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4469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docx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

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

                          

   摘要中華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民族,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就包含着有古老的家庭教育传统。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真总结我国数千年来延续、积淀下来的家庭教育优秀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更加发扬光大,是建立中国特色家庭教育和中国特色家庭教育学的基础。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精华主要是:

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十分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糟粕主要是:

愚忠教育、愚孝教育、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教育。

   关键词:

批判 继承 传统家庭教育

 

   中華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民族,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就包含着有古老的家庭教育传统。

因此,研究我国的家庭教育,创建中国特色家庭教育学,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观点,认真总结我国数千年来延续、积淀下来的家庭教育优秀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更加发扬光大。

研究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精华和糟粕,主要应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入手。

                一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精华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精华主要是以下方面。

   

(一)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可以从著名学者、高层人物及民间流行的言论、做法上反映出来。

西周周公的《姬旦家训》,是至今可查到的我国最早的“家训”。

姬旦,史称周公,是西周杰出的政治家,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成王(姬诵)的叔父和老师,是帮助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的开国元勋。

周武王死后,其子姬诵(即后来的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

周公在摄政期间,亲自担负起教育侄子成王和儿子伯禽的责任,并写下了《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两部家训(合称为《姬旦家训》)。

《姬旦家训》的核心是教育成王和伯禽勤政爱民、谦恭自律、礼待贤才。

成王和伯禽都没有辜负周公的教导。

在周公的精心教导下,成王成为一代明君,把西周建设成了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伯禽也把他的封地鲁国治理成为民风纯朴、农耕发展、社会文明的礼仪之邦。

经典著作《大学》,把搞好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提到了国家兴盛、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基础的高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齐家”,就是搞好家庭教育、树立正派的家风。

在《论语》中,孔子也有许多有关家庭教育的谈话。

最著名的是记录他教育儿子孔鲤的一段: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③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宋代学者张家颐则说: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唐太宗不但是治国的明君,也是“齐家”的“明父”。

晚年时,他预感自己余日不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代、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的成败经验,亲笔写下《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

他对李治说:

“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

”太宗在《帝范》中告诫太子:

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很艰难,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

你要千万爱惜,千万谨慎!

李治遵从父教,即位后没有辜负父亲的教导,使唐朝继续得到很好的发展。

 

 针对数千年的流行的“男管外”、“女管内”,妻子的任务是“相夫教子”、教育孩子的事是母亲的事的传统,宋人编写的《三字经》(作者有争议)公开提出:

“养不教”是“父之过”。

这就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不但是母亲的,也是父亲的。

清朝李西沤在《老学究语》中说:

“不怕饥寒,怕无家教;惟有教子,最为重要。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说:

“吾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然爱之必以其道。

1918年鲁迅先生在一本书看到一个故事:

清朝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堂的时候,有位老先生听了颇为诧异,不解地问:

“师何以还须受教,如此看来,还该有父范学堂了!

”鲁迅先生看了后,在《随感录二十五》中写到:

“儿童家庭教育与改造中国社会有密切联系。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20年后中国的情形;看20多岁的青年,——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50年后、70年后中国的情形。

”于是,他严厉地批评那种“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才不才”的父母,呼吁所有做父母的都要进“父范学堂”,都要担当起国家、民族赋予的使命,不做那种只会生不会教育孩子的人。

鲁迅说的“父范学堂”,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家长学校“。

提倡办家长学校、父母到家长学校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是鲁迅先生的创举,也反映了他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 对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我国历代的家庭教育,都十分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

远在夏商时代,《周礼·保氏》中就提出: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属于德行教育;射、御、属军事和体育;书、数属于生产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乐,属于美育。

后来,又加上“三德”、“四教”。

“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四教”即诗、书、礼、乐。

   关于家庭教育的目的,宋代学者张家颐说:

“教子有五:

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

   明朝的学者王守仁提出,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的课程有五项,即:

一考德,二背诵书文,三习礼学艺,四诵书讲经,五读诗应对。

   上述这些内容,已包含了今天所说的德、智、体、美等方面。

   在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方面,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有以下特点:

   1.重视德行教育

   中国的传统家教,历来重视德行教育,以德行教育为本。

德行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提法,《中庸》中说: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还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后来,又有人提出德行教育应包括“三纲”“五常”。

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五种基本道德。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的提法,来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孔子就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综合各种各样的提法,德行教育可以概括为忠、孝、礼、仁、义、勤、志、廉等八个方面。

   忠 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忠与孝,是中国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民族精神教育的两根支柱,所以,自古至今,中国家庭教育都十分注重教育孩子从小对国家要忠心,要勇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当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家庭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牺牲个人的、家庭的的利益,乃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为了“忠”,可以放弃“孝”,而绝不可以为了“孝”而放弃“忠”。

所以,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

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下,涌现出了以岳飞、文天祥,李广,霍去病,卫青,郑成功、杨家将、戚继光、林则徐、陈化成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英雄和民族英雄。

   孝 就是孝敬父母的教育。

它是中国家庭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另一根鼎柱也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十分突出的优良传统。

   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里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诗句。

它既是对父母辛勤养育儿女的赞颂,也是在教育人们要牢记父母养育之恩。

孔子则把把“孝”和“悌”视为做人的根本和基本准则。

他说:

“其为人也,孝与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全书有245条对话,而讲“孝”的就有11条。

孔子不但要求儿女要从物质上关心、孝敬父母,不能只是物质赡养,更要从精神关心、敬孝父母。

他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就是说,如果只是从生活上“养”父母,不尊敬父母,这跟养犬养马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把“孝”和“悌”定为学校教育的任务: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也”。

为了规范“孝心教育”,春秋战国时代,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讲述“孝道”的书——《孝经》。

执政者并将其定为儿童启蒙必读教材。

唐天宝年间,玄宗又下令每个家庭都必须备有《孝经》。

而《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说: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礼 礼的教育,就是教育孩子接人待物要文明礼貌,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温、良、恭、俭、让,是“礼教”的普遍要求,其中,尊老爱幼、尊重老师,是礼教的重点。

   仁 仁的教育,就是教育孩子要仁慈,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忍让,互相友爱,对弱者要有同情心,要尊老爱幼。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尊老爱幼的具体要求,就是仁慈心的要求。

   仁的教育,还包括教育孩子要善于交友。

古人已经认识到朋友好坏的重要性。

孔子说:

交好朋友,就像“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而交坏朋友,“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他还说,“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礼记·学记》还了指出没有朋友的害处,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怎样交好朋友呢?

孔子提出交友要“三慎”:

一是慎选,“道不同,不相为谋”;二是慎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要慎从。

据《孔子家语》记载:

有一次孔子见一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随问之曰:

“大雀独不得,何也”?

罗者曰:

“大雀善惊而难得。

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也不得”。

孔子谓弟子曰: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

”曾子又补充提出第四个“慎”,即慎会。

他主张“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为了交好朋友,还必须坚持原则,反对以金钱、以地位、以权势、以美色交友。

《荀子·大略》说:

“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友也?

”针对一些不正当的交友现象,《战国策•楚策一》提出“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史记•郑世家赞》则讲,“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礼乐》也说“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唐太宗教导儿子要“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宋代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义 义的教育,就是教育孩子做人要讲义气,要讲信誉,要有正义感,要言必信,行必果,要见义勇为,不能见利忘义,不能为了私利而不讲信誉、出卖原则、出卖朋友。

《弟子规》)提出: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笠翁对韵》则推崇:

“管鲍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蔺廉有隙,终为刎颈死生交”。

讲的都是“义”。

   勤中国传统家教中勤的教育,包括家务要勤做、生活要勤俭、学习要勤奋,长大了要勤劳,做官要勤政。

无论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劳动吃饭等。

这方面的教育,《朱子家训》、《治家格言》、《弟子规》中都有明确要求。

清代朱用纯的《朱子家训》就是孩子在家里的“一日常规”,他写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是三四百多年来人们朗朗上口的名篇名句。

清代大书画家、大文学家郑板桥临终时给儿子留下诗是“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志 志的教育,就是教育孩子要从小立志,要有远大理想,做人要有志气。

孔子说他之所以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其根本原因是“十有五而志于学”。

他还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诸葛武侯在《家训》中告诫孩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他还教育儿子要为天下立大志,说:

“志当存高远,君子之志,所虑者岂止一身,直虑及天下千万世。

   廉 廉的教育,包括教育孩子从小要学会清白做人,不贪不占,不要无义之财;长大了如果做官,要清正廉洁、秉公为国,一心为民。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不仅自己正直坦荡,为官廉俭,他还以李亢、鲁宗道、张文节等清官清廉俭约的事迹,教育儿子司马康要以俭、以廉为美德。

他用家书的形式写了《训俭示康》的文章,在书信中,他教育儿子: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南宋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节俭、刚正不阿,在次子子龙要去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任司理参军时,写下《送子龙赴吉州掾》一诗,他用诗告诫儿子为官一定要清正廉洁,一定要不忘百姓。

诗中写道: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

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梁朝时中书令徐勉,一生身居高位,他严于律己,行事公正而谨慎,节俭不贪,不营置家产。

他的朋友中有人劝他为后代置点产业,他回答说:

“别人给子孙留下财产,我给子孙留下清白。

子孙如有德能,他们自会创家业;如果他们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财产也没用。

宋代教育家朱熹提出教育儿童应从“洒扫应对"开始,首先教孩子学会“爱亲敬长睦师亲友之道”,进而再教他们“礼乐射御书数”。

清朝李毓秀的(《弟子规》、朱用纯的《朱子家训》都是当时受人们欢迎的家庭教育书籍。

   2.重视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重视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文化科学技术。

在私塾和学校教育形式还没有出现之前,家庭就是孩子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的场所,父母就是向孩子传授文化科学技术的直接教师。

为了教育和鼓励孩子勤奋学习,人们把那些刻苦学习的人事迹编成故事,用故事教育孩子。

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映雪荧光、程门立雪等,都是激励孩子勤奋学习的好榜样。

重视德行教育和文化教育,是中国传统家教的两大突出特点。

这两大特点,显示了我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培养就是德才兼备,但又强调德行为先。

孔子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中庸》也说:

“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

“德性”和“学问”都重要,但德性在学问之前,更为重要。

   3.重视早期教育和超常儿童培养

重视早期教育及超常儿童的培养,我国远走在世界前列。

在《论语》中,孔子就说:

“少若养成性,习惯成自然。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指出: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癣以后,恩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良机。

   《礼记·曲禮》对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要等孩子长大了、发现问题了才来教育的做法进行了批评,指出了这样做的危害。

文中说:

“愛其子者多曰:

‘儿幼,未有知耳,俟其長而教之。

是猶養惡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顧不多哉?

又如開籠放鳥而捕之,解缰放馬而逐之,曷若勿縱勿解之爲易也!

宋代学者袁采在他的《袁氏世范》中,也指出不抓早期教育的害处,他说:

“等到孩子年龄逐渐长大,家长对孩子的爱渐渐地少了,孩子稍微有一点小毛病,就大发雷霆,恨得咬牙切齿,拾取孩子一点小毛病就认为是了不得的大错。

如碰上亲朋故友,就用过头的言过其实的话,诉说孩子的缺点和不孝,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

其实,孩子并没有什么严重的过错。

   为了鼓励家长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及时培养和发现“神童”,唐五代时期就开设了“童子科”,专门选拔大器早成的超常童子。

由于统治者和家庭的重视,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大器早成、少年得志的“神童”。

如:

战国时代的甘罗,12岁即为宰相;唐代的王勃,6岁善文辞,9岁读《汉书》,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五、六岁即能作诗,9岁就通晓声律。

北宋时期,接连出了15名能“神童”,其中的晏殊,14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后又升任集贤殿学士,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

  4.重视胎教

重视胎教,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又一创举。

我国的胎教,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古代学者不但认识了胎教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价值的胎教方法。

有史料记载,周文王的母亲和孟子的母亲都实行过胎教。

《列女传·周室三母》具体讲述了胎教的方法:

“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

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

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端一诚庄,惟德之行。

”书中还说,“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

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

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

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

”。

宋代妇科著名大夫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一书中也说:

“受妊之后,宜令镇静,内远七情,外薄五味”。

   (三) 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不但重视教育内容的研究,也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至今仍可借鉴的方法。

   1.既重言教,更重身教

孔子提出:

“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反映的也是身教的道理,它告诉为人父母者,对孩子说过的话必须说到做到,不能食言。

   2.爱严结合,反对体罚

古代的家庭教育,既强调父母要爱孩子,要通过爱教育孩子,但也强调在爱孩子的同时,要严格要求孩子,要把爱和严结合起来。

《左传》说:

“爱子,教之以义方,犯纳于邪。

”《战国策》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孔子坚决反对体罚教育,在《孔子家语·六本》中说: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主张,父母对子女的爱和严,都必须有度,过度的爱和过度的严,都有害无益。

他说:

“父母威严而有慈,而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但是,“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他还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

  司马光针对一些智慧娇惯溺爱孩子,不会认真教育孩子的母亲,说: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3.生动形象、情理交融

古代虽然还没有心理学这门学科,但是,人们从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儿童的一些心理特点,并根据所认识的心理特点提出了一些与现代心理学相吻合的教育方法。

其中,比较典型的认识是要懂得儿童的所想,根据其所想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

比如,《学记》就提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汉代教育家徐干说:

教育人“必先度其心志,本其气量,视其锐气,察其坠衰,然后唱焉以观其和,导焉以观其随。

为了适应儿童的这些特点,古人创造了许多形象化的教育方法,把一些家庭教育的好经验编成故事。

比如:

孟母通过剪断织机上的布教育学习漫不经心的儿子,岳飞的母亲通过在岳飞背上刺字,教育岳飞要精忠报国等方法,都是千古流传的好方法。

其次,《二十四孝》、“孔融让梨”、“司马光破缸救人”、“龟兔赛跑”、“狼来了”等故事,至今仍然具有教育的力量。

 

   5.环境感染潜移默化

   人的素质发展,除遗传因素外,更多的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

我们的祖先却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古人除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外,还十分重视孩子居住环境的选择。

上面说过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染于苍作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莲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观点,都包含着对环境影响的重视。

正因为如此,有条件的父母,都努力为孩子选择比较良好的家庭周边环境,孟母三次搬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6.编写教材诗画感染    

  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完全靠父母面对面的说教,还必须有相应的“教材”。

古代中国所编写的可供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形式之多样,在全世界都少有。

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的形式主要有家规、家训、家诫、家仪、家约、庭训、内训、诗歌、韵文、绘画、故事、对联等。

帝王家还有《帝范》。

家规、家训类的代表作有:

《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太公家教》司马光的《家范》等。

诗歌韵文类的代表作有:

《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童蒙训》、《千字文》、《弟子规》、《童蒙须知韵语》、《神童诗》、《百家姓》等。

《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笠翁对韵》等,则是较高层次的启蒙读物。

   故事类代表作有:

《二十四孝》、《劝报亲恩篇》、《名贤集》“孔融让梨”、“司马光破缸救人”、“龟兔赛跑”、“狼来了”,以及教育孩子刻苦学习的故事悬梁锥股、映雪囊萤、负薪挂角、凿壁借光、等故事,等。

   清朝李毓秀的(《弟子规》,朱用纯的《朱子家训》都是当时受人们欢迎的家庭教育书籍。

中国古代的许多蒙学读物,还配有图画。

这种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更受孩子欢迎,其中,流行最广的是陶赞廷的《蒙养图说》。

   图文诗画,不但用于教育儿童,也有的用于教育成年子女。

宋代宰相寇准,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

寇准考中进士后,其母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临终前她亲自绘了一幅画,交给家中仆人,并嘱咐仆人:

寇准日后若做官忘本,就把此画交给他。

寇准做了高官后,生活开始奢侈起来,仆人便将此画送给了他。

寇准打开一看,母亲画的是《寒窗课子图》,画上还题有一首诗:

“孤灯课读苦含辛,望你修身为万民。

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寇准看后内疚不已,深感对不起母亲,他饱含泪水,默默向母亲保证,一定要做一个为国为民的清官。

寇准履行了对母亲的诺言,果然成为一代颇有建树的清官。

唐代的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潦倒贫困。

他希望他的儿子宗武向圣贤看齐,他诗《示宗武》诗: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把识字教育、德行教育、知识教育、习惯培养等融为一体。

 

                二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糟粕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有许多局限,也有一些糟粕,但这是用现代的眼光、站在现代的立场上所说。

今天要批判、要抛弃的糟粕,许多在当时是正确的。

哪些东西今天不能继承呢?

   1.愚忠教育

在古代,虽然孟子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但是,在私有制的封建社会时代,孟子的观点根本无法实现。

封建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国家是帝王的私有财产,帝王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王法就是国法。

孔子就极力维护这种主张,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须上下分明,不能“犯上”。

《诗·小雅·北山》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因此,爱国,必必须忠君;忠君才是爱国。

被皇帝重用,就是被国家重用;报皇帝的恩,就是报国家之恩;为皇帝而死,就是为国家献身……。

这已经成了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的统帅下,爱国主义教育,基本上就是忠君思想教育。

被赞为反帝英雄的清朝大臣左宗棠,因受道光皇帝的重用连连高升,便感激涕零地说:

“我一书生乖窃至此,从枯寂至显荣不过数年,可谓速化之至。

绚烂之极正衰歇之征,惟当尽心尽力,上报国恩。

   康熙皇帝在读《离骚》时说:

“读《离骚》,当识其大意所在。

屈原以忠君爱国之心,原本山川,极命草木,微文见志,一篇之中三致意焉,遂为千古风骚之祖。

与帝王就是国家,国家是帝王的私有财产的观念所形成的伦理道德,必然是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必须忠君,“犯上”是最大的不忠。

皇帝的话是“圣旨”,圣旨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