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2973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济南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济南一中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8页,共40小题,第Ⅱ卷为第9页至第10页,共2大题。

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

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2.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

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

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

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

以上变化表明()

A.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B.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3.《考工记》中提到:

“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

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

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

”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D.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4.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

(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这反映了当时()

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5.先秦时期血亲复仇盛行,《周礼》规定为父母报仇不担刑责,只需登记。

宋代没有关于复仇的专门法律,按一般刑事案件处理,但另有补充说明,子孙复仇案由官员上报皇帝裁决。

根据这一变化可以推知宋代()

A.宗法观念趋于淡漠B.国家权力冲击儒家伦理

C.法令执行更加严格D.理学思想缓和民间矛盾

6.王阳明说:

“心之良知是谓圣。

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

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年。

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据此可知,王阳明()

A.强调孔孟思想才是圣人的理论B.主张知行合一

C.论证了心学道统思想的合理性D.认为人性本善

7.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8.《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9.1936年12月14日,苏联《真理报》的社论说:

“(张学良)本人乃一贯采取不抵抗政策。

现在他乃以抗日运动从事投机,俨然高揭抗日旗帜,实际上则助日本使中国分裂,使中国更加骚乱,成为外国侵略之牺牲品。

”这一评论()

A.准确指出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B.说明西安事变违背国内抗日救亡要求

C.反映了苏联支持中国抗日的基本立场D.对西安事变结局的推断符合历史事实

10.如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抗日武装

部分历史事件

东北军爱国官兵

江桥抗战、双城狙击者、热河抗战

东北抗日义勇军

消灭日军古贺骑兵团战斗、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攻克安达县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

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

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

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

关内地区的抗日活动

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B.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11.据《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记载,鸦片战争后“自华人竞尚洋布,不特银钱流入外洋,即凡种棉织布纺纱之处,男女废工,民间骤少此一种进款,不免日渐贫乏。

”材料现象说明()

A.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入超 B.传统自然经济走向了解体

C.银贵钱贱加剧了农民贫困 D.洋货已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12.下表为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统计的上海进口货物数据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能反映()

时间

进口货物

总值

鸦片(%)

棉布(%)

棉纱(%)

1850年

54%

34%

6%

390.8万元

1870年

34%

50%

6%

6457.4万元

 

A.清政府强化抵制鸦片进口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传统纺织业走向衰败D.民族资本主义下工业取得较快发展

13.“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

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

”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

14.《南京条约》申明:

“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

“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1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

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16.梁启超说:

“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

”梁启超意在说明()

A.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B.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

C.应推行君主立宪政体D.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

17.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

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

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18.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

这说明建国初期中国()

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19.下图是河北省某县颁发的“自留地使用证”,它反映出()

A.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B.农村土地经营的灵活性

C.人民公社化保证了农民的利益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露端倪

20.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21.历史记载:

民国初期,脚行、人力车夫及商家抗议电车通行,迫使直隶省议会否决了电车公司开通海河北岸线路的计划。

这表明近代中国()

A.交通近代化影响部分下层民众生计B.民主政治对社会近代化起决定作用

C.政治民主化已经涉及社会方方面面D.直隶是中国近代最早开通电车城市

22.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23.某时期新华社通告:

北京大学自称在半个月内完成680项科研项目,超过了过去三年科研项目的总和,其中100多项是尖端技术,有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实施极大地激发科研热情B.“左”倾错误波及到了科研领域

C.“文革”动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D.改革开放推动了科学的春天到来

24.“古希腊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各领域,而其中很突出的便是在文化方面的制度性规定。

与中国秦代的‘书同文’极为相似,古希腊也通过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立法来加强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从而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思想文化专制曾盛行于东西方B.秦朝与古希腊的阶级本质相同

C.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法制为基础D.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

25.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人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确定今天的法律到了明天还能有效,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地让法律停止保护自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

对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雅典实行严刑峻法B.古代雅典不存在民主政治

C.古代雅典政治具有人治色彩D.古代雅典民主只保护平民利益

26.19世界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27.有学者说“(西欧)以前的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在教育水平上的隔阂,现在则仅为程度高低的细小差别。

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与机器革命没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正是机器革命才使世界上渐渐消除了文盲阶层”。

其意在说明()

A.大众教育开始在西欧兴起B.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下行

C.社会精英成为变革的主体D.机器生产有利于社会平等

28.1688年英国的国民总财富为4800万英镑,1855年增长到7亿英镑。

虽然此间人口在增长,但人均收入的增长更迅速。

1700年人均收入仅为8英镑,1750年左右增长到12英镑,1860年又增加了一倍。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中心的转移B.三角贸易的发展C.殖民霸权的确立D.工业革命的推动

29.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认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以上说明宗教改革()

A.让人们开始追求现世生活享受B.使欧洲人放弃了对教会的信仰

C.有利于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比文艺复兴更进步和影响更大

3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31.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32.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

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A.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B.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C.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D.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33.1931年,斯大林说: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34.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关税率。

到1935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

它反映了美国政府()

A.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B.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

C.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D.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

35.1932年2月4日,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对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

该法案的出台,标志着英国正式放弃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英国放弃自由贸易原则的原因是()

A.经济危机B.罗斯福新政C.凯恩斯主义的出台D.战后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36.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到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B.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

C.第三世界提高石油价格和关税D.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美元贬值

37.参考消息网,2018年4月6日报道:

外媒称加拿大国际贸易部近日表示,加拿大有可能加入由中国发起的亚投行,并对加拿大没有成为亚投行创始国表示惋惜……去年加拿大与美国、日本一道抵制这家银行,而英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却成为了创始国。

这表明()

A.美国经济实力大大下降B.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加强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D.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

38.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它“既是对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一种反思和修正,也是对文艺复兴以来崇尚古代的一种反叛”。

这种文艺思潮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39.戏剧《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上演后竟然引起全城轰动,连续演了300多场而不衰,以至于当时连熟人间打招呼都说:

“你在干嘛?

”“我在等戈多”。

这一现象()

A.表明了二战后西欧经济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对战争创伤和社会危机的淡定应对精神

C.反映了民众理想破灭、恐慌纷乱、寻求自我的心境

D.说明了现代主义成为当时主流艺术形式

40.太阳东生西落、月亮圆缺盈亏、海潮上涨下降等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300多年前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认识其成因。

为科学解释上述现象提供理论支撑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B.牛顿C.达尔文D.普朗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题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责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丝绸之路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13分)

 

42.(15分)17、18世纪对中国与西欧来说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

欧洲百科全书派的启蒙学者,通过对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的赞美,表示了他们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

伏尔泰说:

“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

”重农学派代表魁奈认为:

中国的统治是合法的专制统治,中国皇帝是合法的专制君主……自然法则是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的国家都忽略了这一点,只是中国例外。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伏尔泰说:

“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风”的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6分)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具有缺陷性的原因。

(6分)

济南一中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答案

1-10CBBABCACCC

11-20BCDDABABBC

21-30AABCCABDCC

31-40BBBAADCBCB

41.(25分)参考答案:

(1)特点:

泛围广;政府加强管理;贸易品种多;私营贸易为主。

(6分)

影响: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6分)

(2)形成:

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联结纽带;工业革命加速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张,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6分)

区别:

市场泛围不同:

两宋是区域性市场,近代是全球性市场;交往手段不同:

两宋以和平交往为主,近代还伴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主导国家不同:

古代以中国为主导,近代以西方为主导;出口贸易产品不同:

两宋是以手工业的自然经济产品为主,近代以机器生产的工业产品为主。

(7分:

答对1点得3分,答对2点得5分,答对3点得7分)

42.(15分)

(1)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建设要求;中国文化自身的吸引力。

(4分)

(2)尊崇儒学:

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符合人类理性的哲学。

(1分)

批判儒学:

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

(1分)

目的:

批判教会神学与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1分)

(3)同:

主张人性解放,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分)

异:

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构建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分)

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理学僵化对人们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能提出新的社会方案。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