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9060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docx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

1、安胎清热。

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

药中加神曲亦可。

又方:

安胎顺气。

香附子炒后研细,浓煎紫苏汤送服一、二钱。

加砂仁亦可。

此方名“铁罩散”。

2、白虎风病(骨节象被什么东西咬碎似的,痛的地方,游走不定)。

用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红花七捻(一捻,是两个指头捏到的),合起来熬,熬后,用醋拌过,以旧布包好,趁热熨痛处。

又方:

白虎风(两膝热肿)。

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3、百虫入耳。

烧雄黄熏耳内,虫自出。

又方:

用生油调铜青滴入。

又方:

用莴苣捣汁滴入,虫自出。

4、悲羊疮(满脸满头,温烂成疮,延及两耳,痒而出水)。

用凌霄花及叶煎汤,每日搽洗。

5、赤白简。

用香椿洗过,刮取皮,晒干为末,水送服一钱,立效。

又方:

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

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6、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

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

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7、睫毛倒生。

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仁二个,共炒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药末吸入鼻内三、五次。

睫毛即不再倒生。

又方:

拳毛倒睫。

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

又方:

睫毛倒刺。

用猬刺、枣针、白芷表黛,等分为末,吸入与病眼同侧的鼻孔中,同时,口含冷水。

8、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

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

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

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9、鹅掌风。

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

水冷,热后再熏。

极为有效。

10、噩梦至死。

不要用火照,急以梁上尘塞入鼻中,可以救活。

11、肺痨。

用硼砂、硇砂、兔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丸。

生甘草一分,以水一杯揉汁,送药丸下。

12、风邪疾。

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鼓五十粒,加水二碗,煎药服下服汁,煎药服下取汗。

不汗再服。

此方名“神白散”,或“圣僧散。

”又方:

风邪疾。

用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

每服三、四十丸,枣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病稍减,只服二十丸。

此方名“抵住丸”。

13、风癣。

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调猪油涂搽。

又方:

蜜酒。

治风疹、风癣。

14、蜂巢疮。

用粉锡、朱砂等分,研细,调蜜搽疮上。

15、损胎(孕八、九月时,或跌伤,或惊伤,心痛)。

用竹茹五两,加酒一升,煎成五合服下。

16、感寒(冬月感寒)。

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又方:

妊娠感寒。

用大鲫鱼一尾烧成灰,酒送服一匙。

无汗,腹中缓痛者。

用醋送服。

17、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

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

此病古称狐惑)。

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

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18、颈下热肿(俗名蛤蟆瘟)。

用乌蔹莓捣烂敷涂。

19、谷劳病(四肢无力,想睡,饭后精神更差)。

有大麦蘖一升、椒一两,一起炒过,加干姜三两,共捣为末,每服一匙,白开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20、荷钱癣。

用巴豆仁三个,连油捣成泥,包薄布内搽患处。

每天搽一、二次,几日即愈。

21、回乳(妇女无子食乳,乳不消散,令人发热恶寒)。

用大麦蘖二两,炒为末。

每服五钱,开水送下。

22、火烧成疮。

用炒面加栀子仁末,调油涂搽。

又方:

用胡桃仁烧黑研敷。

23、鸡眼。

先割破,令出血,用地锦草捣烂敷上,甚效。

又方:

足趾鸡眼,作痛作疮。

用地骨皮同红花研细敷涂。

又方:

鸡眼肉刺。

用枯矾、铅丹、朴硝,等分为末,搽患处。

次日洗脚两、三次。

24、一切积滞。

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水送下。

25、绞肠沙。

用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煎服。

又方:

绞肠沙痛。

用童便饮即止。

又方:

灯火亦治搅肠沙(手足冷,肚子痛,身上出红点)。

用灯草蘸油点火灼触红点,有效。

又方:

搅肠沙痛。

用马屎研汁饮服。

立愈。

又方:

绞肠痧。

用马兰根叶在口中细嚼,将汁咽下。

26、惊痫发热。

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

27、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

病名“肝胀”)。

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28、客忤(按:

本病症状是:

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

满气冲;或突然倒地,四肢阙冷,甚至不救)。

用铅丹一小茶匙,调蜜三合灌下。

29、口干无津。

用公猪胆五个,酒煮,到胆囊破烂时,加粉锡一两,研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次含一丸,咽汁吞下。

30、痨病。

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酒送下。

31、脸上黑泡。

用荠苠、肉桂各一两,研细。

每服一茶匙,醋汤送下。

32、燎泡浑身(状如棠梨,每泡出水)。

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

分三次服,酒调下。

连续服完。

33、瘰养成围颈。

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取一半和药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六、七十丸,食睡卧时米汤送下。

一天服五次。

若与淡菜同服更好。

34、作麻醉药。

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

为一会即昏昏如醉。

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35、马汗疮(按:

牧马人多生这种疮,初起肿痛,后感烦热,重者可致死)。

用雄黄、白矾各一钱,乌梅三个,巴豆一个,合研为末,油调敷疮。

36、小儿马脾风(风热喘促,闷乱不安)。

用甘遂(包面中,煮过)一钱半、辰砂(水飞)二钱半、轻四化建设少许,共研为末。

服时,先取少许浆不,滴入一为油,然后放药末二、三分在油上。

等药下沉,去浆灌服。

此方名“无价散”。

37、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

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38、梅毒。

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39、奶癖(小儿膈下的硬块)用黄鹰炒一钱、密陀僧一两、硫磺一分、丁香二十一个,共研为末。

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服半钱,用乳汁或白面汤调下。

待排出青黑物后,好换服补药。

以醋石榴皮(炙黑)半两、一分、木香一分、麝香半钱,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薄酒调下。

连进二服。

40、胸中痞坚,胁下逆气抢心。

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三两,加水八升,煎至三升。

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此方名“治中汤”(理中汤)。

41、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

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42、皮疹。

用白术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43、气痢水泻。

用诃子十枚,面裹煨熟,去核,研为末,一次服完,稀饭送下。

加饭调药末和成丸子服亦可。

方中也有加入木香的。

又方:

用诃子、陈桔皮、厚朴各三两,捣碎,筛过,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

又方:

气痢赤白。

用巴豆一两,去皮心,炒过,研为末,加熟猪肝和成丸子,如绿豆大。

空心服,米汤送下三、四丸。

44、小儿气癖。

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

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5、脸上雀斑用蓖麻子仁、蜜陀僧、硫磺和呈钱,共研为末。

以羊脑髓和匀,每夜敷斑上。

46、热阙(按:

指伏热引起的四肢厥冷)。

用玄明粉三钱,热童便送下。

又方:

热厥心前(或发或止,身热足寒,长期不愈)先灸大溪、昆仑两穴,引热下行,然后内服“金铃散”:

用金铃子、元胡索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47、热嗽。

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

此方名“凉隔丸”。

48、妊妇束脂(按:

束脂是指产期已到而迟迟不生)。

用白术、枳壳(麸炒),等分为末,和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

49、妊娠不足月,腹痛欲产。

用知母二两,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粥送下。

50、乳癌(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

用青皮四钱,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徐徐服下。

一天服一次,或用酒送服亦可。

51、乳石热毒(闷,头痛口干,小便浑浊,赤少)。

用蜂房煮汁五合服下。

乳石末从小便中排出。

极效。

52、腮肿。

用柏叶汁调蚯蚓泥敷患处。

53、烧烟去蚊。

夏季取浮萍阴干烧成灰,可将蚊虫熏去。

54、少淋。

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

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55、失血过多(伤胎、产后、崩中、金疮、拔牙等出血过多,心烦眩晕,不省人事)。

用当归二两、芎一两,每用五钱,加水七分、酒三分,煎至七成。

一天服两次。

56、石疽(长在身上、脸上,状如疖子而皮厚)。

用楮实捣烂敷涂。

57、食米成瘕(好吃生米,口吐清水)。

用鸡屎同白米等分,合炒为末,水调服。

用米形物吐即愈。

58、水鼓气湍。

用甘遂、大戟各一两,慢火炙后,共研为末。

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开几次,待温服下。

不过十服见效。

59、水渴。

用人参末,蛋白调匀。

每服一钱。

一天服三、四次。

又方:

人参、栝楼根等分,生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百丸,饭前以麦门冬煎汤送下。

一天服两次。

此方名“玉壶丸”。

又方:

人参一两,甘草二两(雄猪胆汁浸后加灸),脑子半钱,共研为末,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次嚼一丸,冷开水送下。

又方:

人参一两,葛粉二两,共研为末。

同时,在猪汤一升中,加药三钱、蜜二两,慢火熬成膏子。

每夜含咽一匙。

三次见效。

60、婴儿胎毒满头。

用水边乌桕根皮晒干,研为末,加雄黄末少许,调生油涂搽。

61、痰核恶肿(状如瘰疬,红肿发热,有时恶寒)。

用石灰火煅为末,和白果肉同捣,贴患处;蜜调亦可。

62、头面钱癣。

用槿树皮研为末,醋调匀,隔水煮成膏敷涂患处。

63、头屑多,可用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间干擦头发,清晨梳去,头屑自除。

64、豌豆疮(已成红黑色,但尚未成脓)。

用猪胆汁和硭硝末涂敷。

又方:

马肉:

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

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

65、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

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

二药共研细。

每服二钱,一天两次。

也可以煎服。

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66、温气脚软。

用商陆根切成小豆大,先煮熟,再加绿豆同煮成饭,每日进食,病愈为止。

67、洗婴汤。

儿将生,先取益母草五两煎汤,儿生下后,即用此汤洗浴,可预防生疮生疥。

68、喜吃生米(不思熟食,爱嚼生米,憔悴萎黄,终于不起)。

用苍术在淘米水中浸一夜,取出焙干,锉碎成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饭前服,一天服三次,米汤送下。

半月左右可愈。

69、下颚脱。

用天南星末,调姜汁涂两颊,一夜即能使关节处长原。

70、小便膏淋如油。

用海金沙、滑石各一两,甘草梢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麦门冬煎汤服。

一天服二次。

又方:

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

又方:

用羊脊骨烧研,榆白皮煎汤送服二钱。

71、小儿撮口风。

有合欢花枝煮成浓汁,揩洗口腔。

又方:

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

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72、小儿丹瘤。

用木鳖子仁研成泥,调醋敷患处,一日用药三、五次,有效。

方:

消中易饥(按:

患此病者常多食,但身体很消瘦)。

用肉苁蓉、山萸、五味子等分,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盐酒送下。

74、小儿狂躁(蓄热在下,身热狂躁,昏迷不食)。

用栀子仁七枚、豆豉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或吐或不吐,均有效。

75、小儿脑热(好闭目,或太阳痛,或眼睛红肿)。

用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共研为末。

每服少许吹入鼻中。

76、小儿蓐疮。

由大人嚼泽兰心把疮周围封起来。

很有效。

又方:

小儿口疮。

蓐疮。

用夏季蟾蜍炙过,研为末,敷患处。

77、小儿闪癖(头发竖立,发黄,全身瘦弱)。

用干林檎脯研为末和醋涂患处。

78、小儿甜疮(疮连到头、面、耳边,流水,极痒,久不愈)。

用蛇床子一两、水银粉三钱,共研为末,调油涂患处。

79、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

用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各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五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

80、小儿蒸热(脾虚人瘦,不思饮食)。

用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加姜枣煎服。

此方名“吃力伽散”。

81、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

用芦根五两,锉小,加水三大碗,煮取二碗,去渣,温服。

82、心经实热。

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

小儿减量。

83、心气不足吐血、鼻血。

用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热服。

下泻即验。

又方:

怔忡自汗,心气不足。

用人参、当归各半两,和阉猪腰子一对(切片)同煎,空心服。

药渣焙干为末,以山药末作糊和药成丸,如绿豆大。

每服五十丸,枣汤送下。

药中亦可加乳香二钱。

84、心虚尿滑及赤白二浊。

用益智子仁、白茯苓、白术,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白开水调下。

又方:

心虚惊悸,形容枯瘦。

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85、血汗不止。

用水银、丹砂、麝香等分,研细,每服半钱,新汲水送下。

又方:

皮肤血汗。

用郁李仁(去皮,研细)一钱,鹅梨捣汁调下。

86、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

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

每服五钱,加水二碗煮成一碗,温服。

此方名“白薇汤”。

87、牙长不休(渐至张口进食亦感困难,这叫“髓溢病”)。

用白术煎汤漱口兼内服,有效。

88、眼长挑针。

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

又方:

眼长挑针。

用秦皮锉细,和沙糖水同煎,调大黄末一钱服,微泻见效。

89、验胎(三个月月经不来,查验是否有孕)。

取生川芎研细,空腹服一茶匙,艾汤送下。

如觉腹内微动,则有胎;如不动,则无胎。

90、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

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等分为末。

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喉。

一天两次。

91、一切虚冷久积(滑痢,腹有癖块,妇女月经过多而又持久)。

用礞石半斤,研细;硝石二两,也研细。

共放坩锅内,盖严,炭火煅过,以尽灰二十斤左右为度。

冷后取出,再加入赤石脂末二两,滴水为丸,如芡子大。

等干后,又放坩锅内以小火煅过,待冷即收存备用。

每服一丸至三丸。

空心服,温水送下。

泻痢日久者,可加至七丸。

此方名“金宝神丹”。

92、缢死。

用梁上尘,团成豆子那样大,放在筒子里,共作四筒,由四个人同时极力吹入两耳及两鼻孔。

如人死不久,可望救活。

93、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

成脓破口,便难治好)。

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

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

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

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

温服。

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94、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

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缓煎成膏。

每服一至三碗。

持续服至病愈。

以方名“人参膏”。

95、阴盛格阳(病人躁热面饮水、脉沉、手足厥逆)。

用大附子一枚,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服。

逼散寒气后使热气上升,汗出乃愈此方名“霹雳散”。

96、油癖(特别喜欢吃油,缺油即病)。

用雄黄半两,研末,水调服。

97、鱼口疮。

用枯矾研细,调面敷上。

98、鱼鳞病、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或鱼鳞病)。

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

方中亦可加蛇蜕。

99、预防瘟疫。

有松叶切细,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能防时疫。

100、晕车晕船。

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等分捣碎,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

101、杂物入目。

用白荷根取心捣出汁,取汁滴入目中,杂物自出。

又方:

飞丝或尘物入目。

磨浓墨点之,即出。

102、妇女脏燥(悲伤欲器,精神不正常)。

用大枣十枚、小麦一升、甘草二两、合并后每取一两小煎服。

此方名“大枣汤”,亦补脾气。

103、痄(按:

即腮腺炎,一作痄腮)。

用醋调石灰敷肿痛处。

104、指头肿痛。

白垩调猪油擦涂。

又方:

用硭硝煎水浸泡指头。

又方:

手指肿痛。

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又方:

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

105、治孤刺疮。

取土七粒和醋涂搽。

106、中钩吻毒(钩吻的叶子类似一种芹类,误采食后有生命危险)。

用荠苠八两,加水六升,煮成三升。

每服五合,一天服五次。

107、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

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

谈盛者。

药中加竹沥和姜汁。

108、中小毒病(手足指冷至膝肘)。

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109、竹木入肉。

用白茅根烧过研末,调猪油涂伤处。

又方:

竹木入肉。

用瞿麦研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或用瞿麦煮汁服。

一天服三次。

110、坐板疮。

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又方:

坐板疮疥。

用生胡麻嚼烂敷涂。

本验方摘录于《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