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876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4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docx

苏科版物理九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导学案

18.1《能源的利用与社会的发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

的历史;

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

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能结合实例,从不同角度对能源进行分

类。

二、导学流程

活动1:

通过阅读课本,各小组内讨论并简述人类利用能源的简史,当前世界能源生产及其变化情况。

(先由各小组讨论整合,再由小组长发言)

活动2:

每小组各举一个“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实例,并且要具体说明能量的转移方向和转化过程。

活动3:

结合“生活、物理、社会”内容,对能源进行分

类。

要能够清楚区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并举例。

活动4:

简单阐述一下

自己对当前对能源的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18.1《能源的利用与社会的发展》达标检测

1、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水能C、化石能D、动植物能

2、长江三峡水电站用大坝提高上游的水位,被提高了水位的水流下来时,冲击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顺序是()

A、动能——势能——电能

B、势能——动能——电能

C、内能——电能——动能D、动能——电能——势能

3、以

下关于

节约能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

使用节能灯

B、尽可能地使用自然光

,少用电灯

C、夏天经常向地面洒水,减少空调使用时间

D、利用热电站代替水力发电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二次能源B、地热能源不是一次能源

C、太阳能是新能源

D、天然气是清洁能源

5、下列能源中是新能源的是()

A、化石燃料、水能、风能B、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

C、化石燃料、潮汐能、地热能D、太

阳能、化石燃料、核能

趣味物理小知识

设想在一家餐厅里,给你端上一杯咔啡,而此时你并不想喝它,为了能在几分钟后你喝的时候更热些,应该在何时加入室温牛奶?

答案:

你应立即加入牛奶。

物体比他周围温度高得越多,冷却速度就越快,因此立刻加入牛奶便可降低咖啡在你和之前这一段时间内的冷却速度,如果你等着,那么很烫的咖啡会很快变凉,再加入牛奶时,会使温度降得更低。

加入牛奶,你就将将咖啡由散热快的黑色变成了散热慢的乳褐色,因此立刻加入牛奶还能减少辐射热量。

而且,当你加入牛奶后,扩大了液体总量,而液体散热

表面积

未变,这也将导致冷却速度下降。

所以,立刻加入牛奶为好!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比为FA、FB,则()

A.pA=pB,FA=FBB.pA=pB,FA<FB

C.pA<pB,FA=FBD.pA>pB,FA>FB

2.如图所示,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

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

A.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带负电

B.甲、乙两物体均带正电

C.甲物体带负电、乙物体带正电

D.甲、乙两物体均带负电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大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D.热量总是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到比热容小的物体

5.晓彤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提醒大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否则容易引发森林大火,这是因为()

A.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折射后会聚到树木上

B.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折射到树木上

C.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到树木上

D.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反射后发散到树木上

6.有一种亮度可调的简易台灯,灯泡与一个可变电阻串联,改变可变电阻的阻值可调节灯泡的亮度。

调节可变电阻时改变了

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A.电源电压B.灯丝电阻

C.灯泡的额定功率D.灯泡两端的电压

7.2016年的巴西奥运会即将来临,小吴同学对伦敦“奥运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使艇前进的力是桨划水的力

B.短跑选手百米冲刺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多项选择题

8.世界上最著名的苹果树生长在哪里?

答案是﹣﹣在伟大的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家花院里.牛顿被一个从树上掉落的苹果砸中脑袋,受到启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如图所示,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自由下落的过程中()

A.重力改变了苹果的运动状态B.苹果受到的合力为零

C.苹果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重力对苹果做了功

9.如图,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D.灯的电功率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10.关于图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有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填空题

11.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嫦娥四号”随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不负众望,成功的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地面控制中心通过_____向它发出指令;它在月球上所需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太阳能属于_____再生能源。

12.市场上有一种磁吸式手机充电线(如图),能通过磁铁公母对吸方式达到接通充电效果的充电线。

在它的上面固定有磁铁,另一端固定有易磁化的物质,只要将两端靠近,就可以达到对吸充电。

(1)在磁吸式充电线的另一端固定的物质可能是______(选填“铜”、“铁镍合金”或“铝”)。

(2)手机背面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____(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相同。

13.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见证﹣宋代沉船“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出海.“南海一号”沉没于水下20m深,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亚洲第一吊“华天龙”缓慢吊起沉船,沉船出水前,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艘宋代古船排水量(船满载时的总质量)为600吨,则古船在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N.(g=10N/kg,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14.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气流作用下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浓度小于0.01毫克/米3是安全值,而中国的部分地区高于0.05毫克/米3,接近0.08毫克/米3.据统计,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若PM2.5浓度上升到0.05毫克/米3,则每人每天约吸入______克PM2.5;空气中PM2.5的远距离传播过程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

15.在下列四幅图中,图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中气体压强p1>p2。

1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误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他从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开始记录第一组数据,调节滑片测得多组数据,描绘出的U﹣I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源电压为4.5V,可求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变阻器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

17.如图所示,化学老师在做“稀释浓硫酸”的演示实验时,发现用于搅拌的玻璃棒“折断”了。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

18.如图所示,某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一重900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了1m,若不计绳重和滑轮间的摩擦。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m,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

19.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糖化为糖浆,再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绘制出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

20.小金同学利用水槽、蜡烛、玻璃杯等做了如下实验:

他先将蜡烛固定于水槽的底部,接着向水槽内注入一些水,点燃蜡烛,如图(a)所示;然后用玻璃杯倒扣住点燃的蜡烛,发现烛焰逐渐熄灭、水槽内水位下降、杯内水位升高,如图(b)所示。

这是因为玻璃杯倒扣住点燃的蜡烛后,杯内氧气逐渐耗尽,烛焰熄灭,从而导致杯内气温_____、气压_____,水在杯外水面上_____的作用下被压入玻璃杯中,导致玻璃杯内水位高于玻璃杯外水位。

四、作图题

21.如图所示,竖直方向悬挂一平面镜,PQ为平面镜两端点,平面镜前站立一人,假设人眼处于S位置,试在右侧光屏上标出人通过平面镜所能观察的范围O1O2,并画出光路图.

22.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3.如图,画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_____)

五、实验题

24.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

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___是凸透镜,________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2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华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图乙和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是小臣同学改进后的探究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吸热能力大小的实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即:

R甲=R乙。

(1)实验中用电加热器在液体内部加热来替代酒精灯,以及用封闭的烧瓶代替敞口的烧杯,这些改进都是为了______,从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2)实验中甲、乙两液体初温相同,还必须控制甲、乙两液体的______相同。

(3)闭合开关,发现乙烧瓶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的比甲快,说明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比甲液体______(选填“大”或“小”)。

(4)如果换用两个不同的电加热器即R甲>R乙,两烧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还可以用这个装置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______的关系。

六、计算题

27.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

(1)在5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要多少时间?

七、综合题

28.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100cm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2=80cm2,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

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

(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

(1)除图甲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

(选填A.天平B.刻度尺C.量筒)

(2)观察图象,分析可知:

①h1=_____cm,木块A的总高度是_____cm。

②在木块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____,木块A所受浮力____,在木块A浸没后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___,木块A所受浮力____(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木块A的重力是____N。

(3)利用此实验装置可测该液体的密度,其值为_______kg/m3。

(4)木块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pa。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A

D

C

A

D

A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8

9

10

答案

AD

CD

BD

三、填空题

11.变大电磁波可

12.铁镍合金电动机

13.06×105;不变;6×106

14.5×10-4不能

15.BC

16.5;40.

17.光的折射

18.12075%

19.放出凝固

20.升高减小大气压

四、作图题

21.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S1.然后连接S1与P并延长,交光屏与一点Q1,连接S1与Q交光屏与一点Q2,则Q1Q2区域就是人通过平面镜所能观察的范围

考点:

平面镜成像

22.

23.

五、实验题

24.

(1)乙、甲

(2)①、②

【解析】

分析:

此题是探究“视力的矫正”实验,那么必然要和近视、远视眼的成因联系起来.

图中所示的实验器具中,蜡烛发出的光相当于物体反射的光,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移动前的光屏位置相当于物体成像的位置,移动后的光屏位置相当于视网膜.

然后结合近视、远视眼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解:

由图知,蜡烛相当于物体,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①当眼镜甲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要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像,就必须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这和近视眼的情况类似,我们知道,近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强,物体的像只能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用凹透镜纠正后,可以有效的发散光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②当眼镜乙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要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像,必须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这与远视眼的情况类似,我们指的,远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弱,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所以用凸透镜纠正后,可有效的会聚光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

(1)乙是凸透镜,甲是凹透镜;

(2)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①,属于远视眼矫正的是②.

25.凹陷(形变)乙、丙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解析】

(1)实验采用了转换法,即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所以可得出结论: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图乙和丁的实验现象,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26.减少热量散失质量小电压

【解析】

试题分析:

(1)实验中用电加热器在液体内部加热来替代酒精灯,以及用封闭的烧瓶代替敞口的烧杯,这些改进都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从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2)实验中甲、乙两液体初温相同,还必须控制甲、乙两液体的质量相同.

(3)闭合开关,发现乙烧瓶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的比甲快,说明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比甲液体小.

(4)如果换用两个不同的电加热器即R甲>R乙,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根据U=IR,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再在两烧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可以用这个装置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的关系.

考点:

焦耳定律;热量的计算.

点评:

本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六、计算题

27.

(1)5.83km

(2)2h

【解析】

【分析】

(1)根据对交通标志牌的了解确定轿车行驶的速度,然后利用s=vt计算路程;

(2)已知速度与路程,由t=

可求出轿车的行驶时间;

【详解】

(1)从速度表中可知,轿车行驶速度为v=70km/h,

t=5min=

h,

根据v=

可得,在5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

s=vt=70km/h×

h≈5.83km;

(2)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要的时间:

t′=

=

=2h.

答:

(1)在5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5.83km;

(2)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140km需要2h;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及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生活中要注意对各类标志牌含义的了解。

七、综合题

28.

(1)刻度尺;

(2)①4;10;②增大;增大;不变;不变;③4;(3)1.25×103;(4)1000.

【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测液体压强时,而要液体的深度,所以还应有刻度尺;

(2)①当木块A静止时,所受的压力为0,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深度h1=4cm,当浮力刚达到最大值时的深度就是木块的总高度,由图示可知,总高度10cm;②由图示可知,在木块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增大,浮力也是增大的;在木块A浸没后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浮力也是不变的,由于排开液体的多少不变;③由F=0时,A处于漂浮状态,F浮=GA;当物体A浸没时,根据受力分析有F1浮=GA+F压;其中浮力的公式为F浮=ρ液gS2h,由图像可知,当h=10cm时,压力F=6N,联立方程组上面两个方程,可得A的重力为4N;(3)由F=0时,A处于漂浮状态,F浮=GA;可知ρ液gS2h=4N,所以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为1.25×103kg/m3;(4)浸没时与未放入圆柱体相比,排开水的体积

水面上升的高度

,增加的液体压强

【考点定位】压强;浮力的计算

视频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

B.

C.

D.

2.将A、B两个灯泡,按如图、如图两种方式连接,已知RA=4Ω,RB=6Ω,电源电压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如图1中A灯比B灯亮

B.如图2中A灯比B灯亮

C.如图1中A灯比如图2中A灯亮

D.如图1中的总功率比如图2中的总功率要大

3.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OB,不计杠杆自身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

A.m1=m2B.m1m2D.无法判断

4.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用注射器推药液是利用大气压强

B.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

C.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压强和浮力就越大

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5.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甲、乙两段导体的电阻后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R甲≤R乙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7.将“6V,3W”和“6V,6W”的灯泡L1和L2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A.电源电压为12V时,两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

B.两只灯泡发光时,灯泡L2比灯泡L1亮一些

C.灯泡发光时,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D.灯泡L1正常发光时,灯泡L2的实际功率是1.5W

二、多项选择题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示数变小

B.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9.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晶体熔化过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C.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功率就越大

D.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提升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10.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

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

B.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

C.“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出现水雾”是熔化现象,“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三、填空题

11.昆明的四季花事,大理的风花雪月,都让人心生向往。

让人惊喜的是,2018年7月1日,昆明到大理的动车正式开通,行程时间将缩短到2小时左右,动车启动后,坐在车上的小楠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动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___________,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

12.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将木块缓慢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

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摩擦力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1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可以把牙齿刷得更干净,它是利用了超声_____(选填“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的特点,这种电动牙刷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使用。

14.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可燃冰具有热值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