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390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x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学科教学计划

学年度第一学期

南通市北城小学音乐学科三年级1-9班实施者

班级

学情

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大部分热爱音乐,喜爱唱歌,但由于学生的不同基础,一小部分学生视唱,识谱,听辨不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要求。

因此,影响了整个班级,所以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通过一、二年级初步接触乐理知识,已有一定的音乐常规习惯,但一定的知识和演唱技巧还未掌握,本学期主要对其节奏、演唱技巧、识谱、欣赏等方面进一步训练。

 

教材

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教材对每一课,每一单元都尽可能地设置有意味的情境,这些内容都是有组织的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单元的内容由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几部分组成的。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听,唱,跳,画,玩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会创作。

音乐表现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主要引导学生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演唱时主要训练学生演唱技能,采用恰当的呼吸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演唱。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

总要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

5、能即兴编创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能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教学

重点

难点

学生全部掌握唱会必学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学生能否提高欣赏水平,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搞好课堂纪律,在抓好特长生培养的同时保证好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

周次

内容

课时安排

1-2

《DoReMi》

4

3-4

《快乐恰恰恰》

4

5-6

《百灵鸟之歌》

4

7-9

《采山谣》

5

10-12

《诗韵悠悠》

5

13-14

《牧笛声声》

4

15-17

《爷爷故事多》

4

18-20

《快乐十分钟》

5

21

总复习

2

研究

专题

歌唱技巧的训练

教学

措施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2、在唱、动、认、听、奏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与共处,创新精神的培养。

3、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ReMi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知识,学唱《七个小兄弟》

教学目标:

1.新学期和学生交流,宏观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音乐主题。

2.采用感受体验,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歌曲《七个小兄弟》。

教学重难点:

1.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2.学生对歌曲,歌谱有个基本准确的额音高概念。

教学资源:

钢琴、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学期要求

1.和学生充分沟通,知道音乐课的基本常规。

2.了解本册音乐主要内容,简单了解所学乐器——竖笛。

3.了解第一单元的音乐主题,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三、感受音乐

1.导入:

猜猜看——有一种音,它们有长有短、有高有低,那是什么音?

(那是音乐中的音)例如,出示几种简单的摇篮曲、进行曲、圆舞曲等曲调组合,带领同学们跟琴哼哼唱唱,谈谈感觉,启发学生思考:

小音符为什么能变化出这么多曲调?

(小音符又长又短,有高有低,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组合)

2.音乐知识:

音的高低(出示不同的乐器敲击后弹奏,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进一步在琴上听辨音的高低,使学生明白音乐中的音是高低不同,它们分别在谱表上位相应的位置。

例如,讲故事:

音乐中的“七个小兄弟”是我们的好朋友,doremifasoilasi分别是这七个小兄弟的唱名。

(请学生唱音阶,并指出各音的位置)。

3.感受:

音的长短

(还用打击乐器敲击听辨感受音的长短,让学生明白音乐中的音除了有高有低,还有长短的区别,它们是可以用“符号”来记录的,这种符号我们把它叫做音符。

a双响筒:

xxxxxxxx

b铃鼓:

XXXX

c三角铁:

X—X—

d读词:

x.xxxxxx

e合奏:

学生用声势动作表示上例节奏。

四、唱《七个小兄弟》

1.导入:

doremifasoilasi七个小兄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快乐地在一起。

2.学唱歌曲。

a学唱,歌曲中的唱名部分。

播放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录音,指导学生听辨歌曲旋律。

b朗读,齐声朗读歌词。

引入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学习,通过听辨对比,找出第一乐句和第六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c模唱歌曲,听一句旋律,学生跟琴轻声模唱。

d填词歌唱,学生自己试着填词。

e完整跟琴唱全曲。

(教师可适当加科尔文手势)

 

第二课时

课题我的朋友DoReMi

教学内容听《DoReMi》、唱《七个小兄弟》、动歌表演《七个小兄弟》

目标1.通过聆听和表演《DoReMi》,走进音乐的世界,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能够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拉近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2.参与小组创编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资源:

钢琴、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感受探索,自主学习

1.复习歌曲《七个小兄弟》

2.歌曲拓展,创编活动。

(学生讨论决定由班上的一个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3.歌表演:

结合歌曲,分组讨论创编动作并做汇报演出,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鼓励不同的表现方式。

三、听美国歌曲《DoReMi》

1.初听歌曲导学激趣。

2.简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再复听歌曲,请学生议一议歌曲的情绪及演唱形式的变化。

3.复听歌曲,深入感受:

随老师唱第一部分

(解释:

DoReMiFaSoiLaSi七个唱名与歌词中的小鹿、阳光、我自己、遥远、针线、茶点的读音相近,所以才有了这支歌的词。

4.模仿影片和老师一起用柯达伊手势唱部分合唱(133,355,244,677)

5.跟录音歌唱全曲,并引导学生做声势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唱歌曲《七个小兄弟》。

2.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课题我的朋友DoReMi

教学内容唱《音乐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音乐是好朋友》,开放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音乐的美感,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谊。

2.感受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及三拍子强弱节拍。

3.学做音乐游戏,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四分附点音符

2.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资源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高的位置

1.师生问好:

553—553—535—

2.模声练习:

553—553—535—

3.模唱谱例,让学生感受,并找到歌曲中出现了几种音高?

请大家一起用手势感受(531)。

二、音乐游戏

1.歌表演:

刚才我们已感受到了5、3、1、三个音是好朋友,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七个小兄弟”也是好朋友,请七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其它同学在自己的位置上边唱边表演。

2.音乐游戏:

感受时值,创编节奏及旋律。

(认识、体验四分音符X、x)

三、学唱歌曲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已体验到了音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和音乐交朋友吧!

请大家听《音乐是好朋友》。

2.初听歌曲《音乐是好朋友》

3.请大家用拍手、或摇晃身体来体会音乐的节奏。

4.先用球感受强弱,再用走路的形式感受音乐节拍。

5.用哼鸣感受,熟悉旋律。

6.找一找歌曲中5、3、1、共出现了几次?

7.视唱歌谱(用柯达伊手势)

8.学唱歌曲,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9.律动:

体验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四、音乐游戏:

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位置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声音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结束。

第四课时

课题我的朋友DoReMi

教学内容认识:

小步舞曲、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能在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中,感知乐曲婉转如歌和活泼跳跃两个不同段落主题情绪,并在与同伴交流实践中,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2.初步认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能用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方式表现乐曲《G大调小步舞曲》。

教学重难点:

1.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感知乐曲两个不同段落主题表现的情绪。

2.能用歌唱、演奏等手段表现乐曲。

教学资源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导入:

认识小步舞曲

1.信息共享

主题:

小步舞曲

形式:

小组擂台

2.听辨巩固

形式:

游戏“音乐大冲浪”方法:

听辨三首乐曲中哪首为“小步舞曲”

二、欣赏乐曲《G大调小步舞曲》

(1)揭示课题

(2)欣赏乐曲A段

(3)学唱乐曲第一主题

三、完整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

四、欣赏乐曲B段

1.选择图式

2.展开联想

3.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此乐段

五、欣赏A’段

1.观看“小步舞”录像片段

2.用舞蹈形式表现此乐段

六、小结

 

第二单元快乐恰恰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

2.认一认二分音符唱两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3.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教学重难点:

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

歌曲第9.10两个乐句中连续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资源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新授:

1.叫卖歌: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

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木瓜恰恰恰》。

2.学习歌谱:

(1)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

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

(2)认识二分音符x-,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

(3)视唱歌谱

(4)师生接唱

3.学习歌词

(1)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

(2)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3)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

(4)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5)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三.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感受印度人们围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的热闹场面。

 

第二课时

课题快乐恰恰恰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学唱“阿西里西”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及快乐心情。

2.学跳集体舞,重在参与。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

2.学完歌后,设计一些综合音乐活动。

教学资源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木瓜恰恰恰》

1.齐唱歌曲

2.分组演唱

3.歌曲表演

二.学唱歌曲《阿西里西》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

提问:

歌曲中大家在干什么?

2.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

3.听录音拍节奏哼唱

4.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5.初步学唱歌词

(1)集体跟琴轻轻演唱

(2)分组演唱。

四.音乐活动

1.请学生根据民族的特点自由设计音乐活动。

2.教师简介彝族小朋友游戏的心情。

第三课时

课题快乐恰恰恰

教学内容听《微笑波尔卡》、《希腊舞曲》

课时

目标1.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教学重难点:

唱准半音的音高

教学资源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欣赏《微笑波尔卡》

1.师播放《微笑波尔卡》手风琴曲

师:

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微笑波尔卡》,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微笑波尔卡》(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波尔卡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波尔卡的有关知识

3.再次欣赏

让学生分辨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

生讨论。

师总结:

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4.师生共同讨论,说说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波尔卡乐曲,师播放《闲聊波尔卡》片段,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欣赏《希腊舞曲》

1.说说乐曲的情绪,谈谈它给你留下的印象。

2.总结这支曲子的最大特点:

演奏的速度有变化。

3.复听,发现乐曲在速度和情绪上的具体变化:

速度越来越快,情绪越来越热烈。

4.如果加上声势动作,你会怎样设计呢?

5.出示不同图谱,学生选择不同乐段合适的声势动作节奏。

(三)复习歌曲《木瓜恰恰恰》《阿西里西》

第四单元采山谣

第一课时

课题教学内容1.唱:

《树叶儿飘飘》

2.动:

歌表演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这首歌,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

3.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在活动中表现,在创造中发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美好的声音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切分音、全音符以及长音等节奏的正确掌握。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沙球、树叶、电子琴、纱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学生兴趣: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一起来做个填字游戏吧,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

一叶知秋秋色宜人秋高气爽)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节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

师:

你们知道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吗?

(秋天)。

对,都是描写秋天的。

你是怎样感觉秋天的来临的?

(学生观看秋天的景色)

师:

秋天到来时,它会告诉那些细心的小朋友:

用你的眼睛,会看到(湛蓝的天空);用你的鼻子,会闻到(飘香的桂花和满园的果香);用你的耳朵,能听见(秋虫的鸣叫)。

[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

二、律动:

[过渡语]:

你听,那随风飞舞的树叶在和我们说悄悄话呢?

1.思考:

小树叶它是怎样说话的呢?

谁来学学?

2.声响模仿:

听听,小树叶是怎样对老师说的呢?

(看课件树叶飘落的画面)

学生模仿小树叶飘落的声音:

沙沙沙沙0

3.思考并动一动:

小树叶飘落的时候它是什么样子的?

大风中的小树叶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

小风中的树叶呢?

4.律动:

随着音乐来表现风中的小树叶。

(动画:

飘落的小树叶)

画外音乐:

秋天来临了,小树叶变黄了,起风了小树叶开始飘落了,风大了,小树叶在空中随风飘舞,风小了,小树叶随风飘落到地面。

(背景音乐:

《树叶儿飘飘》)

[设计意图:

运用模仿树叶说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童趣,在律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树叶的可爱,从心灵上走入秋天,走进歌曲。

]

三、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1.出示课件动画,树叶儿飘落的画面。

师:

树叶儿飘飘,飘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看见了呢?

(燕子)请一位学生来模仿燕子飞翔的动作。

2.朗诵并律动表现。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树叶儿飘飘,荡到天空。

(学生接口朗诵:

燕子看见了,衔在嘴中)。

3.以次类推,分别观看蚂蚁、小鱼的动画画面,请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师生采用接口朗诵的形式熟悉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动物动作的模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在熟悉歌词的前提下,再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唤起学生的音乐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四、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过渡语]:

同学们,飘落地树叶给燕子、蚂蚁、小鱼们带去了什么呢?

我们听听歌曲就知道了。

1.听录音范唱(课件动画),学生并听音乐并随着晃动身体。

2.学生听后各抒己件,熟悉歌词。

3.揭题。

师:

树爷爷可真是个无私奉献的老爷爷啊,给小动物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啊!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树叶儿飘飘》。

(大屏幕出示课题,歌词)。

4.教师范唱

学生边听边看大屏幕边模仿三种小动物的动作。

思考:

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5.学唱歌谱。

(1).采用听唱、跟唱等不同方法学唱歌谱,唱准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切分音“53”、“32”、以及歌曲中跳进“35”、“15”、“25”、“55”,唱足、唱满附点二分音符的三拍。

(2).结合歌曲结束句认识全音符。

要求:

声音平稳、统一换气,唱足四拍的时值。

(3).完整的随音乐伴奏用轻声哼唱歌谱。

(及时纠正学生唱得不好的地方)。

6.学唱歌词。

(1).师:

你觉得歌曲中哪句旋律最好听?

(2).(学生随机学唱乐句)。

(3).师:

你觉得哪句旋律最难唱呢?

(4).用模唱、接唱等方法练习。

(5).完整的唱歌词。

(6).纠正学生唱得不好的地方。

[设计意图:

巧设问题,让学生关注歌曲本身,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切实的从学生学歌的角度出发,解决重难点。

并在教唱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声音的训练,为进一步表现歌曲打下基础。

]

7.歌曲处理并表演。

 

第二课时

课题采山谣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溜溜山歌》。

2.欣赏河北吹歌《打枣》。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体会歌曲的语气,简介安徽民歌的特点。

2.欣赏河北吹歌《打枣》,感受用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

3.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

1.唱好歌曲中的滑音。

2.唱好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沙球、树叶、钢琴、纱巾等。

教学过程:

一、认认、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1.复习拍的有关知识,五线谱中do的音高音位,复习do一la6个音的音高音位。

2.在“手谱”中找到“do”的音高位置,并玩玩手谱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7个音。

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4.学习看谱视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

二、学唱歌曲《溜溜山歌》

1.导入:

教师唱几首民歌,让学生说出什么地方的民歌?

2.(教师弹琴范唱)请你们根据歌曲拍一拍强弱规律或划指挥

图式认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3.看谱拍节奏,。

4.教师弹歌曲旋律,范唱歌谱,学生拍歌曲节奏。

5.让学生按旋律走向。

6.分句视唱,学会歌谱。

7.学读歌词,接龙形式

8.用亲切、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听听安徽孩子是怎样唱《溜溜山歌》的。

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

11.边唱边表演

12.教师示范创作一段歌词,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创编。

三、欣赏《打枣》

1.听赏《打枣》吹歌

2.同学们,乐曲中有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你听出来了吗?

猜猜看,他们在说什么?

3.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唢呐的声音。

四、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采山谣

教学内容:

1.唱:

《树叶儿飘飘》《秋天红艳艳》《溜溜山歌》

2.听:

《八月桂花遍地开》《采山谣》

3.动:

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目标:

1.在“视、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乐趣,从而表达对秋天喜爱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欣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北吹歌《打枣》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

2.尝试结合美术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资源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1.导语

(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演奏一段乐曲,放一段二胡乐曲)

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

(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

2.听录音:

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师:

谁能告诉大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

什么情绪?

(通过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受)

3.在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

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受乐曲所表达情绪。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

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2.(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

师:

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

你们猜猜,谁会看它?

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学生活动,教师朗读歌词)同学们,你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

5.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

6.教师范唱

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

2.练习重、难点:

切分音“53•”“32•”跳进“3-5”“1-5”及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

3.跟琴轻声模唱,音要唱准。

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颂歌词

5.学唱歌曲:

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等进行演唱。

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各组汇报,相互评价

3.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

是果园的水果?

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五、课后小结

 

第五单元诗韵悠悠

第一课时

课题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认识前倚音,并学会演唱。

教学重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

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为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课本22页的图片(,清同学们告诉老师,在这幅图片上描绘了什么?

师:

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棒,这幅图片啊,主要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衣服的场景,图片上的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游子吟》。

了解古诗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50岁任粟阳时写的,诗人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回想自己20年来为谋求出路而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答得了!

于是诗人吟唱了这首送给慈母的颂歌。

二、吟读古诗,体验母子情。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2.同学们有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