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2956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1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docx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浅探课程论文

大学之道

——现代大学的功能与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研究

土木与交通学院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

陈子宇赖成光李健华吴昌华吴思远武传号杨允大喻海军曾繁钦赵辉

【摘要】本文着力探讨现代大学的功能所在,并以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现状与前景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与学科发展策划讨论。

文章涉及大学的缘起与意义、大学理念的时代沿革、大学的教授及学生等主体人群讨论、学科发展的规律讨论、工科大学的综合性转向、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环境、当代中国大学排名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科群现状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策略建议等部分,从科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方面出发,以广阔的视野考察大学这一学术共同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所在,并提出了作为远景的理想大学模型以及具体到华南理工大学背景上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大学学科发展文科发展华南理工大学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一大学之功能与理念的分析

面对“大学”二字,我们遭遇的第一个问题便是:

究竟何为大学?

从大学的英文词源角度来看,大学最初是指学者们的自治团体。

显然如今这一词汇的含义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有文化身份的象征、生存方式的获得、个人天资能力的认定、学术知识的探索传授、社会发展的咨询指导、企业研发的合作服务、城市规划里的巨大区域等等映射领域,演化出大学生、大学校园、大学教授、大学科技园、大学文化等一些列概念。

大学的汉语翻译本身又折射出更多的意象可以供人联想,“大”本身关涉到境界的深浅、内容的多寡等,“学”则既标识出我们常规意识里的知识传承与分享,也体现出一种系统化的、科学化的西方现代学术运作模式。

我们还可以联想到那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古老话语,那似乎也与大学理念直接相关(后面将会详细讨论这一情形)。

而大学概念本身的活跃度更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验直接相关:

它关乎教育(“学”字部分涉及了教育传承的含义)——中国的孩子一出生开始几乎就奔着一个叫做大学的东西而不得不寒窗苦读十数载,大学简直就是分数等级排序下或荣耀或哀伤的整个青春时代;它关于生存——人口的增多,经济危机的全球弥漫,社会体制导致的固有不平衡加剧的贫富分化等等,都在把“就业”二字等同于生命本身般地不断出现在我们的后青春期,而就业市场上,大学提供的文化认定凭证成了划分人们能力的直接标准,本身也被分成三教九流的大学和教育深度等级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人们所能获取的工作、收入乃至于整个生活,有没有进入大学、进入什么样的大学都似乎有着命运般的魔力需要人们与其奋斗,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大学就是生存之门,人文精神与科学都只是像田里的庄稼,必须勤恳地挥动锄头去耕耘;大学关乎国家的未来——19世纪开始德国大学的举世无双造就了科技繁荣的基础,20世纪开始美国大学的全面成就彻底造就了超级大国在各个领域的坚实地位,民国时期中国为数不多的现代大学产生了给予当代中国最大影响的一批大师级人物,在一个信息与技术开始完全承载甚至绑架、主宰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道德、传统经济的全球化(西方化、美国化)的时代,大学又像是一部巨大的国家机器,它必须生产科技文化成果以及各层次的人才,以服务于政府统摄的地域,政府本身直接与我们的幸福与否相关。

当大学如此深刻的影响到我们的时代、政府、个体的生命体验,当大学本身已经庞大到似乎具有一切功能与多元特征(如教育、培训、出版、咨询、军事研发、校办企业等等),当我们的社会进程进入到了资本、市场、信息化等全面影响生活的年月里(大学影响时代,时代反过来也影响大学本身),大学本身的角色、定位、定义都显得不再那么清晰可辨。

究竟大学是一个国家或私人机构?

一个地点性场域?

一群人的联合?

一种理念指导下运作的普通法人?

传授特定内容和范围知识的学校?

……大学是所有概念的联合,还是只具有某些属性。

大学过去与现在是什么样子的,是否一成不变?

大学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模样?

在本文的这一部分里,将从历史与社会的演进角度,分析大学理念与功能的生发演进过程,通过这种考察来详细的勘探大学的过去与现在、大学之功能所在以及与大学相关的人群特征。

我们希望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即能够给出诸如此类的回答:

过去的某些大学理念是需要坚持的,大学运行的某些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大学在未来的活动范围是可以如此确定边界的,大学该这样去发展下去等等。

从历史的维度考察并非简单的重复那些老生常谈的高等教育史,而是一种大学观念的时空穿梭与回顾,从大学诞生之前的“类大学教育模式”一直到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或功能,这样的跨时空比较更容易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大学何所是”“大学何为”“大学何往”。

1大学的从无到有

大学的另一个汉语等价词汇是高等教育,高等意味着与初等、中等有所不同,是较为深入的一个教育范畴。

而在现代大学诞生以前,这样的范畴似乎就已经存在,其中的教育模式与理念精神都并不像它们出现的年代那样久远,值得重新考察。

“大学”一词的古汉语指向也有此相似性。

“小学”用以指称与汉语文字学、音韵学等相关的具体的语言学问。

“大学”与之相对,出现于于两千年多年前的《四书-大学》里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可以看到,大学(大的学问、高深境界的学问)的功能或者说体现的路径主要在三个方面,或许可以解读为普遍道德范畴(明白普遍的道理、伦理、规范)、社会范畴(“亲民”即“新民”,使人民“新”,使社会进步,促使人去变革)、最高道德追求(至善,学术、道德、社会体系等等的追求极限)。

与当下我们心中模糊的理想大学形象对照,我们发展,这样的取词翻译可谓恰到好处。

除去翻译本身的语词阐释,中国古代从汉代开始就设立了“太学”这一机构,传授儒家的五经,教授经书的学官称为博士。

太学或国子学、国子监等一直绵延至清代,大学生多时也可达数千人。

太学的招生对象主要为达到一定行政级别的官员子弟。

而太学的目的也很单一,并非为了就学科本身进行发展演进,而是为了朝廷培养官员,太学生经过一些考试或推举即可做官。

倘若将此算作中国古代的大学,是有利于理解当下中国大学在人们观念中的象征意义的,即从“高考状元”这一奇怪的称谓来看,就知道大学的观念在演习古代的取仕做官的传统认识,知识和学术本身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在古代还有一种类似大学的原型,这在众多高等教育论述里极少提到,即印度的寺院式高等教育。

佛陀开创的佛教挑战了印度教的经典威权,于是彼此开始分门别类的从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研习、解读经典,这一形成了一种宗教高等教育传承的机制。

到了唐代玄奘来到印度学习时,佛教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佛经的研究和论辩极为盛行,其中玄奘去过的那烂陀寺几乎就类似于一所大学,有几万僧众,多个院落,修习多门佛学典籍以及逻辑学、语言学、数学、天文学等学科。

这种与宗教相关的教育传承方式在后来的欧洲重新再现。

最后我们回到“大学”一词的真正故乡——欧洲。

约12世纪前后,欧洲的一些学者自发组成了一些联盟组织,这种组织就被称为university,学者的共同联盟产生了知识的交流与传承,这样的过程需要场所的保证,也吸引了更多人群的参与,于是在意大利、法国、英国等都诞生了我们这个星球最早的“大学”。

如意大利的Salerno大学(1137年建立)、Bologna大学(1158年建立)、牛津大学(1167年建立)、剑桥大学(1209年建立)。

2现代大学的生发演化以及三种典型模式

中世纪的欧洲式教会大学的天下,大学里主要开展四个学科的教习活动:

神学、医学、法学、文学。

那里如同我们常见的历史描述语言——黑暗的中世纪——一样,并非什么创新的前沿阵地,反而是在压抑思想的论辩与创见。

2.1洪堡与德国模式

由于哲学讨论的逐渐开展并且从边缘进入到大学的主要学科门类,以及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中世纪大学的这种情况最先在德国出现了变革。

1694年在德国诞生了被称为欧洲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哈勒大学,1734年德国又诞生了著名的哥廷根大学。

最重要的变革以及系统的现代大学观念的提出始于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

洪堡的大学理念由此开始不但影响了德国的大学教育使之独步天下,并且影响了几乎整个世界的大学发展。

洪堡提出的大学任务有两条:

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发展科学。

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

并且在建立柏林大学时确定了几个重要的大学准则:

1)原则必须不是一致和从属,而是自由与独立

2)教授必须不是从事教学和考试的官员,而是独立的学者

3)教学必须不是按规则和顺序进行,而是按照教和学的自由的观念进行

这些准则里提供了一些理想的模式,如大学本身的独立自主,这在后来的美国私立大学建立过程中成为最重要的准则;如教授本身的独立性和非官僚身份,这定义了大学教授的立场特征;教学的自由则在讲大学具体的运行原则,这些原则在当代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的理念里清晰地得到了接受和强化。

不仅如此,洪堡提出的大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催生了院系、大学研究院所等的诞生、,并且提出了大学不同于职业培训学校、科学研究所的原因就在于教育科研相结合这一特征。

于是这体现出了大学在学术文化传承上有高境界的追求,而不只是提供生存的路径和进行技术的转化。

从洪堡开始,德国大学模式风靡世界。

美国的大学几乎都借鉴了洪堡的理念。

中国大学的开端——北京大学也是在德国模式下建立起来的,蔡元培曾在德国留学,深受德国模式的影响。

他提出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大学将以文理为本,而应用的学科可办高等学校,以使“学”与“术”有所区分。

洪堡的大学理念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一定程度超越功利的学术传承与探索,并且提倡大学本身何学者的自由、独立。

2.2纽曼与英国模式

也是在十九世纪,另一位教育家纽曼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的理念,由于纽曼的论述是基于理想的牛津大学体系(在他论述这些思想时,这种模式几乎已经消失殆尽,全部被德国模式所取代,也毋宁说这是一种怀旧生发的理想),因此这位红衣主教的大学思想也被称为英国模式。

在他的著名演讲集《大学之理念》中,他说:

一个大学是“一切只是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实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它划出才智的领域,使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投降”。

他赞成“博雅知识”(liberalknowledge),说有用的知识是“一堆糟粕”。

纽曼理想中的大学教育结果是让人成为绅士,这与英国本身的教会绅士传统是分不开的。

他不主张为了功利的目的学习专门的知识,而是主张完全自由的教育,即所谓博雅教育,这个词汇在当下仍然在流行,被称为通识教育,成为不少缺乏教育学常识的大学校长口中津津乐道的词汇。

有人说洪堡的德国模式是针对大学科学研究的方面,而纽曼则是针对大学中的本科教育阶段。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美国的部分大学就曾经尝试甚至今天仍然采用这种英国模式的本科教育,即不设专业的完全自由选课。

无疑考虑到阶级社会的实际以及各大学、地区的差异,这样的大学教育是针对优势阶级的,其合法性在于对人的自由天性的尊重,以及通过博雅促进真正的创新和多学科知识融会。

然而当下学科门类已经无比细化,自由教育或曰通识教育在中国已沦为鸡肋式的概论课程,尽管在理论上是对专门化本科教育的打破,但在具体操作上仍然问题多多。

2.3美国模式

洪堡提出了大学的两大任务:

传授知识与发展学术。

美国模式提出了大学的新的功能,即所谓的社会服务。

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出并非偶然,这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

美国的大学在20世纪初期开始逐渐超越德国和英国模式,发展出了自己的性格。

香港学者金耀基如此描述美国的大学:

“美国的大学狂热地求新,求适应社会之变,求赶上时代,大学已经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由于知识的爆炸以及社会各业发展对知识之倚赖与需要,大学已成为‘知识工业’之重地。

学术与市场已经结合,大学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

……教授的忠诚对象已不是大学,毋宁是支持他研究的福特基金会、西屋公司或华盛顿。

……大学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它的成员已不限于传统的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还包括许多‘非教师’的教学人员(如研究教授),他的组织已不限于学院、书院,还包括无数的研究中心、出版社、交换计划中心……它的活动已不限于教学、研究,还包括对外的咨询,与国外的合作等等。

当我们审视这种与市场社会紧密地结合的美国模式的大学理念时,我们会发现在本文开端的直观思维讨论(即遭遇“大学”这一概念时的直接个体经验性理解)中提到的社会与大学的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的迷宫般庞大的体量与机构等等问题原来都是拜美国模式所赐。

美国的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而形成的这一模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演开来,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与讨论。

美国从20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开始大学扩招,扩大高等教育的范围,这导致了就业压力的增大和教学质量的降低,但却让大学以新的面目出现在了社会当中。

以社会服务作为主要功能之一的大学可以正当地参与到资本市场中与科学文化相关的领域,并且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给把这些科学文化商品化、市场化。

而在市场中的大学就存在竞争,于是争创一流、排行榜等公司式的现代性词汇也与大学有了直接联系。

加拿大已故学者比尔-雷丁斯在《废墟中的大学》一书里对美国模式的大学生态进行了犀利的批评。

他的精彩论述要点是:

“大学现已是一个衰败的机构,被迫放弃了其历史的存在依据,而陷入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文化追求的任务被追求一流所取代,这使得大学完全淹没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单调繁重运作中。

他将毕业生不是作为主体,而是作为物件送出,且是在国家官僚机构的细查下按人头数来计算。

这里笔者的叙述语态以及引语似乎都指向了批评美国模式的领域,但实际上美国模式却以成功的姿态挺立着。

美国的大学在此种模式下没有迅速走向衰落,反倒已然是国际上的文化大国、科技大国。

这种模式的易于接受是容易理解的,因为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大学可以使大学的官僚与教授乃至地方政府、企业都获得彼此满意的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才可能发生“共谋”。

这种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的观念是美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应,而美国竟然可以鱼与熊掌兼得,市场与学术竟然可以并行不悖。

这里我们不应该忘了美国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以及法律保障,以及学术界内教授治校的严格学术自净范式。

当然这样的模式问题显而易见,它的理念离洪堡或纽曼的大学理想差了十万八千里。

学术不再是独立崇高的真理探求,而只是为社会服务的商品筹码。

关于美国模式现代大学的批判,在下一部分将继续讨论。

3大学的理念、功能与大学定义的批判性反思

大学已经从学者的共同体(university)逐渐变成美国模式主导下的巨型大学(或译为综集大学),即前加州大学校长克尔所谓的multiversity。

我们来整理和反思一下前面两部分介绍的大学发展情况,分别从理念、主体、教育模式等几个不同角度来反思大学的功能以及大学的未来。

3.1大学的理念变化

从前面所述的情形考虑,现代大学的理念是按三种模式依次演化,但又几乎同时保留三种模式的一些观念。

大致为英国——德国——美国,或者纽曼——洪堡——克拉克-克尔,这样就形成了当下流行的大学功能叙事,即知识传承、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三个功能的有机结合,不同的区域、不同类型的大学各种强调某一种功能,并且引以为特色,如传统的文理交融型综合性大学,具备较好的研究能力,则会标榜自己的科研功能,而一些工科特色显著的高校则重点宣传社会服务这个功能。

但无论怎样,大学功能的这三个方面基本获得了共识,而且显然整个中国大学界都已经被市场和资本深入影响到了。

针对这种现状,另一种理念变化叙事或许就更有意义。

即比尔-雷丁斯作出的独特总结:

“综观历史上对于大学功能的理解,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现代大学有三种理念:

康德的理性概念,洪堡的文化概念,以及现在的争创一流的技术-官僚体系观念。

”这三种观念里理性概念对于科学本身至关重要,文化概念赋予大学独特的社会角色定位(即民族文化的承载与人类未来知识的发现场域),第三种观念产生自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符合社会的需求,却违背学术发展的规律(自由的、自发的、满足好奇心的、多学科的、多样化的),使得潮流学科得以占据主要资源,冷门学科被市场所抛弃而失去传承机会,总的来说对人类的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巨大的破坏。

因为社会服务这一功能应该如何理解,是简单的理解为人才的培养输出,还是社会化的直接项目竞标合作(即大学以公司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都值得进行反思和定位。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社会服务的功能本身就是关注短期实用功利的目标而定的,大学仅作为一个生产成功的机器被计做某项效益,而没有考虑到生动的大学文化以及大学里的主体们。

即大学本身究竟是为谁而产生?

下一小节就将讨论这一问题。

3.2教授与大学的理念

大学诞生之初就是学者的共同联盟,及至真正的大学出现,这一机构的主体也只限于教授、学者和学生。

但是前面的大学功能讨论里几乎完全忽略了这些大学的主体,而是把大学置身于很高的社会功能里,这样的结果主义的讨论显得过于一厢情愿了。

尤其是在西方,大学最初是学者们的自发组成之地,而到如今,大学也是为了学者们能够自由地开展学术研究提供软硬件的条件、为了学生们能够学习到真正深入的人文或科学思想。

大学的社会功能是一种由教授和学生们的主体主观自发活动(这种活动即是生动的大学生活本身)客观造成的一种结果。

倘若仅以结果来要求主体的行为作出变革和适应,这必然破坏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进而影响到理想情况下的学术探索。

试想,当教授只为了基金和项目经费而钻研,学生只为了学历而混迹校园,真理、知识、科研都成了虚空的东西,如中国所打击的传销那样,人们只是形式化的制造和生产学术产品,通过此过程谋求生存和欲望的满足,学术本身就消隐了。

洪堡模型里特别强调了教授的独立自主身份,即不依赖于政府成为官僚,当下的时代这种思想则应该扩展为也不依赖于财团或企业基金而成为一个员工。

这种独立身份的保证是不容易做到的,这需要政府和大学本身的制度性保障,如国外大学的终身教职等,保障学者的生存前提,同时通过加大法制监督和学术监督,让行政的利益和金钱的利益不能轻易地左右大学的方向,而是必须由学者们共同通过理性的、民主的方式来决定,即所谓教授治校。

教授本身是大学聘用的,大学本身的聘用理念就是一个决定项了。

我们所熟知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是以兼容并包用人思想而闻名,这同样是来源于德国大学的深厚传统。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大学之理念》中如是说:

“大学甚至准备接纳那些所谓的牺牲理智的人,接纳那些只要有可能就排斥异己的人。

而对于教授在大学里的行为准则,雅斯贝尔斯也认为应该“保持一种倾向,把最离经叛道的观点引入到大学里面。

这样做是为了给富有成果的学术争鸣创造机会,是为了不计任何风险地拓宽知识的视野——最重要的,是为了让高超的学术成就和非凡的智力水准成为大学的唯一决定因素。

因为大学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具有经验的研究者,他们的活力和水平几乎直接决定了大学本身。

大学的功能理念里的两点都与教授的作为直接相关。

大学必须以制度化的性质保证教授的自主独立性,为他们的研究提供尽可能多的外部环境条件和研究资金渠道,而尽可能少地干涉他们具体的学术选择。

3.3学生与大学的理念

当大学一方面被赋予社会职能,另一方面又依赖于教授本身的主体作用时,学生似乎显得可有可无,他们似乎只是大学则合格机构顺便履行的一个义务或者一项用以盈利的经营方式。

不断地接纳学生,同时又通过有偿教育输出他们。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与教授的互动体验、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毕业生的社会声誉都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的名誉,大学的名誉就是由大众给的。

而大众与大学最直接的关联就是接受教育这个过程,并且通过这个过程来评价好和坏。

由于篇首提到的社会的压力,学生们与大学的关系不再那么纯粹,甚至于赤裸如文凭的买卖。

我们不得不再次说,这是一种功利化的逻辑导致的结果。

耶鲁前校长斯密德特说:

“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名牌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

”大学的本质是对知识的传播与追求、对智慧的分享与交流,而不是仅仅功利性地灌输一些技能或经验以谋生,因此,交往是大学的灵魂,依靠主体性、自觉的精神去实现大学的使命。

而实现大学的使命不只是教授们的事情,更是大学生的事情,大学里的交往更多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们,而非已经专研某一领域的教授们。

正是通过大学生们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使得大学传播的人文与科学思想得以作用在社会的整个层面,使得最新的学术成果得以被社会人士所转化使用。

大学生本身就是大学生命的衍生和变体,也正因为大学本身的主体作用,大学才可能有所谓的社会作用。

由此来看,大学理念中的社会服务如果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如企业一般的咨询或直接承接项目的服务方式,那实在太过于功利短视,只有把学生的辐射能力引起的社会影响考虑进去才能考虑到长远的情形。

这提示我们大学可以与社会相结合,但却应该有边界所限,这样的边界应该是以学术层面的探讨研究为界,而非技术曾名的重复性盈利劳动。

只有大学以这样的超功利理念运行,大学生才可能以超功利的心态来体验知识探求与分享的大学生活本身,才可能真正具有创新和探索的能力。

3.4大学校园与大学的理念

大学校园应该创造诗意的或具有启迪意义的环境来鼓励和营造交流与共享的大学文化氛围。

这种环境营造应该处处体现出大学的文化品位,不但为了体现出大学校园与中小学、公园、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的不同,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和建筑本身示范和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如先锋性的、实验性的、艺术性的建筑物,具有独特人文标识的景观环境)。

前一节述及,大学的本质属性是交往,校园作为大学的空间载体,就要以塑造适宜的交往环境作为群体结构建立的价值目标,实现“物”与“人”的综合。

如夏铸九所说“校园并不只是大学教育的空间载体,大学校园是大学教育的表征(再现)的空间……其意义远超过对实质性空间层次之简单功能性思考,大学校园是大学的象征性表现,大学校园就是大学本身!

3.5结论性反思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追溯了大学形成的历史,并从历史中看到了三种公认的大学功能从何而来,有什么问题所在,并且简要讨论了大学的主体——教授与学生——与大学理念的关系,以及大学的校园环境分析。

但其实问题不止这些,关于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或者未来的决策,有太多的问题存在,加州大学前校长克尔就提出了如下的一些问题:

重心究竟在于培养学生——还是由教师进行研究示范?

学生究竟应当被教导为全才——还是被培训成技术性专才?

检验成果究竟是教学效果——还是承揽科研项目的数目?

教授地位取决于学术水准——还是资金募集的能力?

氛围究竟应当尽量超脱——还是鼓励功利与实用?

校园究竟应当单纯而寂静——还是显得嘈杂而活跃?

规模究竟应当有所控制——还是能发展多大就多大?

大学究竟应当尽量自治——还是密切联系国家与财团?

校长应该做个学术人格的楷模——还是掌管知识机器的官僚?

……

篇幅所限,本文不能进行逐一讨论,但是大部分问题所涉及的部分都有提过,甚至于我们看到克尔的问题时心目中已经有了答案,只是现实往往不是如此。

当现实变得似乎过去强大之时,我们认为应该靠近理想大学的观念,用理念去对抗现实,不同的大学都坚持自己的理性观念,而不是所有的大学都适应同一种社会风潮,显然按照多样性的理论,后者的系统是极不稳定的。

比照前面的三种大学理念,我们在此简要提出以下一些结论性观念:

1)大学是一种制度性机构,理想形态下应该是超越功利的教授与学生等知识群体的共同联盟。

既不能受制于政府,也不能受制于财团,应当具有政治独立性和办学自主性。

国家应该保证这种权利得以实现,同时采取措施让大学不会因缺乏经费而难以为继。

2)大学的各项事务一定要以学术为核心,大学的各项决策应该以民主理性的教授学生群体观念为核心

3)大学的教学应当是平等自由的,授课者具有自由选择课程主题、方式内容的权利,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

4)大学的功能有三项:

传承知识、发展学术、社会服务。

其中社会服务功能必须予以限制,必须讨论清楚大学与企业的区别。

大学的社会服务应该以学术为边界,而不能从事低层次的盈利性重复活动。

5)大学的文化本质是交往,表现在对知识的传播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