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33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0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x

路基工程填方路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公路土工试验规范》(JTGE10-2007);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6)xx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文件汇编;

7)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发布的与路基工程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

8)交通部及xx省颁发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

二、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我部选K000+150~K000+350段高填方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对首件路基按规范和标准化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确定首件路基的施工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论证首件路基施工所取得的施工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的可行性,确定最终的施工技术方案,为今后大规模填方路基施工做技术指导。

K000+150~K000+350段填方量22.6万m3,本段填土高度(至路床顶面)为19m。

所用土石方从K000+150~K000+350、K000+150~K000+350、K000+150~K000+350、K000+150~K000+350段调入,平均运距500。

2、首件工程试验段选取

在选取试验段时我部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

(1)试验段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我部受红线征地影响,路基可施工段落有限,我部经过多次比选,确定试验段选在K000+150~K000+3500段,长度为200m。

试验段选在K000+150~K000+350段,地势较为平整,是我部施工计划中优先考虑的路基施工段,对于工程总体进度顺利推进起着重要作用,距离挖方段平均运距只有579m,该挖方段的土石方能满足该路基试验段的填筑要求。

(2)试验段是否具有代表性。

从设计资料上看K000+150~K000+350段路基最大高度19m,为高填方路基,能代表本分部填方路基的基本情况。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看,需要从原地面填高约3m(12层)后才具备大规模填筑要求。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我部选K000+150~K000+350段第13~21层作为试验层(依次每三层为93、94、96区实验层)。

3、填方路基试验段试验目的

(1)检验机械能否满足运输、摊铺及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试验段所确定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工序、松铺系数、碾压遍数、压实厚度和沉降差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依据。

(3)确定合理的日工作量及作业段长度修订施工进度计划。

(4)通过及时跟踪检测原材料和铺筑层的质量制订能控制施工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三、施工准备及施工计划安排

1、施工准备

1.1、测量准备

本分部已对设计文件提供的沿线导线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了复测,复测精度满足设计及测量规范要求,并根据施工需要做好导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加密工作,水平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然后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并标注路基填方高度,以及取土坑、借土场、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1.2、技术准备

技术人员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开工报告的编制,确保工程全面开工。

1.3、试验准备

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土源取样工作,由试验室做分析试验、击实试验,测定土样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等土壤特性以指导施工。

2、设备配置情况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工程量及工期需要,我们拟配备机械性能好,适用强的机械设备。

主要配备的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挖机

柳工320

1

2

推土机

山推220

1

3

平地机

GR180

1

4

震动压路机

15T

1

5

重型压路机

25T

1

6

自卸运输汽车

15T

4

7

洒水车

1

8

土工实验仪器设备

1

3、人员配置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需要和本首件工程工程量大小、地质条件,拟计划投入以下人员。

人员配置表

序号

姓名

担任的职务/人数

4、材料

路基填方试验段所用材料主要来自主线挖方段,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土源取样工作,由试验室做分析试验、击实试验,测定土样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等土壤特性,选择各项指标都合格的填料作为路基填筑材料。

对提供填筑材料的挖方段进行颗粒性分析,测定填方段是用哪种填方材料。

5、工期安排

K000+150~K000+350段路基由原规划中1#纵向便道进入,待便道接入路基后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施工,施工计划如下所列:

施工准备及便道贯通:

2012年5月26日至7月10日。

原地面清理:

2012年7月10日至7月22日。

分层填筑、压实路堤至设计标高:

2012年7月22日至9月4日。

项目日期

5

6

7

8

9

施工准备及便道贯通

原地面清理

分层填筑、压实路堤至设计标高

施工计划横道图

6、试验

对路基填筑土壤按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进行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含水量、重型击实、土的强度(CBR)试验,以确定所取土压实时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量。

试验段检测仪器表

序号

试验

仪器

1

液限、塑限

液,塑限测定仪

2

含水量

电子天秤,烧土杯(不锈钢盒),钢板尺,酒精

3

重型击实

标准击实仪

4

土的强度(CBR)试验

灌砂筒,灌砂标准砂

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介绍

1、土方填筑施工工艺

1.1、施工工艺流程图

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1.2、测量放样

(1)在基地处理校验后由测绘人员根据填土高度放出路基坡脚线,放线时每侧比设计宽度超宽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每10m设置一根基准桩,并洒上白灰线。

(2)在路基两侧边缘沿纵向每10m打一长70cm边桩,并用红漆每10cm标注,按设定的松铺厚度挂线,以控制标高。

1.3、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

恢复路线中桩,根据设计图表和实际地面高程确定路堤填筑边界,打边桩(间距20m,渐变段加密),在边桩上标出层厚并用尼龙绳相连,设立路基填筑分层牌,以控制填筑的宽度和层厚。

 

路基填筑分层牌路基填筑分层挂线

(2)场地清理并完善临时排水设施

在征地和拆迁完成后,由推土机或挖掘机对表层土及杂物进行清理,完成砍树挖根、清表和填前压实工作,清表平均厚度不小于30cm,

路基填筑前完善施工区域两侧排水系统,必要时可挖临时排水沟。

(3)基底处理

当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

10时清除草皮杂物,地面横坡为1:

10~1:

5时,将原地表土翻挖压实符合设计要求,地面横坡陡于1:

5时,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顶面作成4%的内倾斜坡。

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0m。

基底碾压完成后对基底压实度进行检测(不小于90%)。

当基地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联系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确定基底处理方案,并根据确定的处理方案对基底进行处理。

(4)路基填筑

路基分层进行填筑,采用四区段(填筑区段、整平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基面整修)。

为保证路肩压实度,每侧各加宽50cm,按试验室击实实验结果拟定的松铺系数,本试验段计划松铺厚度分别为33cm、35cm、37cm,

分三层填筑。

 

路基边坡整理边坡修整后每侧宽于设计50cm

(5)填料运输:

根据运输车辆的实际运输方量,按按松铺厚度计算出堆土距离由专人指挥倒土。

填筑路基前首先用石灰线打出方格网,方格网按路基的宽度横向从中线分开,纵向每隔5m打一道横线,即每个纵向隔5m设2个小方格(如下图所示),根据路基的宽度计算出每个方格的面积,按照每层不超过30cm厚度的规范要求计算出每个小方格的体积,结合运输车运填料的立方数,从而确定每个方格所卸填料车数。

现场施工员以车数来控制每个小方格内的填料厚度,施工员确认方格内车数准确后指挥推土机将土料推平(必要时用平地机,装载机配合)推平时先中间,后两头。

 

路基填筑打格布土

(6)摊铺:

摊铺时要以挂线控制厚度和宽度,先由推土机大致摊开填料,再进行整平。

采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平时要形成2%~4%的路拱。

(7)机械碾压:

碾压时,第一遍静压,速度为4Km/h,第二遍采用低频振动,速度为2.5Km/h,第三、四遍采用高频振动,速度为2.5Km/h。

碾压时速度要均匀,不能时快时慢。

碾压重叠轮迹30cm。

碾压中,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第四遍碾压完毕之后开始按规范要求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不合格时增压一遍,重测一次压实度和含水量,做好测试记录,直至满足压实度的规范要求为止。

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过程机械、人员、环境、天气各项数据和情景记录,做好土层表观质量的记录,压实轮迹深度随压随记,用3m小卷尺测量,每道轮迹按第10米测一点。

每压一遍都要记录压路机真正速度,压路机振动频率、压路机操作、驾驶质量,记录现场指挥协调情况,对组织安排进行评价。

 

机械碾压示意图

(8)试验检测:

每层碾压开始后,试验工程师在碾压第二遍过后,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和含水率,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路基负责人并作好记录。

土方压实度检测一灌砂法为主,填筑时根据93、94、96分区分别控制压实度达到93%、94%、96%以上。

每一层压实层均检测压实度,检测频率为S<2000m2需检测4个点,2000m2≤S<4000m2时需要8个点,4000m2≤S<6000m2时需要检测12个点,依次类推。

(9)沉降观测:

检测合格后,按纵向2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均匀埋设沉降10个观测桩,沉降观测桩由沉降底板、测杆、套管、套管接头、套管盖板、测杆头组成。

沉降板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尺寸为500mm×500mm×30mm,用C15混凝土预制。

测杆采用Ф40mm钢管制成,一端为外丝,另一端为内丝,每根长为50cm,套管采用塑料管。

工作原理:

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随地基沉降而下沉,通过连接在上面的测杆的传递测量其高程,测杆高程减去杆长即为沉降板高程,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

测量人员在线外架设水准仪,测量其沉降观测桩高程,再用振动压路机再压一遍(横向行走),横向行走压实后再重测一下原来点的高程,经检查对比,各点在振动前后的标高差值在2mm以内即为合格。

(10)洒水或凉晒:

检查填料含水率,采用洒水或凉晒的办法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内(现场用酒精烘干法快速测定含水率)。

(11)整理数据:

收集记录各层详细施工过程、时间、参数及机械组合,整理成表。

通过以上碾压遍数所采集的工艺性参数,我部将积极组织人员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等参数,为全面路基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2、石方填筑施工工艺

2.1、石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