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5474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

《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docx

扬州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语文

扬州市2018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发酵\地窖稗官\裨益风声鹤喀\伶牙俐齿

B.祓除\匍匐譬如\壁虎祸起萧墙\宵衣旰食

C.晦涩\吝啬僭称\饯别胼手胝足\大腹便便

D.妲己\鞑靼嗥叫\诰命暴殄天物\如虎添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逾垣脉搏无瑕顾及委曲求全

B.赧然诨号两全其美越俎代庖

C.舂米蛊惑出言无状凭心而论

D.详实诛连浑水摸鱼一锤定音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要把浓缩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鉴赏过程中必经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

B.对于恶意的中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奋起自卫"和“迎头痛击”呢?

我的体会是,仍然尽可能地宽容。

C.时下,许多报刊都反映这样一种现象:

公安干警出警次数多,出警时间长,这些情况在全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D.“新婚宴尔”的“宴尔”是什么呢?

《新编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也作‘燕尔,’快乐愉悦,”《诗经·谷风》: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演出刚结束,她就接到了她的孩子的班主任的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她没来得及就跑到学校去去了。

②本人今天早上在餐厅不慎遗失了一只灰色书包,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以一本《红楼梦》相酬谢,决不。

③随着宁淮高速公路的建成,这条十几个县市的公路将完成江苏省“四横四纵”高速路网的“最后一尺”。

A.卸装失言贯串B.卸妆失言贯穿

C.卸装食言贯穿D.卸妆食言贯串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伊拉克这个饱经战火涂炭的国家,近日来,经常传来恐怖分子制造的耸人听闻的血腥事件的消息,让世界人民为之担忧。

B.谢谢你们的长期关心,我希望在你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会搞得更好,如果你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C.初到扬州城,出门便不知东南西北,于是我买了本城市旅游图,按图索骥,终于游览了瘦西湖、平山堂等我神往已久的景点。

D.随着电脑的普及,加至学业负担的加重,许多同学都不大重视汉字的书写,写出的字极为潦草,不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如剑拔弩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在“你扔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美德”的主题大讨论后,学校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B.《义务教育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因为它强化了对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保护意识,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C.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也许也并不长久,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同样可以让它发出应有的光。

D.经过这一个学期时间的复习和测试,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学习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个学期去发现、解决和分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黄昏

刘绪源

(1)有一年春天,我因胃疾,成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透过窗口,看见远处屋顶上一大群白色的鸽子时不时地飞起来,在天空中一圈一圈地盘旋着,翱翔着。

我的心常会有些空落,常有一种寂寞乃至荒凉的感觉。

是因为鸽子的自由自在,反衬出了我的无奈?

细想想又不全是如此。

更重要的,大概是从鸽子们那种自然的永恒的充满韵律感的行动方式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与人生的短暂。

尤其是,病情好好坏坏老不见转机时,每当黄昏来临,鸽群散尽,当天空由淡蓝变为深蓝,晚霞由暖色调转向冷色调,沉沉的暗夜终于一步一步地无可挽回地降临并覆盖了整个大地时,病人的心,常常会在这种美丽而无望的变化中,悄悄地抽紧,过后又不知不觉地松下来,在冷寂中无力地睡去。

(2)一天,也是在黄昏时看着鸽子盘旋,我忽然记起了一本著名的小说《牛虻》。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那位无比坚强的意大利革命者,却极其害怕看到黄昏落日。

那是因为,他曾在起义失败后逃出境外,在异国受了致命的伤害,曾一天天孤独地在野外的黄昏落日中等死。

后来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却怎么也不能承受旧日恐怖情绪的袭扰,偶见窗外的黄昏景色,他的脸就会变得惨白。

但他并不从此走向畏怯,相反,他比过去更勇敢了。

这似乎十分矛盾,小时候读这本书时我最不能理解的也是这一点。

我们从小被反复灌输进头脑里的英雄的概念,是不能有缺点和任何使之害怕的东西的。

这位“牛虻”不仅那样地真实,而且那样地迷人,他在经历了死之绝望以后,竟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变成了更加义无反顾的英雄。

(3)我当然不是英雄,却有一点是与那位异国的“牛虻”略有近似的——我在终于告别了医院和病床,告别了那扇曾无数次让我看到黄昏和鸽群的窗口之后,并没有变成小心翼翼的生命至上主义者,却变得更为超脱和勤奋了。

我仿佛已经意识到自己极有限的生命力应该用在哪些地方,我的几本自己比较满意的书,差不多都是在那场大病之后写出来的。

另外也有一点是与“牛虻”很不相同的,就是我越来越喜欢看黄昏的景色了。

(4)人们是习惯于将人生的老年比喻成黄昏的。

我离那样的年龄还很远。

可是,较早地体验一下生命有可能渐渐离开自己时的心情,我想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从医院出来后,完成的第一个作品,是那本薄薄的《人生的滋味》。

这是专门写给中学生看的。

我当然知道,对于中学生来说,它显得老气横秋了;可我还是愿意为他们写这样的书。

我觉得,即使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也不应该只生活在自己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们也应该有一点短暂的时间,想想未来,想想黄昏,体验一下人生的各种不同的风景。

这会使他们紧张而喧闹的生活,变得更有滋味;也会使他们的性情,变得深刻而关丽。

(5)不仅是黄昏,我以为,人甚至还应该体验沉沉的黑夜。

前不久,我和一群友人坐船到一个南方沿海城市去开会,深夜,我们围站在甲板上,对着满天的星光,唱一支又一支我们所难以忘怀的老歌。

我忽然记起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小说《高龙巴》,其中写到一位老水手,孤独地坐在船头,唱了一整夜忧伤的歌……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顿时浸透了我的全身。

我想:

高龙巴的时代,海上曾飘过老水手的歌;今天则飘过了我们的歌;几百年之后呢?

一定又有新一代人的歌在海风中飘浮荡漾了。

想到这些,我丝毫不觉得悲切凄凉,我只感到宇宙和自然的伟大;当然也想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同时,也就更感到了人生的珍贵和美丽。

7.(5分)第一段中写道:

“我的心常会有些空落,常有一种寂寞乃至荒凉的感觉。

(1)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2)从全文来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4分)第二至三段中写到了一个文学形象“牛虻”。

(1)第二段中“牛虻”的“真实”和“迷人”各指什么?

(2)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越来越喜欢看黄昏的景色了”?

9.(4分)本文题为“黄昏”,却在最后一段写起了“黑夜”。

对这样一种“跑题”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一12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

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年十三,尝谒周,察而异之。

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额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

敦尝谓羲之日:

“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日: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日:

“正此佳婿邪!

”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

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尝诣门生家,见菜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因谓姥日: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

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

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

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

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

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B.论者称其笔势则齐国其庶几乎

C.而羲之甚轻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大为时贤所笑为是其智弗若与?

日:

非然也

11.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从子:

堂房侄子

B.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顾:

回头看

C.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过:

拜访

D.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行人:

使者的通称

12.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尉郗鉴要在王导家择婿,求婚信送达时,王家子弟个个拘谨,唯有王羲之没事似的在东窗下的床上袒腹高卧,反倒因此被郗鉴选为佳婿。

B.王羲之刚到浙江,就有终老于此的念头。

会稽有好的山水,王羲之曾与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自己作序申述他的人生感慨。

C.王羲之认为自己的字与钟繇相比,可以与他不相上下;与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可居他前列。

如果人人都像张芝那样刻苦练字,也不会比张芝差。

D.王羲之很看不起年轻时与之齐名的王述,关系一直不佳。

王述得到显要的职务后,王羲之耻于为之下,借一次机会称病去职。

第Ⅱ卷(共114分)

四、(22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与课文里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小题2分)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年十三,尝谒周额,颉察而异之。

(2)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4)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见梁惠王》)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登岳阳楼(宋)刘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

百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

本诗写于宋高宗建炎二年秋,“靖康之变"的第三年。

诗人处于逃难过程中。

(1)“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描绘的是静景,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2分)

(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刘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2分)

(3)古今评家认为刘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一例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将进酒》)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是故明君治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说“梦”

吴岳添

①小孩子会做梦,少年人做梦,青年人做梦,老年人也能做梦。

老年人做的是天堂和地狱的梦,过去又回来的梦。

只有中年人不大做梦吧?

因为现实是他们的。

②为什么金庸、梁羽生、琼瑶、三毛等等台港作家长盛不衰呢?

能埋怨那么多的读者吗?

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作家,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能说是弱于金庸、琼瑶,居然就挡不住他们呢?

为什么连古老的外国大作家也代替不了克里斯蒂老太太以至更早些的柯南道尔医师呢?

恐怕是那些人会做梦、说梦,而我们所尊崇的可敬的作家是不做梦的,是讲实际的,是当教师的,一心要教育读者的。

除掉有一个时期,有一些人,反对过所谓“师道”以外,人们总是尊敬老师的,可是也忘不掉做梦。

尤其是小孩子和青少年,他们更喜欢变成甲虫的卡夫卡,或者是卡夫卡的两千多年前的祖师爷——变成蝴蝶的庄周。

但说他们怕教训也未必。

金庸和琼瑶不是也大发侠义道和爱呀情呀之类的议论吗?

可见读者不一定十分在意作者发他自己的什么议论,也不大喜欢追究作者有什么“创作意图",而注重看书时自己从那些似梦非梦的故事中得出的是什么。

梦,不是现实,又是现实,是睁着眼没看见而闭上眼忽然看见的现实。

写这样的梦才能引出读者的笑或者泪。

只怕宝玉梦人太虚幻境就是这样,是幻,又是真。

③也可以有另一种说法。

提笔写点什么的人心中总是有个读者的。

首先是他自己,也就是写出来以后的第一个读者。

此外的读者群,有的明显,有的模糊。

金庸、琼瑶等作家有点像当年的张恨水吧,是写给数量最大的普通人看的,是写在报纸上“连载”一类作品的。

买报的人不看,他就写不下去了。

另有一些人是为了特定的读者而写的。

这些高贵的读者不买账甚至排斥,他即使写下去,所写的也出不来了。

不同读者引出了不同作品。

蒲松龄当年为主考官而写的八股文是不入文昌帝君之眼的,反而“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的《聊斋》故事讲给朋友听,写给“同好”的人看,倒传下来了。

高鹗的八股文虽然能中进士、点翰林,可是在我们一般人眼中实在不高明,甚至有点不通。

他补充《红楼梦》的文章是汉军旗人的白话,语言和曹雪芹的同出一源,通顺而又生动。

这大概是想要得到“钦点"翰林和想要得到刻书卖书的程伟元之流赞赏两者之间的差别吧?

雅文不传而俗梦流行,恐怕古今中外都有此情况。

欧洲最早的作品不是荷马唱的史诗吗?

“神谕”留f==来多少呢?

④特别流行的写梦的文字,中国的可能是“石头”所记的“红楼"一“梦"。

讲“金陵十二钗”的《石头记》,本是一部没抄全的小说,一上市就有点“轰动",没过几十年就刻印出了“全本”。

以后出现了从“政治’’到“痴情"的各种各样看法和说法,越来越“畅销”,普及各种人,流传全世界。

近些年更热闹,化为真人真事,搬上舞台、荧屏、银幕,“十二钗”又会唱,又会舞。

连那位自称“披阅,,和“增删’’的曹雪芹也在梦中复活。

和这相比,现在也热闹非凡的金庸等人写的那些字纸是远远比不上的。

说起来仿佛都是发挥“才子佳人”含义变化,金庸把文才子变成武才子,琼瑶把穷才子变成富才子。

可是新才子佳人未必胜得过老才子佳人,新梦还都赶不上旧梦。

热闹二三十年的还没有能使热闹了二三百年的进人冷宫。

这是为什么呢?

不论新梦、旧梦,荧屏总越不过字纸,活人尚未压倒死人,那又是为什么呢?

16.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说“梦,不是现实,又是现实,是睁着眼没看见而闭上眼忽然看见的现实”,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4分)

17.文章第三段是如何论述“不同读者引出了不同作品"观点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18.文章结尾强调“新才子佳人未必胜得过老才子佳人,新梦还都赶不上旧梦”。

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5分)

19.纵观全文,为什么古今中外都有“雅文不传而俗梦流行”的情况?

(6分)

六、(12分)

20.请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

要求与例句的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4分)

例句:

至于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

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21.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话本”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个字。

(4分)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

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经过说书艺人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

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的再创作。

22.春节将至,人们常用贺卡表情达意。

请根据以下两种情景,分别拟出两则贺卡的恰当用语。

(每则均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格)(4分)

(1)写给一位过去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

答:

(2)写给一位现在的学习上的竞争对手。

答:

...........................................................................................................................................................

七、(60分)

23.作文:

月不能常圆常缺——“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方其缺时,即其圆时”。

贾平凹在他的散文《对月》中说:

“你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

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

”.

请以“月有圆缺”为题,写一篇文章。

(1)文体不限,

(2)自我立意,(3)不少于800字。

扬州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l、C(A.稗(bai)官\裨(bi益B.譬(pi)如\壁(bi)虎D.嗥(ha。

)叫\诰(ga。

)命暴殄(tian)大物\如虎添(tian)翼)

2、B(A.无瑕(暇)顾及C.凭(平)心而论D.诛(株)连

3、B(A.要把浓缩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中必经的一道“工序”。

(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C.时下,许多报刊都反映这样一种现象:

公安干警出警次数多,出警时间长。

这些情况在全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冒号只管到“出警时间长”)

D.“新婚宴尔”的“宴尔”是什么呢?

《新编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也作‘燕尔’,快乐愉悦”,《诗经·谷风》: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

4、C(“卸装”指演员除去化装时穿戴涂抹的尔阳,“卸妆”指妇女除玄身下的装饰;“食言”指不履行诺言,失信,“失言”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贯穿”有两个意思,一是穿过,连通,一是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贯串”同“贸穿”的第二个意思,而本句应取“贯穿”的第一个意思。

5、C(“耸人听闻”,夸大或捍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鼎力相助”用于对对方的感激之辞:

“按图索骥”,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剑拔弩张”,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比喻书法雄健。

6、B(A.“同学们”多余:

C.“普通平凡"与“芸芸众生”语意有重复:

D.“发现、解决和分析”语序不当)

三、(9分,每小题3分)

10、C表转折(A:

取独、结构助词“的”,B:

所属性代词“他的”、揣测性语气副词,D:

被动、表因果的)

11、B顾:

拜访(如“三顾茅庐”)

l2、A“求婚信”——做媒的人(指郗鉴的门生)(《孔雀尔南飞》“自可断来信”)

第Ⅱ卷(共114分)

四、(22分)

13、(8分,每小题2分)

(1)王羲之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

十三岁时,曾去参见周颤,周颤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奇特。

(“未之奇”、“异之”为得分点)

(2)但是朝庭赋役繁重,吴郡会稽郡尤其厉害,王羲之常常为这这些事上疏抗争,他的话多被采纳。

(“吴会忧甚”、“每”、“见从”为得分点)

(3)谨慎地从事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给他,年老的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辛苦劳作了(“谨”、“申”、“孝悌”和句式为得分点)

(4)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浩浩荡荡地谁能阻挡它?

(“水之就下”、“沛然”为得分点)

14、(8分)

(1)反衬飘泊徙倚、登楼凭危所产生的“无限悲”(动荡)的心潮。

(2分)

(2)①写出逃难路途遥远,②点出逃难的具体时间。

(2分)

(3)①与杜甫《登岳15H楼》意境相仿佛。

首联写登高远眺,夕阳下洞庭湖无边无际,气象阔大;颔联中“吴蜀横分地”仿杜句“吴楚东南坼”,意境雄浑宏伟。

②尾联有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的苍凉气韵。

同样的国破家亡,大涯沦落,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心伴侣,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风格。

(不必全面,只要例举一点分析入理即可)(4分)

l5、(6分,每卒1分)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自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念大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

五、(20分)

16、(4分)答案要点:

文学想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l7、(共5分)以金庸、琼瑶等作家与当的张恨水为例作类比,举蒲松龄和高鹗二人的应试与创作、荷马史诗与“神谕”为例作对比,闸明观点。

(3分)具体实在,说服力强,读者易于接受。

(2分)

18、(5分)答案要点:

“红楼”之“梦”是幻,又是真,“似梦非梦的故事”能让读者从中得出的人生感悟恐怕要超过金庸、琼瑶之流。

(意思对即可给分)

19、(6分,每点2分)

①雅文大多重板着面孔说教,而善于说“梦”的作品往往以形象生动更能打动读者;

②普通读者群数量最大,他们引出了许多的说“梦”的一类作品占(答“写‘俗梦’的作者心中想到了数量最大的普通读者群,读者群引出了许多的说‘梦’的一类作品”也对);

③高贵的读者对雅文有时“不买账甚至排斥”,因而作者所写雅文不得流传。

(意思对即可给分)

六、(12分)

20、(4分)

示例:

至于肉体和思想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

肉体仿佛是渺小、短暂朝露,思想才是伟大、永恒的太阳。

(句式、修辞运用2分,内容有关联、有意蕴2分)

21(4分)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经过千锤百炼产生、流传的;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的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

(信息筛选正确3分,时间、特点、属性三点各1分,答“经过文人加工”扣2分;信息整合简明1分,不符合“定义”规则扣1分)

22、(4分)

答案示例:

(1)你曾经的帮助如久旱的甘霖滋润过我的心田,祝新春快乐!

(2)新春新气象!

让我们在新的起跑线展开新的角逐,共同进步。

(每小题2分:

符合情境要求1分,运片j修辞格1分)

七、(60分)

23、作文

学生在文中最好达到一定的哲理高度。

参考观点:

(1)万事万物正如月之形,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一次次复归为新圆——人对一时的荣辱、成败、聚散等等不必执着,“败"后会有“成”,“辱”后亦有“荣”,“散”后定有“聚”……循环不已。

(2)“圆”与“缺”是相对的,无“缺”便无“圆"——人生不可能总是圆满,人生如果没有苦难与缺陷,也就体现不出人生的幸福与炊乐。

(3)“月有圆缺”是大自然的永恒现象,与之相比,个人一生一世的得意悲哀,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

祖父王正,是尚书郎:

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

元帝过江,是王旷最先提出的建议。

王羲之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

十三岁时,曾去参见周顗,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奇特。

当时很兴吃牛心炙,座中客人都还没吃,周顗割了先给王羲之吃,王羲之于是开始知名。

长大后,富于思辩,以耿直著称,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者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十分飘忽,像惊龙一样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