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2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201.docx
《能力2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2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力2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20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力2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201
能力0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
要用规范、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形式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
方法如下:
(2017年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
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解题过程】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考查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具体描述方法如下:
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
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等方面。
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角度分析。
通常描述为:
①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②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可以描述);
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地势起伏(大、小);
④地区典型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若位于沿海还需描述海岸线特征(曲折或平直)等。
例如本题中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描述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中南部是山地,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地势中南部较高,四周较低。
结合上述方法,归纳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
据图可知,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主要地形分布:
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
③地势特征:
根据多瑙河的流向(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可知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考查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关于湖泊形成过程及湖泊特征的考查,是今年高考的重点,因此我们可以构建湖泊相关知识脑图,以提高解题效率。
根据以上知识脑图可知,巴拉顿湖西北侧是断块山,为构造湖,因此其形成原因应该主要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根据断块山的形成原理,另一侧岩层上升形成断块山,断层一侧岩层下陷形成谷地,谷地地势低洼蓄水则形成湖泊,即地壳断裂下陷雨水汇集而成的湖泊。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是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其分析方法如下
区域河流特征的分析方法
(4)“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主要考查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仔细读图即可。
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位于匈牙利西北部。
“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考查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需要运用“工业区位”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工业区位
结合上述原理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联系。
同时据图可知,有汽车工业分布的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
强化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四大技巧
(1)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
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前提是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并理解、掌握地理规律与原理,而理解、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是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关键。
在平时复习时要善于从过程中归纳地理规律和原理,正确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做题时要全面思考,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阐释事物的能力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显示着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
阐释事物的能力,可以通过考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
提高概括能力,首先掌握好课本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简明、扼要的回答问题的能力;其次综合复习时要寻找资料和素材,锻炼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逐步形成综合能力。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
特别是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一题多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以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4)注意把握描述和阐释的表达技巧。
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审题,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规范,要用词恰当、表述准确,特别要注意使用地理术语,要注意仔细推敲文字,准确地说明地理特征。
1.(2017·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
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
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
(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
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
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这一关键信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阳坡曲线没有呈现单峰变化,而是一直降低,故说明其受到干扰。
2.(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13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
据图13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请回答两项。
【答案】
(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点睛】本题以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影响交通分布的因素、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
(1)题,要求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交通密度大的原因,主要从需求量和建设条件来分析,同时注意对图中有效信息的提取;第
(2)题,注意要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第(3)题,注意审题,该题主要是考查的是区域在交通完善后,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后,进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的前提是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不要盲目地从交通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方面作答。
3.(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图15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图16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
______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
(2)据图16,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
_______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
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_______
【答案】
(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2)根据图16可知,苏州、无锡和常州市位于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少,粮食增产慢;徐州、盐城等苏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江苏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可从市场需求、技术、生态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分析。
【点睛】解答该题主要是理解人口变化和粮食增产之间关系,流动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增产速度慢。
新中国之所以成功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主要经验有:
改革农村生产关系,扩大粮食的市场调节范围,合理调整粮食价格,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加农业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综合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4.(2017·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蕉是热带水果。
巴拉圭生产的香蕉因甜度高而闻名,主要出口阿根廷。
近年来,巴拉圭因香蕉滞销而催生了香蕉粉产业。
收获的香蕉经过去皮、干燥、磨粉,制成的香蕉粉可用于制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
下图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
(1)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
(2)分析巴拉圭香蕉主要出口阿根廷而不出口巴西的原因。
(3)推测香蕉粉工厂的布局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地势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逐渐升高。
(2)巴西纬度低,地处热带,香蕉产量大。
阿根廷纬度高,香蕉主要依赖进口,市场需求大。
(3)特点:
靠近原料地;布局分散。
原因:
原料运输量大,产品运输量小;技术要求低,设备简单,小型化。
(3)由题,香蕉不适宜长途运输,且对原料消耗大,故香蕉粉工厂主要布局在原料产地周围。
【点睛】本题以巴拉圭生产的香蕉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工业生产的特点、地形特征的判读.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
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
5.(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
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
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
清乾隆年间建于下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
数年后,在下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
闽浙山区某地地形
廊桥景观图
(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廊屋的作用。
(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原因。
【答案】
(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建设廊屋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
(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致使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峭,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携带泥沙、石块、树林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夏伐:
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
秋晾:
秋季降水较少,晴天多,利于木料晾干。
(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