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649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

《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孩子自己做主.docx

让孩子自己做主

 

 

第一章让孩子自己做主:

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自己做主、自我思考,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也是孩子最终能够成熟的渠道。

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自我提高的意识就已经萌发,但是大多数父母都喜欢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剥夺了孩子内在素质发展的机会。

其实,在安全稳妥的情况下,面对孩子的一些事情,我们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让孩子自己判断,自己决定,自己做事,给他自由的空间,给他自我成长的成就感。

我想养只会说话的小鸟——尊重孩子的兴趣

孔子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孩子探索人生的方法之一。

很多父母不知道保护、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按照成人的意愿,逼着孩子学,使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

父母着急上火,殊不知,是自己种的因自己得果。

我有一个学生叫王子琪,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可他就不喜欢思考,每天的数学作业总要有一两道题空着,说是不会,语文的作文更是难题。

那天,我留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他写了一句话就交上来了,我看后陷入了沉思。

他写道:

“我爸爸很凶,他常说:

‘管那么多干嘛。

闭上嘴好好待着。

’”我找王子琪谈话,我们就聊他的爸爸。

为了让王子琪能愉快地进入话题,我讲了我爸爸的故事。

我说:

我爸爸的话好像不怎么多,但他很博学。

我小时候很蠢,经常问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比如,鸟为什么是两只脚,鸭子怎么就不能飞。

我刚说到这,王子琪的眼睛就亮起来,他惊奇地问道:

“林老师,您也问过蠢问题?

”我点点头,知道我找到症结了。

王子琪急切地问道:

“不过,那您爸爸不训您吗?

”我摇摇头,他显得很羡慕,说:

“我每次问我爸爸问题,我爸爸都说:

‘闭上嘴,管那么多干嘛?

’”

我安慰王子琪:

“我觉得你问问题很好,说明你很喜欢学习,而且有一个很会思考的大脑。

我会跟你爸爸谈谈。

”王子琪高兴地说:

“老师,我想养一只鸟,因为我做的纸飞机总飞不高,我想研究一下鸟的翅膀,您能跟我爸爸说吗?

我虽然不确定我是否能劝得了王子琪的爸爸,可是我一定会支持王子琪。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旦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孩子会主动思考、主动动手,主动探索,而这正是学习好的前提。

◆◇◇◆◇◇◆◇◇

我的奶奶本是富家小姐,10岁时家道中落。

奶奶的爸爸是个纨绔子弟,他一出生就吃喝不愁,慢慢就学会了玩鸟架鹰、逗蛐蛐耍牌。

后来因为变故,家道中落,所有财产被变卖的一干二净。

这让奶奶从小受了很多苦。

因此,奶奶非常痛恨玩物丧志的人。

儿子周晓柏出生后,奶奶爱若掌上明珠,可就是不给他玩具玩,为此,我和老公周平没少跟她费口舌。

晓柏5岁的时候,喜欢上了邻居李爷爷,因为他有一只会说话的鹦鹉。

晓柏不明白为什么鸟儿会说话,就天天去研究。

李爷爷很有耐性,晓柏每次去都和他聊得很投机。

时间久了,晓柏就成了个鹦鹉迷。

我奶奶那时候都已经八十岁了,除了耳朵有点聋外,身体特别硬朗。

她隔三差五就要到我家来一趟。

那天奶奶来时,晓柏兴致勃勃地跟她讲了鹦鹉的故事。

开始,奶奶还听得津津有味,后来越听越不对劲,就拉下脸来,不和晓柏说话了。

等到我下班回来后,奶奶就凑到我耳边告诉我:

“小夕啊,可不得了了。

晓柏迷上鸟了。

你可记住了,我爸爸那时候可就是被鸟害的。

”看着她郑重其事而又张皇失措的样子,我哭笑不得,就安慰她说:

“没事,晓柏只是不懂鸟为什么会说话。

我奶奶火了:

“奶奶活到今天,啥事没见识过。

你可别拿奶奶的话当耳旁风。

晓柏今天跟他爸说要养鸟,你家那个二百五居然答应了。

这不是要坏事吗?

”不巧的是,这话正好被晓柏听见了,他哭嚷着扑向我奶奶,说我奶奶是坏人,不想让他快乐。

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一些父母和我奶奶的想法相同,他们按照自己的人生经验,判断孩子所感兴趣的东西是否对他的未来有意义。

他们害怕孩子喜欢的东西会毁掉他的一生,总是阻止孩子去研究。

◆◇◇◆◇◇◆◇◇

我住的小区就有一个孩子,叫安安。

安安三岁时,他家阿姨带他到外面玩,他看到了树底下的蚂蚁窝,就蹲在那里看。

阿姨叫他,他也不听,阿姨强行把他带回家,他自己又溜出去,跑到树底下继续蹲着。

阿姨找到安安后,却无论如何都抱不走安安,只好叫妈妈回来。

妈妈回来后,安安依然蹲在树下看着蚂蚁,一动不动。

妈妈把安安拖回去,把门插上,安安却不吃不睡,蹲在屋里的墙角处,一声不吭。

妈妈急坏了,就打电话叫我过来。

我和安安一起蹲在墙角。

过了很长时间,安安忽然问我:

“你在干什么?

”我反问道:

“你在干什么?

”他说:

“我在看蚂蚁。

”虽然我知道是这样的答案,可是听到孩子这样说还是感到很震惊。

每个孩子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世界、探索世界、学习和世界相处,可是我们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学习之心,我们看到的只是孩子不按规矩出牌。

◆◇◇◆◇◇◆◇◇

要想让孩子认真学习,父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实际上,孩子天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只是大多数父母都不理解孩子的行为,或者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孩子的兴趣价值,阻碍孩子的研究欲望,结果破坏了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变得麻木。

想堆雪人,就是很严重的错误吗——给孩子玩的自由

我们小时候是没有多少玩具的,可一堆石头子,就能让我们玩得痛快淋漓。

而现在的孩子,玩具多得数不清,儿童游乐园的名目也是日有翻新,可孩子们玩得并不痛快。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玩的自由。

我教一年级的那个冬天,曾经在班里做了一个小调查。

我问孩子们:

有多少人堆过雪人?

让我惊诧的是,全班四十个孩子,没有一个举手。

望着孩子们穿得漂亮而温暖的外套,我不知怎的,就觉得很难过。

我指着外面正在飘扬的雪花,说:

“孩子们,今天的语文课就是打雪仗。

”孩子们欢呼雀跃,跃跃欲试。

唯有小眼镜魏昇曜懒洋洋地说:

“太冷了。

我不想动。

”我正要鼓动他动起来,又有一个孩子提出了异议:

“林老师,我妈说,我身体弱,这么冷的天出去会冻坏的。

接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

“老师,我今天没有戴手套,这样出去,手会被冻坏的。

”“老师,我倒不怕冷,可是你能保证我不生病吗?

”……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说的这些话的意义,他们只是从父母的语言里知道:

雪是冷的,容易给人带来病菌。

当我把这些话总结在这里,父母们肯定会觉得惊诧,因为事实是,雪是净化空气的,不会给人带来病菌;身体素质好,冷不会致病。

我记得我小时候,无论下多大的雪,我和小伙伴都不会闷在屋里,堆雪人、滑冰,打雪仗,雪地里好玩的事情多了。

用我奶奶的话说,整个寒假里,我的手就没有热过,因为总是不戴手套往外跑。

但玩得这么疯,我的手居然没有得过冻疮。

父母们总是说现在的孩子变娇嫩了,实际上,由于营养充足,孩子的身体素质比原来的孩子更好了,只是由于父母不愿意把孩子放进严酷的环境中玩耍,导致孩子变弱了。

◆◇◇◆◇◇◆◇◇

女儿周晓然小的时候像个假小子,喜欢跟男孩子们玩,她说女孩子太娇气。

周平就喜欢她这一点,总说:

“巾帼不让须眉。

我女儿将来就是英雄的范儿。

”受到爸爸的纵容,晓然变本加厉,每天都会和几个小男孩在小区的沙堆上打打杀杀,自然也落了个“小夜叉”的恶名。

孩子的这个恶名很快就在我的单位传开了,几个老教师纷纷告诫我:

一个女孩子,干嘛要玩成那样,将来怎么嫁得出去?

我心里也画问号,潜意识里,我还是倾向于女孩子就应该是女孩子的样。

我没有阻止晓然继续到沙堆那里胡闹,但给了晓然一个严苛的要求:

每天晚上,不得让我看到脏兮兮的衣服,否则就要实行惩罚。

我害怕周平反对,提前就给他打预防针,我告诉他,孩子小时候,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性别,以免长大后性别错乱。

我不记得我当时是使用了多么冠冕堂皇的教育理论,反正周平当时是没敢反对我。

晓然看到一直支持自己的爸爸也倒戈相向,心里很失落,却不敢直接反抗。

之后的两天,晓然又去沙堆玩,衣服弄得泥迹斑驳,我就用减掉她和妈妈爸爸玩耍的时间惩罚她。

第三天,晓然说什么都不出去了,一个人躲在屋里看电视。

带着晓然的奶奶觉得很奇怪,就打电话告诉我,说晓然可能病了,一整天都不想出去。

有时候看着电视就跑到窗台,抹一把眼泪,玩一会再回来。

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不是要给孩子一个牢笼吗?

我给孩子这样的规则,到底要她学会什么呢?

难道女孩子就不能玩得很疯吗?

那天晚上,我就取消了对晓然玩耍的苛刻条件。

女孩就得有个女孩样儿,这是一些父母限制女孩玩的理由。

如果再和性别教育联系起来,这理由就更冠冕堂皇。

但用性别来限制孩子的玩耍内容,只是过早封存了女孩子的潜能。

◆◇◇◆◇◇◆◇◇

还说前面那个堆雪人的故事,虽然在我的带动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玩了个痛快,但后遗症却有很多。

三个孩子感冒了,一个孩子在玩耍的时候被推倒,虽然我看没什么大碍,但家长还是跟我请假,带孩子到医院拍片检查。

之后不久正值家长会,我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我的本意是要让父母们能够反省,给孩子玩的自由。

但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家长们的控诉就让我哑口无言了。

在混乱的指责中,一个尖利的声音格外刺耳:

“学习时间,怎么能想着玩?

难道我们把孩子带到学校,是让他来学习玩吗?

我一愣,很想问这个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是要把他变成学习机器吗?

但我知道这话他听不进去。

学习就是学习,玩就是玩,两个是不可融合的矛盾。

这是传统的教育弊端,可在很多家长脑子里却根深蒂固。

实际上,只有会玩的孩子,才能学得好。

◆◇◇◆◇◇◆◇◇

著名的教育家黄全愈曾经说过:

给孩子玩的自由,至少应该具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选择的自由,另一个是参与的满足。

不错,游戏是孩子的成长权利,也是孩子成熟的重要方式。

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注意安全,帮助孩子破解困难。

给我安排书法课,问我一声行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父母做决定的同时,就剥夺了孩子判断力和选择力的增长,也削弱了孩子的责任感。

因此,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有勇气让孩子做决定。

我的密友水灵,现在是一名成功的家庭教育咨询师,但之前,她一直是一个失败的妈妈。

水灵的女儿叫马晓俊,4岁前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马晓俊刚被接回来的时候,水灵给马晓俊制定了一套成长计划,其中包括严格的习惯培养、多样的玩耍和学习内容,以及性格培养方式。

马晓俊来者不拒,母女俩其乐融融。

我听过水灵的全部计划,也觉得无可挑剔。

但不到三个月,水灵就沮丧地告诉我说,要停止部分教育计划。

我迷惑不解,她说:

我现在成了鞭子,而马晓俊就是陀螺,我不落鞭,马晓俊就不知道做什么。

她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妈妈,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我安慰她说,孩子还太小,没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活动。

水灵反对,说:

“不对,孩子总知道自己喜欢玩什么的。

但马晓俊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你把玩具摆在她面前,她就一定要问你拿什么,然后才开始玩。

我也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但是放弃那么完美的教育计划,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这话怎么听都有点不负责任的感觉。

我问水灵打算怎么办,水灵说,除了必要的规则,我决定大胆放手。

水灵断然采取了措施,我从她的QQ签名上,验证了她的教育改变路线。

她说:

“今天,马小俊有了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

”“认字的时间不固定了!

在玩中教,不在教中玩!

”“吃饭不催她,吃饱后要撵走她!

去哪自定!

”“女儿反抗了,改规则!

”……

说实话,这里面的很多方法,让我执行我可能都没有勇气,比如,让孩子在澡盆里玩个够,认字的时间不固定。

作为一名教师,我习惯了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上课和课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仔细想一下就能发现,这些成人看似有道理的规则实际上只是束缚。

跟着水灵又学了一招!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首先不能给孩子太多的规则,规则再合理,多了,也阻碍孩子的成长。

其次,不要盲目为孩子做教育计划,而要跟着孩子的动态做随机教育,让孩子自己做主。

◆◇◇◆◇◇◆◇◇

我的学生李尧名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写字还是模糊不清,笔画笔顺完全不对,而且,心浮气躁,错字连篇。

考试时,李尧名为字迹丢分最多,有一次数学他本来考了一百分,但卷面不清,老师一怒之下,给他减了十分。

李尧名的妈妈看到问题严重了,就给他报了个硬笔书法班。

李尧名特别不喜欢束缚感,那种把小方格竖着分成六等分的做法,让他很不舒服。

因此,上课的时候就经常捣乱。

课外班的老师管不了,就把这事告诉给了李尧名的妈妈。

妈妈狠狠修理了李尧名,但事与愿违,李尧名索性逃课。

母子俩为此事闹得特僵。

李尧名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里,他说:

“我其实知道,写一笔好字对我很重要,但如果你不那么束缚我,我可能会写得更好。

”李尧名写了很多很有见地的写字方法。

我马上给李尧名的妈妈打电话,建议她放弃这个课外班。

因为我知道,李尧名不是不会写,而是不用心。

现在他有了想法,肯定就能写好。

“为了孩子好”,父母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

于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

殊不知,这些决定越正确,孩子的窒息感可能越强,反抗力就越强。

◆◇◇◆◇◇◆◇◇

美术老师告诉我,我班上的朱紫英晨画的花瓣从来都是方方正正的,车轮也是方方正正的。

给她纠正了很多次,可她一提起笔画,还是会画成方的。

我知道,朱紫英晨有点自闭,但她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孩子,她的童话故事编得特别好,常让我感到震惊。

因此,我很好奇,朱紫英晨为什么要这么固执呢?

那天我上课,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方形的车轮,让孩子们编一个童话故事。

大多数孩子都左顾右盼,不知所以,只有朱紫英晨拿起笔,刷刷刷,大约二十分钟,就给我交了一篇八百字的童话故事。

朱紫英晨说,有一个王国,孩子们可以自己做决定,法律规定,干涉孩子决定的父母,要判刑。

孩子们想骑自行车上学就骑自行车上学,为了避免危险,所有的车轮都是方形的。

因为这样孩子们骑得不快,不会撞车。

当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时,他获得的资源会越来越多,能力会越来越强,规避风险的方法也绝不比父母差。

如果孩子连“不”也不能说了,就只能用被动的方式去叛逆。

◆◇◇◆◇◇◆◇◇

有一份调查显示,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通常感受最多的不是爱,而是束缚。

他们急于超越成人,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被剥夺做决定的机会,他的生命激情会越来越低。

所以,父母应倾听和尊重孩子的决定,助孩子形成独立的精神和自信、勇敢、沉着等好品格。

我想做好,可怎么就管不了自己呢——帮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成人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孩子,孩子也不愿意生活在成人的控制和管理下,如果父母不能早点教会孩子自我管理,那么我们就可能一辈子都放不下孩子,还得忍受和孩子矛盾重重的痛苦。

晓然和晓柏小的时候,我奶奶特别喜欢给他俩买零食吃。

奶奶特别固执,常置我的反对于不顾。

我反对得激烈了,就偷着给两个孩子钱,让他们自己跑到附近商店买喜欢吃的东西。

晓柏喜欢吃糖,6岁的时候,他的牙齿就坏了,不得不到医院为他换牙。

我知道纠正奶奶的行为是治标不治本,就对两个孩子下了工夫。

晓柏换牙的时候,虽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疼得他龇牙咧嘴,但也着实让他感到害怕。

我就针对这事进行深入挖掘,我给两个孩子开了一个小会,主题是:

当你被虫咬了后。

我先让晓柏说话,让他给晓然讲讲虫牙的痛楚。

晓柏特喜欢教训姐姐,显示自己的英雄本色。

他故意把虫牙这件事说得很邪乎。

当晓然问他补牙时疼不疼时,晓柏皱着眉头,说:

“疼。

不过我是个男生,疼也能忍,你是女生,肯定忍不了,所以,你可别吃糖了。

这正是我要说的话,我以为我达到目的了。

晓柏经历了痛,一定不会再吃了,晓然见证了痛,一定会引以为鉴。

晓柏的确是不再吃糖了,但晓然依然照吃不误。

我问她,难道你不怕虫吃你吗?

她说:

反正晓柏都能忍,我为啥不能忍。

得,弄了个适得其反。

怎么办呢?

我知道,晓然性格争强好胜,最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哪样不行。

我故意小声说:

“哎,我本来以为这晓柏控制能力差,谁知晓柏毕竟是男孩子,他能控制自己啊。

”晓然一听,真是柳眉倒竖,“噗”一下就把嘴里的糖吐出来了,说道:

“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才是我要的。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们必须要根据孩子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方式,督促孩子进行自我管理。

◆◇◇◆◇◇◆◇◇

我特喜欢周美光的女儿,周平的侄女巧巧,仅仅十岁,巧巧的女工就超越了我所有会手工活儿的女性亲属。

盘扣、缝扣眼,做装饰,做什么像什么。

晓然嫉妒得要命,但就是学不会,回家就抱怨说我基因不好。

我辩解道:

“你姑姑的基因也没有好到哪去啊,上次,我让她帮我缝个袖口,她都把针线缝到外面来了,我同事看到了,都笑我拙。

”晓然想想,也是,周美光的家务实在不敢恭维。

她感到不解,又不想解释,就说:

“没办法,巧巧是天赋,天赋所在,没得可比。

我想了想,说:

“巧巧的确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我感觉,这与她从小就自己照顾自己有关。

巧巧三岁,就自己拿针缝裤子。

你们都十岁了,我还不敢让你们动针呢。

没错,都说拙妈妈带出巧孩子。

周美光是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却是一个生活白痴。

冬天,暖气特热,她不知道可以关掉阀门;把从冰箱里的玻璃杯拿出来,直接放进滚水里,看着它炸掉……

巧巧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

我们经常笑话周美光,如果孩子指望她,可能要饿死、冻死。

周美光很是苦恼,努力改造自己,进步是有的,但定型的毕竟难改。

所以,也只好看着女儿照顾自己了。

不过现在看来,倒是歪打正着。

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让孩子进行自我成长,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照顾父母,可以在小事中逐渐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

我的这一双儿女,脾气正好和性别相反,晓柏脾气温和,晓然则性格暴躁,是家里的刺头,是我头疼的对象。

为了根治晓然的坏脾气,我给晓然看了一篇文章。

文章说,一个小男孩特喜欢发脾气,他爸爸就给了他一袋钉子,要求他发一次脾气,钉一根钉子到家里的门上。

小男孩第一天钉了37根钉子,他看到门变丑了,很难过,就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刚看到这,晓然就说:

“妈妈,我知道了,你说我发脾气的时候,也要往咱门上钉钉子,是不?

行,你给我找来吧。

”我连忙哄着她说:

“乖女儿,你看完后面的故事再说。

”晓然不以为然地说:

“有什么可看的,不就是钉钉子吗?

我钉还不行吗?

我哭笑不得。

看来,此路不通,只好换路。

我用连环惩罚的方式,让晓柏和晓然互相监督,谁犯错,就惩罚另一个人。

慢慢地,晓然就能掌控自己的脾气了。

现在,说她“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可一点儿都不夸张。

帮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他自己也知道那样不好,但是情绪来了,却控制不住,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在旁边提醒他,慢慢纠正他发火、骂人等不良习惯。

◆◇◇◆◇◇◆◇◇

自我管理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孩子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的意识,才能把孩子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但这自我管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根据孩子的性格,制定有效的方法,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意识,逐步完善自我管理方法。

我想看看钟表里到底有什么——别破坏孩子的探索欲望

孩子的学习应该有这样一种精神:

快乐向上,积极主动,勇于探索。

是探索就难免有失败。

诺贝尔当年还被自己研制的炸药炸个稀里糊涂,何况不懂事的孩子呢?

既然渴望家里出个诺贝尔,为什么不允许孩子探索呢?

我的同学王佳璇是自由漫画家,特别喜欢静,但她偏偏有一个顽皮捣蛋的儿子陈雅兴。

雅兴的好动是出了名的,用王佳璇的话说:

“自从雅兴来到我家,我家就成了事故现场。

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你看吧,有线电视的插座变成了一个大窟窿,遥控器的按键少了至少十个,沙发坐垫去“孵”电视机的机顶盒了;精美的图书被“碎尸万段”,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笔横尸客厅;雪白的墙上五彩缤纷,线条凌乱,说城堡不像城堡,说人物也没有人物。

王佳璇苦恼不已,找来孙子兵法研读,企图找到能兵困儿子的好方法。

王佳璇的第一个策略就是转移战场,她给雅兴买了一个电动小卡车,让他到楼前面的儿童玩耍区去玩。

这一招还真管用,连着一个月,王佳璇的耳根都特别清净,也没有增加的保修物品。

但小雅兴慢慢厌倦了坐在小卡车里面开车的玩法,开始研究起车的零配件来。

那天,王佳璇静心地画完一副小漫画后,去玩耍区接儿子和小卡车回来,她没想到,儿子是能接回来,但小卡车却只能马革裹尸了。

原来,小雅兴已经把小卡车拆散了,零部件丢得到处都是,几个小区里的孩子站在小雅兴的旁边,每人举着或大或小的零部件,看着小雅兴。

王佳璇怒火冲天,但她还是忍住了,没有和儿子发脾气,而是自己一个人为小卡车“收尸”。

小孩子会通过拆一拆、敲一敲、掰一掰、扔一扔、摔一摔,来了解和认识事物。

表面上是破坏,实际上,是在探索、学习和创造。

所以,父母没有必要阻止他。

◆◇◇◆◇◇◆◇◇

晓然10岁时,周平带着她去天津他同学王冰家玩。

晓然在王冰家里看到了一只鹰的标本,大为惊叹。

我们一直生活在城市里,别说真鹰,就是喜鹊、鸽子,也很少见。

晓然这样的反应本不足为奇,但这丫头淘得没边,竟然缠着王冰,非要跟着他去山里打猎。

因为王冰和周平聊天时,告诉他,自己家里有气枪,但由于政府限令,不得私藏枪支,那支枪就束之高阁了。

晓然可不管什么政府命令,她仗着自己是客人,一个劲央求王冰,偏偏周平也不阻拦。

王冰无法,退而求其次,决定让这疯了的爷俩看看那把气枪。

那把气枪被拿到饭桌上时,依然被裹得里三层外三层。

晓然动作快,刷刷几下就把外面的布全都给拆下来了。

两个大人站在旁边指指点点,解释说明着枪支上面的零部件,以及其作用。

这晓然听着听着,趁人不注意,就勾动了枪栓,“砰”一声,一股青烟,人们吓坏了。

再看,王冰家的一个柜子被打了一个大窟窿,晓然看着一屋子的烟,哈哈大笑地说:

“幸亏有子弹。

”周平的脸都吓白了,他想都没想,上去就给了晓然一巴掌。

晓然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过火了。

从天津回来后,周平对晓然实行禁足。

我得知原因后,又惊又怒,连周平一起训斥了一顿,然后断了晓然的电、水、网络,让她在屋里反省,给我写检查。

周平反而安慰我说:

“我也后怕,但想到她居然能这样灵活,说明她的动手能力很强。

就凭这,就不能限制她。

我认真想了一下,觉得周平说得有道理,但我告诉周平,惩罚还是要继续进行,因为我必须要让她知道那是危险的,让她学会保护自己。

有些破坏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心,有些破坏检验的则是家长的神经。

因为一旦孩子的安全受到威胁,就没有人能从容对待了。

关于此,父母可以警示一下,但依然不要过火限制。

◆◇◇◆◇◇◆◇◇

我的学生李天明被生活老师称为“漏嘴”,每天中午吃饭时,他的饭桌上、地上都会撒很多的饭粒,饭碗内倒是吃得很干净,但碗外面却到处都是饭粒。

那天我带班,我发现他喝水的时候也充满了危险,总是撒得到处都是。

一个8岁的孩子,手的活动能力还这么差,说明他平时很少动手。

果然,他的妈妈告诉我,因为他经常出错,还好乱动东西,就特别限制他,很少让他动手。

我告诉李天明的妈妈,千万不要束缚孩子,否则,孩子以后会成为废人。

很少动手探索的孩子,动手能力非常弱,手眼的协调能力也差,缺乏统感训练,思维也难以活跃、集中,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

蒙台梭利说:

成人大多为薪水工作,但孩子工作的目的却是为了发展自己。

孩子的探索就是主要的工作,父母要放开过于扶持的双手,让孩子在自主、自由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事物。

不要用自己的工作经验来限制孩子,而要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

不要翻我的抽屉——给孩子独立空间

给孩子营造独立的空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必要前提。

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会开始给物品贴标签,特别关注那些属于“我”的东西,这正是孩子的自我发展欲望。

父母要能给孩子划出一个专属的角落,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感觉。

安安上一年级时,突然向父母要求给自己买一套房子,他说:

“不用太大,只要我和阿姨能住就行。

我知道你们能买得起,把我扔到一边去赚钱,不就是为了我幸福吗?

”这一番不阴不阳的话深深刺痛了安安的妈妈。

安安妈妈决定放下生意,陪孩子几年,为此,她还辞退了阿姨,自己一个人专心带起了孩子。

但安安并不领情,反而认为妈妈赶走了阿姨,和妈妈闹得不可开交。

为了安慰安安,妈妈决定把储物间分给安安,做他的“书房”。

安安虽然还对阿姨念念不忘,但有了书房,暂时就忘了伤感,忙碌着收拾自己的空间。

为了表示彻底独立,他给自己的小房间起名叫“安安的世界”,并在门旁写道“不经许可,外人禁入”。

但储物间没有房门,这让安安着实苦恼,他请求妈妈给自己安一个门,免得受到干扰。

安安妈妈不以为然,不愿意费工夫,而且,还经常到安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