品的总效用达到极大,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必须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MUX=

∆TUX∆X

∆TUX∆X

=dTUdX

MUX=lim

∆X→0

MUXMUY

=

PXPY

;即

MUXPX

=

MUYPY

8.需求规律的边际效用说明:

边际效用递减=>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买的越多=>边际效用越小=>愿意支付的单位货币越少=>价格越低=>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1.序数效用:

认为效用是心理现象,不可以度量,即不能用基数表示,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出顺序,即以序数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效用的高低。

(效用可以排序,但无法度量。

2.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理论的核心:

边际效用

序数效用理论的核心:

无差异曲线

3.边际替代率:

为保持同等效用水平,消费者增加1单位X物品

就必须放弃的Y物品的数量。

MRSXY=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Y

+∆X∆Y=4.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点的斜率:

∆X∆XdX∆X→0

5.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两种商品,效用不变,一商品量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商品量递减。

6.原因:

1>拥有量较少时,偏爱程度高;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多女独子子受宠,多子独女女受宠)2>消费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减少,愿意放弃的另一商品量会越来越少。

7.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2>无差异曲线两两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表示任意两组商品的加权平均至少比其中1一组好,或者说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MRSXY=-lim-∆Y=-dY

8.无差异曲线的特例——MRS不递减:

(1)完全替代: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MRS=常数.

(2)完全互补: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于横轴)或为∞(垂直于横轴)。

(3)垂直——无用商品

(4)倾斜——有害商品

9.预算线:

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之组合。

M=Px·X+Py·Y

10.预算约束线:

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组合的集合。

收入变化对预算约束(线)的影响: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可购集扩大

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可购集缩小

价格变化对预算约束(线)的影响:

X价格下降使预算线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小,可购集扩大X价格上升使预算线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大,可购集缩小

11.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如何使有限的收入取得最大的效用或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只有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才达到消费者均衡。

Px/Py=MUx/MUy或MUx/Px=MUy/Py

12.收入变动与消费需求:

1)收入—消费线:

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收入变动时,预算线发生平移,与无差异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收入—消费线。

2)恩格尔曲线:

表示消费者收入和某一商品的购买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13.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效应:

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

第一节企业及其目标

1.企业:

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

2.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优势企业优势

(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1)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交易成本。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

(2)特殊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3)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努力降低成本。

3.企业的形式:

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控制

4.企业经营目标:

利润最大化(在许多方面相当成功地解释和预测了企业的行为、竞争生存原则)非利润最大化(销售额最大化、增长率最大化、职工人均收入最大化、创造顾客)

第二节生产函数

1.生产:

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

2.体力,智力(land):

土地本身,自然资源。

农业社会的核心要素

资本(capital):

实物形态,货币形态。

工业社会的核心要素

(entrepreneur):

组织建立,经营管理

3.生产函数:

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Q=f(x1,x2,∙∙∙,xn)

4.技术系数:

可变技术系数、固定技术系数

5.短期:

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跨度。

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劳动、原材料)可变。

Q=f(L)

6.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2.劳动投入各区间各产量的变化:

0

4

6

L>9TPL↓;MPL<0;APL↓

3.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MPL=dQ/dL

00;二阶导数>0);MPL增加

L=4TPL拐点;MPL极大品或服务更有利。

40;二阶导数<0);MPL下降

L=9TPL极大;MPL=0

L>9TPL下降(一阶导数<0);MPL<0

4.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

APL=Q/L

0

L=6APL极大

L>6TPL先增后降;APL下降

5.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APL=Q/L;MPL=dQ/dL

0APL

L=6MPL=APL;APL极大

L>6MPL

6.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成立的前提条件:

技术系数可变、技术水平不变、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

7.第I区域:

平均收益递增阶段

第II区域:

平均收益递减阶段(经济区域)

第III区域:

负边际收益阶段

第四节长期生产函数

1.等产量曲线:

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为等产量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

)MRTSLK=△K/△L=MPL/MPK

3.等产量曲线性质:

1)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2)等产量曲线两两不能相交

3)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有递减倾向

4.特殊等产量曲线:

要素完全替代的等产量曲线固定技术系数的等产量曲线5.无差异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区别:

a)坐标系不同

b)无差异曲线是主观的,而且只能表示变量的序数关系;而等产量曲线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所表示的是变量的基数关系。

6.等成本线:

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

C=PL·L+PK·K等成本线斜率:

PL/PK

7.生产扩展线:

在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条件下,对应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第五节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

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用以衡量企业规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2.规模报酬的变动:

1)规模报酬递增:

产出变化比例超过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而产出增加超过一倍。

(例:

中国移动,规模越大,规模成本就越低)*原因:

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的性质、管理更合理

2)规模报酬不变:

产出变化比例等于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

3)规模报酬递减:

产出变化比例小于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而产出增加小于一倍。

(规模过大管理效率下降)

3.规模报酬和边际报酬的不同:

4.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的不同:

规模报酬重点考察数量与投入的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重在实物形态。

规模经济终点考察产量变动过程中成本如何变动,重在价值形态。

5.规模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

规模不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增加。

6.范围经济:

利用相同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优势。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一节成本和成本函数

1.成本:

厂商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所付出的代价。

2.显性成本:

(如会计成本)

3.隐含成本:

企业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所花费的成本。

4.成本函数:

产品数量与相应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二节短期成本

1.固定成本:

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

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2.变动成本:

购买可变要素的费用支出。

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

3.总成本: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C=C(Q)注:

等成本线:

C=L⋅PL+K⋅PK

4.短期的成本函数的内在联系:

5.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偶性:

第三节长期成本

1.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

厂商的经营决策在短期,战略规划在长期;长期规划决定了所对应的特定短期中

的运行状况。

1)短期决策:

寻求最优产出率:

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K不变),确定可变要素(L)的投入数量或组合比例,以获得最低平均成本。

产事先计划的产量。

一旦规模选定,其产量决策又转化为短期决策。

2)长期决策:

在所有生产要素(K、L)都可变的条件下,寻求最佳生产规模来生

2.长期总成本(LTC):

厂商在长期生产特定产量所花费的成本总量。

它由产量水平和工厂规模决定。

3.LTC与STC(短期)的联系:

LTC是STC的包络线,两者形状相同;LTC与STC相切但不相交。

4.LTC与STC的区别:

1)LTC从原点出发;STC起始于原点之上。

2)LTC形状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STC形状由可变要素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5.长期平均成本:

每单位产品的长期成本:

LAC=LTC/Q

6.LAC与SAC的联系:

LAC是SAC的包络线,都呈U形;

LAC与SAC相切但不相交,切点和对应的LTC与STC的切点处于同一垂线上;当且仅当LAC处于最低点,唯一对应的SAC也在最低点与其相切。

7.LAC与SAC的区别:

LAC最低点:

最佳工厂规模;SAC最低点:

最优产出率

LAC呈U形由规模报酬决定;SAC呈U形由可变要素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8.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

9.LAC下降的原因:

规模报酬递增;通过“干中学”提高效率。

10.LAC的不同形状:

U形:

最佳工厂规模唯一;竞争的最终结局是垄断。

L形:

产量达到某一点后,规模报酬不变,该点后的产量都是最佳工厂规模。

锅底形:

在某两点之间的产量水平都可实现最佳工厂规模。

11.长期边际成本(LMC):

每增加一单位产量LTC的增量:

LMC=dLTC/dQ

12.LMC与LAC:

LMC交LAC于LAC的最低点。

在LAC最低点,LAC、LMC、SAC、SMC四线交于一点。

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厂商的产量决策:

厂商的产量决策->利润最大化->MR(->收益状况->需求曲线)=MC(->成本状况)

第一节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1.市场的含义:

一种商品或服务买卖的场所。

2.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标准——市场结构变量:

1)买者卖者数目(市场势力,与规模正相关)

2)产品差异程度3)要素流动程度(厂商进出行业的难易程度)

4)信息是否充分

3.市场结构的类型:

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4.市场结构比较:

5.厂商:

根据一定目标(利润最大化)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6.行业:

又称产业,制造或提供同一或类似产品或服务的厂商的集合。

7.厂商收益:

厂商销售产品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TotalRevenue,TR):

TR=P·Q

平均收益(AverageRevenue,AR):

AR=TR/Q=P

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MR):

MR=△TR/△Q=dTR/dQ

8.利润:

总收益-总成本:

Л=TR-TC(经济利润)

9.会计利润:

销售总收益-会计成本(外显成本)

10.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12.利润最大化:

MR=MC11.正常利润(隐含成本):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完全竞争市场:

不包含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1)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P既定;

2)产品同质:

单个厂商无法提价;3)要素自由流动:

厂商进出自由;4

平均收益:

AR=P边际收益:

MR=dTR/dQ=d(P·Q)/dQ=P3.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收益曲线:

-----------------》Qq

4.瞬时(交易期、市场期):

时间短到每个厂商和全行业都无法调整自己的产销量。

厂商和行业的供给量都是固定的。

5.瞬时均衡:

供给曲线单独决定均衡产量;需求曲线单独决定均衡价格。

6.短期:

厂商只来得及变动可变成本,但来不及调整固定成本的时期。

7.厂商短期均衡:

P=MC(因在完全竞争情况下,MR=P)(单个厂商,整个行业)

8.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一阶条件:

由MR=MC,得P=MC;

二阶条件:

由dMR/dQ0

9.两种盈亏分析法:

1)总收益—总成本分析法

2)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

10.几点结论:

厂商是否实现了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取决于P与MC的比较:

若P=MC,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厂商盈余还是亏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