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759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docx

实用文库汇编之作业题+答案

*作者:

风骤起*

作品编号:

31005C58G01599625487

创作日期:

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医学免疫学II》

1.Ig的哪部分结构能够与抗原结合(B)Ig的Fab段

2.能够与抗原决定基结合的Ig部位是(B)IgG的高变区

3.TD抗原可以是以下哪种成分(D)蛋白质

4.人群中下列哪种抗原是同种异型抗原(C)血型抗原

5.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取决于(D)以上都是

6.免疫球蛋白四条肽链应该是(C)分子量两条轻链相同、两条重链相同

7.IgG的特点是(A)含有四肽链的单体

8.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C)IgG

9.具有调理作用中的免疫球蛋白(E)主要是IgG

10.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的依据是(E)CH不同

11.能够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有(C)免疫球蛋白的VL(D)免疫球蛋白的VH

12.正常情况下体内浓度较少的两种Ig分子是(A)IgD(D)IgE

1.可以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是(D)抗原抗体复合物

2.对于C3的理解,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其片段参与补体激活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的组成

3.对于C5转化酶的错误理解是(B)两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的功能不同

4.C3a的作用是(E)具有过敏毒素的作用

5.HLAI类分子由下列哪两条链组成(A)α链和β2M

6.HLAI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有(B)B细胞

7.下列哪项能够和HLAI类分子结合(C)抗原肽

8.不属于细胞因子功能特点的是(E)可以特异结合抗原

9.粘附分子的功能是(B)介导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

10.胸腺的功能是(E)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11.以下哪项是中枢免疫器官的是(A)骨髓(E)胸腺

12.下列属于细胞因子的分子是(A)白细胞介素(C)干扰素

1.具有特异识别受体的细胞是(B)T细胞

2.CD4分子主要表达在下列哪种细胞膜表面(A)TH细胞

3.能够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分子是(C)CD8

4.CD8阳性的T细胞的TCR识别的是(E)抗原肽和MHCI类分子复合物

5.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D)CD4阳性T细胞

6.抗体再次应答特点的是(D)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

7.由TⅠ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C)Th细胞辅助B细胞

8.不属于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的是(D)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9.NK细胞的功能是(A)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10.能够将抗原刺激信号传入细胞内的分子是(B)Igα和Igβ

11.下列哪些成分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靶细胞(B)穿孔素(D)颗粒酶

12.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B)CD3分子对B细胞传递抗原刺激信号(E)Tc细胞杀伤靶细胞

13.不表达抗原特异识别受体的细胞是(A)NK细胞(B)树突状细胞(D)吞噬细胞

1.下列哪项是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D)IgG和IgM

2.下列哪种细胞表达IgE的Fc受体(A)肥大细胞

3.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超敏反应类型是(D)Ⅳ型超敏反应

4.对免疫耐受概念的正确理解是(E)机体只对特定抗原不应答

5.主要由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是(C)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6.Ⅲ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D)主要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引起

7.人工主动免疫常用的制剂(E)疫苗

8.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机制不正确的一项是(D)对外来抗原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

9.以下哪项是继发性免疫缺陷病(D)艾滋病

10.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主要不包括(E)宿主免疫功能很健全

11.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类型是(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

12.Ⅱ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B)抗体与靶细胞膜表面相应抗原结合(C)需要补体参与

(E)有NK细胞参与

13.Ⅳ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A)补体不参与反应过程(B)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E)巨噬细胞参与损伤过程

《医学遗传学》

1.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C)罗伯逊易位

2.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C)核内复制

3.嵌合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B)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分离

4.如果在某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可形成(D)三体型

5.46,XY,t(4;6)(q35;q21)表示(B)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

6.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减少一条则形成(A)单体型

7.一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个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C)嵌合体

8.染色体数目异常形成的可能原因是(D)染色体不分离和丢失

9.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C)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

10.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69条,称为(D)三倍体

11.若某一个体核型为46,XX/47,XX,+21则表明该个体(B)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

12.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56条,称为(A)超二倍体

13.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机理可能是(D)染色体不分离

14.在核型中的每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的精子,一条来自母方的卵子,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称为(D)同源染色体

15.按照ISCN的标准系统,1号染色体,短臂,3区,1带应表示为(A)1p31

16.染色质和染色体是(A)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17.常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中(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18.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B)DNA和组蛋白质组成

19.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条X染色体(C)3

20.根据ISCN,人类C组染色体数目为(D)7对+X染色体

1.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主要为(B)Aa

作者:

风骤起

作品编号:

31005C58G01599625487

创作日期:

2020年12月20日

2.下列哪一点不符合数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C)相对性状间差异明显

3.在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多基因遗传的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

这些变异产生是由(A)多基因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多基因病的群体易患性阈值与平均值距离越远,则(B)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低

5.父母都是A血型,生育了一个O血型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育孩子的血型可能是(C)A型或O型

6.下列哪一条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C)患者都是纯合体(AA),杂合体(Aa)是携带者

7.一个男孩是甲型血友病(XR)的患者,其父母和祖父母均正常,其亲属中不可能患此病的人是(C)姑姑

8.外耳道多毛症属于(A)Y连锁遗传

9.遗传性恶性肿瘤的遗传方式常为(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0.一表型正常的男性,其父亲为白化病患者。

该男性与一正常女性结婚,婚后如生育,其子女(C)有1/2可能为白化病携带者

11.基因频率是指(C)一个群体中某类等位基因的数量占该基因位点上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12.基因型频率是指(D)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中全部个体的比率

13.一个群体经随机交配一代后,代代相传,保持不变的是(D)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14.在任一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为(A)只要知道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就可求出基因频率

15.已知群体中基因型AA、Aa和aa的频率分别为30%,50%和20%,则基因a的频率(B)45%

16.下列哪个群体为平衡群体(D)AA50;Aa100;aa50

17.对于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群体中(A)患者几乎均为男性

18.表兄妹结婚的近婚系数(F)为(D)1/16

19.在一个遗传平衡群体中,如果某一性状的隐性表型(aa)的频率是0.0001,杂合子Aa的频率是(C)0.02

20.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大多超过0.1%,这些病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常表现有家族倾向,但又不象单基因遗传病那样同胞的发病率较高。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D)软骨发育不全

1.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B)转录

2.中心法则的正确顺序是(A)DNA->RNA->蛋白质

3.突变后导致原来编码的氨基酸变成另一氨基酸,这种突变称为(B)错义突变

4.断裂基因中,可表达为多肽的编码序列称为(A)外显子

5.一对夫妇同为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他们生育一个轻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可能性是(C)1/4

6.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实遗传物质是(C)DNA

7.DNA的复制是采用(B)半保留复制

8.基因中插入或丢失一个碱基会导致(C)变化点及其以后的密码子改变

9.在mRNA加工成熟过程中,被剪切掉的序列为(B)内含子

10.突变后导致蛋白合成提前终止,这种突变称为(C)无义突变

11.在编码序列中插入或缺失1个或2个碱基,会造成(D)移码突变

12.下列哪种情况是导致镰形细胞贫血的原因(B)错义突变

13.导致异常血红蛋白HbLepore的基因突变类型为(D)融合基因

14.血红蛋白病H患者的基因型为(B)α-/--

15.使苯丙酮尿症患者体液带有特殊臭味的物质是(A)苯乙酸和苯乳酸

16.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型为(D)β+/β+

17.下列不属于血红蛋白病的是(D)Marfan综合征

18.人类β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B)11p15

19.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A)苯丙氨酸羟化酶

20.造成白化病的异常表型的代谢结果是(A)代谢终产物缺乏

1.RB基因是(B)抑癌基因

2.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中,第二次突变发生在(A)体细胞

3.下列不属于原癌基因的激活途径包括(B)染色体缺失

4.下列不符合癌家族主要特征的是(A)发病年龄较晚

5.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标记染色体是(A)t(9;22)(q34;q11)

6.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基因(B)RB

7.关于抑癌基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其表达产物可抑制细胞增殖

8.下列哪项不属于遗传病实验室诊断技术(C)基因治疗技术

9.性染色质检查常辅助诊断下列哪种疾病(C)性染色体数目畸变

10.下列哪种疾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A)先天愚型

11.在新生儿中筛查苯丙酮尿症患儿通常采用的方法为(C)生化检查

12.一对夫妇生育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现要诊断他们正在孕育的胎儿是否为患者,属于下列哪个范畴(A)产前诊断

13.一3岁男孩智力低下,眼距宽,鼻梁塌陷,双手通贯掌。

要诊断他所患疾病,应首先采用(A)核型分析

14.以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诊断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若能与突变探针结合,不能与正常探针结合,则该样本为(B)患者

15.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最适合于诊断下列哪种类型的遗传病(B)点突变型单基因遗传病

16.通过新生儿筛查得知某男孩为PKU患者,可采用的最简便的治疗方法是(D)饮食治疗

17.下列那种方法属与基因转移技术中的化学方法(C)磷酸沉淀法

18.第一例临床基因治疗实践用于(C)ADA缺乏所致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9.性染色质检查可以对下列哪种疾病进行辅助诊断(B)Turner综合征

20.负优生学重点研究如何减低产生有害表型的等位基因的频率,其措施不包括(C)人工受精

《生物化学II》

1.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C)谷氨酸

2.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的氨基酸是(E)瓜氨酸

3.蛋白质分子引起280nm光吸收的最主要成分是(D)色氨酸的吲哚环

4.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D)丧失原有的生物学活性

5.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是指(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6.影响蛋白质在液体中溶解的因素是(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同种电荷

7.Tm值愈高的DNA分子,其碱基组成的特点是(A)G+C含量愈高

8.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分子是(A)tRNA

9.DNA中碱基对之间的关系是(C)A=T,G≡C

10.DNA变性时,其理化性质的主要改变是(C)260nm处光吸收增加

11.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D)核苷酸

12.Michaelis-Menten方程式是(C)v=(V[S])/(Km+[S])

作者:

风骤起

作品编号:

31005C58G01599625487

创作日期:

2020年12月20日

13.反竞争性抑制剂具有的动力学效应是(D)Km值和V均降低

14.酶分子中使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称为(D)催化基团

15.全酶中酶蛋白的最主要功能是(B)决定反应的特异性

16.辅酶NAD+和NADP+中含有的维生素是(C)VitPP

17.同工酶的酶蛋白(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18.糖酵解时,下列代谢物中能生成高能磷酸键使ADP生成ATP的代谢对是(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9.剧烈运动时肌肉中葡萄糖酵解的主要产物是(B)乳酸

20.糖异生的概念是(E)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1.三羧酸循环中有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B)α-酮戊二酸→琥珀酸

22.糖原合成中葡萄糖的活化形式为(A)UDP-葡萄糖

23.毛发的角蛋白中含量最多的结构是(B)α螺旋

24.DNA的二级结构是(C)双螺旋

25.竞争性抑制剂作用是(A)占据酶活性中心阻止底物与酶结合

26.提供NADPH的代谢途径是(C)磷酸戊糖途径

27.体内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是(E)三羧酸循环

28.提供核酸合成原料的代谢途径是(C)磷酸戊糖途径

29.糖异生途径的调节酶(关键酶)是(D)丙酮酸羧化酶

1.脂肪酸氧化的最终产物是(B)ATP、H2O及CO2

2.酮体包括(D)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3.体内合成脂肪酸、胆固醇时所需的氢来自(D)NADPH+H+

4.甘油三酯水解过程的调节酶(限速酶)是(C)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5.主要在小肠粘膜细胞内生成的脂蛋白是(E)CM

6.细胞色素b,c1,c和P450均含辅基(B)铁卟啉

7.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生理意义是(D)将NADH+H+上的H带入线粒体

8.FAD和FMN含有维生素(B)VitB2

9.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C)ATP

10.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C)b→c1→c→aa3→O2

11.氰化物和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是抑制(D)细胞色素氧化酶

12.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不包括(C)[AMP]

13.人体的营养非必需氨基酸是(C)谷氨酸

14.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A)嘌呤核苷酸循环

15.体内氨储存及运输的主要形式之一是(C)谷氨酰胺

16.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C)几种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

17.营养充足的婴儿、孕妇、恢复期病人常保持(C)氮正平衡

18.哺乳类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B)在肝中合成尿素

19.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D)尿酸

20.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分子是(C)谷氨酸

21.嘧啶核苷酸合成中,生成氨基甲酰磷酸的部位是(C)胞浆

2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E)IMP

23.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理是(A)抑制胸苷酸的合成

24.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D)5-磷酸核糖

25.关于酶含量的调节错误的叙述是(B)酶含量调节属快速调节

26.下列关于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与酶的变构有关

27.cAMP可直接激活(B)蛋白激酶A

28.酮体生成的调节酶(关键酶)是(A)HMGCoA合成酶

29.胆固醇合成的调节酶(关键酶)是(B)HMGCoA还原酶

30.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错误的是(D)当摄入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

1.岗崎片段是指(B)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2.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DNA复制,二者的相同之处是(C)合成方向自5’-3’

3.合成DNA的原料是(B)dATP,dGTP,dCTP,dTTP

4.端粒酶是一种(D)反转录酶

5.与DNA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B)着色性干皮病

6.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mRNA相应的碱基顺序为(E)5'-CUGACUAGU-3'

7.原核生物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核心酶的组成是(A)α2ββ’

8.真核细胞中经RNA聚合酶III催化转录的产物是(A)tRNA

9.下列关于DNA指导RNA合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引物

10.以下对mRNA的转录后加工的描述错误的是mRNA前体需要(C)在3'端加多聚U的尾

11.密码子的简并性是指(E)一种以上密码子具有一种氨基酸信息的现象

12.蛋白质合成时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数(D)61

13.原核生物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启动tRNA是(D)甲酰蛋氨酸tRNA

14.作为蛋白质合成终止信号的密码子是(A)UAGUGAUAA

15.核蛋白体循环不包括(E)氨基酸活化

16.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是(B)转录起始

17.可特异结合DNA序列激活转录的蛋白因子通常被称为(D)反式作用因子

18.转染宿主细胞后最常用鉴定载体DNA存在的方法是(A)抗药筛选

19.可与mRNA结合的分子是(D)核蛋白体小亚基

20.具有转肽酶活性的分子是(C)核蛋白体大亚基

1.生物转化中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是(B)氧化反应

2.参与间接胆红素生成的酶有(E)血红素加氧酶

3.下列属于第二相反应的为(E)苯酚形成β-葡萄糖醛酸苷

4.不属生物转化反应的是(E)中和反应

5.生物转化的第二相反应是(D)结合反应

6.加单氧酶系催化的是(A)氧化反应

7.关于血浆清蛋白描述正确的是(A)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8.结合胆汁酸不包括(D)石胆酸

9.初级胆汁酸不包括(E)石胆酸

10.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有(D)甘氨酸、琥珀酰CoA、Fe2+

1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D)清蛋白

12.ALA合成酶发挥作用的部位是(C)线粒体

13.对阻塞性黄疸的错误描述为(D)尿胆红素检查阴性

14.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采用的药物有(E)苯巴比妥

15.非蛋白氮(NPN)中氮的主要来源(C)尿素氮

作者:

风骤起

作品编号:

31005C58G01599625487

创作日期:

2020年12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