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
《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单元科学之光
第八单元科学之光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
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文化
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
这两部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
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逞日趋没落之势。
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社会的动乱,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
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
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与西方科学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匹敌。
1.《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
该书详细记述了领先行于当时世界的各种工农业生产措施和科学创见。
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记载了培育优良稻种和杂交蚕蛾等许多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其次,在纺织方面,作者详细记述了明代提花机的构造,并能够用和现代“轴测投影”类似的方法清楚地表达出花机的结构、机件和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并对缫丝、整经、卷纬、机织、提花、精练、染色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是研究我国古代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的重要资料;再次,在冶炼方面,记载了用锤锻方法制造铁器与铜器的工艺过程,其中不少技术至今仍在应用。
《天工开物》不仅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
全书自始至终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
2.《天工开物》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天工开物》一书涉及的农业、工业生产技术近三十种,本课选取的两则,一农一工,颇具有典型意义。
虽然篇幅有限,但仍可以一窥其中的科学思想。
首先,宋应星置《乃粒》于卷首,开宗明义,表现了他的重农思想,这与那些视务农为可耻的传统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从《稻》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应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的农学,历来强调天、地、人三种因素的协调。
《稻》中对天时、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更强调人的作用:
通过科学育种、合理分秧、培育新品种,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
另外,这两篇文字,尤其是《治铁》一文,也突出地反映了宋应星的技术思想,即“法”“巧”“器”三者的完美结合。
法,就是操作方法;巧,就是人的技能和智慧;器,就是工具和设备。
而在这三者之中,宋应星一贯认为人的巧智是最重要的,是主宰“法”和“器”的灵魂,在其他篇章中他对此多有论及。
而融会所有这些思想的,是作者一以贯之的追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
3.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
《天工开物》传到欧洲后,被称做“技术百科全书”,李约瑟称宋应星是“中国的狄德罗”,这并非溢美之辞。
欧洲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1713—1784)和物理学家达兰贝尔(1717—1783)在18世纪中期合作编写的,比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晚一百多年。
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把工业技术知识列入书中,不同的是,《天工开物》的记述多来自作者自身的社会调查,而非案头资料,因而更真切可感。
即以语言而论,《天工开物》的叙述风格也是“百科全书”式的。
每章文字,先概括说明主要议题,提出一般原理,作诠释或下定义性质的描述;然后再就具体事例,或按操作次序,或按工艺流程展开叙述,逐次延伸,并对重点内容详加剖析,语言简明,表述清晰。
如果联系到作者尚有很多其他不同风格的著作,如纵横骋辞的政论《野议》,情韵幽深的诗集《思怜诗》等,则他能坚持用纯净得近乎枯燥的实用语体写科技著作,是和他毅然放弃科举转向实学一样令人感动的事。
4.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古代地理学非常发达。
《山海经》就以“山”和“海”为纲领,广泛记述了山川泽林、邦国民俗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就划分了九州,叙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
嗣后,《汉书·地理志》按照汉代郡县封国疆域政区的建置,对各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作了综合论述,是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
尔后,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河川为纲,对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等都作了非常丰富的记述。
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皆为大型全国性区域志,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的成熟。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孔子周游列国,悟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道理。
司马迁、郦道元都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为他们的著作增添了不少真切的内容。
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南宋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吴船录》,都是山水游记的经典之作。
【经典原文】
8《天工开物》两则
[宋应星]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
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1)先秦:
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
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
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
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
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
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
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
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2.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生时明万历十五年(1587)。
万历四十三年他和他的哥哥床应升同时考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
崇祯七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兴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到崇祯十年(1637)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
二、精读赏析
《稻》
《稻》选自《天工开物》的第一篇《乃粒》。
“乃粒”一词出自《尚书·益稷》: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yì)”,意思是百姓有粮食吃,天下才能安定。
作者在这里用“乃粒”一词,统指谷物。
稻并不在传统的五谷之列。
汉代的郑玄注《周礼·天官·疾医》,以麻、菽(豆)、麦、稷(小米)、黍(黄粘米)为五谷。
对此,宋应星在本卷的开头作了解释:
这是因为古代圣贤都出自不种稻的西北地区,所以他们的著作中没有涉及稻。
但是,作者为什么又把稻列在“乃粒”之首,放在小麦、大麦、黍、稷、麻、豆前面来论述呢?
这是因为在当时全国民用的口粮中,稻米占了十分之七,其他粮食只占十分之三,而麻、豆多已作菜蔬、糕点、油脂之用。
【原文1】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jīng],米曰粳[jīng]。
粘者,禾曰稌[tú],米曰糯。
(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形状,外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
)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不同],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译文】水稻的品种最多。
不粘的稻叫秔(粳稻),米叫粳米。
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
)质地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又是一种稻的品性。
大凡稻谷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粒的不同。
其中稻米的颜色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不同。
【解读】先从稻的种类谈起,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
接着,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作者在分类说明时,非常注意细致的区分。
经过这样的介绍,让读者对稻的种类、形态、功用在总体上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
【原文2】湿种[浸湿稻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命名]为社种[社日浸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
凡播种,先以稻、麦稿[稻秆、麦秸]包[覆盖]浸[浸泡]数日,俟[等待]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左右],其名曰秧。
秧生三十日,即[就]拔起分栽。
若田亩逢旱干、水溢[积水过多],不可插秧。
秧过期老[变老]而长节[拔节],即[即使]栽于亩[田地]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译文】浸湿稻种的日期,最早的在春分以前,称为社日浸种(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
大凡播种,先用稻秆、麦秸覆盖浸泡几天,待到稻种发芽,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它的名字叫做秧。
稻秧长到三十天,就拔起来分栽。
如果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不能插秧。
稻秧超过期限变老而拔节,即使栽到田地里,(只能)长几粒稻谷,结出果实而已。
大凡一亩秧田育出的秧苗,可供移栽二十五稻亩。
【解读】第二段谈水稻的育种分秧。
“湿种”是第一步;“播种”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分栽”。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记述的一些水稻栽培技术,如水稻育秧后30天拔起分栽,以及一亩秧田可移栽25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是来自生产实践的科学数据,几个世纪以来对水稻种植具有指导作用。
【原文3】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就]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
),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
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就是]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十天]失水,即愁旱干。
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催苗速长]也。
湖滨之田,待夏潦[lǎo,雨水大]已过,六月方[才]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地势高的土地]之上,以待时。
【译文】大凡稻秧分栽后,早熟的七十天就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
方言名称很多,不可全部记述),最晚熟的要经历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才收获。
那冬季播种、仲夏就收获的,就是广东的稻,是此地没有霜雪的缘故。
大凡稻田十天缺水,就担心干旱。
夏种冬收的稻,必须要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
湖边的水田,要等待夏天雨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
育秧在立夏时播种,撒播在地势高的土里,以待农时。
【解读】第三段谈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
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种的特性而有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地势高低有关系。
可见,农业是一门最为务实的科学,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原文4】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
其再[第二次]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六月刈[割]初禾[原来的稻子],耕治老稿田[尚留有稻茬的田地],插再生秧。
其秧清明时已偕[和]早秧撒布。
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
农家勤苦,为[因为]春酒之需也。
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培育]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滋养,营养]全无,不足尚[崇尚,重视]也。
【译文】南方的平原,稻田大多一年两栽两收。
期中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类稻。
六月割掉原来的稻子,翻耕留有稻茬的田地,插上再生稻秧。
那再生秧在清明时和早稻秧同时播种。
早稻秧一天无水就死,这再生秧经历四、五两个月,任从烈日暴晒也无忧,这是它一个奇特之处。
大凡再植稻,遇到秋季多是晴天,那么汲水灌田就与稻谷的生长相始终了。
农家人多勤苦,是因为(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啊。
大凡这种稻谷十天缺水就死期到了,培育出一种旱稻,是粳稻但不带粘性的,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种,这又是一个奇特之处。
有一种香稻,取其香,以供贵人,(但)收获得稻子很少,滋养全无,不值得重视。
【解读】第四段谈南方两季稻的栽种,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
作者在对比中说明晚稻比早稻具有抗旱的优势,还特意介绍了一种“高山可插”的旱稻,称为奇迹。
最后介绍“香稻”,因其有香气,专供贵人享用,但产量既低,营养又少,故为作者所不取。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崇尚实用,贬抑奢华的可贵精神。
关于水稻种植,在课文没有节选的内容中,作者还谈到了稻田的土壤改良、田间管理,以及灾害预防、水利灌溉等,涉及到更为具体的操作技术。
《治铁》
《治铁》选自《天工开物》中卷第十篇《锤锻》,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从中可以见出他对传统锻造业的重视。
这一章其余内容,分述刀、斧、锄、锉、锯、凿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制作,其描述对象,大到船锚,小到衣针,可谓细大不捐,应有尽有。
【原文1】凡治铁成器,取己炒熟铁为之。
先铸铁成砧,以为[把……作为]受锤之地。
谚云;“万器以钳为祖。
”非无稽[根据]之说也。
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
受锻之时,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
若已成废器未锈烂者,名曰劳铁,改造他器与本器,再经锤煅,十止[只]耗去其一也。
【译文】大凡锻造铁器,是用炒过的熟铁做的。
先用生铁做成铁砧,把它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
谚语说,“万器以钳为祖”,不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刚出炉的熟铁,叫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滓。
如果是废旧还未锈烂的铁器,叫劳铁,改制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物,锻造时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解读】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即以熟铁为原料锤锻而成。
熟铁有两种,一为刚出炉的“毛铁”,加工时要耗去十分之三的杂质;一为没有生锈的废旧铁器,加工时只损耗十分之一的杂质。
两相比较,其成本自然不言自明。
【原文2】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占]十七[十分之七],木炭居十三。
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木炭](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其炎更烈[炽烈]于[比]煤。
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
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分类[种类不同]也。
【译文】大凡炉中炼铁用炭,煤炭占十分之七,木炭占十分之三。
大凡山林无煤的地方,锻工先选择坚硬木条,烧成木炭(俗名叫火矢,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堵塞通风口),它的火焰比煤更炽烈。
即便用煤炭,也另有一种铁炭,取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火焰不虚散的,与烧饭用的煤炭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
【解读】谈炼铁用炭。
炼铁所用的炭,以煤炭居多,为十分之七;以木炭较少,为十分之三。
因为用煤炭比较方便,只有“山林无煤之处”,才用木炭,但是木炭比煤炭的火还要炽烈。
即使用煤炭,也专有一种“铁炭”,火焰内聚而不“虚腾”,和做饭用的煤炭看似相似,实则不同。
【原文3】凡铁性逐[遇到]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xiāo,空虚]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接合的媒介]。
胶结[只]之后,非[除非]灼红、斧[用斧头]斩,永不可断也。
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调和],其质[质地]未坚。
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淬火]之,名曰健钢、健铁。
言乎未健之时,为钢为铁弱性犹[还]存也。
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
中华小焊用白铜末[粉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
故大炮西番[西方、西洋]有锻成者,中国则惟[只]事[依靠]冶铸也。
【译文】大凡铁的性质是遇节就粘合,在接口处涂上黄泥,放在火中(烧红后)捶打,泥滓就会飞得一干二净,(只是)取用它的神气作为接合的媒介。
(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用斧砍,永远不会断开。
大凡熟铁、钢铁已经烧红、锻打,水火作用尚未调合,其质地不坚。
乘着它们出炉火时,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健铁。
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软弱的性质还存在。
大凡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
中国小焊用白铜粉(作焊药),大大型焊接就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
经历时间久了,最终会不坚固。
因此大炮在西洋有用锤等方法锻做成的,而中国还只依靠冶炼铸造。
【解读】第三段论述锻铁工艺。
首先指出铁性“逐节粘合”的特点,只有不断锤打,才能合为一体。
而淬火又是其中关键的一步,铁器的坚韧与否,全在这一环节上。
最后对比中西的焊接技术,指出中国与西方在铁器的接合上存在“铸成”与“锻成”的区别,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冶金方面西学知识的熟悉,具有开阔的视野。
【相关读物】
《麻叶洞天》教学设计
[徐霞客]
【教学目标】
1.学习《麻叶洞天》,体会《徐霞客游记》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
2.认识徐霞客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古代地理学非常发达。
《山海经》就以“山”和“海”为纲领,广泛记述了山川泽林、邦国民俗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就划分了九州,叙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
嗣后,《汉书·地理志》按照汉代郡县封国疆域政区的建置,对各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作了综合论述,是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
尔后,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河川为纲,对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等都作了非常丰富的记述。
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皆为大型全国性区域志,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的成熟。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孔子周游列国,悟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道理。
司马迁、郦道元都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为他们的著作增添了不少真切的内容。
徐霞客,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他经30年考察,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
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
《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本文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是崇祯十年(1637)徐霞客游麻叶洞的实录。
麻叶洞在明代湖广省长沙府的茶陵州(今湖南茶陵)西面的麻叶湾,因湖广明代简称楚,这篇游记便归入《楚游日记》中。
二、精读赏析
【原文1】(十七日)去[离开]上清三里,得麻叶洞。
洞在麻叶湾,西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枣核之支[支脉],北则枣核西垂[西端,西麓]。
大岭东转,束涧[夹涧]下流,夹峙如门,而当[面对着]门一峰,耸石屼突[wù,山顶光秃秃的,突出耸立],为将军岭;涧捣[冲击]其西,而枣核之支,西至此尽。
涧西有石崖南向,环如展翅,东瞰涧中,而大领之支,亦东至此尽。
回崖[环转的山崖]之下,亦开一隙,浅不能入。
崖前有小溪,自西而东,经崖前入于大涧。
循[沿着]小溪至崖之西胁[西部]乱石间,水穷[尽]于下,窍启[开]于上,即麻叶洞也。
洞口南向,大仅如斗,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
【译文】(崇祯十年正月十七日)离开上清洞三里,得到麻叶洞。
洞在麻叶湾,西面是大岭,南面是洪碧山,东面是云阳山和枣核岭的支脉,北面则是枣核岭的西麓。
大岭向东延伸,两面高山夹着涧水流下,(高山)对峙像门一样,而对着门有一座山峰,高耸的大石头突兀出来,是将军岭;涧水从它的西部奔腾而过,而枣核岭的支脉,西端也到这里为尽头了。
涧的西面有石崖向南,环转像鸟展开的翅膀,向东俯看涧中,而大岭的支脉,东面到这里也是尽头了。
环转的山崖下面,也开了一个缝隙,太浅而不能进入。
山崖前面有一条小溪,从西向东,经过崖前流入大涧中。
沿着小溪到山崖的西部乱石间,在下面水流尽了,在上面开了一个窟窿,是麻叶洞啊。
洞口朝南,只有斗大,在石缝中折转几个台阶下去。
【解读】这一天(正月十七日)上午,徐霞客在游麻叶洞之前已先游了上清洞,因为该洞大半浸在水中,空间狭窄,举火都很困难,所以他入洞不久就不得不放弃探险。
麻叶洞离上清洞三里,因干燥无水,以遂畅游。
作者言“得麻叶洞”,着一“得”字,不难看出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可谓“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语,见于《徐霞客游记》第一篇《游天台山日记》)。
课文第一段简述麻叶洞周边的地理形势、山脉走向、水流方向等,就像现代卫星定位系统一样,在群山之中,标志出洞之所在。
依照作者的叙述,完全可以勾勒出一幅简明的地形图。
作者用朴实的文字,不假雕饰,准确地传达出亦真亦奇的山川风貌。
其中也不乏生动之笔,如“涧捣其西”,“环如展翅”等,既富动感,又颇形象。
【原文2】初觅炬倩[请]导,亦倶以炬应,而无敢导[做向导]者。
曰:
“此中有神龙。
”或曰:
“此中有精怪[妖精鬼怪]。
非有法术者,不能摄服。
”最后以重资觅一人,将脱衣入,问余乃儒者,非羽士,复惊而出曰:
“予以为大师,故欲随入,若读书人,余岂能以身殉耶?
”余乃过前村,寄行李于其家,与顾仆各持束炬入。
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樵者腰[腰别]镰,耕者荷锄,妇之炊者停爨[cuàn,烧火做饭],织者投杼,童子之牧者,行人之负载者[这两句是定语后置],接踵而至,皆莫能从。
【译文】开始寻找火炬请向导,也都答应提供火炬,而没有敢做向导的。
说:
“这里面有神龙。
”有的说:
“这里面有妖精鬼怪。
若不是有法术的人,不能震住(它们)。
”最后用重金找到一个人,将要脱衣服进去,问我(知道我)是个读书人,不是道士,又惊恐而出来说:
“我以为(你是)大法师,所以想跟着(你)进去,若是读书人,我怎么能以身陪葬呢?
”我就去前面的村庄,把行李存放在他家,与家仆各拿一个火把进洞。
当时村民跟着到洞口的有几十个人,砍柴的腰别镰刀,耕地的扛着锄头,妇女做饭的停止烧火做饭,织布的扔下织梭,放牧的儿童,背着担着(东西)的路人,接踵而至,都没人敢跟随(我们进洞)。
【解读】由写景转为叙事,谈到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
找火炬容易,找向导难。
究其根本,是因为当地土人认为洞中有神龙,进去会丧命的,除非有能降龙伏妖的道士。
当一个已然答应带路的向导确认了作者的身份不是“大法师”而是“读书人”之后,便畏惧不前了。
好不容易花重金找到的向导,又临阵脱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迷信思想在当地的根深蒂固,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保有万物有灵的“泛灵”痕迹,神秘事物对他们仍具有极大的威慑力,甚至“重资”都不能打动他们。
这样,作者寻求不到当地人的支持,只好和家仆结伴下洞,去会见莫须有的“神龙”或“精怪”。
作者是信仰科学的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有什么神怪,所以他能冷眼旁观整个事件,注意到洞口来看热闹的村民有几十个之多了,他们之中,有樵者、耕者、炊者、织者、牧者、行者,这些各色人等都仿佛被什么巨大的魔力吸引过来,放下了他们的本职工作,来看