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04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冷与热

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通过认真观察,知道一些物冷与热的现象。

2、会用不同方法研究水的冷与热。

3、亲历用感觉器官研究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三个装有冷、热、温水的水槽,媒气炉、炒菜、煮开水、冰箱等视频,有关沙漠、冰川、地热、喷泉的视频。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1、师:

夏天真热,琪琪、波波、彬彬、妍妍四年好朋友约好到泳池游泳,游完水刚上岸的波波觉得浑身发冷,但准备游泳的彬彬却热气死了,你能帮他们找出原因吗?

2、学生发言。

3、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热与冷的现象随处可见。

(二)哪里热,哪里冷?

1、师:

你能说说,家里哪里热、哪里冷?

2、师:

现在,我们一起到家里面寻找冷和热的现象。

(播放体现冷、热现象视频)

3、师:

在自然界中也有冷热的现象吗?

4、分小组讨论。

5、师:

在自然界里,冰川、沙漠、地热、喷泉冷热都不相同,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地方,亲身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

(三)感觉水的冷与热

1、师:

桌子有三杯冷热不同的水,你有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冷热不同呢?

2、生答,师板书。

3、分组实验,师巡视,提醒学生用多种方法尝试。

4、小组派代表到台前汇报。

5、师:

如果我们把两只手分别放在冷、热水里,然后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在温水,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6、请两位学生到台前试验。

7、学生汇报感觉。

8、师:

靠手能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吗?

(四)问题延伸:

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体的冷热程度?

1、生讨论。

(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2、生答:

温度计。

3、师:

请同学们回家尝试一下。

2、温度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通过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能正确地使用温度计。

2、能正确地读写温度。

3、学会测量空气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掌握一些科学的技能。

4、亲历一系列测量物体温度的活动,逐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购买式样各异的温度计或气温计,课件1个。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1、暑假里,彬彬、波波、妍妍都去旅游里,他们回来以后一起交流旅游的感受,波波说:

“我到了吐鲁番,哪里实在太热了。

”彬彬说:

“武汉也是很热,它是我国的三大火炉之一。

”妍妍说:

“我觉得海南岛也很热”。

他们去的地方究竟哪个最热呢?

2、生答。

3、师:

怎样准确知道各地的温度?

(二)认识温度计

1、师: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请你们把带来的温度计和桌面上的温度计比较一下,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各自有什么作用。

2、生观察温度计,记录观察结果。

3、汇报发现,师板书:

相同点:

有刻度、有红色的液体、单位(℃)……。

4、师:

温度计的刻度有什么用呢?

每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

5、生答的基础上师小结。

6、师:

温度的单位用什么表示?

怎样读和写?

7、生答的基础上师小结。

(三)讨论:

下图中哪一种测水温的方法对呢?

1、师:

出示三种测水温的的方法。

2、学生讨论。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

温度必须悬挂在被测水的中间。

(四)拓展:

温度计的量程。

1、师:

图中有三种温度计,你知道它们的最高、最低温度是什么?

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

2、生汇报观察结果。

3、师:

每种温度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就是温度计的量程。

4、师:

根据这些温度计的不同量程,你能说说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地方吗?

5、生答。

6、师:

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用途,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温度计就不能正常工作,还很容易爆裂。

8、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件演示)

9、师:

你能用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测量桌面这杯冷水的温度吗?

10、生测量一杯水的温度。

11、指名几位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到黑板上。

12、师:

总结、纠正。

温度计(第2课时)

一、测气温

1、多媒体出示以下各个地方:

教室、走廊、大楼旁、树萌下、草地上。

1、问: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都一样吗?

2、生:

(不一样)

3、师:

你能预测出这些地方的大概是多少吗?

4、生预测。

5、师:

究竟我们预测得对不对呢?

我们亲自去验证一下,下面我们分5个小组,约定在同一时间测量。

6、各小组分别到以上5个地方测量气温。

7、汇报交流。

8、师:

从表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9、小结: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温度是不同的,露天的地方比较热,室内和有遮挡的地方比较凉。

二、一天中的气温

师:

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气温是怎么样的呢?

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测量教室内的一天的气温,并记录课本的表格中。

生:

课后测量。

三、测体温

1、师:

我们知道不同量程的温度计用途不同,测量体温的用体温计,体温计的种类很多,有普通体温计、红外测温器、数字显示体温等。

(多媒体各种体温计,介绍各自不同的特点)

2、师:

怎样测量自己的体温呢?

谁来示范一下?

3、点名让学生上台示范测体温。

(旨在让老师根据学生的示范动作进行点评、纠正,从而让学生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

4、生测自己的体温。

5、汇报交流,并总结得出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

四、了解一些物体的温度

1、多媒体图片介绍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

2、师:

你还知道别的物体的温度吗,到网上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物体的温度。

3、热往哪里传

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热传导的规律,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

2、通过制作简易保温瓶,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

3、善于得用身边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4、通过实验活动,体会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学会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二、教学准备。

1、绿豆,不同材料的棍子,凡士林。

2、带塑料盖的玻璃瓶、水温计、泡沫、塑料、布等材料、烧杯。

3、铝箔纸、卡纸、盒子、小木棍。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1、师:

老师下课后去倒了一杯热水,但水太热了,怎么喝?

谁帮我想个办法让水凉得快一些。

2、生答(把热水杯放进冷水杯里,会凉得快一些),生并上来示范。

(二)水温的变化

3、师:

这种方法能不能使热水的温度降下来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为了准确的知道热水水温和冷水水温,我们可以借水温计进行测量,每隔3分钟记录一下。

(由老师统一计时)

4、学生分组测量。

5、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6、师示范把数据填在P16页的图表中,得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7、师引导学生分析:

从这些曲线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继续测下去,两条曲线最终会重合在一起吗,为什么?

8、指名学生发言,师再总结。

(三)观察下图,想一想,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灯的火焰会使周围哪些物体受热?

1、生观察、讨论,并把结果写在课本上。

(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很快就会完成)

2、汇报交流。

(四)哪颗豆子选掉下来?

1、师:

热从任何材料的物体传递的速度都一样吗?

哪种材料传得快,哪种传得慢?

2、生讨论,预测各种材料传热快慢

3、汇报,师板书学生的预测。

4、师: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探究。

5、师:

示范实验的方法,并讲清注意事项。

6、生分组实验。

7、汇报交流。

8、师:

从这些现象中你发现哪种材料传热快?

9、生答后师小结。

10、师:

你还有别得到方法检验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吗?

(五)调查炊具各部分的材料

1、多媒体出示常见的炊具。

2、讨论:

这些炊具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想一想为什么?

3、生汇报。

4、小结:

人们利用各种材料的导热性能差异,制作了不同的用具。

(六)保温与材料

1、师:

不同材料的保温能力一样吗?

2、生答:

不一样。

3、师:

哪些性能好,哪些性能差,我们一起来做个保温瓶看看。

4、师:

示范做法。

5、生分组做。

6、生观察不同材料制作的保温瓶温度变化,记录结果。

(如果材料材料不够,全班若干不同材料的小组进行实验。

7、汇报。

8、小结。

(七)做“太阳能炉”

1、师:

地球上大部分的热就从太阳传过来的,我们能不能把太阳的热收集起来为我们服务呢?

2、生答。

(学生举出多种利用太阳的装置)

3、师:

好,我们一起来做个简易的“太阳能炉”玩玩,好吗?

4、生:

好。

5、师:

示范制作方法。

6、生:

分组制作太阳能炉。

7、到操场上进行太阳能炉煮水竞赛活动。

8、师:

你想了解更多太阳能的应用,请到网上去查找更多的资料,并把你的新发现上传到论坛上,与大伙交流分享。

4、热胀冷缩

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通过实验,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热胀冷缩。

2、能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3、了解在生产生活中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

4、能够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完成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二、教学准备。

热水、烧杯、小瓶、小吸管、上宽下细的玻璃水杯,气球、烧瓶、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1、师:

出示两个瘪了兵兵球(一个是好的,一个有裂开一个小口)。

2、问:

这两个球还能用吗?

有什么办法?

3、生答:

放进热水里。

4、师演示。

5、生:

发现一个乒乓球鼓了起来,一个没有任何变化。

6、问:

这个乒乓球为什么重新鼓起来。

7、大部分学生会答是热胀冷缩的原因。

8、师追问:

是什么热胀冷缩,是乒乓球本身,还是……。

9、生答。

(乒乓球、球里面的空气)

10、师高举另一个乒乓球问:

为什么另一个乒乓球不能鼓起来呢?

(二)会变大小的气球。

1、师:

为了寻找乒乓球不能鼓起来的原因,我们先来做一个让气球变大变小的实

2、师演示实验方法。

3、生分组实验。

4、汇报。

5、师引指导学生解释气球变大变小的原因。

(三)热胀冷缩的现象

1、师:

生活动中有哪些是热胀冷缩的现象呢?

2、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解释原因。

(四)网上学

1、师:

回家以后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并登录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5、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有些物体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冰点和沸点。

3、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准备

一小块蜡、细铁丝、金属盒、蜡烛、试管夹。

冰块、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1、图片出示场景。

2、师:

早上波波从家里带了一块巧克力,准备中午放学的时候吃,谁知道准备拿出来吃的时候,发现巧克力熔化,为什么呢?

谁告诉波波巧克力熔化的原因。

3、学生答。

(二)蜡块的变化

1、师:

我们还见过哪些物体像巧克力一样,状态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呢?

2、生答。

3、一块蜡块受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4、生预测。

(有以往的生活经验,应很容易猜出来)

5、师:

是不是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呢?

我们亲自动物给它加热一下吧!

6、师:

示范加热方法,并提出实验注意事项。

7、生分组实验。

8、汇报观察结果。

9、小结:

蜡块加热后会变成液体,再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凝固成蜡块。

(三)拓展:

物质的三态

1、师:

物质都像蜡一样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不同的温度下,它们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2、师:

说说下列图中的物体,什么温度下是什么状态呢?

3、师: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一共呈现给我们什么样的形式,讨论一下。

4、生:

小组讨论。

5、汇报。

(四)水的变化

1、师:

水放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