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657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

“x”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县的重要机遇期。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提升全县教育的质量、效益和影响力,建成一批办学特色显著,管理和质量优良的示范性学校,把我县建成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为实现上高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特制定“x”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一、“x”主要教育成果

1、“两基”教育成果稳步提高。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基础扎实,成效显著,各项指标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2.5%以内。

x年,代表x接受并通过了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组的检查验收,“两基”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2、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学校布局调整趋于稳定,教育资源配置整体得到优化。

农村完小18所,农村初中为10所,南港中学与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城区学校得到发展,上高x校园扩大40多亩,形成了两个校区;上高x校园扩大20多亩,已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x年秋季招收了小学一年级学生300多人;X小学校园扩大10多亩,青少年活动中心于x年投入使用。

二是幼儿教育基本满足城乡人民群众需求,保教水平有较大提高。

公办的县幼儿园办园水平不断提高,民办幼儿园不断发展,除X幼儿园外,又一所大型的民办幼儿园X实验幼儿园在x年秋季开始招生。

全县3—5岁幼儿入园率达88%,学前一年入园率农村达95%,县城达100%。

三是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优化。

x年政府投入500多万元在X路西侧划拨土地15亩异地新建特殊教育学校,x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教学设备更加完善,构建起了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建立了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全县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

四是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

x年在校普通高中生6980人,职业高中享受助学金学生3657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比例基本稳定在85%左右,两类高中在校生万分人口比居全市前茅。

五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服务县城经济发展的能力有所提升。

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对接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两所职业学校都与园区企业形成了对接关系,X科技学校与X鞋业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探索出了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园区企业的新路子。

六是民办学校得到发展。

继x年民办职高X科技学校成立以来,x年民办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上高外国语学校成立,该校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学校建设标准高布局科学合理,x年招收了中小学生2400多人。

3、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我县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素质教育,注重控辍保学;普通高中优质发展,突出课程改革,注重高考效益;职业教育对接发展,突出技能培训,注重本地就业;幼儿教育规范发展,突出寓教于乐,注重兴趣培养”,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居全市先进行列。

一是高考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x—x年,高考按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万分人口比一直列全市前茅。

二是中考质量稳中有升,中考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等主要质量指标,一直在全市名列前三名。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更加科学合理,建立了比较系统科学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三大工程”考核评估体系。

四是教研工作跃上新台阶,全县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坚持“科研兴教”和“科研兴校”,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显著增强,目前,全县省级结题课题47个,立项课题50多个,x年获得了全省教研工作先进单位。

五是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以“新课改”为契机,创建了课堂教学改革“六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1人次,国家级二、三等奖72人次,省级奖180人次。

4、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实现了“三个增长”,五年来全县共投入校建资金7784万元,新建校舍11.9万平方米;投资979.4万元,维修校舍4.1万平方米,绿化美化校园2.5万平方米、修水泥路1.6万平方米,购学生床铺1958张;投资469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从x年起全面启动X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全县生均校舍面积中学由“x”初期的13.1平方米提高到了13.6平方米,小学由7.65平方米提高到10.8平方米,基本满足了学校和师生需要。

5、教育民生工程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x”期间,教育民生工程扶助中小学生66.2万人次,落实教育民生工程资金9674.2万元,其中: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教科书1658万元,免杂费5058.5万元,补助贫困家庭住宿生生活费1127.4万元;补助普通高中家庭贫困学生生活费229.7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普通高中贫困学生94.3万元;补助职业高中高一、高二在籍贫困学生资助金1181.8万元;发放高中考取大学家庭贫困学生资助金324.5万元。

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建设积极推进。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全面实施,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普及,远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初步实现共享,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有了提升。

“x”期间,教育技术装备总投入458万元,补充多媒体投影设备70套,添置计算机483台,配备电教软件50万元,补充实验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共计80万元,补充图书13万册。

上高中学、上高x图书馆实现信息化管理,全县六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实验室达到标准化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为推进全县基础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7、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

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7%、98.87%、97.19%。

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达59.6%,比“x”期末提高了24.2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达60.23%,比“x”期末提高了20.4个百分点;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为1.5%。

全县有3名教师被评为x特级教师,有37名教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44名教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12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学科带头人;20名教师被评市级名师。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师德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广大教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教师专业素养增强。

积极开展了对全体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和新课程改革培训,2008—x年对全县4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专业技术业务考试,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方式,适应了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中小学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逐步推开,加强了对校长的考核和管理。

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所有新任校长都接受了任职资格培训,高中正职校长参加了省和国家的高级研修,提高了学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8、教育工作硕果累累。

x、x年,被x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x年,代表x接受并通过了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组的检查。

x年以来,上高教育以省厅“五率”为目标,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素质教育,注重控辍保学;普高教育优质发展,突出课程改革,注重高考效益;职业教育对接发展,突出技能培训,注重本地就业;幼儿教育规范发展,突出寓教于乐,注重兴趣培养”的“四发展、四突出、四注重”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以规范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提升、师德师能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工程”建设。

x年获得全省“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先进单位,全省“规范管理年”先进单位,市教育局年终综合考评总分第一,受到市政府的表彰。

县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全国重点职业技术学校。

x年,上高x被评为全国“百强高中”,上高中学被评为全省重点中学,X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二、“x”教育发展规划

㈠指导思想

以x理论和“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努力办好“管理精细、质量一流、环境宜人、安全放心”的人民满意教育。

㈡总体目标

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县城毛入学率达100%,乡镇毛入学率达90%;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城乡、校际间“网点布局相通、办学条件相似、师资力量相当”的均衡格局;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基本实现普高与职高招生人数持平;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实现教育投入渠道的多元化,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新城区教育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实验室装备标准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较大提升,教育技术应用条件有明显地改善,初步满足师生对教育技术应用的需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应用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初步实现教育管理、教育手段信息化;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开展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教师管理体系,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和谐、协调、均衡发展。

㈢具体任务

1、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

认真落实《x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标准(试行)》,在县城按标准建好X实验幼儿园和商业局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建一所符合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符合标准的幼儿园,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学前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2、遵循义务教育规律,巩固义务教育成果。

按照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的特点,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确保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零,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继续控制在2%以内。

按照就近划片、对口入学的原则,确保每一名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确保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办好特殊教育,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3、做优普通高中,做活职业高中。

发展高中教育,做优普通高中,做活职业高中,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

上高x在做优做强上做文章,在培养优秀学生方面有新的突破,确保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考取北大、清华等名校。

上高中学在创建高中特色教育方面多做文章,力争高中特色教育工作在全市创一流,在全省有影响。

实现普通高中优质发展。

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协调机制。

进一步整合优化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4、做大做强城区学校,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按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逐步向县城集中、向教育学区集中”的原则科学布局学校网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近年内,城区有计划地每年扩充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在上高x新建上高x,扩建学园路小学、X小学、河南小学等学校,逐步解决县城大班额问题,坚持“意愿为主、适度均衡”的原则满足乡镇人民群众子女进城上学的愿望;结合城镇化进程,在新城区规划建设一个教育园区。

增强政府在幼教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城区公办幼教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5、调整农村学校网点布局,逐步集中办学。

根据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调整乡村建制和人口变动等情况,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适当调整和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乡镇学校,每年重点建好一所乡镇区域性初中,引导农村初中逐步向学区集中。

逐步撤并村小教学网点,建设好寄宿制乡镇中心小学。

6、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根据《x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对低于办学标准的农村学校加大改造力度,努力使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

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整合、重组、结对帮扶、教育资源共享等形式,实现城区优质学校支持带动薄弱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7、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学行为,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技能。

三是高、中考质量继续保持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高考按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万分人口比继续列全市前茅,中考各主要质量指标稳定在全市前三名。

四是抓实校本教研工作,力促教研工作创特色。

切实加强教学研究,认真搞好常规教研,营造教研文化氛围,大力走“以教改带动教研、以科研指导教学”的路子。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德师能水平。

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优质师资队伍。

“x”期间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和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均达80%以上,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毕业学历达10%以上。

合理配备教师资源,对各级各类学校合理定编,科学设岗,满足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要。

健全教师定期补充机制,每年从师范类学科研究生、部属师范类本科生中引进高层次毕业生,根据需要每年补充一定数量的新教师,解决教师新老交替和农村学校英语、音乐、美术、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缺乏的结构性缺额等问题。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加强教师培训,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完善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校际间合理流动,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待遇,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9、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步伐。

加速信息化终端设备的普及。

整合现有资源,努力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

为农村学校补充学生计算机600台,教师用计算机200台。

力争60%的城区中小学和30%的农村初中、中心小学建设“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化环境;积极推进教育技术普及与应用。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开展各种竞赛评比活动,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加快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全县中学、县城小学和50%的乡镇中心小学实验室达到标准化建设。

全县中学和县城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力争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图书馆(室)建设达到省颁标准。

10、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制定并实施好《X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建设锦阳城区教育园区,创建一批示范学校建设,完善农村学校各种功能用房,进一步改善学生生活住宿条件,搞好校园美化绿化,使全县中小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化规定要求。

计划投入资金7774万元重点建设18个项目,新建校舍7774平方米,及时改造新增危房。

继续抓好教育民生工程各项资金的审核、发放工作。

㈣主要措施

1、依法治教,认真履责。

依法治教是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各级党政领导要带头学法、守法,提高依法管理、依法办学的水平,县乡(镇)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健全教育执法制度,切实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要认真抓好教育执法检查,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模范,切实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的深入开展。

2、加强校园综合治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强化校园管理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校园环境;二是加强硬件建设强化学校重点部位和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硬件建设,指导学校加强校园治安巡逻,逐步推行专业保安人员进校园工作,维护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安全;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清查校园周边网吧、店铺、报刊亭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治,杜绝涉及师生的严重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生;四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先”准则,发挥良好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帮助未成年人明确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提高欣赏推广优秀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能力;五是加强课外活动阵地建设。

加强校内课外活动阵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活动条件,吸引未成年人参加课外活动,主动远离校外不健康场所,把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引导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公益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六是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开展文明上网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网络的正负面效应,积极利用网络的正面作用,主动抵制网络的负面效应。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落实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国家法规要求,足额预算、拨付各项教育经费,确保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

按省政府规定的标准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足额征收“三税”教育附加、基建教育附加,所征收的教育附加确保全额用于教育事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进一步完善《X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县乡两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教职工工资和政策性个人部分经费由县统筹统发。

各种渠道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全额用于教育,每年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10%用于学校建设。

乡镇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仍由所在乡镇(场、街道)负责。

积极向中央、省、市跑项争资,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业等各方面捐资办学,通过上级项目支持、学校资源置换、社会捐赠等综合措施,扩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化。

抓好校舍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校园整体规划,重点抓好一批大项目建设。

同时抓好新增校舍危房的改造,及时消除校舍安全隐患。

危房改造列入政府统一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加强学校经费收支管理,在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会计核算中心。

建立中小学贫困生档案库,全面落实教育民生各项扶助政策,确保中小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4、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育创新步伐。

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树立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特色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建立学困生帮扶机制。

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5、落实教育“民生工程”,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实现“应贷尽贷”目标。

建立健全家庭贫困学生、心理障碍学生、后进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档案,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特殊群体学生关爱服务体系。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外来经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6、齐抓共管,凝聚教育发展合力。

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共同抓好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加强对“两费”的支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要在人才管理、培养、使用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向社会宣传教育科学发展方面的优秀成果、先进经验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定期对在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7、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对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对校长的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推进校务公开,健全和落实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改进校长选拔任用和考核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定期补充机制,每年从师范类学科研究生、部属师范院校本科生中引进5名左右应届毕业生及县外骨干教师、教学名师。

根据需要每年补充一批新教师,解决教师新老交替问题;加强教师师德师能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加强教师德能培训,确保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对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

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落实和提高教师待遇,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8、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为手段,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将中小学教育技术工作纳入对学校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评;抓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使所有年轻教师都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

9、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强化教育管理职责。

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按照“办学上移、责任不减”的要求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强化乡镇对学校的发展、管理责任,从经费投入、教师待遇、教学质量、安全稳定、关爱留守儿童、控辍保学以及支持重点区域性初中建设等方面加大对乡镇教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估,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政绩和表彰奖励先进的重要依据。

探索建立学校教育质量检测评价制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