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7018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docx

北京市房山区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化学

考生

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等信息。

3.考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答题卡、纸上按题号顺序工整作答。

房山区2012届高三化学第二次统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

Cl-35.5K-39Ca-40Fe-56Cu-64I-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1~22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机读卡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PVC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橘子、柠檬、新鲜蔬菜等食品被称为碱性食品,长期缺乏可使尿液偏酸性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O2―的结构示意图:

B.甲基的电子式: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D.次氯酸的结构式:

H-Cl-O

3.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液氨和液氯都是纯净物;②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石油、甘油、植物油都属于油脂;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③④

4.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互为同位素D.

为同一种核素

5.下列有关金属冶炼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氯化镁水溶液制备金属镁B.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金属铝

C.加热分解Fe2O3的方法制备金属铁D.用火法或湿法均可制备金属铜

6.以下表述不符合元素周期律观点的是

A.酸性:

H3PO4 >HNO3 >HClO4    B.稳定性:

HF>H2O>NH3

C.微粒半径:

F―>Na+>Mg2+D.还原性:

HI>HBr>HCl

7.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A.Na2O2B.NH4ClC.H2O2D.CH3COON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已知:

C(s,石墨)=C(s,金刚石)△H=+1.5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C.若①2H2(g)+O2(g)=2H2O(g)△H=-akJ·mol-1,②2H2(g)+O2(g)=2H2O(l)△H=-bkJ·mol-1,

则b>a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molCH3CH2OH和2molCO2

B.盛过油脂的试管可用热碱溶液进行洗涤

C.丁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

D.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10.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

K+、Na+、MnO4-、SO42-

B.含有大量NO

的溶液中:

NH4+、I-、SO

、H+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

Cl–、SO42-、NO3–、Mg2+

D.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

Na+、SO42-、AlO-2、K+

11.下列鉴别、分离或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

A.苯中含有少量苯酚,可用NaOH溶液除去

B.NaOH固体中混有NH4HCO3,可直接加热除去NH4HCO3

C.鉴别甲苯与己烯,可滴加酸性KMnO4溶液

D.鉴别某溶液是否含有Fe2+,可先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146C原子中含中子数为0.8×6.02×1023

B.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1×6.02×1023

C.1molC2H4和C3H6混合物中,含有的碳总原子数为2×6.02×1023

D.用双氧水分解制取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6.02×1023

13.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下述物质的烧杯中:

①5mL水;②6mL0.5mol/LNaCl溶液;③50mL0.1mol/L盐酸④10mL0.2mol/LCaCl2溶液;若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③②④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氯化铁溶液做腐蚀液制印刷电路板:

Cu+2Fe3+=Cu2++2Fe2+

B.用醋酸除去暖瓶胆内水垢:

CaCO3+2H+=Ca2++H2O+CO2↑

C.加入明矾后使浊水变清:

Al3++3H2O=Al(OH)3↓+3H+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15.下列实验原理、装置、试剂选用、结论正确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用图1实验装置制取氨气

B.用图2实验验证酸性:

CH3COOH>H2CO3>C6H5OH

C.用图3组成锌—铜原电池

D.用图4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1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2B(g)

xC(g)△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

B.反应开始2min内,v(C)=0.1mol·L-1·min-1

C.2min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D.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7.香柠檬酚具有抗氧化功能,它的结构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式为C13H9O4

B.它与H2发生加成反应,1mol最多可消耗7molH2

C.它与Br2发生取代反应,1mol最多消耗3molBr2

D.它与NaOH溶液反应,1mol最多消耗3molNaOH

18.利用右图装置探究铁在海水中的电化学防护。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的反应:

Fe-2e-=Fe2+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铁极的反应:

2H++2e–=H2↑

19.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常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dCl2+H2OCO2+Pd↓+2HC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PdCl2>CO2

B.反应中PdCl2被氧化

C.生成22.4LCO2时,转移的电子为2mo1

D.CO气体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还原性

20.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4的盐酸与pH=10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B.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H4Cl溶液的KW

C.pH=11的NaOH和pH=11的氨水分别稀释100倍后的pH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D.均为0.10mol·L-1NH4Cl和NH4HSO4溶液,铵根离子浓度前者小于后者

2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下面图示关系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A

B

C

D

a

CO2

H2SO4

Al(OH)3

HNO3

b

Na2CO3

SO2

NaAlO2

NO

c

NaHCO3

SO3

Al2O3

NO2

 

22.常温下,将aL0.1mol·L-1的NaOH溶液与bL0.1mol·L-1的CH3COOH溶液混合,下列有关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c(Na+)>c(H+)>c(OH一)

B.a>b时,c(CH3COO一)>c(Na+)>c(OH一)>c(H+)

C.a=b时,c(Na+)>c(CH3COO一)>c(OH一)>c(H+)

D.无论a、b为何关系,均有c(H+)+c(Na+)=c(CH3COO一)+c(OH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

23.(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⑥的最低负价是;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2)③、④、⑦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②、④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

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②、⑥的单质中更易与①的单质反应的是,原因是。

(5)④、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10分)对碳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一直倍受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的能源。

已知①2CH4(g)+3O2(g)=2CO(g)+4H2O(l)△H1=-1214.6KJ/mol

②2CO(g)+O2(g)=2CO2(g)ΔH2=-566kJ/mol

则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CO(g)和H2O(g)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O(g)+H2O(g)CO2(g)+H2(g)

①一定温度下,于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CO的浓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O,同时生成1molH2

②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CO(g)和H2O(g),实验测得A、B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2O

CO

CO2

H2

A

650

2

4

1.6

1.6

5

B

900

1

2

0.4

0.4

3

Ⅰ.实验A达平衡时,υ(H2)=。

Ⅱ.实验B中,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Ⅲ.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吸”或“放”)热反应。

25.(8分)实验室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倾倒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6.从以下仪器中选择组装,完成实验操作步骤1必需的仪器有(填编号)

①铁架台②漏斗③广口瓶④石棉网⑤烧杯⑥玻璃棒⑦酒精灯

17.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

18.在步骤3中,所指的“一系列操作”依次是、和过滤、洗涤;

19.为证明所得晶体含有Fe2+和NH4+,取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观察到现象,证明含有Fe2+和NH4+。

26.(10分)肉桂醛(C9H8O)是一种常用香精,在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都有应用。

肉桂醛与其它有机物具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为一氯代烃。

(1)肉桂醛是苯的一取代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6组峰,肉桂醛结构简式是_______。

(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Z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取代反应b.加聚反应c.加成反应d.消去反应

(4)Y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Y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

①属于酯类②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27.(10分)科学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

(1)右图为海带制碘的流程图。

步骤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碘酸钾(KIO3)是食盐的加碘剂。

KIO3在酸性介质中能与H2O2或Iˉ作用均生成单质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

解时发生反应:

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

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

电解时,阳极反应:

;阴极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②电解过程中,需通过检验阳极电解液中是否有Iˉ存在以确定电解是否完成。

请设计判断电解是否完成的实验方案,并填入下表。

仪器不限、可选的试剂:

淀粉溶液、H2O2溶液、稀硫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28.(12分)SO2是造成空气污染及酸雨的有害气体,研究SO2的性质可使其变废为宝。

(1)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

 

①若关闭K,通入SO2,装置A中发生的现象是;当装置B中溶液颜色逐渐退去时,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此时装置C、D、E、F、G中均没有明显反应现象发生。

②若对装置E加热并通入SO2,同时打开K通入O2,装置F中产生白色浑浊,证明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

;装置G的作用是。

③反应结束后,若向试管C溶液中,加入足量下列溶液也可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氨水B.稀盐酸C.硝酸钾溶液

(2)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电极为含某催化剂、

多孔吸附性的惰性材料,在用SO2发电的同时实现了硫酸制备。

通入SO2的一极发生的反应:

;电池发生的总反应:

29.(10分)利用含氧有机物甲及以下合成路线,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

 

已知:

Ⅰ、

Ⅱ、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乙→庚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3)丙→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检验甲中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庚的结构简式:

(6)辛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

30.(12分)某化学小组用废导线拆解的铜丝制取Cu(NO3)2,并对其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他们选择的方法是:

把铜丝绞碎、放在空气中灼烧,再加入稀HNO3反应制取硝酸铜;而没有选择直接用铜屑与HNO3反应来制取硝酸铜的原因是:

        _ 。

(2)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均已略去),进行了Cu(NO3)2热稳定性的实验探究。

 

 

取少许无水Cu(NO3)2晶体放入试管A、并加热,观察到试管A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经U型管变为无色,收集于试管B中,待试管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停止实验;试管A中残留有黑色粉末。

①写出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②当取出冰盐浴中U型管时,U型管内气体颜色又逐渐变为红棕色,用必要文字和化学用语说明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在盛有Cu(NO3)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没有固体残留存在。

①小组推测,反应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阳离子组合有  种;

②小组对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阳离子组进行了下述实验鉴定,结论是。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现 象

步骤1:

观察溶液。

溶液呈暗蓝色

步骤2:

取少量稀释后溶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

紫色不消失

步骤3:

取少量稀释后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色

 

房山区2011-2012学年度高三统练评分标准(化学)

 

客观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C

B

D

C

D

A

C

C

B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6

18

19

20

21

22

选项

A

B

A

C

B

D

B

A

D

C

B

主观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