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556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8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x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要知识梳理

绪论部分(考纲第一章)

一、总复习理论框架:

二、主要考点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关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主要考点精述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实践基础、理论来源。

(1)社会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2)实践基础(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初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一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这是由: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②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②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③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考纲第二、三、四章)

 

 

 

二、大型分析题需要背的原理

1、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

(2)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一个纽结,并通过这一个一个的具体事物体现出世界的普遍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

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

3、大综合:

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学说或矛盾规律原理。

(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3)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4)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4、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一定与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5、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1)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不平衡的。

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2)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坚持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6、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关系表现在:

(1)部分依赖于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

(2)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3)整体是各部分有机之和。

(4)整体的作用就在于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

(5)整体和部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度的原理及其意义。

(1)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或数量界限。

(2)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事物。

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

8、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理论积极的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的理论阻碍实践活动的发展。

9、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3)人的认识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和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激发的作用;调控的作用;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3)在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决定作用,非理性因素受理性因素的决定和制约。

11、真理及其客观性、具体真理。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变化。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真理的具体性或具体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从真理的相对性看,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离开具体条件,无法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12、大综合: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就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存在的决定下具有独立发展的规律性,即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1)所谓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

历史主体的选择性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2)社会历史发展表明,当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往往给人们以多种可能性供人们选择,这时主体选择性将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14、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

(2)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活动之中,但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

三、哲学上对立的派别和观点

唯物论部分:

1、一元论和二元论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部分: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3、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4、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5、机械决定论和辨证决定论

认识论部分:

1、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唯心主义先验论)

2、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直观反映)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5、唯理论和经验论

6、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

7、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

8、主观真理观和客观真理观

历史观部分:

1、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2、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四、主要考点精述

唯物论(考纲第二章)

哲学的一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因为:

①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②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③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④它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②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产物。

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就是不可知论。

(2)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不可知论的着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

休谟认为,人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

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康德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联系。

(3)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反对一切不可知论。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物质观: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

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

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8、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

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

(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如果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主观形式、是先验的、是理念的产物,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9、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

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意识观:

10、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

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

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11、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2、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

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④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

①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通过实践活动;③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

(4)意识有两种性质的反作用:

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实践观:

14、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包括二层含义:

①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②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这一含义把实践与作为人以观念的方式,如认识、理论活动等把握客体的活动区别开来。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

(3)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5、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成为人,才表现为人,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生存和发展。

具体表现在:

(1)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

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

(2)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

(3)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4)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

人的秘密就在实践活动中。

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

1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1)在实践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2)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是自发的。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4)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17、人和自然的关系。

(1)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

(2)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

(3)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