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090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docx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笔记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论

一、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2.信息的特性:

客观性、时效性、不完全性、价值性、等级性。

等级性:

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熟记金字塔图)

3.信息系统的概念

A.系统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对一群单元作出的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

B.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

4.信息系统的分类

A.作业信息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B.:

信息报告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经理信息系统。

二、管理和决策

1.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管理信息的层次:

战略管理、管理控制、作业管理

3.决策、决策过程和决策科学化:

A.决策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的四个阶段:

情报、设计、选择、实施

B.决策科学化:

发展的方向

a)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b)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方向发展。

c)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决策发展。

d)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4.决策问题的类型:

A.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序不同可分为:

结构化问题、半结构化问题、非结构化问题。

B.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则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目的。

5.人在信息处理和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三、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

1.对计划的支持:

支持统计分析工作、支持预测、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工作、支持计划数据的存取,支持计划的优化。

2.对组织职能的支持:

人力资源组织和工作组织,明确业务流程。

3.对领导职能的支持

4.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信息系统在管理上的三个层次支持管理控制:

作业控制、管理层次上的控制、战略计划的控制。

四、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信息报告系统————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数据组织和数据处理

一、数据处理的概念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系统的活动首先是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数据处理是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形式的数据。

1.数据处理的目的:

A.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B.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决策有用的数据。

C.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供以后取用。

2.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略)

3.数据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A.以何种方式存于计算机中。

B.采用何种数据结构能有利于数据的存储和取用。

C.采用何种方法从已组织好的数据中检索数据。

注意:

二、数据组织

1.数据组织的内容:

数据的外存结构和内存结构

2.数据组织的层次:

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3.数据的外存储介质:

磁带:

要检索第I个记录,必须从磁带的第一个记录开始,先检索1个记录(顺序存取存储器)。

磁盘:

(略)

三、数据的物理组织和逻辑组织

1.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的概念

A.逻辑记录:

是数据在用户或应用程序员面前呈现的方式。

即用户对数据的表示方式。

B.物理记录:

与逻辑记录怎样具体地存储到外存上有关

2.数据物理组织的基本形式。

A.顺序的数据组织:

适用于要求按顺序将存储的许多记录打印成报告时,文件记录的数量不大,而每一运行需要处理的记录数据又很多时。

B.直接的数据组织:

只适用于直接存取存储器(磁盘)。

3.数据的逻辑组织:

A.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B.形式:

链表、树、网状组织。

四、文件组织

1.文件组织和文件系统

A.文件组织主要数据记录在外存设备上的组织。

B.文件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管理和存取文件的软件系统,它由文件和管理文件的程序组成。

2.文件组织方式

A.顺序文件:

文件的记录按照鉴别键大小依次重新排列所得到的文件。

磁带只能顺序,磁盘既可顺序存放,也可随机。

顺序扫描法、分块查找法、折半查找法。

B.索引文件:

带有索引表的文件。

C.直接存取文件:

实现方法有:

①直接地址法:

存取机构动作简单,用户使用方便,不会产生重号。

不易记忆。

②相对键法:

搜索时间短,处理速度快。

浪费空间。

③杂凑法:

质数除余法,碰撞(溢流表)

五、数据库技术

1.概念:

主要特征:

最小的数据重复性、数据存储的一致性、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安全性。

与传统文件的区别:

数据库包含了若干个文件,通过联结途径实现记录之间的联系。

数据能反映现实世界中信息间联系及含义。

文件只包含数据本身(指记录),而数据则包含了基本数据和关于数据的数据。

2.数据模型:

是记录型之间的联系形式,有层次、网状、关系。

在关系模型下,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二维表。

3.:

功能:

定义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数据通讯功能;实现数据的传递。

常用的:

、等。

六、数据处理技术

1.建立:

建议数据文件包括建立文件结构和输入数据两步。

2.排序:

3.检索:

顺序、折半

4.更新合并:

七、数据处理方式

1.顺序处理:

适用于定期处理的场合,每次处理的记灵数较大,处理量很少,变动量很少的不宜采用。

部分文件不能代表目前的实际状态。

2.直接存取处理:

用一个简单的程序可以更新多个文件,当更新的主记录较少时,直接存取系统文件的维护程序比顺序系统要快很多。

3.联机实时处理:

适用于要求及时响应的场合。

第三章概论

一、及其特点

1.的概念:

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管理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实现其规划目标。

2.的特点:

A.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

B.数据模型的应用。

C.有预测和控制能力。

D.面向决策。

科学的三要素是:

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管理是的基础之一。

二、的结构

是指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层次结构:

作业层、战术层、战略层

2.功能结构:

按各部门的业务功能来建立。

3.综合结构:

横向、纵向、纵横综合结构。

三、决策支持系统

1.的概念:

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其有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的功能:

除能完成决策所需要数据的一般查询功能外还能:

存储和运行各种模型存储和运行各种方法。

提供方便的人机对话接口和图形输出功能。

2.的基本模式和基本结构

A.本身以及它与“真实系统”,人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B.基本结构:

对话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组成的。

四、的规划和开发策略

1.规划是关于长远发展的规划。

诺兰模型:

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2.开发的策略:

一方面采用“自上而下”定义整个系统,另一方面采用“自下而上”逐步开发。

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的应用开发。

五、开发项目的基本方法

1.生命周期法:

按照生命周期的概念,严格按照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和步骤去开发系统。

2.原型法:

开发者和用户在系统的主要需求上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开发者很快开发出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然后通过用户使用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反复修改、扩展、完善直至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3.面向对象:

它把客观世界看成是由许多不同的对象构成的。

特点:

封装性、继承性、抽象性、多态性

优点:

描述的现实世界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因而用它开发的软件更易于理解、维护。

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面向对象的继承性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4.方法

六、成功的关键

管理方法科学化、领导者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建立本单位自己的计算机应用队伍。

第四章的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任务是:

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

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主要规定新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即应当做什么。

系统分析的具体工作内容有:

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一、可行性分析

经济、技术、管理上的可行性

二、详细调查的任务和方法

内容包括:

管理业务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数据流程的调查和分析。

三、管理业务的调查:

包括系统环境调查、组织机构调查、功能调查、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组织机构图:

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管理业务流程图:

表明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

表格分配图:

四、数据流程的调查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的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1.特点:

抽象性、概括性

2.组成:

外部实体、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

3.绘制数据流程图的方法: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五、系统化分析

新系统逻辑模型设计以详细调查和对调查结果的系统化分析为前提。

1.业务流程重组(过程重组):

企业不再围绕功能或职能来动作管理业务,而代之以从企业流程(过程)的角度来组织管理活动。

2.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

矩阵图

3.数据分析:

3.1静态分析

3.2动态分析

A.固定值属性——存于主文件

B.固定个体变动属性——周转文件

C.随机变动属性——处理文件

3.3数据存储分析

3.4数据查询要求分析

3.5数据输入输出分析

3.6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3.7新系统边界的分析:

要划分那些由计算机完成,明确新系统的人机接口。

3.8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

D.成批处理:

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需要大量的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的综合处理,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累积数据后才能进行的数据处理,没有通讯设备而无法采用联机方式。

特点是费用低、有效的使用。

E.联机实时处理:

需要反应迅速、负荷易产生波动、数据收集费较高。

特点是:

及时,费用高。

六、数据字典和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1.数据字典:

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上各个元素作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内容包括:

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

2.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判断树、判断表

七、系统分析报告

1.原系统分析部分:

包括总况、管理业务流程、功能分析、数据流程图、处理逻辑说明、征求意见总结等。

2.新系统逻辑模型:

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关于处理逻辑的说明。

3.新系统信息量的估算。

4.新系统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

5.关于选用计算机机种和外部设备的初步意见。

第五章的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任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逻辑模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具体的物理设计,为下一阶段系统实话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其中,总体设计包括:

划分子系统、代码设计、设计规范制定、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和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等。

具体的物理设计包括数据存储文件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等。

系统设计应符合:

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二、代码设计

1.代码的概念和功能

1.1代码的概念:

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

在信息系统中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

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代码。

1.2代码的功能:

代码为事物提供了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设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2.分类

3.设计代码应注意的问题

4.代码的种类:

顺序码、区间码(多面码、上下关联区间码、十进位码)。

助忆码、缩写码、尾数码。

5.校验位。

三、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设计依据

1.1系统的吞吐量():

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

吞吐量大,则值越大。

说明系统的处理能力强。

1.2系统的响应时间:

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再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响应时间。

1.3系统的可靠性:

可用连续工作时间来表示。

A.对偶系统:

用两台同样的计算机同时做同样的工作。

B.双工系统:

两台相同或相类似计算机组合起来,平时做不同的工作。

1.4单机还是多机系统。

1.5地域范围:

广域网或局域网

1.6集中式分布式。

1.7数据管理方式

2.机型和网络及的设计、选择。

四、功能结构图设计

功能分解:

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功能结构图:

就是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

图中每一框称做一个功能。

模块化:

把一个信息系统设计成若干模块的方法称作模块化。

五、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以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基础。

绘制前提是已经确定了系统的边界,人机接口和数据处理方式。

六、数据存储设计

1.文件的分类:

1.1按文件的存储介质分:

磁盘、磁带、打印等

1.2按文件的信息流向分:

输入(卡片)、输出(打印)、输入输出(磁盘)

1.3按文件的组织方式: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文件。

1.4按文件的用途分:

主文件、处理文件、工作文件、后备文件、周转文件。

2.文件设计:

文件设计通常从设计共享文件开始。

文件由记录组成,所以设计文件主要是设计文件记录的格式。

3.数据库设计:

3.1概念结构设计(用户):

在系统分析阶段进行。

3.2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3.3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硬件)

七、输出设计

系统设计的过程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

这是因为输出表格直接与使用者相联系。

八、输入设计

1.数据的收集及其方式

数据收集必须注意数据本身的正确性、时间性。

数据的收集方式分为:

来源性收集数据方式、根源性收集数据方式。

2.数据的输入方式

2.1传统的数据输入方式

2.2源数据自动化输入方式

2.3电子数据交换()。

3.输入数据的出错校验

4.输入的屏幕设计:

采用菜单式、填表式和应答式。

九、处理流程图设计

十、制定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是整个系统的“公用标准”,它具体地规定了文件名和程序名的统一格式、编码格式、代码结构、统一的度量名等。

十一、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程序设计说明书以一个处理过程为单位,是用以定义处理过程的书面文件。

这种说明书由系统设计员编写,给程序员使用。

系统设计报告包括: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代码设计方案

3.输入和输出设计方案

4.文件设计方案

5.程序设计说明书。

第六章的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包括:

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转换和评价。

一、物理系统的实施:

的物理系统实施包括:

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的订购、机房的准备和设备安装调试等。

二、程序设计

1.对程序设计的要求:

首先强调程序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理解性。

然后才是效率。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编写程序应符合软件工程化的思想。

软件工程方法之一是结构化程序设计。

特点是对任何程序都设计成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

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三、软件开发工具

四、程序和系统调试

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

发现错误的方法主要有:

理论法和实验法。

实验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程序调试方法。

1.程序调试(程序员)

用正常数据、异常数据、错误数据调试。

2.分调(功能调试)

将一个功能内所有程序按次序串联起来调试。

3.总调

总调由系统设计者进行。

包括:

3.1主控制和调度程序调试:

短路:

直接送出预先安排计算结果的联系程序。

3.2程序的总调:

4.编写文档:

编写操作说明书,完成程序框图和打印出源程序清单。

五、系统转换、运行及维护

1.系统转换:

新系统取代旧系统采用平行转换的方法。

即新旧两系统同时运行,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原系统来检测新系统。

第一步以原系统的作业为正式作业,新系统处理作校核用。

第二步以新系统处理为正式作业。

原系统作业做校核用。

2.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

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运行情况的记录、系统程序和数据的维护。

六、人员培训

培训的内容:

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基本知识

3.管理方法

4.本企业信息系统介绍

5.本企业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

七、项目管理

八、系统的评价

系统评价的内容:

投入运行后,要在平时运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对其运行状况进行集中评价。

进行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新系统运行过程和绩效的审查,来检查新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充分利用了系统内各种资源(包括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系统的管理工作是否完善,以及指出系统改进和扩展的方向是什么等。

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系统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际监测数据。

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系统改进的依据。

新系统的第一次评价与系统的验收同时进行。

1.系统评价的内容:

a)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评价

b)对现有硬件和软件的评价。

c)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评价。

d)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

2.评价的指标:

系统性能指标、与直接效益有关的指标、与间接经济效益有关的指标。

第七章的发展

1.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一般决策支持系统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在结构上比原来的增加了知识库和推理机,为了提高人机接口的智能化程度,还增加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和问题处理系统。

2.为什么说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涉及决策者的个人风格?

集体决策是通过集体参与制订决策方案。

但在决策过程中,每个决策者能力、经验、爱好各有不同,考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现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时候,需要开发适合于不同决策者的决策模型,使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共享数据库,制订各种决策方案,为最后的决策进行准备。

因此,要考虑到决策者个人的风格。

3.试述经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A.数据调用方便,只要按少量键,便可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B.大量使用图表形式来显示整个企业或直到基层的运营情况,并对存在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C.经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者无需通过交互方式参与或探讨解题过程。

D.系统开发不涉及尚待研制的新技术课题,因而易于实现。

4.战略信息系统是一种把什么作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系统?

把信息技术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竞争武器和主要手段的信息系统。

5.电子数据交换与电子商务是一种什么关系?

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是发展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6.供应链集成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供应键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至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

供应链的功能就是对实现供应中的所有环节进行及时、高效地管理。

7.怎样理解是2的进一步发展?

的核心仍是2。

但在功能上超越了传统2的范围。

与2相比,其特点在于:

A.对资源的管理已不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把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都看作是受控对象被集成进来,因此说,的实质是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B.与2相比,能更好地满足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要求。

8.的发展将对企业的那些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