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156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建设方案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一、项目建设基础

1.地域优势

在过去的近20多年中,长三角地区汽车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区域汽车行业企业在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制造和研发、汽车服务等领域,与德国、美国、日本、瑞典、意大利等11个国家和地区著名国际汽车集团合资建立了60余家企业。

2011年1~6月份,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198.46万辆。

两家龙头汽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汽车销量2011年1~6月份均名列全国乘用车销量前列,两家销售之和达116.9万辆,占全国乘用车市场460.9万辆的25%以上。

同时长三角地区集中了全国1/3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

江苏是国内汽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汽车零部件生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

部分配件覆盖全国60%以上的市场。

图1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岗位分布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江苏省省会南京市,处于长三角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体的核心城市范围。

周边有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名爵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遍布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大量的汽车制造与服务企业,具有良好的地域优势和环境发展空间。

目前,江苏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有5所(其中民办院校2所),与江苏及长三角地区的汽车制造产业的规极不适应,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提升我院汽车类专业的内涵并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域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发展,为区域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提供更多的优质从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主动适应区域的汽车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和不断提高的汽车制造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图1)。

2.专业发展背景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具有93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首批28所示范院校之一。

机械工程学院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最具优势和特色的学院。

在示范院校建设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其雄厚的专业建设成效为汽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汽车技术专业群是机械工程学院的三大专业群之一。

目前开设三个专业,16个教学班,共有在校学生695名。

其中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校学生366名。

汽车运用技术中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汽车制造于装配技术方向于2003年招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于2011年招生,迄今已经向社会输送了近1500名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高技能型紧缺人才。

汽车专业群各专业在学院的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在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示范强势专业的辐射引领下,汽车专业紧密跟随示范专业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汽车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专业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以及汽车技术专业群其它各专业历年招生明细见表1。

表12003~2011年汽车技术专业群招生情况汇总表

专业

年度

汽车运用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方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方向

2003

64人(3年制)

30人(3年制)

----

2004

89人(4年制,含国际贸易)

82人(2年制)

----

2005

89人(4年制,含国际贸易)

80人(2年制)

----

2006

87人(4年制,含国际贸易)

32人(2年制)

----

2007

95人(3年制)

34人(3年制)

----

2008

131人(3年制)

91人(3年制)

----

2009

140人(3年制)

112人(3年制)

----

2010

84人(3年制)

79人(3年制)

----

2011

142人(3年制)

112人(3年制)

26人(3年制)

合计

617人

652人

26人

汽车技术专业群近几年毕业生情况见表2。

表2汽车技术专业群历届毕业生情况汇总表

年度

毕业生人数

就业率

协议就业率

专业相近就业率

2006年

176

99.4%

74%

2007年

169

100%

84.8%

2008年

120

96.7%

76%

2009年

86

98.8%

94%

72%

2010年

216

100%

94.3%

84.8%

2011年

220

99.4%

95.9%

87.7%

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汽车技术实训基地从2003年开始建设至今,现有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约为438.7万元。

其中大型实训设备总值193.4万元。

拥有从德国进口的发动机Motronic、ABS、AT、CANBUS等实训设备。

拥有汽车整车15台,各种实训台架183台套。

包括汽车发动机原理及拆装教学设备、底盘原理及结构教学设备、自动变速器原理及拆装教学设备、汽车电气与电控技术教学设备等,还有我院教师自行研制的部分教学和实训设备。

形成了汽车专业教学、实训和技术服务的基本框架。

4.校企合作成效

近年来,汽车专业与国内的一些大中型汽车制造和服务企业建立了良好伙伴关系,包括: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奇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徐州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南京通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

学生在这些公司进行实训、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

学院派遣青年骨干教师到这些企业去进行企业实践锻炼。

并聘请公司的技术专家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共同研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等。

(1)与上汽集团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密切合作

汽车专业早在筹划和建设成立之初,就以我院汽车专业教师与其开展项目技术研发而与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开始了校企合作,我们聘请了企业多位汽车专家共同参与规划和拟定汽车专业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等。

并聘请专家作为学生实习指导教师。

在我校2007年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后。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是我们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

(2)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合作

2009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成立后,急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人才。

2010年汽车专业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密切合作,签订订单式培养13人。

当年该公司陆续招收了汽车专业20多名学生;2011年新学期刚开始又签订订单式培养学生11人。

(3)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密切合作

2011年4月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书,将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我院汽车专业学生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基地。

同时又是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培养基地和研发基地。

5.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汽车技术专业群现在拥有一支32人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18人,兼职教师14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6名,助教2名,双师型教师17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18名。

其中有4名专任教师具有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评员资格,6名教师具有汽车修理工考评员资格。

兼职教师中,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名,高级技师5人,技师2名。

其中有4名兼职教师具有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评员资格。

汽车专业群带头人为具有20多年汽车企业行业工作经验的教授兼高级工程师担任。

各专业带头人都是具有10年以上汽车行业工作经验的副教授且具有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担任。

汽车专业的18名专任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高等院校。

学缘关系良好。

教师中其中有博士学位教师1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名。

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7名。

近3年来,汽车的专业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级和市厅级科研项目8项,各类纵、横向科研、教研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10篇。

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0余人次。

6.课程建设

汽车专业群共有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共有24门课程,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

正式出版由我院专任教师担任主编的汽车专业规划教材6部。

其中省级精品教材2部。

设在我院的南京市第十三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鉴定资质。

2010年为社会培训和鉴定汽车修理工94人次。

7.对外合作与交流

我院于2009年开始与美国秀兰社区学院进行合作,双方签订了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面向地区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成立中美高职教育联盟进行了初步合作。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近年来利用中美高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进展顺利,目前,我院与美国肯塔基州等美国社区学院签订了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基地、中高职师资培训基地等项目协议,对于提高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为长三角地区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实施方案

1.建设目标

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宗旨,以长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产业优势为支撑,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汽车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主导,校企共建全程订制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与美国肯塔基社区学院、秀兰社区学院合作,引入国外汽车教学优质教学资源,将汽车行业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合的“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面带动教学团队、教学条件、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和社会技术服务等项建设,建成师资和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基地。

使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在区域起到产业支撑作用,在国內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1)可持续发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稳定发展为基础,不断壮大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做好人才招聘、培训等工作,造就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专家型师资队伍。

按照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以满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开发人才、用好人才,通过高效“造血”机制、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适中的退出机制,开发和完善专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使教师与专业发展和学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主动适应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的需求为目标,紧密联系区域相关知名企业,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优秀及时和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专业内涵,优化兼职教师队伍,将兼职教师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之一,真正成为专业专职教师的有机补充,成为专业“四新”技术的源头,主动满足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2)全程订制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采用校企“双主体”的办学机制,由企业提出岗位需求,双方共同参与招生宣传、录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全程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创立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

实现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与专科学历证书相互融合的“双证书”制度,建立适应企业的专业培养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紧跟长三角及江苏地区汽车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化,完善和加强专业建设,做到产学研结合紧密,专业特色鲜明,满足专业各岗位(图1)的人才需求,带动专业群其他专业(图2)的快速发展。

达到项目建设成果引领汽车专业群整体水平提升,辐射长三角地区的汽车类专业的校企全程订制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

图2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可带动的专业群其他专业

2.项目实施方案内容

(1)全程订制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建设

1)从区域汽车产业需求出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通过对区域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现阶段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多是“2+1”或者“2.5+0.5”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尚未完成的最后一年或半年经过企业遴选,组成“订单班”,直接到企业进行岗位培训后顶岗实习,部分在校课程调整为企业岗位培训课程,这种“半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满足了企业对人才急需状况,实用性较强,避免了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

这样的订单方式我们已与上海大众汽车集团、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几度合作,但是在我们几年来的实践中发现,“半订单班”学生就业率不到60%,转岗率较高,使校企双方均感到困惑。

经过对毕业生深入跟踪调研分析得知:

学生在校学习的前四或五学期与企业联系不多,不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认同感不足,对企业缺乏信心,是导致转岗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订单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计划和内容与未来订单企业岗位能力联系不紧密,是企业对“订单式”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如果企业不参与在校期间的学生培养,学生能力培养的岗位针对性和胜任度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订单学生与非订单学生没有本质区别,使“半订单式”培养模式变成企业短期用工的权宜之计,缺乏持久兴趣。

要使“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校企双方只有深度合作,使双方均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受益,实现双赢,探索校企“双主体”的办学机制就成为必由之路。

2)建立“全程订制”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新机制

如何调动校企双方办学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一直是我们和合作企业共同探索的核心问题。

我校专业教师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及管理人员对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及企业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以往订单合作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双方多次研讨、协商,决定从企业需求出发,在招生宣传、录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参与,对校企“双主体”全程订制人才培养新机制进行探索创新,并签订了包括订单培养“徐工班”和“南维柯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全方位合作协议。

通过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入学校资金股和学校入企业技术股、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加专业课程教学、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等多种形式,使学校人才培养、教师执教水平得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良性补充、技术水平提升,校企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形成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为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使得教师不间断地将“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融入教学,为项目教学提供素材,形成学校与企业互动、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动、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

从企业人才需求出发,对企业需求进行广泛的调研和科学的论证,实地考察和调研,广泛征求岗位需求意见;进行人才需求、供需状况、生源情况的调研。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更贴近企业岗位的知识、技能、素质与创新能力需求。

招生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很多考生对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点认识不足。

企业与学校共同编制招生章程,参与学校的招生宣传,深入中职院校、普通高中与专业教师一起解答考生疑问,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徐工班”和“南维柯班”等。

新生入校后,首先到企业参观,增强对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企业经营理念认识,增进对企业的了解;

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利用学校假期进入企业见习,熟悉企业运作模式和流程,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和岗位感受增进对企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将企业岗前培训内容融入到学校教学环节中,从学生入学至毕业全程进行。

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投入资金设备在校内建设实训场所,将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项目引入校园,满足校内技能培训要求。

企业安排专家参与校内教学活动,并根据企业要求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顶岗实习是订单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行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双负责制,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共同选取企业岗位任务和技改任务,作为学生毕业项目,并且共同制定学生指导计划,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使毕业项目与岗位任务、校内教师指导与岗位师傅指导、知识运用与岗位技能实现无缝结合。

实行有效监管的顶岗实习监督机制,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顶岗实习可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学生学习过程。

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3)专业人才培养与汽车制造、服务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

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汽车制造、服务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汽车制造、服务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

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岗位(群)的特点,剖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行动领域,有效把握知识领域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制定与现代汽车制造与服务业相适应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项目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实训内容与项目教学互相衔接,形成项目更新机制。

4)创新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通过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双主体”互动与沟通,将企业项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等职业技术领域相关内容进行分解,有效转换为专业教学项目,纵向层面按照课题目标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选择任务;横向层面按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选择涵盖不同课题的工作任务,综合考虑工作情境、项目选择、教学过程、评价与考核等因素进行项目设置与实施。

5)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多学期、分段式教学

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双主体”共同策划,全行程订制式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又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6)着力开展学生技能训练比赛活动

通过各种比赛(如发动机拆装比赛,汽车故障诊断比赛、企业文化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鼓励学生申报各种专利,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以省级、国家级学生技能竞赛为支点,提高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7)突出专业建设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通过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全程订制模式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引领汽车技术专业群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机制、项目教学方法、顶岗实习的创新。

(2)面向学生素质与技能培养的课程改革

开展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提高专业教学水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改革发展,提高国内影响力,充分发挥专业建设的地域优势,按照职业教育不断开放的要求,搭建专业教育交流平台,服务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服务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引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合作及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联动,选择专业教学若干重点专题,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参与进行专业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模式的研修,通过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方法学习、研修后加以内化和开发,并加以推广。

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全程订制模式的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的“四新”,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新时期汽车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汽车制造与服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汽车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及其课程体系。

3)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体现“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校企对接,推动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4)以创建精品课程为抓手,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确保专业主干课程达到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5)开发以优质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高职汽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建设期内力争有1-2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重视专业教材的建设,参与“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建设力度。

在建设期内,出版3本以上由本专业教师主编的规划教材。

获得省级精品教材1本以上。

(3)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建设

项目建设期间加大教学条件建设力度,保障项目将设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训室的设备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设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人才培养实际需要为依据,做好校内实训室建设规划,实现实训室建设的规范性、计划性,确保校内实训基地能满足专业学生的实训需要,确保教学设备投入与实训室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相协调。

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室,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依托我院汽车、新能源、机械制造、机电、电气、计算机、工商管理等专业(群)优势和创国家示范院校丰富的创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积累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深化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内涵,提升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与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

2)进一步推进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更新发实训、实习项目,细化实训、实习项目要求、能力目标、实训与实习流程规范和能力考核标准及方法,修订实训、实习大纲,强化综合性实训项目,实现与企业的资源共享。

3)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力度。

稳步推进国际交流,引入发达国家先进的汽车制造与服务行业的人才培训理念和机制,建立教师互访、学生互派机制,创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建设面向国际的汽车制造和服务领域的高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训机构,使之成为培养汽车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4)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孵化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

通过专业教师的学历教育、进修、访问等方法,孵化一批具备专业发展潜力、具有较高专业视野、在汽车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并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的专业领军人才。

在建设期内,争取1人成为省级教学名师。

2)培养“双师型”青年专业教师。

选派基础及专业理论扎实、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具有汽车一定产品研发能力的青年教师作为企业的“访问工程师”到汽车制造和服务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掌握最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四新”技术,作为专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保障。

本项目培养“双师”型青年教师的比例计划为专业专职教师的85%。

通过人才引进、导师制、与企业技术人员结对子、进修、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途径,加强专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引入激励机制,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