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723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docx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资料问答题116

高等教育学总复习【综合问答题】

1、简述20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P6)。

(1)规模化;

(2)中心化;(3)综合化;(4)国际化;(5)职业化;(6)终生化;(7)多元化。

2、高等教育的本质(基本)属性是什么?

高等教育有何基本特征?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基本)属性:

从高等教育的性质来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学科知识和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具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又对政治经济起巨大的反作用。

(二)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是性质任务--高等专门性;二是教育对象--身心成熟性;三是劳动过程--复杂精神性。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必将走进社会的中心?

(P51)

(一)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开始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中心

(二)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作用(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a.大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

b.大学是知识经济的“知识库”和“思想库”。

c.大学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4、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一)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1)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2)社会制度;(3)文化传统。

(二)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1)经济建设;

(2)社会制度建设;(3)文化发展。

5、怎样理解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P58)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物质前提);

(2)环境(可能与条件);(3)教育(主导)。

(二)高等教育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

(1)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引导专门人才成长;

(2)学校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发展的适应指向;

(3)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6、简述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的主要模式(4种)

(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

(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

(3)不分专业模式;(4)产学研结合模式。

(通才教育:

与职业准备不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专才教育:

与职业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7、简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1)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找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全程培养学生。

1)时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处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全方位发展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最终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有所侧重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8、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哪些价值取向?

(1)通才化取向;

(2)专业化取向;(3)职业化取向;(4)基础化取向;(5)复合型取向;(6)素质化取向;(7)个性化取向。

9、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其明显特点是什么?

(一)基本功能:

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

(二)其特点:

一是稳定性;二是潜在性;三是表现形式多样性。

10、如何理解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新职能有哪些?

(一)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

(1)培养人才(最根本职能);

(2)发展科学;(3)服务社会。

(二)其职能的新发展:

(1)引导社会的职能;

(2)创造新职业的职能;(3)国际合作的职能。

(三)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高等学校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职能递进发展中后出现的职能与原职能一道展现高等教育的功能;再次,三大职能具有交叉发生作用的辩证关系。

11、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有何特点?

如何对其进行优化?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现状:

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偏低。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重点在本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

为此,需加大研究生的招生力度。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现状:

(1)短期职大兴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地方色彩;

(2)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已撑起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响力提高,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高等教育形式。

调整策略:

(1)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2)实现科类结构域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3)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12、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文化素质:

1、专业知识;2、科学文化基础知识;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二)心理素质:

1、情感品质;2、意志品质;3、个性品质。

(三)道德素质:

1、热爱学生;2、为人师表;3、学而不厌;4、团结协作。

(四)能力素质:

1、教学能力;2、科研能力;3、组织能力。

13、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地位。

(1)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

(2)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

(3)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14、如何营造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P135)

(一)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

(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1)民主与平等;

(2)交流与理解;(3)自由与宽容。

如何看待大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主要类型1.传承关系2.导学关系

3.合作关系4.相长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15、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选用原则。

(1)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2)讲习知识的方法与训练智能的方法的统一;

(3)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

17、选择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结合实践谈谈如何选择与组织高等学校教学内容】

(1)适时原则;

(2)完整原则;(3)发展学生个性原则;(4)宽口径原则;(5)调动教师积极性原则。

18、高等学校教学中应当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

(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4)在教学条件、工具和手段上,要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

(5)在教学途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有机统一的原则;

(6)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

(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19、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常选用哪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2)自习与自学指导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法、复习法、辅导等;

(3)现场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习法等;

(4)科研训练的方法,包括平时科研训练、论文与设计等。

一些教学专家还创造了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教学法、微型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等。

20、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P194-196)

(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趋向国际化;

(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

(3)高等学校教学趋向个性化;

(4)教学管理的活性化;

(5)倡导自主性学习;

(6)教学改革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趋向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21、简述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服务

1、高校为了满足特定单位的需要而提供的正规的教学服务;2、高校为当地政府、企业或个人提供岗位培训;3、高校直接提供技术性教学服务。

(二)科研服务

1、科技开发;2、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3、科技咨询;4、科技人才的直接输入。

(三)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1、高校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为改革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

2、高校将图书馆、体育场馆和设施对外开放,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法律、卫生健康、文化等知识的普及作出贡献。

21、目前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解决?

(P263)

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

(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问题(博克提出的大学服务社会三原则:

不可替代性;促进性;来自教师的支持。

)(3)服务社会的多种形式问题。

解决方式:

(一)社会(政府)对高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1、政策支持;2、法律保障和约束;3、资金鼓励。

(二)高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1、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2、统筹安排服务活动;3、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4、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22、高等学校的管理特性。

(1)管理组织的松散性;

(2)管理权威的双重性;(3)管理结构的多样性;

(4)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5)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

23、简述高等学校的系统特性(组织特征)。

(1)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和国际性;

(2)组织目标上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3)组织成员活动上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24、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P282)

(1)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

(2)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

(3)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25、你是如何看待高等学校管理原则的?

(1)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

(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学校管理的一般原则:

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效益型原则】

26、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1)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

(2)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

(3)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

(4)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作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27、教师教学风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应怎样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一)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四个特点:

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

(二)要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主要应从学校和教师本人两个方面着手。

1、就学校而言,领导要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的教学风格。

(1)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教学民主,对教师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要热忱赞扬;

(2)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教师良好的风格苗头,并加以因势利导,使之发展为独特的教学风格;

(3)教学评价工作中把教师形成个人风格作为衡量教师成熟和教学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2、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位教师应有的自觉追求。

(1)培养“乐教”的积极精神,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性的事业;

(2)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

(3)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

(4)“定向”发展,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和提高;

(5)把继承和发展、学习和创新地合起来。

28、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有怎样的教师队伍结构?

高校教师的素质构成:

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结构。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建设要求:

(1)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

(2)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

(3)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4)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5)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

29、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三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区别:

学科建设主要是从科学学和学术意义上说的;专业建设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说法;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结构和单门课程建设。

联系: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科学依据;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30、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

1、高等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的主要趋势:

(1)高等教育大众化;

(2)高等教育国际化;(3)高等教育现代化。

31、针对您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谈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2)国际化的培养目标;(3)国际化的课程内容;

(4)人员的国际交流;(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6)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32、简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

(1)办学主体多元化;

(2)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

(3)专业设置多样化;(4)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

3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1)对自己本质真正占有;

(2)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精神;

(3)具备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精神。

34、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

(1)首先应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2)重点在于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在于创新。

35、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是高等教育机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一)共创校园精神:

1、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2、培养爱国爱校的家园情感,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3、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成才意识;4、共建文明校风,优化校园文化个性;5、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

(二)发展智能结构:

1、扩大知识面;2、发展多种能力;3.提高艺术修养,发展业余爱好;

(3)培养健全人格;(4)丰富业余生活。

【校园文化。

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

校园精神。

是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它具体体现在学风、教风、领导作风等各个方面,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第一部分:

判断(共12题)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发展教育的三个途径:

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

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

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

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

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

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起的作用:

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共21题)

1、高等教育P5: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

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

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目的P34: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6、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

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

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8学制P85:

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

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P115:

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

第六章(1个)

10、高等教育结构P146:

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11、专业P202:

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2、学科P205:

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按学科体系设置专业使培养的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13、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P226:

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14、狭义课程P235: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15、广义的课程P235:

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6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P240:

是指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7、教学大纲P242:

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18、教材P245:

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9、教学方法P265:

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

20、教学评价P288: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21、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P370:

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反应。

第二部分:

简答(共34题)

第一章(9题)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P5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P7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4)此外,高校是政治思想的重要策源地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P9

(1)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总之,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4、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P11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5、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P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精辟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的功能。

(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6、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P25

要2方面来看:

一是从高校发展历史来看;二是从高校性质来看。

培养专门人才主要途径是教学,所以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

当前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意义就在于此。

7、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P26

(1)现代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具有明显优势:

(2)学科比较齐全,基础学科研究更显实力;(3)研究队伍素质高、数量较多;

(4)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研究经费比较到位;(5)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比较频繁。

所以,高校教师在任何国家都是科研的重要主力军之一。

8、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P27

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等。

(1)教学服务,包括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举办技术人才培训等

(2)科技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3)信息服务,包括利用高校数据库、图书资料等为社会服务

(4)装备服务,包括利用高校精良的装备,如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等向社会开放

总之,高校社会服务包括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装让等诸多形式。

9、当代高校的社会职能。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高校职能的延伸

第三章(6题)

1、评述高校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

P55(先述:

解释概念;后评:

产生—现状—发展轨迹)

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斯巴达的军事教育可以说是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源头,持有社会本为观点的人以社会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

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结构类似于“有机体”与“细胞”的关系机构,社会作为有机体,出游决定性、中心的地位,社会是目的,而个体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2、评述高校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

P55

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雅典的自由教育可以说是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源头,持个人本为观点的人将立足点移至个体,个体与社会的结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个体作为有机体,而社会则成了个体生存发展的必然条件,是个体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与发挥潜力的舞台,个体存在与发展是目的,社会是为个体生存与发展服务的。

3、评述高校的专才教育。

P64

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教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专才教育具有四个明显特征:

(1)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

(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4)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

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

4、评述高校的通才教育。

P64

通才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

(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5、评述专才教育、通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联系。

P64

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