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202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docx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用圆规画圆.

4.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学具:

圆形纸片、圆形实物、剪刀、直尺、圆规

教具:

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曾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出示大屏幕)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出示圆问:

这个圆形与上面几种图形有什么不同?

(板书:

圆曲线图形)

3、导入: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有哪能些特征呢?

今天我就和聪明的你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

圆的认识)

二、经历活动,建构生成

1、让学生说说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2、请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尝试着画一个圆形。

3、让学生把剪好的圆形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问:

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

这个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O”表示.(师板书:

圆心:

O)

4、请学生拿刻度尺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交流)

师小结: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指导学生画出一条半径来。

让学生思考: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5.生观察对折时的折痕,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示。

(板书:

直径:

d)

引导学生思考: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

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学生讨论交流生汇报: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师小结并板书:

d=2r或r=d/2

6.运用圆的特点画圆

  师:

我们知道了圆的特点,就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画圆了。

  

(1)认识画圆的工具和使用。

师:

画圆的工具有很多,我们来看这个工具,这是圆规。

圆规有两脚,它的一脚有针尖,另一脚有铅笔尖(或粉使用时针尖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右手握圆规,左手按住纸,不要用力过大,另一脚旋转画圆。

  正是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这一原理,我们才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2)让学生画一个圆总结画圆规画圆的步骤。

  A.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即半径)。

  B.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选好的一点(即圆心)上。

C.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讨论:

圆心决定了什么?

圆的大小是由谁来决定的?

(4)画圆。

三.走进生活,解释应用

1、填表:

(大屏幕出示)

r(米)

0.12

1.32

2.8

D(米)

0.88

1.04

2、判断正误:

(大屏幕出示)

3.58页做一做

4\想一想: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

四反馈测评,铺垫孕伏(略)

《圆的认识》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后所要认识的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种图形。

学生认识圆应把握它的特点,借助多媒体使学生体会到圆所蕴涵的美学特征与文化积淀。

本课教学针对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具有处理信息和网络上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结合远程多媒体教学使这成为现实。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

2、技能目标:

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画面、图像、演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目标设置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即通过多媒体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于掌握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画圆。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明标定向

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情景,展现大自然中随时都有圆的存在。

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

2明标定向

我学习名师魏书生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二)经历活动,建构生成

1、创作圆:

学生在准备好的纸上作圆,方法工具不限。

2、让学生把剪好的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反复折几次,问有何发现,从而知道圆心概念,我并用课件演示圆心的表示符号。

3、让学生通过量量、仔细观察、课件演示等方法知道半径、直径概念及如何用字母表示等。

4、学生探索

(1)此时我会播放课件--以半径旋转并标有直径的圆,请学生观察分析并且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等。

(2)我再结合课件图片总结:

圆的半径在旋转中,与圆的直径重合时,半径只有直径的一半,由此得出:

r=d/2d=2r给答对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课件展示两个分别以半径和直径旋转的圆)

(3)接下来我会再问“那圆有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呢?

为什么?

学生自己看着旋转的圆自己总结,我适时做出评述圆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相等直径也相等,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知识延伸

(1)我会向学生提问:

刚才同学们画圆时都用到了些什么工具和方法啊?

和大家交流借鉴一下经验好吗?

学生: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我再课件播放(可能会用到的工具如硬币、线、笔、圆规等)。

(2)问:

老师想画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可不可以用一块的硬币哦?

为什么啊?

生:

学生会从大小不符合等方面来说明不行。

此时我又会说那我要是想画一个半径6厘米的圆又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啊?

生:

可能会比较为难(我再适时从大小符合以及方便等方面慢慢导出学生说出用圆规画)

(3)接下来我再小结得出画大小不同的圆我们通常用圆规来画——并播放课件圆规确定半径的方法以及圆规画圆的方法的重复过程(并得出结论用圆规画圆可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也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圆,再次论证得出半径越大,圆就越大。

半径越小、圆就越小)

(三)走进生活,解释应用

1、请同学们用圆规画出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画好之后相互检查以巩固刚才所学的方法。

2\填表:

(大屏幕出示)

r(米)

0.12

1.32

2.8

D(米)

0.88

1.04

2、判断正误:

(大屏幕出示)

3.58页做一做

(4)反馈测评,铺垫孕伏

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

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在导入新课和教学新课的过程中,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2、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都安排了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机会。

    3、注意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创设情境认识圆,到初步运用有关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找出圆形物体的圆心,车轮为什么要作成圆形等都突出这一点。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事例进行猜想,并通过实践检验猜想,在具体情境中逐步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机会,使学生冲费感受到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存在不足:

    1、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较多,课堂调控欠佳。

  2、教学经验不足,几个关于圆的概念没有板书,导致学生对圆的部分知识掌握不牢,含糊不清。

    3、师生之间的互动少,没有辅导到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