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年度安全教育计划和教案.docx
《1314年度安全教育计划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年度安全教育计划和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14年度安全教育计划和教案
备课笔记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苏塘学校
授课教师徐大陆
科目安全教育
无为县赫店中心学校制
苏塘学校安全教育计划
学生的安全是数以万计的学生及其家庭安宁、幸福的前提,是进行正常教育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兴旺的重要条件。
开展安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助自救能力,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打造平安校园,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小学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预防一些常见病,掌握简单的自我防护、救护知识,增强锻炼,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防范技巧,增强遇到意外时的自卫能力。
3、学会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和性侵犯等突发事件的方法、技能,避免和减轻特定伤害。
4、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做到合理利用网络。
认识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学会避免和摆脱网络沉溺。
6、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避免不应有伤害的发生。
7、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措施:
1、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备课、改革课堂的教学形式,注重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平时多带学生到生活中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安全教育有深刻的认识。
4、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5、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6、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
7、配合学校认真落实学校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
三、教学安排
本学期
16周(16课时)
新授课
16课时
复习课
0课时
测试
0课时
机动
0课时
周次
起讫日期
课题
课时
有关教学活动
备注
1
9.2--
9.6
公共场所要注意安全
1
2
9.9
--
9.13
法制教育
1
3
9.16
--
9.20
中秋节放假(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
9月22日[星期日]上周五课)
4
9.23
--9.27
小小少年在长大
1
5
9.30
--
10.4
国庆放假(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9月29日[星期日]上周五课、10月12日[星期六]上周一课)
6
10.7
--
10,,11
学会与人交往
1
7
10.14
--
10.18
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1
8
10.21
--
10.25
这种玩笑开不得
1
周次
起讫日期
课题
课时
有关教学活动
备注
9
10.28
--
11.1
安全与我同行
1
10
11.4
--
11.8
拒绝校园暴力
1
11
11.11
--
11.15
法制教育在我心中
1
12
11.18
--
11.22
雷雨到来时怎样注意安全
1
13
11.25
--
5.29
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1
14
12.2
--
12.6
青少年保护自己二十一招
1
15
12.9
--
12.13
见义勇为
1
16
12,16
--
12.20
用法律保护自己
1
17
12.23
--
12.27
网络安全教育
1
18
12.30
--
2014.1.3
元旦放假(2014年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1月4、5日[星期六、日]上周四、五课)
周次
起讫日期
课题
课时
有关教学活动
备注
19
1.6--
1.10
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
20
1.13
--
1.17
期末考试
公共场所要注意安全
一、课件导入,点明主题
1、出示图片:
出示商场、公园、影剧院、码头等公共场所的图片。
2、教师谈话:
在这些场所,人员相对集中,疏散困难,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
员伤亡。
因此当我们到公共场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补充完整课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真实再现,感悟明理
1、教师谈话,引出故事:
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公共场所,由于我们缺乏安全意识,发生的意外事故真是太多了,教师举例:
(1)2007年2月22日,在昆明圆通山公园,一名6岁女孩在与老虎合影中,被兽性大发的老虎咬伤。
(2)2007年11月10日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家乐福超市进行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由于人多拥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严重伤亡。
(3)2008年9月20日,4名学生在广州番禺一游乐场玩“空中飞人”时,因系住飞船的钢丝绳突然断裂,3名小学生被严重摔伤。
(4)青岛市一名小学4年级的学生,在超市乘坐电梯的时候,由于在电动扶梯上升的过程中探出身子往下瞧,结果一不小心从电梯上栽下去,重重摔到一楼的地板上,身体严重摔伤。
2、学生交流。
学生观看资料,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师小结:
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其实,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啊!
但是,正是由于我们缺乏安全意识,才造成这些安全事故,真是血的教训呀!
3、交流资料。
在你生活的身边,你目睹过公共场所里发生的哪些安全事故?
让学生叙述自己的见闻。
4、教师小结:
是啊!
同学们,正是由于公共场所人员相对集中,疏散困难,才导致了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那我们去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畅所欲言,师顺势导学切记:
公共场所,注意安全。
)
三、行动在线,警钟常鸣
1、认识常去的一些共公共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活动一:
体育场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1)教师谈话:
体育场中由于人员聚集集中,观众观看比赛之中,因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教师课件出示“到体育场观看比赛时”的插图,让学生思考:
体育场里观看比赛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到体育场观看比赛时,观众的情绪会随着比赛的进程变得激动起来,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这时,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在开心之余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
活动二:
商场购物应该注意什么?
(1)教师谈话:
在商场购物时,人员较多,商场里的货柜摆放密集,人们的活动空间较少,不熟悉环境的人很容易失去方向感,应注意相关的安全提示标志,了解安全出口的位置,同时还要防止其他伤害。
(2)学生看图交流。
教师:
课件出示“到商场购物时”的插图,引导生说应该注意的事项。
(3)教师归纳总结:
到商场购物时不要在光滑的地板上面跑,或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以免滑倒跌伤或被锐利的柜台边角撞伤。
活动三:
游乐场里也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教师谈话:
游乐场是我们小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我们在开心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2)学生小组交流。
教师课件出示:
“到游乐场所里游玩时”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我们到游乐场所里游玩时应注意什么?
(3)集体汇报。
了解游乐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思考如何应付。
(4)教师小结:
到游乐场所游玩时,一些刺激而高速运转的游乐设施可能会导致意外,如高空坠落摔伤或者轧伤。
一些水上游乐设施,可能会让我们在游玩时,因戏水而落水。
而那些比较慢,看似安全的游乐设施,也可能因为我们的好动好玩,而造成意外伤害,比如被小火车轮子轧了脚等。
所以,我们在高兴的游玩时,还要特别注意安全。
活动四:
动物园里危险。
(1)教师谈话:
小学生特别喜欢一些小动物,在动物园观看动物时时常引逗动物。
可有时看似温顺的动物有时也会兽性大发。
我们来到动物园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2)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课件出示“到动物园时”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我们到动物园游玩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小结:
动物园是我们喜欢的地方,不过这里的防护栏、洞穴边缘等都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凑得太近,很容易发生被动物抓咬、落入洞穴等危险。
(设计意图:
通过插图,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明确这些地方的安全隐患,知道预防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
2、了解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共场所,避免到那些地方活动。
(1)读一读。
一些公共场所,避免到那些地方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不能去的场所。
①只有单一出入口的场所。
②位于地下的场所。
③用易燃物装修的场所。
④安全门上了锁的场所。
⑤门口、通道、楼梯堆满物品的场所。
(2)说一说。
①指名说一说自己调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
②课件出示“天天提醒”注意到了陌生的公共场所,应该首先了解的问题。
(先了解避难逃生的方向;安全门是否闭及紧急出口的位置;灭火器、消火栓等器具的位置等。
)
(3)找一找。
学校也是一个公共场所,那么,我们在学校里,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
(4)教师小结:
我们周围很多场所可能还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尽量避免到这些地方活动。
(设计意图:
能结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使他们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来。
)
3、说一说你认识的安全标志和他们提供的帮助。
(1)教师谈话: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公共场所,有一些安全标志,在关键时刻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
你知道有哪些标志吗?
(2)学生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安全标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标志的用途。
师:
课件出示“安全标志”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明确标志的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搜集的安全标志和老师展示的安全标志,让学生知道安全标志的所代表的意思,以便在公共场所派上用场,保护学生的安全。
)
(3)教师小结:
来到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安全标志和相关的安全提示,时刻注意公共场所上午安全问题。
四、拓展延伸,自护自救
1、思考交流。
到了公共场所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教师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安全的种子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牢牢生根发芽。
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
安全警钟时时敲,安全意识刻刻牢;平平安安每一天,健康快乐伴一生!
法制教育
一、课题: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三、教学目标: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4.对偷盗行为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①导入
同学们!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
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又有俗话说:
“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
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
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
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
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
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
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也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
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
小事不小。
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
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四、总结:
同学们,作为21世纪的新人,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也要掌握好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最后祝同学们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小小少年在长大
目标:
1、初步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心理变化的特征,掌握青春期心理,心理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2、初步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3、感受正在长大的快乐。
正视青春期带来的烦恼与困惑。
增强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 :
掌握青春期心理,心理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难点:
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教学过程 :
对号入座活动
一、活动准备:
1、准备5组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
2、准备课件:
事先准备好的5组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编号后打乱出示,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对号入座,找出学生的成长路线,时间爱你最短者获胜
3、分析:
(1)活动中为何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2)男生女生变化一样吗?
(3)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4、播放课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5、学生讨论:
喜欢这些变化吗?
面对这些变化相说些什么?
补充资料,解决学生不明白的生理问题,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生理变化。
6、总结:
同学们你们在长大,青春期已悄悄来临。
青春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发生的心理变化时正常现象。
我们不必为自己的正常发育而遮遮掩掩感到不好意思。
让我们挺起胸膛健康的成长,使自己变的更加阳光,更加漂亮。
学会与人交往
目标 :
1、 自觉遵守社会交往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学会与他人交往。
2、 掌握一些与人交往和协调关系的技巧。
3、 感受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重点: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难点 :
人交往和协调关系的技巧。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小学的故事
学生扮演小雪,讲述小雪的故事。
学生讨论:
为什么同学们不愿和小雪交往呢?
学生谈感受:
交往能力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也是未来人才的必备之一,每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交往的人。
活动二:
交往有妙招
表演情景剧《小丽的故事》
安排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得情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和小丽交往呢?
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是怎样做的?
当朋友生病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当遇见新同学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当朋友把他的作业本弄脏了,他是什么态度?
(1)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相互交流。
'
(2)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与人交往的?
活动三:
我懂交往
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五大原则。
2、 懂得怎样与人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一、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
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
教学过程:
1.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这种玩笑开不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知道开玩笑过火所导致得严重后果,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学会与他人正常交往。
3、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恶语伤人及开玩笑过火给他人带来伤害的案例.
活动过程:
一、讲“恶语伤人”故事案例,谈体会。
1、学生讲故事案例。
2、讨论:
通过这些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结:
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尊重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拿他人的缺陷、弱点开玩笑。
希望同学们懂得:
开玩笑过火,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
二、讲恶作剧酿苦果案例,吸取教训。
1、学生介绍案例。
2、学生讨论认识恶作剧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3、小结:
生活中的恶作剧,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恶果,给他人、给社会造成危害,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三思而后行。
三、深刻反思,庄严承诺。
想一想,哪些玩笑不能开?
哪些行为属于恶作剧?
请写出自己的承诺:
我们绝不开这种玩笑!
决不搞这样的恶作剧!
四、阅读拓展:
开玩笑“七忌”
安全与我同行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二、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
(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冲下斜坡跑上马路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
“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
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
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
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
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
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5、明白症结,入情悟理
俗话说: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交通安全事故猛于虎”人们为什么还在重蹈覆辙?
交通事故为什么层出不穷?
教师出示事故原因统计数据,(课件展示)并着重指出90%的交通事故是与每一个人安全意识淡薄,不自觉遵守交通法有关。
接着播放录像。
(课件展示)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调查统计中,从无数悲切的场景中转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从而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
6、联系实际,拓展深化
法制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
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
这时教师再次播放开课时的画面,(课件展示)并依次导出:
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给这位小学生说些什么呢?
如果是你该怎么做?
假如这同学真出事了,你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的回答,就可能会涉及到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自觉遵守交通法、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如何报警、救助等问题。
教师相机出示我班学生调查统计表(课件展示)使其切实知道自己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改变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
法制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
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
这时教师再次播放开课时的画面,(课件展示)并依次导出:
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给这位小学生说些什么呢?
如果是你该怎么做?
假如这同学真出事了,你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的回答,就可能会涉及到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自觉遵守交通法、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如何报警、救助等问题。
总结:
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拒绝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激化矛盾,形成和解决学生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时应及时告知老师、家长和警察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求助方法。
3、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掌握与校园暴力作斗争的方法与技能。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件
活动过程:
一、 校园暴力害人害己。
1、读少年犯写给父母的信,评论:
为什么他会成为一名少年犯?
2、介绍校园暴力。
3、 学生讲述收集的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例,并进行深入讨论。
4、讨论交流: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有哪些危害?
5、小结:
校园暴力其实是一些恶习日积月累导致的,是校园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其危害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