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710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4新人教版

八下语文阶段检测题(四)

(第五、六单元)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姓名:

__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寒噤(jìng)  吞没(mò)  驰骋(chěng) 怒不可遏(è)

B.棱角(léng)懈怠(xiè)虔诚(qián)接踵而来(zhòng)

C.翌日(lì)陡峭(qiào)皑皑(ái)纷至沓来(tà)

D.轻盈(yíng)矗立(chù)驿道(yì)五彩斑斓(lán)

【解析】A选项里“寒噤”的“噤”应读“jìn”;B选项里“接踵而来”的“踵”应读“zhǒng”;C选项里“翌日”的“翌”应读“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推槡   喧哗   安营扎寨   深不可测

B.蠕动   巍峨   轻歌慢舞   历历在目

C.俯瞰   缭绕   漫不经心   不可名状

D.颠簸   蜿延   瞬息万变   气势磅礴

【解析】A选项里“推槡”的“槡”应写成“搡”;B选项里“轻歌慢舞”的“慢”应写成“曼”;D选项里“蜿延”的“延”应写成“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川流不息、绵绵不断地延续至今。

B.战争年代里,老将军指挥单枪匹马驰骋疆场,至今身上还留有多处枪伤。

C.今天是陈老师的七十大寿,前来祝寿的宾客络绎不绝。

D.即使有人大声骂你,你也要用和颜悦色的方式来纾解情况。

【解析】“单枪匹马”的意思是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千军万马”。

4.(2017·眉山)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解析】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就……”不能搭配,应改为“只要……就……”或“只有……才……”;C.“提高”与“特色”不能搭配,应将“提高”改为“展现”;D.有歧义,可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

5.(2017·邵阳)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

①经典性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解析】首先确定首句:

总起句③,排除A、C。

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②句与③句首尾呼应。

故选B。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代表作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墨向读者介绍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独特的风貌。

C.《登勃朗峰》是美国作家、演说家杰克·伦敦的作品,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以“一滴水”的视角,跨越时空介绍了丽江古城的风情,重点描写了“四方街”的风景,生动形象,充满了童话色彩,令人神往。

【解析】《登勃朗峰》是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雨”字的古诗文: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分)

(一)根据要求,完成8-9题。

(5分)

(2017·甘肃八市)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

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8.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3分)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

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

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9.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2分)

示例:

关键词:

母爱 课文题目:

《金色花》

理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用天真可爱的孩子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

________ 课文题目:

________

理由:

略。

所选课文能支撑关键词,理由充分,语句通顺。

(二)名著阅读(3分)

10.请写出下图故事情节的出处,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城里送来了一挺机枪、几箱子弹和几十支步枪。

工地周围有人警戒。

筑路队按战时编制组织起来,分成六个小队;把剩下的工程分成六段,每小队负责完成一段。

保尔担任第五小队队长。

(三)汉字书写(2分)

11.请将下面警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 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三、阅读(12—26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诗中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和“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是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反衬的手法。

表现了宫使掠夺的残酷,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及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13.“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选贤与能  ( 同“举”,推举 )

(2)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恨 )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所以人们都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2)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所以(人们)大门不关。

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

16.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

(3分)

文中描写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盗窃乱贼,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

这样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17.“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大同”社会与“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

“大同”即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互爱,和睦相处,是一个理想社会。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10分)

(2017·甘肃)善借者赢天下

王 飙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

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

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因为他们懂得: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

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

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

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

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

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③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

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的意思便是“借”。

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

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试想:

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

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

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

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

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

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

庄子有言: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善借者赢天下。

19.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举例论证。

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具体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20.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

为什么?

(2分)

不能。

画线句先说丹尼尔因善借成就自己的梦想,后说刘邦因善借铸就辉煌的人生,与第②③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21.“借”是门大学问。

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3分)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示例:

从文章来看,“善借”就要积极借助外物和他人的力量,并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从材料来看,“善借”应当知道,有的东西不能借,如高利贷;有些东西要借得巧妙,借得聪明,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照搬。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

(14分)

(2017·重庆B)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

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

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

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

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

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

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

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

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

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

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

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

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

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

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

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

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

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

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

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

“娘,那玉心佩呢?

”奶奶不言语。

母亲说:

“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

“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

”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事》,有删改)

22.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2分)

①带“我”摘艾叶→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

②荒年做艾饼→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23.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4分)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化静为动,传神地写出了山茶花红得鲜艳欲滴的形态。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老屋的简朴,表达了“我”对老屋的亲切感。

24.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3分)

表现了奶奶娇羞的神态(答“娇羞的样子”也可);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25.文章刻画了奶奶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分)

__刻画了奶奶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形象。

__

26.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3分)

__“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

”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__

四、作文(50分)

27.你一定参观过一些展览,游览过一些纪念馆或博物馆,农村的孩子对自己的校园也很熟悉。

请选择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参观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参观记是游记的一种,一般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来写。

(2)在参观过程中,一定会看到许多东西,不可能全都写进作文中,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3)参观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教育。

在适当的地方,要点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