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774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docx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论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杨吉兴,杨舜清

【摘要】人文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的产生几乎与人类文化、文明的出现相同步。

但“人文科学”的概念出现较晚。

人文科学是研究人文世界的各种人文现象发生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通常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并有不断向新领域、新学科拓展的发展趋势。

人文科学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即人文世界。

作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自研究对象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三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34)012

【总页数】4

【关键词】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对象;人文世界

人文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的产生几乎与人类文化、文明的出现相同步。

但“人文科学”的概念出现较晚。

在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人文科学”这个名词;在中国,“人文科学”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出现。

但是它一开始使用便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我国当今的学术界、教育界使用率很高的概念。

然而,对于人文科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等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争议和不同的观点。

有鉴于此,笔者对人文科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等问题做一番考察,并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求教于学界。

一、“人文科学”概念的出现

人文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的产生几乎与人类文化、文明的出现相同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最初的学问就是人文科学。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创造的哲学、宗教、艺术等,实际上就是人文科学。

而且,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有相当长时期没有所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划分,把人类的学问统称为哲学或人文科学。

后来由于社会分工和人类知识的积累、发展与分化,出现了专门从事宗教神学、哲学和科学活动的僧侣、祭司、哲学家等和与之相对应的各门学问。

特别是到18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的爆发,出现了完全独立的近代科学,并逐步分化出各门知识体系和各门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完全独立出来并自成体系,人文科学也有了其新的内涵和专门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知识领域和科学体系,并构成现代科学体系的三足鼎立之势。

可见,人文科学古已有之,而所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其各门学科的出现,只是近代以来的事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其各门学科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和人类知识长期积累、发展与分化的结果。

尽管人文科学古已有之,但作为学科学术分类,“人文科学”的概念实际上很晚才出现。

据考证,“人文科学”概念来自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它指一种独特的教育纲领,即培养雄辩家的教育纲领。

公元2世纪,拉丁语学者格里斯也曾经使用过“人文学科”一词,他将“优雅之艺”称之为“人文学科”[1]7。

在整个古代社会直到中世纪,只有“人文学科”而无“人文科学”的概念。

在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人文科学”这个名词,并出现了“人文学者”的称谓[2]305。

到19世纪初时,西方学者针对唯科学主义使用了“人文主义”的概念。

正是在这个时期,人文科学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科学”概念得以被西方学者所广泛使用。

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大批人文科学家(大多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如赫尔德、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胡塞尔、卡西尔等,都曾致力于“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和探索,但是由于其视角不尽相同而使得人文科学有“精神科学”、“历史科学”、“文化科学”等不同的称谓,从而使得其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与此同时,西方各国相继出版了大量以“人文科学”命名的著作及其它人文科学著作,如《人文科学的逻辑:

五项研究》([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导论》([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认识论》([瑞士]让·皮亚杰)、《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读》([美]弗雷德里克·A·奥拉夫森)、《人科:

作为复杂系统的人文科学》([葡]玛利亚·博古特,林磊)等。

而在中国,“人文科学”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被广泛使用[3]21。

二、人文科学内涵的界定

在当今的学术界、教育界,“人文科学”是使用率很高的概念,但要说清楚“人文科学”概念的内涵,并非容易之事。

要解释“人文科学”概念的内涵,有必要先说明“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概念的区别。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研究者们对“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争议和不同观点。

我国翻译界对英文humanities一词就有人文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种不同的翻译,将二者视为同义词。

同时,包括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内的一些学者甚至一些权威书籍仍然将“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不加区别地混同使用。

例如,《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对humanities做的解释:

“learningorliteratureconcernedwithhumanculture,especiallyliterature,history,art,music,andphilosophy人文科学(尤指文学,历史,艺术,音乐和哲学)。

”[4]1026而《英汉大词典》将thehumanities解释为“(尤指古希腊和拉丁的)语言文学;人文学科(通常包括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关于人的学问,人学”[5]1571《新英汉词典》也将thehumanities解释为“人文学科;人学”[6]69,624,等等。

正因为对“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概念区别的难度很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文学科”词条做了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却是正确的、确切的解释:

人文学科是指“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是关于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学科,它包括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法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实践,以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7]760。

在这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主要是从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而进行的界定。

关于“人文学科”和“人文科学”概念的区别,许多学者已经作过具体的阐述。

学者们一方面肯定了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二者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这二者之间有明显区别。

刘大椿教授指出:

人文学科指的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而人文科学则是关于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语言学等。

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也很难截然区分[8]。

我国诸多权威书籍和学者对“人文科学”概念的内涵做了有益的探索。

比如,具有很大权威性的《哲学大辞典》对“人文科学”的界定是:

人文科学起源于古罗马西塞罗提出的培养雄辩家的教育纲领,后转变为中世纪基督教的基础教育,包括数学、语言学、历史、哲学和其他学科。

文艺复兴时期,广义指与神学相对立的研究世俗文化的学问,主要研究语法、修辞、诗学、历史与道德;狭义指希腊语言、拉丁语言研究与古典文学的研究[9]23。

有的学者指出:

“人文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直接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联系的科学,它关注的主要是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生活,它以人的精神自由、个性解放、情感完善为自己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10]。

也有学者认为,人文科学即“关于人的价值及其精神表现的科学”[11]517。

还有学者说,人文科学“主要指以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科科系的学科。

通常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

”[12]5人文科学是“研究人文教育、文史哲艺一般规律和方法、人文主义传统、人类理性和精神家园的科学。

”[13]

显然,我国学者对人文科学概念的界定,对于正确理解“人文科学”概念的内涵具有启示意义。

根据中外学者的见解和权威辞书等的解释,可知人文科学概念的内涵是明确的,只是因为立论的角度差异,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说法。

借鉴中外学者和相关权威辞书的见解,我们可以给人文科学下如下定义:

人文科学是研究人文世界(包括人的主观心灵世界和客观文化世界)的各种人文现象发生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通常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并有不断向新领域、新学科拓展的发展趋势。

三、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探讨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本身固有的独特的研究对象。

正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各门科学之间区别开来。

然而,对于人文科学是否有一个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区别的独特的研究对象问题,国内学术界却一直存在着争议和不同的看法。

陈先达认为: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人文创造活动为对象”[14]。

余金成主张:

“人文科学以整体社会关系为对象”[15]。

李维武提出:

“人”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共同研究对象”,但三者对“人”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的。

人文科学侧重于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16]11-15。

李醒民指出:

“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和个体的)及其文化产物,把主观精神或思维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

”[17]朱红文提出:

“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说,就是人文世界”[18]。

吴鹏森等人与朱红文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它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

”[19]7王国席、庞振超等人则与朱红文持完全相同的观点。

王国席指出,“人文科学的对象是人文世界,这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或价值世界。

”[20]115庞振超说,“可以把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人文世界。

”[21]李武装则对将“人文世界”作为人文科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意义世界”是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22]。

张永宏则提出了把“人文教育”、“人文”、“人文主义传统”和“人”等作为人文科学的学科对象的观点[13]。

纵观上述学者的观点,尽管存在着争论和不同看法,但学者们对人文科学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独立存在的研究对象,其认识是一致的。

只是因各自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和所强调的重点不同,而提出了关于人文科学研究对象的诸多见解。

应该说,这些见解都有其立论的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正确把握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笔者考究得出如下结论:

人文科学有一个区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独特的研究对象。

正如自然科学以自然世界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以社会世界为研究对象一样,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文世界。

或者可以简要地说,人文科学就是关于研究人文世界的学问。

它通过文本解读、对象理解和生命体验,运用历史、逻辑表达方法等进行研究,发现各种人文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形成人类关于人文世界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守护人的精神家园和追求精神理想,构建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

人文世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的主观心灵世界,是整个人文世界的基础与核心。

所谓人的主观心灵世界,亦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在实践活动中人自身主动的、有意识的长期选择的结果。

它由人的需要、目的、理想、信念、思维、想像、体验、情感、意志、性格、认知活动和心理活动等构成。

二是人的客观的文化世界,是人的主观心灵世界的外在形式。

人的客观的文化世界,亦即“人化”世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精神活动创造的成果。

它由人化的自然界,如农田、庄稼、草地、花园、楼房、桥梁、城镇、村庄等,人化的人类社会,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风俗、习惯等,以及人化的人的精神活动,如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等构成。

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那样:

“人文世界是主观心灵世界和客观的文化世界的统一,它是一个精神世界、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

”[23]当然,人文科学所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文科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关联性和交叉性。

但是,人文科学所涉及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比,有其完全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

“人文科学是以构建和更新人类文化价值体系,唤起人类的理性与良知,提高原有的精神境界,开发人的心性资源,开拓更博大的人道主义和人格力量等方式来推动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

”[24]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世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世界和人文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文世界,三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三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各自独立存在,不能相互替代。

自然世界是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的基本特征。

社会世界是由客观存在的人自身和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关系等,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特征。

人文世界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创造的文化成果,即人的主观心灵世界和客观文化世界。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具有主观性的基本特征。

另一方面,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又不是完全分离的,三者之间在内容上有联系、渗透和交叉。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上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一面”[25]。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者都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等而展开,因人的各种客观的、主观的实践活动而使其赋予丰富的内涵,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成果并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其实,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它们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文化成果。

作为其研究对象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或人文世界,都与人有着极其密切而十分重要的关系。

事实上,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都包含着人的因素在其中。

当然,它们各自对人的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

自然科学主要是从人作为自然世界一部分的视角,研究人的自然属性、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社会科学主要是从人是社会世界的主体同时又是客体的视角,研究人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关系等的特征和规律。

而人文科学主要是从人的目的、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价值和意义等视角,来研究人的主观精神活动及其创造成果的客观文化世界的特征和规律。

显然,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者都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这应是没有疑义的。

换言之,正是人这个中心使得这三大科学领域各自研究对象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不仅不能完全分离,而且存在着密切联系并相互渗透。

参考文献:

[1]石敏敏.希腊人文主义[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夏征农.辞海(1979年缩印本)[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3]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本词典编译出版委员会.新牛津英语双解大词典[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上卷)[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6]新英汉词典[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8]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社会功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

28-35.

[9]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10]朱聪明.浅析人文科学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3):

17-18.

[11]黄楠森.人学词典[M].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12]张光忠.社会科学学科辞典[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13]张永宏.论“人文科学”的学科定位[J].云南社会科学,2005(5):

54-57.

[14]陈先达.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关于人文科学性质与创新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14-25.

[15]余金成.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N].光明日报,2010-02-23(011).

[16]李维武.人文科学概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17]李醒民.知识的三大部类: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J].学术界(月刊),2012,171(8):

5-33.

[18]朱红文.论人文科学的对象[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5

(1):

15-21.

[19]吴鹏森,房列曙.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第2版)[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0]王国席.人文科学概论[M].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1]庞振超.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及特性[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5):

103-105.

[22]李武装.论人文科学[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5(4):

32-38.

[23]张掌然.人文科学方法论问题研讨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24(3):

17-22.

[24]李建华,胡训军,周谨平.论人文科学的学科特质和体系分层[J].现代大学教育,2004(6):

5-9.

[25]欧阳询.人文科学研究的形而上学批判[J].湖南社会科学,2013(5):

36-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