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2507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docx

微生物各章节试题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来来。

2、1347年的一场由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03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

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_____商人_____。

6、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___的____,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__和_____。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____国的________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和______。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及。

二、选择题

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1)鼠疫

(2)天花(3)艾滋病(AIDS)(4)霍乱

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的“席位”。

(1)少数

(2)非常少数(3)不太多(4)绝大多数

(3)、(4)、(3)、(4)、(5)、(4)、(3)、

(2)、

(1)、

(2)

3、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它又可分为()的分支学科。

(1)几个不同

(2)少数有差别(3)许多不同(4)4个不同

4、公元9世纪到10世纪我国已发明()。

(1)曲蘖酿酒

(2)用鼻苗法种痘(3)烘制面包(4)酿制果酒

5、安东·列文虎克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倍,利用这种显微镜,他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

(1)50~300

(2)10左右(3)2~20(4)500~1000

6、据有关统计表时,20世纪诺贝尔奖的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从事微生物问题研究的就占了()。

(1)1/10

(2)2/3(3)1/20(4)1/3

7、巴斯德为了否定“自生说”,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试验,其中著名的()无可辩驳地证实:

空气中确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1)厌氧试验

(2)灭菌试验

(3)曲颈瓶试验(4)菌种分离试验

8、柯赫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原体的基本原则——()。

(1)巴斯德原则

(2)柯赫原则(3)菌种原则(4)免疫原理

9、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在某些微生物中存在一些与人类某些遗传疾病相类似的基因,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作为()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为认识庞大的人类基因组及其功能做出重要贡献。

(1)模式生物

(2)受体(3)供体(4)突变材料

10、我国学者汤飞凡教授的()分离和确证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开创性成果。

(1)鼠疫杆菌

(2)沙眼病原体(3)结枋杆菌(4)天花病毒

 

五、简答题

1、按照分子分类方法,生物可分为几个大的类群?

2、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

3、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4、微生物的最基本特性是什么?

为什么?

5、简述科赫对微生物学的主要贡献。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巨大利益残忍破坏;2、鼠疫杆菌;3、病毒;4、无原核真核;5、荷兰列文虎克;6、法国巴斯德微生物生理免疫病原微生物学;7、齐民要术;8、德国柯赫细菌学微生物研究技术9、消毒灭菌分离培养;10、模式微生物、极端微生物、医用微生物

二、选择题:

(3)、(4)、(3)、(4)、(5)、(4)、(3)、

(2)、

(1)、

(2)

四、名词解释

1、微生物:

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

2、微生物学:

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6、自生学:

认为一切生命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产生。

7、SARS:

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综合症。

8、巴斯德消毒法:

用较低温度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而延长其保存期的措施。

五、简答题

1、真细菌域、古生菌域、真核生物域

2、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变异快;分布广,种类多。

3、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微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医药、环保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微生物也有可能引起毁灭性的灾害。

4、体积小,表面积大。

有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和代谢产物排除面,能迅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导致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快。

5、在微生物病原学和免疫学的贡献:

(1)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2)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这是当时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因此柯赫获得了诺贝尔奖;(3)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

在细菌学研究技术学的贡献:

(1)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2)培养基配制技术;(3)发明了一系列微生物染色和观察方法,包括显微摄影技术。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习题

一、填空题

1、证明细菌存在细胞壁的主要方法有,,和。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为,,和等。

3、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和,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是,,和。

4、肽聚糖单体是由和以糖苷键结合的,以及和3种成分组成的,其中的糖苷键可被水解。

5、G+细菌细胞壁上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和等几种。

6、G-细菌细胞外膜的构成成分为,,和。

7、脂多糖(LPS)是由3种成分组成的,即,和。

8、在LPS的分子中,存在有3种独特糖,它们是,和。

9、用人为方法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未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因在实验室中发生缺壁突变的细菌称为,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稳定性缺壁细菌则称为。

10、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有,,,和。

二、选择题

1、G细菌细胞壁的最内层成分是()。

(1)磷脂

(2)肽聚糖(3)脂蛋白(4)LPS

2、G+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1)类脂

(2)磷壁酸(3)肽聚糖(4)蛋白蛋

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结构的多样性上。

(1)肽桥

(2)黏肽(3)双糖单位(4)四肽尾

4、磷壁酸是()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

(1)分枝杆菌

(2)古生菌(3)G+(4)G-

5、在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上,有一个与G+细菌不同的称作()的氨基酸。

(1)赖氨酸

(2)苏氨酸(3)二氨基庚二酸(4)丝氨酸

6、脂多糖(LPS)是G-细菌的内毒素,其毒性来自分子中的()。

(1)阿比可糖

(2)核心多糖(3)O特异侧链(4)类脂A

7、用人为的方法处理G-细菌的细胞壁后,可获得仍残留有部分细胞壁的称作()的缺壁细菌。

(1)原生质体

(2)支原体(3)球状体(4)L型细菌

8、异染粒是属于细菌的()类贮藏物。

(1)磷源类

(2)碳源类(3)能源类(4)氮源类

9、最常见的产芽孢的厌氧菌是()。

(1)芽孢杆菌属

(2)梭菌属(3)孢螺菌属(4)芽孢八叠球菌属

10、在芽孢的各层结构中,含DPA-Ca量最高的层次是()。

(1)孢外壁

(2)芽孢衣(3)皮层(4)芽孢核心

五、简答题:

1、古生菌的细胞壁有何特点?

2、细胞壁缺陷类型主要有几类?

3、简述肽聚糖单体结构。

5、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2、试用表解法比较革兰氏阴性细菌和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异同。

3、比较细菌鞭毛和菌毛的主要区别。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胞壁染色法质壁分离法制成原生质体用电镜观察超薄切片;2、固定外形提高机械强度支持细胞生长和运动阻拦有害物质进人细胞;3、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磷脂脂蛋白肤聚糖;4、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双糖单位四肽尾肽桥溶菌酶;5、提高Mg离子浓度贮藏磷元素有利于致病菌的寄生抑制自溶素活力;6、脂多糖磷脂脂蛋白蛋白质;7、类脂A核心多糖0-特异侧链;8.KDO(2-酮-3-脱氧辛糖酸)(阿比可糖)Hep(L-甘油-D-甘露庚糖);9、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支原体;10、选择性吸收营养物维持正常渗透压合成细胞壁等成分

二、选择题:

(2)、(4)、

(1)、(3)、(3)、(4)、(3)、

(1)、

(2)、(3)

五、简答题

1、热原体属(thermoplasma):

无细胞壁;其他古细菌:

无真正的肽聚糖,而由拟胞壁质(假肽聚糖)、其他的杂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组成。

2、原生质体:

由G+细菌经溶菌酶处理培养在等渗条件下形成的完全失去细胞壁、对渗透压敏感的脆弱细胞。

球状体(sphaeroplast):

由G-细菌经溶菌酶处理后培养在等渗条件下形成的部分失去细胞壁、对渗透压比较敏感的脆弱细胞。

L–型菌(L-form):

某些细菌在实验室中自发突变形成的多形态的细胞壁缺陷细胞。

支原体:

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自由生活的缺壁原核生物。

3、由二糖骨架、短肽(4肽)和肽桥组成。

4、存在于G-细菌周质空间的蛋白质,称为周质蛋白。

可用渗透休克法提取。

5、G﹢菌:

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

呈紫色。

G-菌:

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2、

3、鞭毛是某些微生物表面由细胞内生出的细长、波曲的结构。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菌毛:

某些菌体表面存在的短而多的附属物。

菌毛比鞭毛更短、更细,且又直又硬。

数量很多,不具有运动功能,但与菌的致病性.吸附等有关。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习题

一、填空题

1、以下各类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主要成分分别是:

酵母菌为,低等真菌为,高等真菌为,藻类为。

2、真核微生物所特有的鞭毛称。

3、真核生物鞭毛杆的横切面为型。

4、在真核微生物细胞质内存在着沉降系数为S的核糖体,它是由S和S两个小亚基组成。

5、真核微生物包括,,和等几个大类。

6、藻类是含有并能的光合类型生物,藻类细胞中可贮藏碳源物质。

7、真菌被划分为纲、纲、纲、纲和菌纲。

8、真菌是不含有素、营养,以进行繁殖的真核微生物。

9、原生动物是色、无,能运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二、选择题

1、在真核微生物,例如()中常常找不到细胞核。

(1)真菌菌丝的顶端细胞

(2)酵母菌的芽体

(3)曲霉菌的足细胞(4)青霉菌的孢子梗细胞

2、在酵母菌细胞壁的4种成分中,赋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

(1)几丁质

(2)蛋白质(3)葡聚糖(4)甘露聚糖

3、构成真核微生物染色质的最基本单位是()。

(1)螺线管

(2)核小体(3)超螺线管(4)染色体

4、在叶绿体的各结构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际部位是()。

(1)基粒

(2)基质(3)类囊体(4)基质类囊体

5、_______________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1).Mycorrhiza

(2)B.Agar(3)Lichen(4)Heterocyst

6、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_____________。

(1)它们是多细胞的

(2).细胞有明显的核

(3)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4)可进行光合作用

7、预计在_____________的土壤中能发现真菌。

(1)富含氮化合物

(2).酸性

(3)中性(4)还有细菌和原生动物

五、简答题

1、简述生产菌种的要求。

六、论述题

1、微生物资源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举例阐述哪些是可利用的微生物资源?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葡聚糖,纤维素,几丁质,纤维素。

2、9+2型鞭毛。

3、9+2型。

4、80,60,40

5、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地衣。

6、叶绿素放氢淀粉类7、子囊菌结合菌卵菌半知菌担子8、叶绿(或光合色)化能有机孢子9、无细胞壁自由

二、选择题

1、

(1),2、(3),3、

(2),4、(3),5、(3),6、(3),7、

(2)

五、简答题

1、菌种能在较短的发酵过程中高产有价值的发酵产品;菌种的发酵培养基应价廉,来源充足,被转化的产品的效率高;菌种对人、动物、植物和环境不应该造成危害,还应注意潜在的、慢性的、长期危害,要充分评估其风险,严格防护;菌种发酵后,不需要的代谢物要少,产品要相对容易与不需要的物质分离,下游技术能用于规模化生产;菌种的遗传特性稳定,利于保存,而且易于进行基因操作。

六、论述题

1.

(1)代谢类型多样、遗传资源丰富,具有潜在用途和价值;

(2)微生物分

布广、种类多、繁殖快、代谢强、易变异、利生产,是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获取高收率产物的理想资源;(3)对微生物可利用资源的探索尚存在很大空间,具有开发、挖掘新资源的巨大潜力。

可利用的微生物资源有:

(1)微生物菌体,如活性酵母、单细胞蛋白、微生物杀虫剂、细菌肥料、食用菌等。

(2)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氨基酸、有机酸、醇、酮、多糖、核酸、维生素、酶制剂等。

(3)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甾体转化、湿法冶金、石油勘探等;(4)微生物基因: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基因构建抗虫转基因植物,聚β-羟基丁酸基因转人拟南芥,产生可降解生物塑料PHB等。

第四章病毒

习题

一、填空题

1、病毒的存在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

2、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的病毒统称噬菌体,它们包括、和等。

3、病毒属名的词尾是、科名的词尾是、亚科名的词尾是,目名的词尾是。

4、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和。

5、血凝抑制试验是根据异性的病毒抗体与病毒表面蛋白作用可能抑制性质设计的。

6、螺旋对称病毒体的直径是由决定的,而其长度则是由所决定的。

7、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分为和两类。

8、病毒包膜糖蛋白是由多肽链骨架与寡糖侧链,通过将糖链的与肽链的连接形成。

9、由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病毒繁殖的两个特征性数据,即潜伏期和裂解量。

前者为所需的最短的时间,后者为的平均数目。

10、病毒的复制过程依其发生事件顺序分为以下、、、和5个阶段。

二、选择题

1、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是()。

(1)具有感染性

(2)独特的繁殖方式

(3)体积微小(4)细胞内寄生

2、病毒纯化方法均是根据病毒的基本理化性质建立的,包括()

(1)病毒的核酸是DNA或是RNA

(2)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是蛋白质(3)病毒含有脂类和糖类(4)病毒体积微小

3、病毒物现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

(1)有活力的病毒数量

(2)无活力的病毒数量

(3)有活力的病毒与无活力病毒数量的总和(4)致病性的病毒数量

4、描述螺旋对称壳体特征的参数有()。

(1)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螺旋长度与直径

(3)螺旋的外观(4)蛋白质亚基大小

5、SsRNA能够按照它的极性或意义分为()。

(1)感染性核酸和和非感性核酸

(2)正链RNA,负链RNA和双意RNA(3)反意RNA和正意RNA(4)嗜肝DNA病毒

7、T4噬菌体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

(1)2个

(2)3个(3)4个(4)5个

8、构成机体病毒感染的因素包括()

(1)病毒的感染途径和传传播媒介

(2)病毒、机体和环境条件

(3)病毒致病性和毒力(4)病毒的宿主范围

9、温和性噬菌体基因组在溶源性细菌内可以下列状态存在()。

(1)复制、表达产生子病毒

(2)整合于宿主染色体或质粒形式

(3)自发或经诱导进入裂解循环(4)产生成熟的病毒颗粒

10、DI颗粒的基因组有()。

(1)置换突变

(2)缺失突变(3)移框突变(4)重组

五、简答题

1、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3、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

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4、病毒核酸有哪些类型和结构特征?

六、论述题

1、病毒的复制循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宿主种类和组织细胞种类;2、噬菌体噬蓝藻体噬支原体;3、virusviridaevirinaevirales;4、感染性理化性质的均一性;5、.病毒的血细胞凝集;6、蛋白质亚基的大小病毒核酸分子的长度;7、.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8、β-N-糖苷键N一乙酰葡糖胺天冬酰胺残基;9、.病毒吸附于细胞到子代病毒释放每个受染细胞释放的子代病毒;10、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合成装配与释放

二、选择题

(2)、

(2)、(3)、

(2)、

(2)、

(1)、(3)、

(2)、

(2)、

(2)

五、简答题

1、结构简单,独特的繁殖方式,绝对的细胞内寄生,生命形式的竺童性

3、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

裸露的螺旋对称毒粒和二十面体毒粒,有包膜的甄旋毒粒和二十面体毒粒、复杂毒粒图像。

其优良性状。

 

六、论述题

1、吸附:

病毒吸附蛋白、细胞受体、辅助受体、病毒的吸附过程;侵人:

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的侵人方式;脱壳:

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病毒大分子合成:

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大分子合成的特点;装配与释放:

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装配与释放的方式。

第五章微生物营养

习题

一、填空题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六大营养要素是、、、、

和等。

2、碳源物质为微生物提供和,碳源物质主要有、、

、、等。

3、生长因子主要包括、和,其主要作用是、。

4、根据,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5、根据,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6、根据,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7、根据碳源、能源和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

和。

8、按用途划分,培养基可分为、、和等4种类型。

9、常用的培养基凝固剂有、和。

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和。

二、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1)葡萄糖

(2)纤维素(3)NaGl(4)叶酸

2、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1)光能无机自养

(2)光能有机异养(3)化能无机自养(4)化能有机异养

3、硝化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1)光能无机自养

(2)光能有机异养(3)化能无机自养(4)化能有机异养

4、某种细菌可利用无机物为电子供体而有贾稀为碳源,属于()型的微生物。

(1)兼养型

(2)异养型(3)自养型(4)原养型

5、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可利用()为电子供体。

(1)CO2

(2)H2(3)O2(4)H2O

6、用来分离产胞外蛋白酶菌株的酪素培养基是一种()。

(1)基础培养基

(2)加富培养基(3)选择培养基(4)鉴别培养基

7、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一般为()。

(1)0.5%

(2)1.5%(3)2.5%(4)5%

8、用来分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这种培养基是一种()。

(1)基础培养基

(2)加富培养基(3)选择培养基(4)鉴别培养基

9、水分子可通过()进入细胞。

(1)主动运输

(2)扩散(3)促进扩散(4)基团转位

10、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1)主动运输

(2)扩散(3)促进扩散(4)基团转位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水 能源 

2.碳素来源能源 糖 有机酸 醇 脂 烃 

3. 维生素 氨基酸 嘌呤和嘧啶 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 合成细胞结构及组分的前体  4. 碳源性质 

5. 能源 

6. 电子供体 

7.光能无机自养 光能有机异养 化能无机自养 化能有机异养 

8. 基础 加富 鉴别 选择

9. 琼脂 明胶 硅胶 

10. 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膜泡运输

二、选择题

 1.(4)  2.(4)  3.(3) 4.

(1) 5.

(2) 6.(4) 7.

(2)  8.(3)  

9.

(2)  10.(4)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

习题

一、填空题

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经、和途径分解葡萄糖。

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

发酵和发酵等。

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磷酸化和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

6、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转换到下,糖代谢速率,这是因为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7、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像

等无机化合物,或等有机化合物。

8、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

能量的产生是通过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2。

电子供体是、、和,

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能量。

9、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称为。

该过程中根据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

固氮体系可以分为、和3种。

10、次级代谢是微生物生长至或,以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及等多种类别。

二、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

(1)有机物

(2)还原态无机化合物(3)氧化态无机化合物(4)日光

2、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是最普遍的、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1)EMP途径

(2)HEP途径(3)ED途径(4)WD途径

3、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

(1)EMP途径

(2)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