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5001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3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14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A.9.6gB.6.4gC.4.8gD.3.2g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意:

有如下转化关系:

设Cuxmol、Agymol金属铜、银失去电子给了硝酸中+5价的氮,还原产物中的NO和NO2又失去电子给了氧气生成硝酸,整个过程等效于铜、银失电子,转移给了氧气,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2x+y=4×

,质量守恒:

64x+108y=14,分别解出x=0.05mol,m(Cu)=0.05mol×64g/mol=3.2g;D正确;

故答案选D。

2.有一充有10mL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A.1∶4B.2∶3C.1∶3D.4∶1

【答案】B

【详解】

设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H2O=2HNO3+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

mL,充分反应后,6mL气体为NO,因此有a+

=6,解得a=4,NO和NO2的体积比为4mL:

(10-4)mL=4:

6=2:

3,答案选B。

3.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

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C

【详解】

A.N2和O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正确;

B.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

C.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

D.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现象

A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现象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现象

C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氯水

红纸条褪色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5.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B.碱石灰

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

【答案】B

【详解】

因为氨气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干燥;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所以也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干燥氨气,所以本题选B。

6.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答案】A

【详解】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

B.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

C.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

D.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项错误;

答案选A。

7.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雷雨时空气中的NO转化为NO2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用NaOH吸收NO2和NOD.工厂用NH3催化氧化制NO

【答案】B

【详解】

A.NO转化为NO2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A错误;

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由单质氮气转化为氨气,符合氮的固定的定义,选项B正确;

C.用NaOH吸收NO2和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C错误;

D.用氨气转化为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

【答案】B

【详解】

A.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表现出都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铜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分解反应,B不正确;

C.金属与HNO3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一般不产生氢气,C正确;

D.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

答案选B。

 

9.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

A.用浓硝酸和Cu制取NO2

B.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

C.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

D.用NH4Cl溶液和Ca(OH)2制取NH3

【答案】B

【详解】

A.二氧化氮会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不合适;

B.分液漏斗中盛放双氧水,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B合适;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C不合适;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氢氧化钙与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较少,无法蒸出氨气,故D不合适;

故答案为B。

10.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将集气瓶置于光亮处,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集气瓶,发现烧杯中的水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的混合气体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

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压强几乎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

不符合题意;

氨气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但氨气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

符合题意;

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

符合题意;

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氮气与氢气都难溶于水,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1.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O2、N2B.NO、CO2

C.NO2、CO2D.NO、CO2、N2

【答案】B

【详解】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无色混合气体甲中一定不存在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所以甲气体的组成为:

NO、CO2,故答案为B。

【点睛】

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和性质,把握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及气体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氮气不溶于水,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无氮气。

12.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

B.②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固定

C.④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还原

D.向海洋中排放含NO3-的废水不会影响NH4+的含量

【答案】B

【详解】

A.根据图像,海水中存在氮气,A错误;

B.②中氮气转化为

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B正确;

C.④中

转化为

,化合价升高,属于氮的氧化反应,C错误;

D.根据图像,

能转化为

转为氮气,氮气转化为

,故向海水中排放

会造成

浓度增大,D错误;

故答案选B。

 

13.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

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

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

吸水性

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

脱水性

【答案】B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大,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A错误;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体现浓硫酸的强的氧化性和酸性,故B正确;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

D.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错误。

答案选B。

14.下列各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NO2、NH3、N2B.N2、N2O、NH3

C.NH3、NO2、N2O5D.N2O3、N2、NH3

【答案】D

【详解】

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4价,NH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N2中N元素化合价为0价,由高到低应为NO2、N2、NH3,故A不符合题意;

B.N2中N元素化合价为0价,N2O中N元素化合价为+1价,NH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由高到低应为N2O、N2、NH3,故B不符合题意;

C.NH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4价,N2O5中N元素化合价为+5价,由高到低应为N2O5、NO2、NH3,故C不符合题意;

D.N2O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N2中N元素化合价为0价,NH3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由高到低应为N2O3、N2、NH3,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5.按图进行实验,试管内装有12mL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mLO2,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试管内气体无色,是NO

C.试管内气体无色,是O2

D.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答案】B

【详解】

试管内装有12mL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mL氧气,依据反应定量关系分析,当一氧化氮和氧气恰好反应生成硝酸发生的反应为:

4NO+3O2+2H2O=4HNO3,结合一氧化氮和氧气按照4:

3全部溶于水,试管内装有12mL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mLO2,反应后剩余一氧化氮12ml-8×4/3mL=4/3mL。

故选B。

16.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答案】A

【详解】

A.硝酸中N元素为+5价,为最高价态,则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故A正确;

B.王水中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被为1:

3,王水能溶解金、铂等金属,故B错误;

C.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氮的化合物,得不到氢气,故C错误;

D.常温下,铁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反应,所以得不到大量红棕色气体,故D错误;

故选A。

17.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

,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可用到的是

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

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⑤

【答案】C

【详解】

检验固体物质中的

时,为便于反应,通常将固体先溶于水,然后加入强碱溶液、加热,逸出的NH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以应选择①②③,故选C。

18.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NH3B.O2C.H2OD.CO2

【答案】B

【分析】

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NH3、H2O、CO2,

【详解】

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NH3、H2O、CO2,通过过氧化钠,H2O、CO2转化成O2,再通过足量浓硫酸,NH3被吸收,只剩下O2,B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浓硫酸除了能吸收水蒸气,还能吸收碱性气体。

19.某混合气体可能有

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可判断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A.

B.

C.

D.

【答案】A

【详解】

由于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而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浓硫酸干燥后,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成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后有水生成,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氢气,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CO2、H2,故答案为A。

【点睛】

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此题为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完成此题,要根据题干叙述的内容,根据物质的有关性质,抓住解题的关键,根据“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一定不存在氨气;根据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一定存在氢气,可能存在一氧化碳。

20.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D.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答案】C

【详解】

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

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

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

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1.(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1

B.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2

C.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3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答案】A

【详解】

(NH4)2SO4分解的方程式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设分解了4mol(NH4)2SO4,则分解生成的N2、NH3、SO2、SO3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6mol、3mol、1mol,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2NH3+SO3+H2O=(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此过程中消耗1molSO3、2molNH3、生成1molBaSO4沉淀;还剩余4molNH3,最终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说明3molSO2全部反应,则发生的反应为4NH3+3SO2+3H2O=(NH4)2SO3+2NH4H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此过程将4molNH3、3molSO2全部消耗,生成1molBaSO3沉淀;根据上述分析,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

n(BaSO3)约为1:

1,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的溶液中有较多的NH4Cl和NH4HSO3,故答案为A。

2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SO

B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含NH

C

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时,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氯水中含有Cl﹣

D

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时,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

氯水中含H+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硫酸钡等,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所以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存在铵根离子,故B正确;

C.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一定是氯化银,则氯水中一定含Cl-,故C正确;

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因为氯水中含H+,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D正确;

答案选A。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NaCl不存在阴阳离子,不导电B.CO2、N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硫酸钡溶液几乎不导电,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D.只有金属和电解质才导电

【答案】C

【详解】

A.固体NaCl存在阴阳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固体氯化钠不导电,A错误;

B.CO2属于酸性氧化物,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NO2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

C.硫酸钡溶液几乎不导电,是因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太小,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离子,属于电解质,C正确;

D.电解质不一定导电,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D错误;

答案选C。

24.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

A.SO2B.NH3

C.HClD.Cl2

【答案】B

【详解】

A.二氧化硫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错误;

B.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和碱石灰反应,能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氯化氢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C错误;

D.氯气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

故选B。

25.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

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

【答案】C

【详解】

A.氨水显碱,但氨水是混合物,所以一水合氨是弱碱,选项A错误;

B.氨水是混合物和液氨是纯净物,所以两者成分不相同,选项B错误;

C.氨水中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选项C正确;

D.氨水有中性分子:

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和离子有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共六种粒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26.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性质。

请回答:

(1)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共热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①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______(填字母)。

a.碱性b.还原性

(3)向②中滴入浓盐酸,现象是_____。

(4)下列装置中,能用于本实验中尾气吸收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答案】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a有白烟生成b

【分析】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氨气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根据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和实验安全进行判断。

【详解】

(1)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2)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而使溶液呈碱性,①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向②中滴入浓盐酸,浓盐酸挥发出的HCl遇NH3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氯化铵固体是白色固体小颗粒,有白烟生成;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可以选用b装置,增大接触面积,若使用a装置,这种密闭型的容器不能很好的吸收氨气,故不使用它吸收氨气。

【点睛】

(4)的a装置是否可用于吸收氨气是学生的易错点,需要考虑氨气的溶解性和实验安全,还要考虑吸收效果要好。

27.硝酸是氧化性酸,其本质是NO

有氧化性,某课外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有关NO

氧化性的探究(实验均在通风橱中完成)。

实验装置

编号

溶液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