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414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9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docx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发展中国家的界定:

界定发展中国家最常用的指标是GDP及人均GDP

人类发展指数(HDI):

以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教育水平(成人识字率与综合入学率)及人均GDP(PPP)来综合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

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工业基础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绝大多数是二战以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一些国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1)生活水平低下:

        低收入、不平等、医疗水平低下

2)生产率低下

3)人口增长率高,劳动人口瞻养比例高

4)文化教育程度低、卫生保健条件差

5)经济、社会、文化二元结构

4、赡养负担:

赡养负担一般指一国人口中的 多少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一般指需要赡养的年纪)

5、购买力平价法:

也叫国际比较项目法(ICP),是以国内商品价格同基准国家同种商品价格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6、国家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些?

答:

1)传统分类:

第一世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美和太平洋沿岸工业国

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

第二世界:

苏联和东欧的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

第三世界:

非洲国家、中东国家、大部分亚洲国家

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南非、埃及等

2)按照地理位置分类:

(1)南方国家。

纬度上处于南方的国家

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

经济不发达,生活贫穷,文化落后。

(2)北方国家。

纬度上处于北方的国家

包括第一和第二世界。

经济发达,很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生活水平高,文明程度先进。

3)按发展程度分类:

(1)发达国家

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发达国家,是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模式。

主要是一些西方国家,最为典型的成功者是美国。

(2)发展中国家

◎ 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

◎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经济结构和社会文明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在现代化进程中;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相对蒙昧的农业文明阶段。

7、发展中国家的类型有哪些?

答:

1)联合国的划分方法:

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类:

最不发达国家、非石油输出国发展中国家和石油输出国

最不发达国家符合三个条件:

人均GDP低于100美元(1971年不变价格);

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于10%;

 识字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低于20%

目前世界上有最不发达国家49个,人口6.3亿

2)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

世界银行则按地理位置将发展中国家分类

分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南亚国家、欧洲和中亚国家、中东和北非国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6类。

8、你对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答:

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兴的经济实体。

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BRIC)”(2010年南非(South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

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8、中国是怎样的发展中国家?

答:

1)中国地处东亚,是非石油输出国

2)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087美元,居IMF统计的179个国家和地区的第110位,虽然总量为14099亿美元,居全球第7。

3)2010年,中国人均GDP3,800美元,全世界排第105位,属中等偏下收入国家;GDP总量位居世界第2。

4)2014年,中国人均GDP7,589美元,全世界排第80位

第二章

1、发展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经济落后国家或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学问。

对象是: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

2、线性阶段增长理论:

1)代表理论:

 罗斯托(Rostow)的增长阶段模型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2)理论特征:

  A)发展成为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代名词。

B)强调发展中国家只要具备一定数量和比例的储蓄、投资与外国援助,就能沿着发达国家历史长曾经走过的一条经济增长道路前进。

C)分析了投资促进增长的经济机制

 D)提出了筹措较多的国内外资金的政策建议

3)对其批评: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制度、文化、交通运输、人的素质)

***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1)将人类社会划分成5个阶段:

传统社会;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

2)认为推动成长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

一是“主导部门”的依次更替;二是人类欲望的更替,即心理因素。

3)所谓“起飞”是指突破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这并非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需要最小临界努力。

4)实现“起飞”的条件:

(1)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即储蓄率达10%以上;

(2)建立能带动其他部门的“起飞”的主导部门;

(3)为“起飞”提供保障的社会和制度条件。

3、结构主义学派:

1)代表理论:

 刘易斯(W.A.Lewis)的二元结构模式

 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等

2)理论特征:

a)强调结构改造的重要性。

刘易斯分析了如何实现从传统维持生存的农业经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多样化的制造业经济过度。

新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b)结构分析的方法论。

运用资源配置理论和计量经济学为工具

c)提出了结构改革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d)既不照搬凯恩斯主义、也批判新古典学派

4、新古典学派:

1)代表理论:

舒尔茨(T.Schultze)的理论

  鲍尔(P.Bauer)的理论等

2)理论特征:

a)渐进的、和谐的和乐观的发展过程论。

b)市场均衡论。

经济的发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经济发展完全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实现均衡发展。

3)政策主张:

a)保护个人利益和私有财产。

  b)反对国家干预,矫正价格扭曲,倡导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c)经济自由化:

(见下页)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5、激进主义学派:

1)代表理论:

巴兰(PaulBaran)的理论

阿明(SamirAmin)的理论

2)理论特征:

a)对新古典学派的批评比结构主义更为尖锐、彻底。

b)超越了结构主义者单纯从不平等力量去观察问题

c)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d)从非经济角度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本质和动力

3)关注的基本问题

 a)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历史与欧美社会的根源

b)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与国际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行

 c)国际剥削与不平等交换

6、市场均衡论:

7、经济自由化:

1)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可以通过互补效应达到国际间资源的最有配置。

这是因为,各个国家出口的大多是本国低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而进口的则大多是本国高昂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的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所有国家有利。

2)金融自由化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了内向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导致了多种价格扭曲,扭曲的价格中最阻碍经济增长的是资本价格和本币价格人为地压低,以致形成金融抑制,因此主张以金融自由化代替金融抑制。

8、发展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答:

研究内容更趋具体化

研究范围区域国别化

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融合

【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较广泛、除了关注现有稀缺生产性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外,它还考察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生活水平的改进所必须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制度机制。

(发展经济学较之传统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更大程度上必须关注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诉求。

)】

9、联系中国实际谈谈学习发展经济学的重要性。

答: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而进入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科,它所提供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迫切地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

改革开放之后,发展经济学开始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第三章

1、工业化:

1)标志:

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其核心内容是经济结构的合理转变与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2)是工业的发展和地位的上升。

2、现代化:

1)现代化既包括工业化的基本内容,

也包括思想、观念、文化等的进步

2)无论是工业化还是现代化,

最基本的就是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

 同时也发生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

    其结果为从落后的传统社会向以现代生产工具为主的社会化大生产转变.

3)现代化远比工业化广泛

3、经济增长:

产量(总产量,人均产量)的增加

4、经济发展:

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5、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优点:

简单明了;

缺点:

1)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类型,在发展中国家许多产品和劳务没有进入市场交换.

2)地下经济无法计算在内

3)没有反映因环境污染、城市化和人口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6、购买力平价:

是将两国同质商品的价格确定为相等时,计算得出的比率。

【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该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一般来讲,这个指标要根据相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考察许多货物才能得出。

7、千年发展目标:

●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ﻫ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

 ●普及小学教育

 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

 ●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

 最好到2005年小学和中学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至迟于2015年各级教育中消除此种差距ﻫ  ●降低儿童死亡率ﻫ 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ﻫ●改善产妇保健

 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

   ●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以及其他疾病对抗ﻫ 遏止并扭转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遏止并扭转疟疾和其他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增长ﻫ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扭转环境资源的流失。

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

到2020年使至少1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

 ●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由美国经济学家莫里斯(C.T.Morris)提出

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构成

预期寿命上限77岁,100分

   下限28岁, 1分

 婴儿死亡率上限9‰下限279‰

  识字率为1-100

  每个指标都由1~100之间的一个数字表示其好坏程度得分,预期寿命的最高分100对应的是77岁(为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对应的是28岁(几内亚比绍1950年的水平)。

婴儿死亡率的最高分100定为9‰(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定为279‰(加蓬1950年的水平)。

识字率用1~100的百分比直接划分等级。

最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

【缺陷:

PQLI所衡量的生活质量范围太窄,未考虑社会和心理上的许多因素:

安全感、公正、人权等;人均收入与物质生活质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关系】

9、人类发展指数:

这个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

寿命、教育程度、生活水准.

寿命:

以出生时的预期寿命衡量

教育程度:

以(成人识字率+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加权而得.前者权数2/3,后者1/3

生活水准:

以调整过的人均GDP(PPP美元)

【为构建该指数,每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 出生时预期寿命:

25岁和85岁;

  *成人识字率:

0%和100%;

 *综合入学率:

0%和100%;

   * 人均实际GDP(PPP美元):

100美元和40000美元;

对于HDI的任何组成部分,单个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三个指标的简单平均,就是HDI】

10、进行国际比较时,对各国的GDP或人均GDP数据如何进行可比性折算?

答:

(1)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

(2)各国货币与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

11、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有哪几种指标?

结合中国现状,谈谈你对衡量指标的看法。

答:

1)人均GDP、2)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3)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4)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5)、人类发展指数(HDI)、6)不平等调整人文发展指数(IHDI)、性别不平等指数(GII)、多维贫困指数(MPI)  7)农村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12、结合HDI、IHDI和GII等指标,谈谈你对我国发展水平的认识。

答:

根据UNDP的计算,中国2003年出生预期寿命由2002年的70.6岁上升到70.9岁,成人识字率由85.5%上升到90.9%,综合毛入学率由64%上升到68%,加上人均GDP由4020美元增长到4580美元,所以HDI在177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中由第104位上升到第94位

但即便如此,中国仍属于“次发展”的国家群体,位于“高发展”与“低发展”之间。

第四章 

1、资本:

凡是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都叫资本。

包括

(1)设备、厂房、材料等;

(2)道路、电、水等基础设施;(3)无形资本(技术、品牌等),比如安装灌溉设施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起到与扩大土地规模一样的效果。

另外,还有人力资本、技术和知识。

2、资本形成:

物质资本形成是指实物形态的机器、工具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工具与设施等长期的耐用生产资料,包括固定资产和生产所必需的存货。

它表明现有生产能力和未来生产能力。

资本形成是投资过程的结果。

3、资本存量:

资本存量是指企业现存的全部资本资源,它通常可反映企业现有生产经营规模和技术水平。

同时资本存量是已投入企业的各类资本的总和。

它以资产形式存在又叫资产存量。

根据它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可以划分为两类:

即正在参与再生产的资产存量和处于闲置状态的资产存量包括闲置的厂房、机器设备等。

4、贫困恶性循环:

一国穷是因为它穷。

1)供给方面:

人均收入低→生活消费比重高,储蓄低→资本形成不足→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低

 侧重于资本存量、收入、储蓄三个环节的关系

2)需求方面:

人均收入低→低消费、低购买力→市场需求有限→投资引诱不足→资本形成不足→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低

侧重于生产容量、收入、投资三个环节的关系

3)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贫困恶性循环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死圈,很难打破。

因为即使有投资引诱,却缺乏储蓄用于投资;即使有投资,却有缺乏投资引诱来消化储蓄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核心是要说明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

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各行业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

5、资本产出比:

资本产出比是一个经济系统为获得单位产出所需要投入的资本量。

6、自愿储蓄:

个人储蓄和企业储蓄被称为自愿储蓄。

7、强制性储蓄:

1)价格调控2)制造通货膨胀。

8、两缺口模型:

1)主要思想:

发展中国家国内有效供给与资源计划需求之间存在缺口,即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而利用外资是填补这两个缺口的有效手段;

2)基本方程式:

总需求方面:

Y=C+I+G+(X-M)

总供给方面:

Y=C+S+T

 Y:

GDP C:

消费 I:

投资 G:

政府支出 S:

储蓄T:

政府收入 (X-M):

净出口(X为出口、M为进口)

假定政府收支相抵(预算平衡),T=G

于是:

I-S=M-X

这就是两缺口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I-S是储蓄少于投资的部分,被称为储蓄缺口

M-X是出口少于进口的部分,被称为外汇缺口

两缺口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资源超过了它实际拥有的资源,出现了发展瓶颈

9、偿债率:

外债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的出口收入【还款能力,安全线20%,一般国家的偿债率的警戒线为20%,发展中国家为25%,危险线为30%。

当偿债率超过25%时,说明该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过重,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

10、债务率:

外债余额/当年的出口收入【负债能力和风险程度安全线100%】

11、金融深化:

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12、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提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之一:

生产投资从占国民收入的5%或不足5%提高到超过10%。

【在相同人口增长和资本—产出率条件下,如果人均GDP增长要提高到2%,GDP就要按3-3.5%的速度增长(1.01*1.02=1.03),那么储蓄率就要提高到10.5%-12.25%(方法同上)。

这就是罗斯托10%以上比例的来源。

13、低水平均衡陷阱:

提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形成,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跳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和经济增长。

14、债务危机:

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

15、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含义。

答:

1)理论基础: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理论,凯恩斯认为为了维持某一时期的充分就业,必须以投资规模的扩大来提高有效需求。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 R.F.)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omar,E.D.)将其动态化、长期化,即一个时期的储蓄转化为资本,新资本形成是下一时期产出增长的源泉,而产出增长又成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形成的基础。

这一过程持续循环下去,就可形成持续的经济增长

2)前提假设:

全社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

资本K和劳动L,两者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投入生产,不能相互替代,即资本-劳动比K/L是固定的.

当劳动相对充裕时,产出只受资本投入的约束,此时生产函数是Y=K/v,v代表资本—产出率,v=K/Y=ΔK/ΔY,由外在技术因素决定.比如,产出1元的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投入3元的资本,资本产出比为3:

1

规模收益不变*不论生产规模大小、单位产品成本不变

劳动L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增长

储蓄S与国民收入Y呈简单的比例函数关系,S=s•Y,s是储蓄率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无损耗、所有的投资都形成新增资本,即I=ΔK

3)基本方程: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投资等于储蓄,I =S

于是,I =S=ΔK

两边同除以ΔY,得

  ΔK/ΔY=S/ΔY= s•Y/ΔY

 设:

ΔK/ΔY=v  那么:

v=s•Y/ΔY

于是可以得

        G=ΔY/Y=s/v 

   s表示储蓄率,S为储蓄,Y为总产出,即s=S/Y; v 为增量的资本-产出比,ΔK为资本增量即投资,ΔY为产出增量,G为经济增长率.

即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由于v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因此储蓄和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4)经济含义: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把这一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理论,开创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先河

模型提出储蓄或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变量,一个经济的增长能力依赖于一个经济的储蓄能力,政府可通过调节储蓄水平、刺激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长期增长

该模型强调了经济不稳定的内生性,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就是其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并且这种不稳定的周期波动具有“累积”的效应。

于是,政府的干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6:

资本形成有哪些来源?

答:

资本来源于储蓄。

一国的国内总储蓄=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

17、引进外资对经济发展有哪些作用?

答;外资对我国经济既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有利影响:

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

FDI的生产活动有利于东道国的GDP和税收增加

FDI同时带来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生产技能,形成溢出效应

FDI将为东道国培训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2000万人雇佣)

FDI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

实证研究也证实FDI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不利影响:

可能会延缓东道国的产出结构和出口结构升级

可能带来污染的转移

可能会加剧区域和城乡差距

输入不合适的技术

国内的企业家精神受到窒息

危及发展中国家民族自主权和政治、经济独立性

掠夺性开发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18、发展中国家如何吸引外资?

答:

提高进出口贸易,提高知识技术水平创新,降低贸易税收,在份额与利润之中寻求企业的发展,效仿其他外企管理经营模式,寻找缺点弥补不足

19、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

答:

两大基本因素:

收入水平和储蓄倾向

其它方面:

 社会分配状况

  消费习惯*

宗教信仰*

 年龄结构*

 经济环境*

20、外资主要包括哪几种?

答:

外援、外债、外国直接投资(FDI)

21、关于我国外资利用方面的综合性思考。

答:

积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目前的不足(谈谈缺点)、个人的一些建议。

第五章

1、人力资本:

广义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是以劳动者的数量和 质量表示的。

狭义的人力资本:

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知识、技能、体力等质量因素,以及提高人体内的生产能力的资本。

人力资本主要包括:

教育和卫生等

2、人口转变:

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即称为人口转变

3、知识失业:

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屈身做原来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知识失业的主体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知识劳动者。

4、公开性失业:

劳动者没有工作、劳动力资源被闲置

5、余值增长率:

指国民资本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增长率,二者之间的差额,即余值增长率。

余值增长率越高,说明投资效益好,将经济效益高。

6、非公开性失业:

劳动者形式上没有失业、但劳动力资源被全部或部分闲置

7、伪装失业:

所作的工作只需花费其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即可.劳动者边际生产率小于其工资率。

8、隐蔽失业:

因找不到工作而选择非就业活动(上学、家庭)

9、就业不足:

指所有受雇于有报酬的工作或自雇的人群,而该人群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工作时数少于有关工作的公认的正常时数,并且在统计(劳工部统计就业情况)进行期间,正寻找工作或随时可以担任更多工作。

10、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1)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

(2)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3)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公开失业率高、隐蔽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中的公开失业、失业问题的原因

11、分析发展中国家微观生育的成本与收益。

答:

A生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生育子女带来的效用

生育子女的成本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育的成本—收益比较

B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其他因素:

对婴儿死亡率的认识

对性别的偏好

政府补贴的外部性

家庭的结构(家族)

社会习俗(养儿防老、反堕胎等)

12、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利用不足的种类。

答:

1)公开失业:

自愿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