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4898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计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上篇

╰つ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经历了康乾盛世后,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①政治上的腐败A官僚机构的膨胀B吏治的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连绵不绝。

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③军事上A军制落后B军备废弛

④文化上奉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思想僵化

A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B文字狱

⑤对外关系上:

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つ 鸦片输入的危害

1.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的白银大量外流

2.众多官吏吸食鸦片,军队丧失战斗力

3.鸦片走私中的贿赂、贪污和欺诈行为使清政府吏治更加腐败

4.鸦片毒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摧残了社会生产力

╰つ 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1858年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58年中俄《瑗晖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

╰つ 中英《南京条约》

A割让香港(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

B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财政负担)

C取消“公行”制度,实行自由贸易。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

D海关关税必须与英国商定规定了“值百抽五”,即规定绝大部分主要货物的税率为5%左右(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つ 《南京条约》附件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A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つ 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B开辟更多的商埠,并且外国军舰可以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外国势力深入到中国沿海和内地)

C改订税则和外国人“帮办税务”,抽取2.5%的子口税,免征内地税(海关管理权和关税、内地税自主权全面丧失)

D内地传教(教会势力深入内地,文化侵略)

E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泛滥)

F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つ 中俄《瑗晖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伊犁条约》

A1858年中俄《瑗晖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归俄国

B1858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近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

C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给俄国

D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通过这些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つ 中日《马关条约》

A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结束,朝鲜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桥梁)

B割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

C赔款2亿两(清政府举借洋债,政治和经济上更依附帝国主义)

D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增辟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方便日本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倾销商品)

╰つ 中国同英、德、俄、法、美、意、奥、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1个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

A赔款98200万两(和前几个条约赔款数比较,可见侵略程度的加深)

B清政府有镇压人民反帝的义务(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北京的使馆区可驻军队,大沽到北京的防御措施全部摧毁(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D把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于六部之首,指定皇族担任外务大臣(中国政府内部机构设置的半殖民地化)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帝国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后来再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つ 中国无产阶级的组成

(1)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是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国轮船雇佣的中国海员;

(2)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兴建各种建筑工程雇佣的工人;

(3)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的工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现代企业中的工人。

 

╰つ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1)产生较早,人数少。

比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早了30年;

(2)大多由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因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大部分不是从工厂手工业发展而来的,因为这个特点比较容易和农民阶级结成联盟关系(3)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很强,是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

╰つ 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

(1)官僚资产阶级多由封建统治阶级转化而来,又多在列强的扶植下发展起来,到抗日战争后达到顶峰;

(2)小资产阶级封建社会的小生产阶层、近代的知识阶层和自由职业者。

(3)民族资产阶级

A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的;

B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场主转变而来

╰つ 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1)官僚资产阶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2)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不稳定,经常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摇摆不定

(3)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

A革命性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

B软弱性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

这种两重性对后来的革命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つ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另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相互关系: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的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つ 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只有先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一章

╰つ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つ 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完整,表现为:

直接夺占中国领土、直接驻兵、设立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つ 思考:

近代帝国主义商品倾销、资本输出与今日中国引进外资、开发市场有什么不同吗?

1.根本不同点是独立自主还是受制于人,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2.背景不同:

今日中国民族工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驾驭国际竞争后,可以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而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3.结果不同;当今的引进外资,开放市场促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但在近代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商品的倾销、资本输出,造成中国经济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つ 外国侵略使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

封建剥削又加列强压迫、连年战争生命遭到摧残、苛捐杂税人民难以承受、极端贫困生活难以为继、广大农民遭遇层层盘剥、广大工人受尽残酷压榨、灾害频仍更是雪上加霜。

╰つ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俄国:

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控制了整个东北,并强租旅顺、大连。

德国:

强租胶洲湾(租期99年),把山东变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法国:

强租广州湾,以云南、广西和广东为其势力范围。

英国:

强租九龙半岛的“新界”(租期99年),以整个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日本:

不甘落后,以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美国:

来晚了,就说“门户开放”。

╰つ 如何理解“扶清灭洋”这一口号?

既是民族矛盾逐渐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动派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的产物。

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灭洋保国”的朴素认识。

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不可能在救亡运动中提出一个超越陈旧皇权主义的救国方案。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つ 八十年反侵略斗争的历史经验:

社会制度腐败,妥协实属必然。

经济技术落后,反抗力不从心。

军队素质低下,强敌面前必败。

领导力量落后,失败在所难免。

╰つ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吏治和军队的腐败、战争指导思想错误、不了解世界大势)

经济技术的落后(武器装备落后、军队素质极差、指挥艺术缺乏)

第二章

╰つ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史背景:

封建地主的地租剥削、封建政府的沉重赋税、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

 

╰つ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主要过程:

1843洪秀全提出搞拜上帝会。

1844洪秀全冯云山到广西宣传革命,发展会众。

1845洪秀全撰写“三原道”

1851.1金田起义

1851.12永安封王

1853.3占领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1853-1855西征,北伐,天京破围战

1856发生内讧

1864.6洪秀全病逝

1864.7天京陷落

╰つ 《天朝田亩制度》

(1)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2)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政权“两”:

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1“两”。

(3)设立“圣库制度”:

生产所得,“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颁国库以养”。

《天朝田亩制度》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つ 《资政新篇》

(1)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

(2)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3)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4)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竞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洪秀全看到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都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

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つ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つ 原因总结:

阶级的局限性;指导理论的非科学性;不能科学对待传统文化;不能理性地对待外国侵略者;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等.

╰つ 经验教训:

农民阶级是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

仅靠农民阶级是完不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解决近代中国的前途问题.

╰つ 洋务事业的兴办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目的:

挽救清政府危机;镇压人民反抗;稍分洋商之利;求强,求富。

代表人物:

中央有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文祥、桂良,地方大吏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

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为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在封建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自强求富”的活动或运动。

封建性,买办性是其重要特征。

╰つ 历史作用

兴办近代企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开办新式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引进西方文化,外派留学人员,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注重工商地位和西方技术,改变不良社会风气

つ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通过论战,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つ ╰维新变法

维新派

光绪帝诏书

政治上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设制度局

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经济上

兴办实业,发展民族工商业,废除厘金。

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文化上

倡西学,兴学堂,开发民智。

创设京师大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

纸,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つ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爱国救亡运动,进一步动摇了封建制度.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击了封建制度.

是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是社会变革的尝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革新.

╰つ 戊戌变法的历史经验:

失败原因:

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缺乏群众基础、守旧势力顽固

经验教训:

资产阶级自上而下改良以求国家独立富强的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章

╰つ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的原因?

客观上,《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清政府在“新政”中实行一些奖励民族工商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等反帝爱国斗争,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主观上,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推新变法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兴办实业是救国的良策,因而积极投资办厂;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つ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

一是“反满”。

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独立”。

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局限性:

起初不免带有狭隘的汉族主义观念,延续了旧会党灭满兴汉的精神。

最根本的还在于并没有把矛头指向帝国主义,而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

不明确反帝,是民族主义最大的局限性。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

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

民权主义是政治纲领的核心内容。

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划时代的变革。

※局限性:

最大局限在于,认为只要推翻体现封建帝制的恶劣政府,政治革命就算完成。

没有理解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的基石,是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没有进一步指向专制政治的基础。

再者,政治革命主要关心的是上层建筑问题,如如何建立三权分立的国家机器,资产阶级如何参政执政问题,而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核定天下地价,国家收买地主土地。

※局限性:

孙中山并不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去夺取地主的土地,而是想通过征收土地税的办法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因此,它不可能实现“耕者有其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也不可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つ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つ 二次革命。

1913年,李烈钧、黄兴组织讨袁军,举起讨袁大旗,上海、广东及安徽等地纷纷起兵响应,但最终归于失败。

╰つ 护国战争。

1915年12月,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李烈钧等发动护国运动,25日云南宣布独立,接着分兵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兵,讨伐袁世凯。

接着,贵州、广西、陕西宣布独立,全国出现了反袁斗争的高潮,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つ 护法运动。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政府,担任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任元帅,举起护法大旗。

但在直系军阀的拉拢下,西南军阀组织了“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会”,与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相对抗。

1918年5月,孙中山愤然辞去大总统职务,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つ 辛亥革命的成功就在于: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进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つ 辛亥革命的失败就在于: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中篇综述

╰つ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

它是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战。

影响:

促使欧洲走向衰落,促使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兴起;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革命运动的高涨;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随后,日本对中国的威胁越来越大。

╰つ 十月革命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①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②它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在他们的影响和带领下,中国革命逐步转向新民主主义。

③它从多方面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和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

 

╰つ 二战的发动:

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迫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局部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在亚洲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

╰つ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2、维持欧洲大国军事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代替.

╰つ 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美国“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并且赢得了胜利。

╰つ “三座大山”的重压:

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つ 封建经济的基本状况:

(1)其核心,是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都仍然是封建经济)。

(2)它是以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和把土地出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借以收取地租、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为基础的。

(3)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4)国民党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进行掠夺。

其中包括:

征收田赋;征收盐税;征收各种杂税;强迫农民服劳役(如修筑公路、碉堡等)和服兵役(即抓壮丁)。

╰つ 封建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使中国的广大农民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

(2)严重阻碍中国工业的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村无法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等条件。

(3)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官僚军阀推行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

╰つ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

一方面,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つ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一、民主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比重很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つ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