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982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中考科学经典易错题4含答案

(开放性、陷阱型、迷惑型易错题)

一、开放性易错题

1: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__运动,且vZ______v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问题。

通过审题可看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运动的方向不确定,因此要分两种可能的情况讨论。

(1)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东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东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

v乙>v甲;

(2)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西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西运动。

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

v乙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应为:

“东,大于”或“西,小于”。

2:

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A、如果F1≠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B、如果F1=F2,那么F=0

C、如果F1>F2,那么F=F1-F2

D、F总大于F1和F2的任意一个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本题中的F1、F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大小关系已在各选项中作了假设,但各个力的方向未说明,两个力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那么合力的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3:

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A、一定是200帕B、可能是1000帕

C、可能是800帕D、可能是200帕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解答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答案A,其原因是认为作用在物体中央的大小为20牛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实际上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力的方向,只是说明力竖直用在物体中央,所以该力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两种可能。

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为120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p1=F1/S1=120牛/(0.1米2)=1200帕p2=F2/S2=120牛/(0.1米2)=800帕本题正确选项为C。

4:

某物体重为0.5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A、一定为0.3牛B、可能为0.2牛

C、一定为0.5牛D、可能为0.4牛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

在容器中放入物体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而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

当容器中盛满水时,两者相等;当容器中未盛满水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而本题中没有明确烧杯中水是否盛满,所以应分盛满水和未盛满水两种情况讨论:

(1)当烧杯中盛满水时:

物体所受浮力F浮=0.3牛。

(2)当烧杯中未盛满水时:

由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

所以浮力F浮>0.3牛。

又因为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0.5牛(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应是0.3牛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说明】通过本题的讨论要明确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和从容器中溢出液体的重力的区别,两者不是同一概念,只有在容器中盛满液体时,两者才是相等的。

5:

如图1所示,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弹簧秤未画出),当金属块的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

A、可能是2牛B、可能是6牛

C、可能是8牛D、以上答案均错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

由题意已知,物

体重G=10牛,当V排=1/V物时,弹簧秤示数F弹=8牛,则物体所受浮力F浮=G-

F弹=2牛。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g1/3V物=2牛,推得:

ρ水gV物=6

牛,即当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6牛。

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若金属块只是与杯底接触而未互相挤压,则金属块受重力、浮力和弹簧秤的拉力共三个力的作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F弹=G-F浮=10牛-6牛=4牛

若金属块与杯底接触并互相挤压时,杯底对金属块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不确定,最小值为零,即弹簧秤示数的范围为0~4牛。

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

6:

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0角,要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反射出去,那么平面镜应如何放置?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

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向,可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画出法线,再根据镜面垂直于法线,就可以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由于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有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两种可能,所以平面镜的位置也有两种放法。

如图2所示:

 

7:

在光具座上固定一个凸透镜,使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轴MN上,如图3所示,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A、A点的左侧B、AB之间C、BC之间D、C点的右侧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过程开放问题。

题中说明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B点,若在B点成的像为A点上烛焰的实像,则透镜应位于AB之间。

那么,根据光路可逆,烛焰在B点时,成像应在A点,而题中指出:

烛焰位于B点,成像于C点。

显然B点成的像是A点上烛焰的实像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在B点成的应是A点上烛焰的虚像,则透镜应在A点的左侧。

当A点与透镜的距离小于f,B点与透镜的距离也小于f时,若烛焰位于A点,能在B点成虚像;若烛焰位于B点,在C点也是成虚像。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8:

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阻R2为10欧,合上电键S,电流表示数I为0.4安,若将电阻R2换成电阻R2’=20欧,闭合电键S,则电流表示I’为()。

A、I’=0.2安B、0

C、0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结果开放的问题,原电路是一个电灯L(设其电阻为R1)与电阻R2串联的电路,总电阻R=R1+R2=R1+10欧,电压U=IR=0.4安(R1+10欧),当将电阻R2换成电阻R2’后,总电阻R’=R1+R2’=R1+20欧>R。

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应该变小,所以电流表示数I’应小于0.4安,又因为R’不大于R的两倍,电流应不小于原来的一半,所以电流表示数I’应大于0.2安。

9、乘坐火车的旅客,从两边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分别向东、西方向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观察者乘坐的火车一定在开动

B、观察者乘坐的火车一定静止

C、必有两列火车向相反方向开动

D、可能三列火车开动方向相同

10、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物体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下降时一定大

B、上升时一定大

C、一样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在图14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值分别为12欧和3欧,甲、乙两处可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断开电键S,甲、乙都接电流表时,甲、乙两个电表示数的比值为2

B、断开电键S,甲、乙都接电流表时,甲、乙两个电表示数的比值为1/4

C、闭合电键S,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时,甲、乙两个电表示数的比值为3

D、闭合电键S,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时,甲、乙两个电表示数的比值为12

12、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A、灯L可能变亮

B、灯L可能短路

C、电阻R可能断路

D、电阻R可能短路

13、重80牛顿的正方体金属块边长为10厘米,放在面积是0.8米2的长方形的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A、可能是100帕

B、可能是4000帕

C、一定是8000帕

D、可能是30000帕

14、物体在凸透镜前10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7厘米时所成的像()

A、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二、陷阱型的试题:

 15:

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解析]:

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

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

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

两个冰块均为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

选项B、C正确。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解析]:

此题就透彻理解内能、热量、温度、比热的含义比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能“含”。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成温度传递。

因为水的比热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保护秧苗。

选项A正确。

 17:

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   

A.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冰、水和水气都存在

[解析]:

当把盛有0℃的冰和水(即冰水混合物)的水箱搬进0℃的教室里,由于它们的温度相等,之间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时冰水混合物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凝固,应是冰水共存。

由于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在液面发生,因此除了冰,水外还有水蒸气存在,故选D。

18、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

这种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冷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19、关于实验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B.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     

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实像为光线相交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

20、电磁炉是利用高频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化铁质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涡流(即电流),加速锅底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它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现代家庭中的理想灶具,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磁炉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炉在使用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B.电磁炉在使用中会产生烟尘和废气

C.电磁炉加热食物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D.铁、铝、铜锅均可在电磁炉上使用

21、甲、乙两个身高相同的人抬着一个木箱沿斜坡上山,木箱的悬点恰好在抬杠的中央。

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甲与F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

D.已知条件不足,所以无法判断

三、迷惑型的试题:

(一)利用多余的条件进行迷惑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200牛的小车,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维护它运动所需要力的大小是(  )   

A、100牛    B、50牛    C、200牛    D、0牛

2、一足球运动员用50N的力,用脚把足球踢出10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  )

A、100J    B、50J    C、5000J    D、无法计算

(二)利用相近物理量进行迷惑

3、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4、关于物体的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比热越大,温度越高  

C、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 

D、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三)利用思维定势进行迷惑

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沉在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C、漂浮在水面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沉在水底的铁球可能是空心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作用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时,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

7、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0Pa,他一只脚的面积是150cm2,则小明的体重是(g=10N/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