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462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docx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灵魂(hún)      赋予(yù)        颐(yí)和园    

B.夔(kuí)门      渲(xuàn)染      暮霭(mài)    

C.惆怅(zhàng)    气概(gài)       真挚(zhì)    

D.意境(jìng)     茂盛(shèng)     搏(bó)斗    

2.(2分)(2014·天津)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

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

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3.(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90多岁的季羡林先生,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吐火罗文研究。

B.带助学生“砍断自卑的枷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C.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深入改革开放,择善而从,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D.全校各班涌现出五个先进集体,二十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4.(2分)(2017八上·盐城期中)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B.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

C.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造成的。

5.(2分)(2019八上·保山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C.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水经注》是一部地理著作,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三峡》即选自《水经注》。

6.(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避免“美味综合症”的出现并不困难。

①这是一种特殊的现代文明病,叫做“美味综合症”

②逢年过节,有些人会出现头昏脑涨、心慌气短等一系列症状

③是由于短时间内过量使用美味佳肴而引起的

④关键是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60分)

7.(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刀之爱

①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

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②"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③"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

树不疼吗?

"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

难道奶奶不知?

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④"小孩子不许多嘴!

"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细心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

"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

⑪"那有什么好呢?

"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

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

⑫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⑬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

而且,伤短爱长。

⑮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

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

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第⑺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

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

"底"指的是什么?

(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3)请你找出并用“    ”划出文中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

(4)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8.(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发展不应抛弃老地名

苗向东

①在城市建设中,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为此人们呼吁:

“要赶紧保护和抢救!

②如北京市旧城区的胡同,在1980年至2003年旧城改造中消失了40%。

广州已有三四千个老地名在城市变迁中流失。

泰州民俗专家估算,解放以来已有过半老地名从城市地图上消失。

近17年来,六朝古都南京有180多个深含历史意义的路、街、巷名被从地图上抹掉。

③老地名是城市文化的“血脉”,是城市的重要名片之一。

比如北京西四附近,有一条赵登禹路,那是纪念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赵登禹;宣武门内有一条佟麟阁路,也是为了纪念抗日将领佟麟阁。

苏州现存不少唐代以前的地名,有些地名根据历史人物命名,比如以官衔、荣誉命名的文丞相弄、周武状元弄;有些以民间故事命名,如以神话命名的铁瓶巷、张果老巷……这些地名无不彰显着苏州无可比拟的丰厚“家底”。

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大拆大建,在城市地名的命名中出现了盲目崇洋和照搬外国文化模式的倾向。

有的城市嫌老地名土气,与城市的高贵、洋气“不匹配”,故要起一个所谓富丽堂皇的洋名;有的城市把公交站点、道路命名权当作商品拍卖,地名、路名、站名染上了浓厚的商业味,历史文化气息则丧失殆尽。

打开一些城市地图,光从很多新的地名看去,根本无从想象其历史和沿革。

⑤老地名是城市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一座城市的文脉和灵魂。

传统地名经历过历史、文化的积淀,与民风民俗、百姓心理紧密相连。

一个地名的湮没,意味着一段历史的割裂,让人失落无根。

地名洋化、西化,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漠视和伤害。

保护老地名,呵护历史,“功在当今,利在后代”。

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正在推进,将老地名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刻不容缓。

同时对已改的地名,通过原址恢复、移址恢复、树碑立传等方式保护和复活,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也很有必要。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认为老地名不应因城市的发展而抛弃?

(4)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城市的发展应不应该抛弃老地名的看法。

9.(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

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

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

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

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

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

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

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

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

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

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

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1)“记住回家的路”中“家”指的是:

                                  。

(2)“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

”面对“机会”与“压力”,作者主张什么?

不主张什么?

(3)“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你怎样理解文中的这一句话?

(4)作者说: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7分)

10.(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丙】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1)解释些下加线的词。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2)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名之者谁?

    

B.似与游者相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    

C.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耶    

D.山峦为晴雪所洗    全石以为底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三个文段都有对水的清澈的描写,你认为哪一段的写法最好?

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11.(10分)请认真阅读《画眉鸟》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诗中最能表现林中画眉自由生存状态的是哪两个词?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请结合诗句说说它的好处。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7分)

12.(7分)(2020·闵行模拟)综合性学习

我国四大传统艺术——琴棋书画,“书画”占半壁江山,而篆刻则是书画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篆刻社团将面向初中生举办“篆章体验日”,通过该活动让,大家了解篆刻,了解篆章。

(1)为此次体验日设计一个宣传标语,适合的一项是()

A.笔有千秋业,石具万古情    

B.篆刻有法道,印文有神韵    

C.印章小世界,篆刻大艺术    

D.书以养性情,画以写真意    

(2)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篆章,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社团,在展板布置的内容选择上,最佳的一项是()

①篆刻历史         ②篆刻的工具               ③优秀的篆章作品

④篆章的用途       ⑤社团日常活动照片         ⑥文房四宝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⑥    

D.①③⑤⑥    

(3)“闲章”源自于秦汉时期,名谓“闲章”,其实不“闲”,或撷取格言警句,或自创诗词文句、警言吉语、俚俗趣话,用以自娱自乐、自赏自诫,或隐射人生哲思、艺术感悟。

此次体验日提供现场篆刻服务,请自拟一句表现自身情趣或自我勉励的话,并从下列篆刻中选择一种类型,作为自己的闲章。

请说明理由。

闲章的类型(________)自拟的文字:

________

理由:

________

六、默写(共1题;共4分)

13.(4分)(2016·夷陵模拟)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诗句。

①王之涣有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同样揭示出高与远的辨证关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里静中有动,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七、书写(共2题;共10分)

14.(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光阴蹉跎,世界喧xiāo        ,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lǚ        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

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物,不再有兴zhì        趴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样便ɡū        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行程。

15.(5分)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狡xiá:

有诡诈,狡猾之意。

B.心无旁wù:

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

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C.吹毛求cī: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也指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D.一póu黄土:

一捧黄土。

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八、作文(共1题;共5分)

16.(5分)(2013·绍兴)题目:

慢下来的时光

要求:

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60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7分)

10-1、

10-2、

10-3、

10-4、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11-1、

11-2、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7分)

12-1、

12-2、

12-3、

六、默写(共1题;共4分)

13-1、

七、书写(共2题;共10分)

14-1、

15-1、

八、作文(共1题;共5分)

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